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富士z31)
山西科技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第27卷第3期
●问题探讨
论科技对法律
的影响
剥、艺辉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科技进步对法律演变一直起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法律内容、司法手段、法律观念及
表现方法、传播途径与使用方式方面的影响。研究科技对法律的影响,协调科技进步与
法律之间的关系,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技;法律;影响;协调
中图分类号:D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429(2012)03—0031—03
从远古的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 拓展旧的法律领域来应对。
文明,科学技术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同时也潜 比如,随着现代医学、生物学的研究逐渐深入,人工受精、试
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社会文明。人类无知无觉地接受着这些改 管婴儿、甚至克隆技术等新型技术的日趋完善,人类可以有计划
变,并深深地依赖着、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惬意。科技正 地干预人类的生殖过程,随之而来的家庭、婚姻、继承、伦理问
发挥着自己第一生产力的强大能力,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 题,使现有的法律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必须设立一系列新的
面。甚至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一项新生的科学技术所能 法律来专门规范和解释。因为这些技术在被研究出来之前,它们
带来的收益或造成的危害时,它却早已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严重
远远超出了人们的理解范围,即使设立法律的人再聪明,也赶不
影响了社会关系,带来新的法律问题,产生—个个的法律空白。
上科学的发展速度。正如著名社会学家亨利・梅因(Henry Maine)
自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人类科学文明程度高度发展,依法治
认为:社会的需要往往是或多或少走在法律的前面的。通过努
国与科技兴邦理所当然地成为各国实行战略性发展的不二选
力,我们或许可以非常接近它们之间的接合处,但事物发展的必
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强大的科学创新能力,没有良好的
然性必定将这个缺口再度拉大。
自控能力,是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的。2001年,江 同时,科技发展对原有法律修改与变革的要求我们也应注
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意到。某些科技的发展对原有的法律定义与社会关系造成冲击,
并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表示。”由此我们可以明确
一
系列新的问题不断被提出,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
地了解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力越发先进,必然会
对与之相关的传统法律做出调整。如:自古以来,人们对死亡的
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而生产关系的改变又会必然引起上层建
认识都保持这样一个概念:一个人只要心脏停止跳动,自主呼吸
筑的变革,最终上层建筑又会影响到基层人民的生活。所以科技
消失,就是死亡。把心脏视为维持生命的中心,这一概念一直指
与法律,一个作为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表示,代表着生产力
导着传统医学与法律。然而,随着当代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改
层面;一个作为上层建筑构成部分,代表着上层建筑层面,研究
变了死亡的定义,更为准确精密且符合实际的“脑死亡”概念被
科技对法律的影响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提了出来。那么如何才能明确地将“脑死亡”作为自然人死亡的
1 科技发展影响法律的内容变革
判断标准,显然,只有通过修改旧的法律,将“心死亡”作为死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以前被我们认为是
判断标准的条款,修改为“脑死亡”,并对其概念及判定标准作出
天经地义的事情被推翻,同时也有许多从前我们不敢想象的事
明确的规定,才能避免分歧,防止误判。 l
物被发现发明出来,这些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对传统的法律领域
2科学发展影响司法手段的技术进步
提出了问题,科技高速发展所形成的新型社会关系也对传统的
长久以来,科学技术一直与司法手段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
法律体系发出了挑战,需要我们及时开拓新的立法领域,,并且
系,先进的科学技术总能给司法手段带来巨大的变革。如我国古
代一直以滴血认亲的方法来做亲子鉴定,将当事人双方的血滴
收稿日期:2012—04—11
在一个盛满温水的碗里,两滴血融在一起则为一家人,不能相容
作者简介:孙艺辉,男,1989年出生,太原师范学院在读本
的则没有血缘关系。这在基因技术及分子生物学H益发达的今
科生,030012,山西省太原市
天看来,简直是非常荒谬的事情。而利用基因技术来做亲子鉴
・
3】・
山西科技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定,准确率已经接近百分之百,与古代简陋迷信的方法相比,高
下立判。也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才避免了许多因司法手
段不当而引起的冤假错案,保护了法律及司法的尊严。又如,随
着生物学、心理学的不断深入研究,测谎器应运而生,它通过记
录出一个人的呼吸、血压、脉搏、皮肤电反应和反应时等,可为侦
破案件、找出嫌疑犯提供更加准确可信的线索。
3科学发展引起人们法律观念的变化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神权法意识一直占据着人们
的心,把反应统治阶级的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认为统
治阶级的统治是由上天所安排的,人们应该无条件的服从。其
实质是利用神权对奴隶进行欺骗,给统治阶级的统治披上一层
合法的外衣。而后来更加适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皇权法渐渐取代
神权法,但主流法律思想依然是唯心主义的法律观,这在本质上
其实是与神权法相同的,人们对于法律中因果关系的理解是建
立在对事物的表面认识上的。比如在西方一些国家曾经有过一
段时间,当人被树枝划伤或被石头绊倒,就会惩罚这“犯罪”的树
枝或石头。之所以会有这么荒谬的事情发生,是因为当时社会科
学技术并不发达,人对世界的认识还不能上升到一种理性的高
度。而在科学知识以及唯物辩证法深人人心的现代社会,我们很
难理解当时人们的想法与行为模式,这也是很正常的。
19世纪末,妇女地位得到大大的提高,不仅在家庭中更加被
重视,而且在社会地位方面,妇女的权益也受到了更多的保障,
拥有了选举权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女性之所以越来越被尊重,一
方面是女性的不断努力,另一方面还要得益于心理科学的不断
进步。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在心智方面弱于男性,妇女不能
胜任脑力劳动的工作。但经过科学的不断探索与女性的自强不
息,终于证明男女在智力上并无太大差别,这为女性获得选举权
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后盾支持。另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黑人的解
放,白人们打着所谓的“黑人劣根性”的幌子,明目张胆地实施种
族隔离,歧视有色人种的行为,在本质上是由于他们自认为自己
在基因上有优越感。而现在的科学研究却证明,从人种学的角度
看,白人与黑人本质上没有任何的区别,这也为人们接受取消种
族隔离政策奠定了法律与观念上的基础。
4科学技术发展改变法律的表现方法、传播途径与使用方式
早期的法律多以习惯法为主,主要的传播途径多为人与人
之间口口相传或行为影响。一代明君唐太宗曾多次齐聚大臣名
士,亲临讲坛解释法律,这件事一直被传为君主重视法律传播的
美谈,但这种简陋的传播方式听者有限,只有少部分人能系统准
确地接触国家法律。而向成文法转变则是在印刷术与造纸术日
i渐成熟之后,这一改变大大促进了法律的传播与教育。在如今,
计算机、电视、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更是深深影响法律的传播方
・
32・
2012年第27卷第3期
式,使现在法律走上了数字化的先进道路,传播、查阅、执行法律
变得更加便利与快捷,而且更有利于广大群众了解与掌握法律
知识,且各国之间法学研究、法律观念以及法律教育之间的交流更
加便捷。在法律执行时,透明度、公开度与民主程度大大提高,从另
一
个角度来讲,减少了执法人员的主观因素对执法的影响。
5结束语
科技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互依存,相
互渗透。科技进步发展改变着法律的各个方面,同时法律的修改
也对科技发展起着反作用。英国著名历史学博士李约瑟的研究
指出,直到明朝中期的时候,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在世界中
仍占首位。而在此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
治地位,在教育上贬低科技发展,经济上打压工商业,在法律上
根本不承认知识产权,更没有任何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措施与规
范。明成祖死后,“仁宗不务远略,践祚之初,既撤西洋取宝之
船”;宣德八年(1433年)重申“海禁”,将大船厂一律封闭;销毁所
有航海技术与造船知识,贬斥郑和的手下人员的行为是极端愚
蠢的事情。而与此同时,大洋的另一边的欧洲,以沿地中海的城
邦国家为先驱,纷纷颁布了有利于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律,大大提
高了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不得不说,形成中国近代上百年落后挨
打局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地处理法律制度与科
学发展的关系。
与此同时,科学的两面性,人类无限的求知欲以及我们赖以
生存的环境所存在的脆弱性,要求法律必须对科技发展有所控
制,一味地追求科技的进步,放任它发展,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和毁灭,技术的失控,必然危害到子孙后代。鉴于此,在发展科学
技术活动时,我们应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国家安全、经济
利益、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这四个领域的科学和技术活动进行全
面的评估,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和确定立法标准,以便通过法律
的杠杆作用,调整和规范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晓英,孙明明,谢成艳.浅议科技进步与法律发展的关
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2]周学忠,詹伟.试论科技与法律的辩证互动关系[J].延安
大学学报,2004(10).
[3]严春红.试论,t-,t与法律的关系[J]硝费导刊,2007(8).
[4]薛现林.生命科技发展与法律的回应[J].河北师范大学学
报。2004(7).
[5]夏之宁荆技与法律的相互作用之浅见[J] 会纵横,2006(9).
[6]张艳芳.法律制度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J].科教文汇,
2OO6(5).
(英文摘要下转第37页)
武文斌:视频监控云存储模型设计 2012年第27卷第3期
点分派任务时,将遵照某种算法,以将要存储的信息量为基础,
量化一个所需分配的存储空间,并将该指标与云中正在运行的
各个节点的剩余存储能力作比较,找出最适合于存储此信息的
节点,并将这部分信息派发给该节点。当需存储的信息量大于云
中任何节点所容纳的存储能力时,控制中心将启动新的节点,扩
充云的负载均衡能力。控制节点上的服务程序同样定义了节点
将使企业能够在一个本地数据中心内维护其机密数据,同时委
托更少的机密数据到云中,以实现成本节约和地域保护。同时,
随着视频监控云存储模型的提出和不断完善,必将推进“全球眼”
和“宽视野”的实现。
参考文献
[I]蔡明,任绮年,易剑光.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存储系统
的最大空载时间。在控制中心监控过程中,对于持续空载时间超
过该定义量的节点,都将其存储空间转储到数据池中,并销毁节
的设计[J].江南大学学报,2003,2(2):115—118.
[2]周可,王桦,李春花.云存储技术及其应用[J].中兴通
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于节点空载而造成的存储资源浪费。
讯技术.20t0(4):24—27.
4视频监控云存储的未来展望
[3]张龙立.存储技术探讨[J]_电信科学,2010(SI):7l一74.
云存储是云存储模型中的一个有趣进化,它重新定义我们 [4]唐箭.云存储系统的分析与应用研究EJ].电脑知识与技
在企业内构建、访问和管理存储的方式。尽管云存储目前主要是
术。2009(20).
一
种消费技术,它在迅速向企业质量方向演化。混合云存储模型
Design of the Cloud Storage Model for Video Monitoring
WU Wenbin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s of cloud storage,designs a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cloud storage
for video monitoring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video storgae,analyzes its major components and funcdons,and propo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 ̄of the cloud storage for video monitoring.
KEYWORDS:cloud storgae;video monitoring;development
・・●…・●…-●…・●…・●…・●…・●…・●…-●…-●…・●…-●… ̄0o…●…・●…・●…・●…・●…・●…・●…・●…・●…-●…・●…・●…・●…・●…・●…・●…・●…・●…・●…・●…・●…・●…・●…・●…・●…・●…・●…・●…・●…・●…・●
(上接第32页)
Influences of Scientiifc Development on the Law
SUN YihIli
ABSTRACT:Scientiifc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law,mainly in the legal content,judicila
means,legal concep ̄,performance,spreading ways and use.The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influences of scientiifc development on the law
and coordinat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which is signific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KEYWORDS:law;ilfnuence;coordinate
“●…’●… ●’…●…‘●… ●…‘●…‘●…・●…・●…・●…・●…・●…・●…・●…・●…・●…・●…・●…・●…・●…・●…・●…・●…・●…・●…・●…・●…・●…・●…・●…・●…・●…・●…・●…・●…・●…・●…・●…-●…・●…・●…・●…・●…・●….●….●….●”
(上接第33页)
Transient Fault Line Selection Based on Wavelet Decomposition
JIN Zhiq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wavelet decomposition,the paper proposes the fault line selection based on the sudden
change of the transient current 0【componen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te wavelet theory handling the singals of sudden changes
,
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transient signals with the help of wavelet theory and selects the fault lin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faults
composed of hte decomposed wavelet coefifcient,which is proved to be efifcient by lots of simulation experimen ̄
.
KEYWORDS:wavelet theory;transient fault component;fault line selection
・
37・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307322a259780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