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6日发(作者:索尼t900数码相机)
2020年宁夏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1.
下列估测中,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
中学生所使用的课桌高度约
1.2m
C.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50N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0cm
,所使用的课桌高度应为身高的一半,即
80cm
,故
A
不符合实际;
B
.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
1.1m/s
,合为
B.
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
4km/h
C
D.
体感舒适的室温约为
35°
1.13.6km/h4km/h
故
B
符合实际;
C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50kg
,重力约为
500N
,故
C
不符合实际;
D
.人体感觉舒适的室温在
25°C
左右,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
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
2.
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
释正确的是( )
A.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笛声是笛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故
A
错误;
B
.闻犬吠,知夜归人,说明声音传递信息,而不是体现声音传递能量,故
B
错误;
C
.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不是汽化,故
C
错误;
D
.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又叫做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
越剧烈,“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
D
。
3.
2020
年
6
月
21
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日食现象,图是某地市民在发生日食现象时在地面上看到阳光透
过树叶间隙呈现的月牙形状。下列四个选项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与该市民看到的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湖面倒影成画
B. 民间艺术皮影戏
C. 白光通过三棱镜
D.
水中筷子弯折
【答案】
B
【解析】
【详解】发生日食现象时在地面上看到的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呈现的月牙形状,这是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
线传播形成的。
A
.湖面倒影成画,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
.民间艺术皮影戏,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符合题意;
C
.白光通过三棱镜,是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
.水中筷子弯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4.
关于家庭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开关“跳间”的原因,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 空气开关“跳阐”后,可立即合上
C. 使用试电笔辨别零线和火线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D. 人体触电时,漏电保护器可保护人体安全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空气开关跳闸的基本原因是:所带负荷超限了,一般情况是:短路或负荷过重,故
A
错误;
B
.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找到原因后再闭合开关,故
B
错
误;
C
.使用测电笔辨别零线和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才能辨别出火线或零线,故
C
错误;
D
.人体触电时,漏电保护器会断开,可保护人体安全。故
D
正确。
故选
D
。
5.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規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由图像可知
A. 该物质在
BC
段处于液态
C.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约
4min
【答案】
C
【解析】
B. 该物质在
BC
段内能不变
D. 该物质是非晶体
【详解】
A
.由图可知,物体在
BC
段处于熔化过程中,该过程中物体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故
A
错误;
B
.由图可知,物体在
BC
段处于熔化过程中,该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
B
错误;
C
.由图可知,物体
共持续了
6min-2min=4min
故
C
正确;
D
.由图可知,物体在
BC
段处于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是晶体,故
D
错误。
故选
C
。
BC
段处于熔化过程中,从第
2min
时开始熔化,第
6min
时完全熔化完,熔化时间一
6.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一质量为
50kg
的物体,在
10s
内匀速向上提升
2m
,已知拉力
300N
。在此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6m
C. 人所做的额外功为
300J
【答案】
D
【解析】
B. 拉力
F
的功率为
60W
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83.3%
【详解】
A
.由图可知绳子的股数为
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nh=2×2m=4m
故
A
错误;
B
.拉力
F
的功率为
P
故
B
错误;
C
.人所做的额外功为
WFsFnh300N22m
=120W
ttt10s
W
额外
=W
总
-W
有用
=Pt-Gh=120W10s-500N2m=200J
故
C
错误;
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
故
D
正确。
故选
D
。
W
有用
W
总
100%=
GhG500N
100%=100%=100%83.3%
FnhFn300N?2
7.
如图甲所示,是某款手持式电子测温仪,图乙是它工作的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
是热敏电阻,
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
R
0
,为保护电阻,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在测量人的体温时,
显示仪的示数会随被测者体温的升高而变大,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
B. 热敏电阻
R
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被测温者体温越高,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D. 将
R
0
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大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由图乙结合题意分析可知,显示仪是由电压表改装成的,故
A
错误;
B
.因为测量人的体温时,显示仪的示数会随被测者体温的升高而变大,即热敏电阻
R
两端的电压变大,结
合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分析可知,此时
R
的阻值增大,即热敏电阻
R
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故
B
正确;
C
.被测温者体温越高,热敏电阻
R
的阻值越大,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因为电源的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
知,电路的电流变小,所以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小,故
C
错误;
D
.将
R
0
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由于电路得总电阻变大,所以电流变小,热敏电阻
R
两端
的电压与原来相比将变小,即显示仪示数变小,故
D
错误。
故选
B
。
8.
小明在老师指导下,利用自制水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甲所示,利用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
如图乙所示的像距
v
和物距
u
的关系图(实验过程中水透镜厚度不变)。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水透镜的焦距是
20cm
B.
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物体应放在距透镜
10cm
至
20cm
之间
C.
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缩小的像后,若在水透镜和物体之间放一凹透镜,光屏应远离水透镜才能再次找到清
晰的像
D.
实验后,若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其焦距变长
选择理由
∶
____________
【答案】
C
;理由:在水透镜前加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成的像远离水透镜,故应远离水透镜太
能再次找到清晰的像,故选
C
。
【解析】
【详解】
A
.由图乙可知
v=u=20cm
时,
u=2f=20cm
,则
f=10cm
,故
A
错误;
B
.水透镜
f=10cm
,若要成清晰缩小的像,应将物体放到
2f
以外,距透镜的距离大于
20cm
,故
B
错误;
C
.在水透镜前加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成的像远离水透镜,故应远离水透镜才能再次找到清晰
的像,故
C
正确,故选
C
;
D
.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透镜会聚能力变强,焦距变短,故
D
错误。
故选
C
。
9.
2020
年
4
月
22
日,在中国海军成立
71
周年纪念日前夕,
075
型两栖攻击舰
2
号舰在上海某造船厂正式
10
4
吨,是中国海军舰艇中尺寸下水。如图所示,这艘两栖攻击舰长约
235
米,宽约
36
米,排水量约为
3.5×
仅次于航母的军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军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约为
3.5×10
4
N
B.
军舰受到的浮力和军舰对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此军舰从长江驶入东海后,船体会下沉一些
D.
直升机从军舰上飞走后,军舰所受浮力减小
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
D,因为军舰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浮力和重力相等,当升机从军舰上飞走后,军舰的总重力减小,相应的
浮力也减小
【解析】
的
】
【详解】
A
.军舰漂浮在海面上,重力等于浮力为
F
浮
=Gmg=3.510
7
kg10N/kg=3.510
8
N
故
A
错误;
B
.平衡力是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影响,军舰受到的浮力,受
力物体是军舰,军舰对水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水,所以不符合平衡力的概念,故
B
错误;
C
.东海的海水密度要大于长江的江水密度,根据
F
浮
=
液
gV
排
,推导出
V
排
=
F
浮
,因为军舰已知漂浮在水
液
g
面,浮力相等,当液体的密度变大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船体会上浮一些,故
C
错误;
D
.因为军舰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浮力和重力相等,当升机从军舰上飞走后,军舰的总重力减小,相应的浮
力也减小,故
D
正确。
故选
D
。
理由是因为军舰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浮力和重力相等,当升机从军舰上飞走后,军舰的总重力减小,相应
的浮力也减小。
10.
负压鱼缸是宁夏科技馆的一件展品,如图甲所示,其纵截面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整个鱼缸只有投料口与
大气相通,鱼缸内高于投料口水面以上的水不能从投料口流出,是因为受到_______作用,水对鱼缸底部的
压强
P=
_______(深度用图乙中的相关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
水
表示)。
【答案】
(1).
大气压
(2).
ρ
水
gH
【解析】
【详解】
[1]
负压鱼缸内的压强低于外部大气压强,所以鱼缸内高于投料口水面以上的水不能从投料口流出。
[2]
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强
P=ρ
水
gH
解决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
11.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站,
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2020
年
5
月
5
日
18
时,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
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如图所示,是火箭首飞时的情景∶该火箭起飞后,火
箭相对于发射架是
________
的;地面控制中心通过
_______
波向它发出指令;火箭升空过程中,发动机的工
作原理相当于四冲程内燃机的
_______
冲程。此过程,火箭箭体与空气摩擦会发热,这是通过
_______
改变箭
体的内能。
【答案】
(1).
运动
(2).
电磁
(3).
做功
(4).
做功
【解析】
【详解】
[1]
火箭起飞后,火箭与发射架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故火箭相对于发射架是运动的。
[2]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向它发出指令。
[3]
火箭是利用自身携带的燃料(推进剂),在发动机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故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相当于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4]
火箭箭体与空气摩擦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箭体的内能。
12.
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
AB
=
BC
,当用力摁住
C
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______点看作支点,此时
夹子可近似看作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答案】
(1).
B
(2).
等臂
【解析】
【详解】当用力摁住
C
点打开该夹子时,
AC
是围绕
B
点转动的,故
B
为支点;由于
AB=BC
,故动力臂等
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
13.
小朋友在玩电动玩具车时,如果用手将其按住,不让车轮转动,很容易烧坏电动机,这是因为电动机线
圈的电阻_______(选填“很大”或“很小”),此时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会_______(选填“很大”或“很
小”),根据_______知,短时间内会在线圈中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将线圈烧坏。
【答案】
(1).
很小
(2).
很大
(3).
焦耳定律
Q=I
2
Rt
【解析】
【详解】
[1]
因为电动机线圈是由铜线绕制而成的,电阻很小。
[2]
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会很大。
[3]
根据焦耳定律
Q=I
2
Rt
知,短时间内会在线圈中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将线圈烧坏。
14.
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
"
”展厅里,有一件十分神奇的展品
—
磁液宝塔,如图甲所示。磁液是一种具
有磁性的液体,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磁液槽中有三个圆锥体,当用手转动
展台下方的手柄时,磁液就会沿圆锥体爬升,手柄转动速度越大,磁液爬升的速度也越大,如图乙所示。手
柄停止转动后,爬上圆锥体的磁液会落回磁液槽。
请根据以上介绍,从力学或电磁学角度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当用手转动展台下方的手柄时,磁液就会沿圆锥体爬升,故提出问题:磁液为什么上升
?
回答:由题意可知,转动手柄时产生感应电流,电流通过电磁铁产生磁场,从而使磁液沿圆锥体螺旋爬升。
15.
人类正面临能源危机,为了找到更节能的光源,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实验发现下表中的
IED
灯和白
炽灯在正常工作时,光照强度相同。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LED
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多大?
(2)LED
灯正常发光时电阻是多大?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968937a254567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