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荣耀v9屏幕多少钱)
如何让爱玩游戏和手机的小朋友爱上学习
1.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要想孩子少玩游
戏,首先家长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不要在家里,在孩子面前长时
间地刷手机、玩游戏,成为手机的奴隶。
父母有读书习惯、家里有读书氛围的家庭,孩子爱看书、爱学习
的机率更高。优秀的家长会在孩子学习时,也拿起书陪同孩子,让孩
子认为读书不仅是自己现阶段的事情,而是终身的追求。
例如,我和爱人工作多年,但现在还是每年都会参加单位里或社
会上组织的各类考试,往往需要花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来复习备考。
而这样的努力也在不知不觉间为孩子树立了榜样。孩子每天见到我们
伏案学习的情景,对学习和考试感觉习以为常,因此并不抵触读书和
学习。
2.激发孩子内驱力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在于引导,而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孩子
自身主动学习的内驱动力,不断打破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以实现自我
成长。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学生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习来储备
知识,为今后的人生可以创造无限可能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游戏,只
是闲暇放松时的调剂品。
内驱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由不爱学习到爱上学习也不
是可以“一键切换”的。家长要对自己耐心,有信心,给孩子调整心
态、转变行为的时间。短期的变化不足喜,长期的坚持才更有力量。
当内驱力逐渐形成,学习区不断变为舒适区,就形成了“学习-成长”
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在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寒门女孩张薇分享了自
己在大学里蜕变成长的故事,她从开学时“微积分作业比别人多花三
四倍的时间,竞选班长和实践支队长不成功,仰卧起坐100分只拿到
了20分”,到“获得辩论赛冠军,仰卧起坐及格,当上班长,指导实
践支队,拿到学业优秀奖学金”,无不闪耀着主动奋斗的内驱力的光
芒。正如她在日记中所写:无论如何,不许退缩,不许不努力,决不
许放弃。
3.树立阶段性目标
长期的、宏大的学习目标往往让孩子感到绝望。借鉴游戏设计中
的即时反馈机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设立学习的中短期目标任务,这
个目标有两个要求:一是要具体,因为具体的目标才能够衡量和检验;
二是通过“跳一跳”能够实现,不能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也不能
是超出能力范围难以达成的。
比如,短期目标可以是每周背过几首诗、多少个单词,中期目标
可以是每次月考成绩提升多少分,排名前进多少位等等。
在孩子朝着既定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家长应该不断肯定、鼓励孩
子的付出,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而在孩子达成目标后,
可以通过小小的奖励让孩子巩固自信,有更强的动力继续迎接更大的
挑战。
4.树立成长型思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习的成效同样不是立竿见影的。树立成
长型思维,就是要将成长的眼光放长远,同时能接受短期内可能见不
到效果的努力。
南方有一种竹子叫毛竹,它在生命的前5年中,生长非常缓慢,
但经过5年的储备和积累,形成了发达的根系之后,会以每天0.6米
的速度暴发式生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奇迹般地长到20多米高。
学习同样如此,不能急于求成,也没有偷懒的速成法则,而要脚
踏实地,仰望星空,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态蓄势待发,以
“修行自我,未来可期”的自信实现成长。
孩子爱玩游戏,不愿意学习,让家长感到无助,但这个问题并非
无解。
家长们应该“利用”游戏而不是一刀切地抵制游戏,要学习和借
鉴游戏设计中针对人们天性中即时反馈、即时满足的心理需求,激发
孩子主动学习的内驱力,用成长性思维,逐步攻克阶段性目标的方式,
实现提升和成长。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287890a259473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