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荣耀7c)
第41卷第1期
冶金与材料
Yol
.41
No.l
2021年2月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February
2021
钛中矿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李斐然“2,邹敏2
(1.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2.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
要:文章介绍了攀枝花地区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情况,对钛屮矿综合利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合钛
屮矿各元素含量的特点,参考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技术和亚熔盐分解技术提出了“碳还原一亚熔盐分解”联合
工艺提高钛中矿二氧化钛品位的新途径,该工艺可以显著提高二氧化钛的品位至钛精矿标准,满足作为钛白粉
生产原料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钛中矿;综合利jii;二氧化钛;转底炉;亚熔盐
钥■钦磁铁矿是以铁、饥、钦儿素为主,并伴有其他
1.2攀西地区钛中矿的综合利用情况
有价金属的多元共生铁矿,综合利用价值很高。我W攀
钛中矿杂质元素较多,且部分杂质元素含量较高。
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储量丰富,探明储量146亿t,K中
吴恩辉等通过常压盐酸浸出的方法,研究了浸出温度、
伴生钦资源8.02亿丨,占全国钛储量90%。钒钛磁铁矿
y-出时间、液固质量比和盐酸浓度对钛中矿盐酸y•出
在磁选选铁过程屮约有40%~60%的钛进人铁精矿屮,
过程中TFe和Ti02浸出率以及浸出渣中Ti()2品位的影
其余部分则进人尾矿。攀枝花地区的钒钛磁铁矿选矿
响,并确定了后续水解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将Ti()2品
企业对磁选尾矿的平均钛囬收率只有19.77%,最低的
位从37.56%提高到了 47.54%,有效地去除了部分杂质。
仅为3.8%,K:余的钛资源进入尾矿之中。攀西地区少
虽然酸没法可有效去除钛中矿中铁、铝、镁、钙和锰等
数选矿企业利用选钛尾矿为原料进行再次选钛得到钛
可溶性杂质,但是出于盐酸易挥发,对设备的腐蚀性
中矿,其1^02品位约为36%~38%,较钛精矿低约10%。
大,实现闭路循环利用尚存在很多难题。而且反应生成
由于钛中矿Ti02含量达不到直接生产海绵钦、人造金
的TiCl^K解后将排出大量的酸性废水,会造成环境污
红石、钛白粉以及高钛渣的工业要求,其用于工业化生
染,因此该方法的〗、V:用受到限制。
产的经济性不高。文章将对当前攀西地区钛中矿综合
冯海良等通过对钛中矿选矿实验的研究,总结和
利用情况进行综述,并对以后钛屮矿综合利用的新途
比较了单一磁选、单一重选、磁选一重选联合选矿和磁
径提出一些建议。
选一重选一浮选联合选矿工艺的优缺点,确定了最佳
1攀西地区钦中矿基本情况
的磁选一甭选一浮选联合选矿工艺与合理的浮选药剂
添加参数。首先可以通过磁选进行预先富集及脱除部
1.1
攀西地区钛中矿的生产情况
分磁铁矿;摇床重选wj•直接得到部分钛精矿,并且对
目前攀西地区钛中矿产量约为100万t/年,38品
+74fxm粒级回收效果好;浮选是回收细粒级钛铁矿的
位以上钛中矿价格在850〜900元/丨,46品位10钛精矿
有效方法,捕收剂M0S对细粒钛铁矿的捕收能力及选
价格在122(
M330元/1,47品位20钛精矿价格在
择性均较好。在该试验条件的基础上,Ti()2品位从
1300〜1350元/t,其市场价格比钛精矿低400〜500元/t。
21.19%提高到47.11%,并且回收率达到69.88%。该方
丨」前对攀枝花钛中矿的处理方法研究较少,其一部分
法将当前主要的选矿技术充分结合,分选效率高,可以
直接堆放在露天坝里,既浪费了资源乂占用土地并且
有效处理品位较低的钛屮矿。但该工艺的流程较复杂,
污染环境,另一部分主要利用途径为添加到纯度>46%
工艺所需设备种类较多,设备成本高,并且影响浮选过
的钛精矿中,销售到钛h粉厂作为钛白生产原料,这样
程的工艺因素较多,操作、控制技术要求高,使用的各
就直接影响r钛白粉的生产工艺。因此,若能采;u—定
类浮选药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该方法的可行性
的处理方法将钛屮矿Ti02的品位提高至与钛精矿相
受到限制。
当,不仅能增加其经济价值和拓宽K应用领域,还可极
当前钛屮矿处理方法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
大促进M矿中钛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提高钛资源的
效,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面对化工冶金
综合利用率,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制造业绿色化升级与淸洁生产技术创新的M家重大战
作者简介:
李斐然(1994-),男,四川攀枝花人,主要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及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工作。
通讯作者
:部敏(1974-),男,四川遂宁人,主要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及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工作。
12
第1期
略需求,在达到工业要求的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工艺
的成本和环保问题。
2亚熔盐处理两性金属氧化物研究进展
2.1钛中矿的化学组成及性质
钛屮矿中存在较多的钛资源和铁资源,其二氧化
钛含量超过30%,全铁含量超过20%,并且含有少量
硅、镁、铝、锰、钙等杂质元素。钛中矿的主要物相组成
为钛铁矿(TiFeO;),另外含有少量的四氧化三铁。
2.2亚熔盐及其性质
亚熔盐是一种类似于熔盐,但含有少量水分的特
殊熔体,其碱金属盐的浓度介于溶液和熔盐之间。以氢
氧化钾水溶液为例,在KOH全浓度范围内,根据体系
中水含量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区域:(1)熔盐区,该区域
屮体系不含水,温度和沸点很高,黏度较大,流动传递
性质差;(2)常规电解质区域,该区域中体系黏度低,传
质性能好,但介质沸点低、反应活性差。(3)亚熔盐区,
该区域中体系粘度介于上面两者之间,流动传递性能
好,随着碱浓度的增加,介质屮各组分的活度系数急剧
升高,高化学活性、高离子活度的氧负离子可以在该区
域稳定富集,具有反应活性高、沸点高、蒸气压低、性能
可控等优点。
亚熔盐技术是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发的原创
性技术,该技术针对具冇化学共性的难处理的两性金
M矿物,提出f亚熔盐介质高效韦、低能耗处理矿物资
源的新思路,从源头上大幅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相
对于高温钠化氧化焙烧而言,亚熔盐工艺反应体系温
度和沸点较低,降低了能耗,并乱整个反应体系粘度
较低,流动传质性质好,目前已成功开发亚熔盐液相氧
化法铬盐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建成万吨级铬盐清洁生
产示范工程,并逐步拓展为处理多种两性金属矿产资
源的普适件方法。钛铁矿被氢氧化钠亚熔盐分解时的
化学原理如图1所示。
-------------------------------------
介质循环
nTi()2+2Na
’
0H-
加执
^^Na20 • nTi02+H2C
Na20• nTi02+2H20
加热
、,riTi02. H20+2Na0H
Ti(V H2()^^Ti02+H2()
图1 NaOH亚熔盐分解钛资源化学原理图
由图1可以看出,该工艺整个过程中反;、v:介质可
以实现高效循环,甚本没有废液排出,HJ以在低温下高
效高选择性转化钛中矿中的钛为钛酸盐,钛酸盐经水
解、锻烧后Hi"得Ti02,从而大幅度提尚钦中⑯TiO:2的品
位,为后续海绵钛、人造金红石、钛白粉等的工业化生
产提供了宝贵的原料。
2.3采用亚熔盐处理两性金属氧化物研究进展
李斐然等:钛中矿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丨」
甜亚熔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一些具有化学共
性的两件金属矿物的处理过程中,如铬铁矿、钒铬濟、
铝土矿等。江春立等在一定的氧气压力下,通过氢氧化
钠亚熔盐体系浸出工艺来处理铬铁矿,研究了 NaOH浓
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氧压力等对铬没出韦影响程
度的大小,并确定了最佳的T.艺参数,在该条件下铬的
浸出率达到了 99%以上。因此,亚熔盐技术在分解钛铁
矿和制备钛酸钾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该技术应用
于钛中矿的综合利用是可行的。
3含碳球团高温还原研究进展
钛中矿中铁元素含量较高,全铁含量达到了 20%以
上,丙此,若能有效去除铁元素,也能显著提高Ti()2的
品位。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技术在近些年广泛兴起,该
技术具有良好的快速还原条件,并且不会产生料团与
炉子耐材粘结现象,这些优点使得其对钒钛磁铁矿的
高效清洁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外一些科技
工作者根据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技术的特点,将钒钛
磁铁矿与煤粉混合后压制成球团进行高温还原实验,
研究了不同丁.艺参数对还原效果的影响,为钒钛磁铁
矿煤基直接还原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邱克辉等以聚
乙烯醇为黏结剂,钒钛铁精矿为原料,煤粉为还原剂制
备含碳球國,在高温电阻炉下进行还原实验,研究了还
原温度、还原时间、配碳量对钒钛铁精矿直接还原的影
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还原球
团的金M化书达到91.77%。张建良等通过钒钛磁铁矿
含碳球团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扫描电镜形貌的分析,为
优化各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反应温度超过
1300丈时,出现f长条状的硅酸镁濟相,从而堵塞球团
孔隙,恶化了球团还原的动力学条件;当反应时间超过
30min后,还原反应生成的铁连晶逐渐减小,这说明煤
粉会随肴还原时间的增加不断消耗,到后面不足以维
持炉内的还原气氛,生成的金属铁会再次被氧化,导致
金属铁量减少。以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技术为基础的
高温还原工艺可以使还原球团的金属化率达到90%以
上,可以有效除去钛中矿中的铁元素。但是山于钛中矿
中铝、镁、钙和硅等杂质元素的含量较高,这些杂质需
要更高的温度j能被还原出来,因此制备含碳球团进
行高温还原的工艺无法有效分离这些杂质。
4碳还原一亚熔盐分解联合工艺的提出与展望
钛中矿中的铁元素含量较高,其全铁含量达到了
30%以上,在酸解时会消耗大量的酸液,增加了工艺的
成本,大量的三价铁离子在水解时会严重影响二氧化
钛的纯度。因此,文章提出采用碳还原一亚熔盐分解联
合工艺来处理钛中矿,不仅可以除去大量的铁元素,原
矿中的其它杂质也可以得到有效去除。碳还原一亚熔
13
冶金与材枓
第41卷
盐分解联合工艺的流程如图2所示。
图2碳还原一亚熔盐分解联合工艺流程图
根据流程图,将一定粒度的钛中矿粉末和无烟煤
均勻混合后制备成含碳球团,使含碳球团在高温下进
行还股反应,将球团中的铁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铁,将还
原后的球团磨碎后进行磁选,分別得到铁元素含量较
高的铁精矿和非磁性钛渣。将非磁性钛渣加入到高浓
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屮,在一定的亚熔盐条件体系1丨1进
行反应,反应后进行固液分离,钛元素以钛酸盐的形式
随着固液分离进人固相,从Ifl丨进行后续的酸解、水解和
煅烧过程。液相则是含有少量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通
过一定的工艺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后进行蒸发浓缩
吋以再次得到高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从而实现了反
应溶液的循环利)TL
5 结语
碳还原一亚熔盐分解联合工艺结合了近些年来广
泛兴起的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技术和淸洁、高效的亚
熔盐生产集成技术,充分结合了钛中矿钛铁元素含量
高的特点。高温还原技术实现了钛铁分离,不仅提高了
二氧化钛的品位,还得到f铁元素含量较高的铁精矿
粉,实现了钛资源和铁资源综合利用的双赢,后续的亚
14
熔盐工艺还
m
T以除去钛渣屮的杂质,再一次提高二氧
化钛的品位。在该工艺下二氧化钦的品位不仅达到了
钛精矿的标准,甚至能为钛白粉等工业化生产提供$:
要的原料,因此该工艺在钛中矿综合利用和钛白粉生
产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针对该工艺的研
究较少,T艺流程中的一些问题,例如高温还原过程、
亚熔盐体系分解过程和后续钛渣水解、煅烧过程工艺
参数的优化,循环碱液屮杂质的有效去除等问题亟需
大量的实验研究来解决。
参考文献
[1 ]杜鹤桂.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原理[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228.
[2] 赵同君,赵祺彬,兰井志,等.攀两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特点
及选矿新技术[
J
].现代矿业,2017,33(7):丨98-200.
[3] 吴恩辉,李军,侯静,等.攀西地区钛中矿盐酸常压浸出制备
钛精矿探索试验研究
[J
].矿产综合利用,2019,( 3): 48-51.
[4] 冯海亮,车小奎,郑其,等.某地难选钛中矿选矿
T
.艺研究
[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6, (3): 27-32.
[5 ]张懿,黄焜,王少娜,等.神奇的亚熔盐
[J
].科技纵览,2017,
(4): 66-67.
[6] 徐红彬,张懿,李佐虎,等.铬盐清洁生产
T
.艺中铝的脱除
[
J
]•化
T
•进展,20(
B
,(丨):46-48_
[7] 王少娜,郑诗礼,张懿.铬盐淸诘生产工艺中铝硅的脱除
[
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17(7): 1188-1194.
[8] 张懿,范秀英,张微.环保产业与高新技术[
M
].北京:中国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1.
[9
]Zhang
Y
,
Li
Z
H
,
Qi
T
,
et
al
.Green
Chemistry
of
Chromate
Cleaner
Produc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 1999,17(3 ):258-
266.
^ 10
]Xu
11
B
,
Zheng
S
L
,
Zhang
Y
,
el
ive
Leaching
of
a
Viet
namese
Chromite
Ore
in
Highly
Concentrated
Potassium
Hy
—
droxide
Aqueous
Solution
at
300
T
1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J
J
.
IVIiner
.
Eng
, 2005 ,(18): 527-535.
[11 ]周宏明,郑诗礼,张懿.
KOH
亚熔盐浸出低品位难分解钽
铌矿的实验
[J
].过程工程学报,2003,3( 5): 459—463.
[12 ]江春立,宋红军,韩彪,等.氢氧化钠亚熔盐体系分解铬铁
矿的工艺研究
[J
].无机盐工业,2016,48( 7): 39-43.
[13] 王敏,薛逊,曹志成,等.转底炉直接还原
T
.艺的应用及发
展趋势
[J
].天津冶金,2013,( 1): 42-46.
[14] 李俊翰,邱克辉,杨绍利.钒钛铁精矿含碳球闭直接还原
试验
[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4, (3): 5-8.
[15 ]张建良,王春龙,刘征建,等康钛磁铁矿含碳球团还原的
影响因素[
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34(5) :512-518.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300386a259669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