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八 国外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分册

单元八 国外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分册


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苹果序列号怎么查询)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国外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运用国外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素质目标:

了解国外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

运用国外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设计音乐活动

理实一体

小组讨论、协作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注 释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手段

教学

学时

模块一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教学法

一、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观点

柯达伊教学法由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佐尔坦·柯达伊创建。

该体系以集体歌唱为主要教学形式,教材大多取材于匈牙利民歌或本民族的多声部合唱,以

五声音阶为教学的支柱,采用首调唱名法及柯尔文手势等教学法,有着高度严谨的结构和系

统性。

柯达伊虽然是著名的作曲家,但是他却把音乐教育放在首位。他提出了“音乐属于每一

个人”的口号,一生都在为改变匈牙利儿童和青年音盲,推动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努力。柯

达伊倡导以歌唱为主的灵活多样的音乐教育,他认为儿童只有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才能

获得审美体验,获得真正的音乐文化;他还指出歌喉是每个人都有的乐器,歌唱是每个人都

可以参加的艺术活动,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效的途径。合唱对于促进合作意识,

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音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合唱中,人们

会学会倾听、配合、理解默契,会走出封闭狭窄,培养人际间的合作态度,培养社会人格。

他选用的音乐教材一般是真正的民族音乐、童谣和优秀作曲家根据民族音调创作的作品。

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幼儿园能够为儿童提供一个集体创造音乐的

环境,使儿童获得音乐体验,发展儿童音乐听觉。他提出,把民间歌曲和歌唱游戏曲作为幼

同学了解柯达伊

儿园的主要音乐材料。因为歌唱联系着动作和活动,符合儿童的天性,也培养了儿童的集体

音乐教学理论与

感和社交能力。它可以使儿童消除紧张和不安情绪,体验到游戏带来的欢乐,还可以引导儿

方法

童通过听、唱歌曲,体验、感受音乐,唤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帮助儿童形成音乐的兴趣和

审美感。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具体内容

柯达伊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幼儿音乐训练的研究,并且根据幼儿年龄段的需要创作合适的

音乐。1941年,他发表了一篇相关文章《幼儿园音乐》,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幼儿

园音乐教育事业的深入关注。

1. 母语和民歌在音乐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

柯达伊认为,民歌应该作为孩子学习音乐的母语。对此,他挑选了大量的素材。这些素

材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匈牙利本土的民歌;第二,必须符合幼儿的音域范围。

比如,他提出最开始要让孩子们知道的下行小调三度——solfami和dosila,

这是因为在匈牙利童谣中最熟悉和最常见的动机就是由这两组小调构成的。结合中国民歌的

特点,是以五声调式为主,所以要从本土的概念出发,也要让幼儿多感受五声调式的感觉。

在幼儿园,都是通过听唱来学歌曲的,到幼儿上小学时,他们将具有一定的音乐意识,在这

一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开始进行积极的音乐训练。

通过在幼儿园学习歌唱,可以让幼儿边唱歌边拍手或者走步,因为幼儿歌曲的节奏非常

单元八

国外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简单,可以让他们在所学唱的歌曲中来演奏这些基本的音乐元素,他们会很容易地拍出歌曲

中两小节2/4拍的节奏。

2. 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

以歌唱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是柯达伊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内容。柯

达伊认为,通过歌唱最容易接近音乐,歌唱也是最容易表达思想情感的音乐形式。有了歌唱

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够得以发展。器乐毕竟是少数人接近的,只有人声——这

一人们生而有之的、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沃土。歌唱是进行普及音乐教

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音乐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歌唱的作用。

因为歌唱给予人的艺术感受是最直接、最深入人心的。歌唱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

通过这种最自然的音乐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重视歌唱,更确切

地说,重视在合唱中的歌唱,还是基于“要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普及音乐教育的思想。柯

达伊认为,合唱最具有影响和促进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的功能,参加合唱可以影响最多的人们

去接触真正有价值的音乐。

3. 以儿童自然发展法作为课程安排的主要依据

儿童自然发展法即根据正常儿童在其成长的各个时期中的能力来编排课程的顺序。传统

的主题逻辑教学法较少考虑儿童的接受顺序,而对儿童来说,应该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作

为节奏教学的起点。例如,在学习音符时,最先教儿童在生活中熟悉的四分音符(即走路的节

奏),比直接从全音符开始教起更为直观;学习音阶时,从儿童最早掌握的词汇“妈妈”的音

调(solmi)入手,再加入la,然后加入do、re便形成了完整的五声音阶。这样就遵循了

儿童自然发展法的规律。遵循儿童自然发展法,柯达伊总结学生的音乐能力培养的先后顺序

是聆听—歌唱—获知—书写—读谱—创造。从这一顺序我们可以看出,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所强调的是以聆听为先导、以歌唱为中心、以创造为目标的理念,是从感性认识入手的。儿

童学习音乐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循序渐进的。

同时,他还总结了儿童音乐发展的一般特点,认为在考虑教学顺序时,也应该予以参考:

儿童的音域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六度,而半音较难唱准;下行音调比上行音调容易唱;跳

进比级进容易唱准;五声音阶比七声音阶容易掌握。

4.以首调唱名法、节奏唱名法和柯尔文手势为基本教学工具

模块二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

一、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的产生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瑞士作曲家、教育家,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创始人。他

于1905年在日内瓦音乐学院任教,教授音乐史、和声、高级视唱练耳等课程,后创立节奏教

育体系,即用形体动作来体现音乐节奏,称为体态律动。1913年,他在伦敦建立了达尔克罗

兹身体律动术学校。

达尔克罗兹在任教期间,发现学生对于音乐普遍缺乏情感和共鸣,不能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

感;演奏技巧与音乐感受之间严重脱节,书面符号与实际音响的分离,技术与艺术的割裂,

形成学生的音乐素养较为琐碎,缺乏流畅性、创造性和表现力。因此,他开设了融合体态律

动、视唱练耳、理论、表演和即兴演奏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基本理念如下:

(1) 强调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乐器,而是人体本身的体态律动。

(2) 先学会听音乐,再通过身体的律动去感受音乐的各个要素。

(3) 音乐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儿童利用自己身体的各个官能去感受和体验音乐,其次才

是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

二、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和反应音乐的能力。

(2) 发展学生内在的音乐听觉。

(3) 发展学生耳朵、眼睛、身体和大脑之间的迅速交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大量存储听觉和动觉意向的能力。

通过理论学习尝

试设计柯达伊音

乐教学活动

掌握达尔克罗兹

体态律动基本规

模块三 奥尔夫教学法

一、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Karl Orff,1895—1982),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毕业于慕尼黑音乐

学院,曾在德国各地任歌剧指挥。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

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自学刻

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

“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

曲、指挥、戏剧、舞蹈等,他均抱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1924年,奥尔夫与友人——舞蹈家军特在慕尼黑创办了一所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即军特

学校。在那里,奥尔夫开始了他变革音乐教育的一系列尝试,如新的节奏教学和将动作与音

乐相结合的试验。其中,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变革是在音乐与动作教学中突出节奏性乐器。

他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

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这套被人们统称为“奥尔夫乐器”的教具现已闻名全

世界,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奥尔夫为了实现“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为动作伴奏”,从本土及外国的民俗音

乐中找到了编写教材的源泉。他致力于音乐创作及教学,所撰的教学作品和独创一格的儿童

音乐教学体系,从节奏训练和即兴演奏着手,启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觉性,为世界各

国广泛采用。创作的多为音乐戏剧作品,手法简练朴素,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彩。1930 年,

他与终生的合作伙伴古丽特·凯特曼编写的教材初版第一卷发表了。这本教材作为基本的音

乐教材练习引导人们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奥尔夫的学生,也是

其后来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古丽特·凯特曼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1950—1954 年,他

出版了五卷本《学校音乐》(OrffSchulwerck),被欧美各国相继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

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大事。 1961 年,在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

及造型艺术大学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建立起第一个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和培训中心。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和原理

1.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

奥尔夫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人类性、原本性、实践性、艺术性、系统性,挖掘人潜在的音乐性;

在教学内容上,从朗诵、声势、节奏、歌唱、形体、读谱、作曲、乐器、欣赏、戏剧等诸方

面进行训练。在教学形式上,通过元素的、原本的、综合的、探索的、即兴的、创造的等各

种手段实现其教育理念。

音乐教育必须是通过自己实际唱、奏来体验音乐并表现音乐感受。体验与尝试,在这里意味

着一切。奥尔夫教学法提供了具有创新的、独特的,充分考虑发展个性的、高度重视创造力

培养的学习氛围,提供了帮助儿童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方法。特别是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音乐,

创造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方式;引导儿童自己去创造对音乐感受及再现音乐的方法。

2.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

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音乐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

不用结构;音乐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

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音乐。

(1)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整体。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儿童有机会进入丰富的

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

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

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例如,小鸟的呢喃、和风的呼吸、汽车的抱怨,

然后试着用自己的嗓音模拟,用自己的肢体去表现,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发声的物品去表达,

并用戏剧的形式来综合,最后还可能用画笔来将这发生在他生活周围的经由他自己的想象而

产生的这些故事视觉化。

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还培养了一种“团队”的意识,它需要儿童互相配合协作,学会领导与

被领导。例如,指挥奏乐的游戏,它不仅让儿童体验音乐,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合作、服从的

意识。

律和方法

(2)即兴创造性

即兴创造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

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儿童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教师会经常地问:“想一想,还有

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办法?”儿童可以拍手来表现节奏,可以跺脚,也可以拍肩膀,甚至拍

小肚子,拍屁股。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儿童用自己的全身心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

(3)参与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不同是参与性。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没有旁

观者,人人都在教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教师的说教、传

授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

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室里不需要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需要的只是你

一颗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心。

(4)适合所有人

小婴儿也能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当孩子小的时候,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发展远远先于其表

现能力,他们不会唱,也不懂得演奏,只能用稚拙的肢体摆动和含糊不清的儿语来表达他们

听到音乐时的欣喜与兴奋。这就好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明白成人的语意要远远先于他们

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

模块四 铃木教学法

一、 铃木镇一简介

铃木镇一(1898—1998)曾留学德国柏林,跟随卡尔·克林格尔教授学习小提琴演奏八年。

1928年,他与妻子回到日本,开始演出和教学活动。与三个兄弟组建铃木四重奏乐队之后,

他发现了年龄幼小的儿童都具有学习潜力,随后创立了世界著名的“才能教育研究会”(Talent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铃木镇一主张通过儿童早年良好的音乐教育,培养个性优

雅、才能卓越、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青年,他的教育理念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教育革命。

二、 铃木教学法的基本教育理念

铃木教学法认为,音乐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母语教学法”同样适用于音乐教育。铃木认为,

每个孩子都有音乐的潜能,只要给予他们合适的启发,每个孩子都能学音乐。音乐教育的目

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所有的孩子都有美好的心灵和感觉。教学的核心是“听—模仿

—反复—增强练习”。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是强调母亲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

三、 铃木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则

铃木教学法的主张是出生即适龄。也就是说,音乐教育进行得越早越好,从出生开始就可以

进行音乐教育了。要给予孩子更好的环境来进行音乐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方法,让他们树立愉快的音乐目标,在快乐中学习。要给予他们尽可

能多的训练,设计的每一项训练一定要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把训练和兴趣结合起来。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鼓励孩子。整个过程一定要有家人的参与,在提高孩子

各项素质的同时,父母首先要成长起来。

了解并运用奥尔

夫教学法

了解并运用铃木

教学法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302358a259700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