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5日发(作者:小米9手机价格)
未il:瑚趟抛 2010.2专题论述
辽宁省葫芦岛市苹果产业链发展报告
王志’赵进春。
(1.葫芦岛市果蚕管理总站 辽宁葫芦岛l 2 5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辽宁兴城1 251 O0)
辽宁省葫芦岛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
条件,适宜北方各种落叶果树的生长发育,已被国家
农业部规划为渤海湾优势苹果主产区。苹果产业作为
优势产业,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
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1 葫芦岛市苹果产业发展状况和特点
1998年以来,全市苹果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成就。葫芦岛市苹果行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
体情况、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和区域分布情况如下。
1.1 总体情况
葫芦岛市是全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基地规模
居于全省先进行列,苹果资源在省内排第一位、产量
在省内排名第二位。全市现有苹果园69万亩,2200万
株,结果面积41.5万亩,1910万株,幼树27.5万亩,290
万株,常年产量30万吨。平均亩产为405公斤/I卣。目前,
全市常年从事苹果生产、主要靠果品收入支撑家庭经
济的果农人口为36万人,2008年全市水果总收入8.5亿
元,人均2360元,其中苹果收入占70%以上,是农村经
济中的支柱产业。
全市现有以苹果贮藏保鲜为主的企业6家。其中:
集体企业形式2家:绥中外贸公司、绥中县果蚕局恒温
库;股份制形式2家:前所富达果业有限公司、大台山
农产品销售公司;民营独资形式有2家:葫芦岛市水果
贮藏保鲜中心、绥中县高岭镇果业协会。
全市现有苹果深加工企业1家(绥中万佳苹果汁
加工企业)。总投资1.3亿元以上,是一个股份制私营企
业,每年可生产浓缩苹果汁3万吨,转化鲜果2l万吨,
其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产品供不应
求,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
全市围绕苹果业建设的包装器材厂和果实套袋
的纸袋厂企业不少。其中,水果包装箱厂有10几家,纸
袋厂1家。大台山九门口牌果实纸袋厂,是全市乃至辽
西地区唯一一家标准化生产企业。
一
14
1-2行业特点
苹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自然资
源依赖性强的一个产业。渤海湾地区是世界上公认的
最大的苹果优生区,比其它等世界著名苹果产区的自
然条件还要优越,并且生产基地远离工业污染,具有
参与世界苹果竞争的良好生态基础。全市苹果生产成
本仅为国外平均水平的40%,苹果生产成本也低于山
东及全国平均水平。
1.3发展阶段
1990年一1998年,苹果产量少,价格高,收益好,从
客观上刺激了苹果栽植和产量的迅速增加。同时,各
级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农民栽苹果。全
市苹果面积和产量逐年迅速增长,已具备了加快向质
量效益型转变的条件、具备了大发展的良好基础。
1999年一2009年,形成很多“公司+基地+农户”、
“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适应市场
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现代化苹果产业化格局初步形
成。
1.4区域分布
苹果生产基地分布以兴城、绥中优势区域为主,
西起绥中县李家堡乡东至连山区杨郊乡20个乡镇,包
括前所、大台山2个农场。
2葫芦岛市苹果产业化主要组织模式
2.1 苹果产业化组织模式
一
是“合同型”组织模式:以合同作为制度和法律
保证,界定双方的利益分配关系及责任风险分担;二
是“合作社”组织模式:农户根据合作原则自愿组成各
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由全体成员共同完成从生产
资料供应到农业生产再到农产品销售这一产业化经
营过程;三是“企业型”组织模式:企业直接对农业进
行投资,建立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基
地。
2-2利益主体的联结方式
专题论述2010.2
一
舭辞巍 i l
是“合同型”组织模式。即“公司+农户”模式。在
值为60000万元,纯收入45000万元,36万果农人均纯
这种模式中,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产品加工或流 收入1250元。同时苹果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果品加工、
通企业(龙头企业)直接与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户签
贮藏、包装、运输、销售、餐饮、住宿、信息服务等二、三
订合同,实行农产品保护价收购政策。二是“合作社
产业也得到了发展,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型”组织模式。主要是合作社对社员农产品的生产予
增加农民收入。
以指导,产品进行统一销售,维护农民利益。三是“企
4葫芦岛市苹果产业化发展趋势
业型”组织模式,主要是企业投资建基地,将农户纳人
4.1 苹果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困难、矛盾和面临的体
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节约交易费用,降低成本,抵御
制问题
市场风险。
2.3葫芦岛市苹果产业化组织模式发展变化情况
1998—2004年,合同型组织模式为葫芦岛市苹果
产业化生产的主要形式;2004—2009年,合作社组织模
式为全市苹果产业化生产的主要形式,组织化程度逐
渐加大。
2.4葫芦岛市苹果产业化组织模式的主要特点
2.4.1 “合同型”组织模式的主要特点通过合同实
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降低了农户生产、经营
的不确定性,农户的市场交易风险也大大降低。
2.4.2“合作社型”组织模式的主要特点农户通过
合作社改变了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农户在与龙
头企业的合作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2.4.3“企业型”组织模式的主要特点企业将农户
纳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更有效地节约交易费用,
降低成本。企业经营能够独享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最
低和收益最高的好处,其完善的分销网络和先进的营
销手段易于灵活进出市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强。
3葫芦岛市苹果产业化的作用
3.1促进了苹果产业发展
水果营销企业、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带动了果业
的发展。目前,全市现有苹果栽培面积69万亩,2200万
株,年产量达30万吨,产值达6. 乙元,苹果资源居全省
第一位,产量居全省第二位。苹果采收商品化处理率
达10%;苹果产后贮藏保鲜率为20%;出口果品率达
10%;果品加工率达5%。
3_2拉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苹果产业化的逐步形成,使苹果产业在全市农业
中占有很大比重,苹果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已成为全
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
源。全市以苹果生产为主的乡镇就有70个,苹果收入
占种植业收入的60%以上以上的乡镇近20个。
3.3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2008年苹果产量达30万吨,单价按2元,kg计算,产
4.1.1苹果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困难(1)葫芦岛市苹
果产业品种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主栽品种比较单一,
品种基本上都是鲜食品种;早熟、中熟品种相对较少,
致使成熟期过于集中,果品采后市场销售压力大;鲜
食与适合加工品种的比例不协调,适合加工的品种很
少,目前只有国光、红玉和金冠等少量兼用品种。(2)
优质苹果率低。果农整体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品
种老化和管理技术低是导致苹果单产和质量不高的
主要原因,有近10%的劣质苹果没有市场,出现积压
滞销。(3)龙头企业作用薄弱。加工、营销企业数量少、
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加工能力十分低下,仅占苹
果总产量的5%以下。同时果品自动清洗、分级、打蜡、
包装、冷链贮运等一系列产后处理几乎空缺。苹果总
贮藏能力仅为总产量的20%左右,并且大多是以土窑
等土法贮藏为主。
4.1.2苹果产业化发展面临的矛盾(1)先进实用技
术推广体系与现代化生产的矛盾。由于技术推广体系
薄弱,先进实用技术不能很好推广,生产经营管理尚
未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2)公司与农户的利益
联结,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与风险保障。分散的农户
与大企业在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形成紧密的利
益共同体。特别是诚信水平低,违约率较高。(3)生产
与市场的矛盾。果品市场信息网络不健全、服务设施
不配套,造成生产与销售、加工之间严重脱节。
4.1.3苹果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体制问题(1)全市苹
果产业基本是以分散的个体家庭生产经营为主,规模
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
出,很难实现产、运、贮、加、销一体化,削弱了终端产
品的竞争力。(2)产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投入机制
不健全,优惠政策不明显,企业发展环境不够理想。
(3)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引和区
域适应}生试验工作相对滞后,品种更新速度缓漫。
4.2苹果产业化在今后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
素
15—
羞 舭衅技娥 2010.2专题论述
青岛市花生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王 溯 刘岩一
(山东省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2 66O7 1)
花生是一种富含植物油分和蛋白质的营养保健 12 ̄C,年均降雨量662mm,无霜期平均每年251天,土
适宜花生生长,所产花
食品,是青岛市传统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作物。在
壤多为沙壤土,光、热、水充足,
油脂安全、膳食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贸易
生以果大粒饱、品质优良深受中外消费者的喜爱。同
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时,青岛市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全国出口花生的90%从
在青岛市的农业生产中,花生播种面积仅次于小 青岛市离港,区位优势明显。
麦和玉米,为第j大作物,单产居全国首位,“十五”期
2种植布局及品种类型
间,年播种面积170多万亩,分别占全国和全省种植面
2.1种植布局
积的2.25%和24.3%,总产年均5O万吨,占全国总产量
青岛市花生以春花生为主,主要分布在丘陵地,
的4.8%,平均亩产330kg ̄右,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多与小麦、玉米等作物实行两年三作。2008年青岛市
高出64%和25%。在全国多次油料百强县(市)排名中,
花生栽培面积160万亩,平均亩产3lOkg,总产50万吨,
平度、莱西、即墨、胶州、胶南五市均列其中,特别是平
是山东省重要的花生产区。全市花生主要分布在平
度市连续多年总产名列全国百强县(市)之首,并获农
度、莱西、胶州、胶南、即墨五市的80多个镇。其中,平
业部“中国花生之乡”的称号。因此,青岛市花生生产
度52万亩,胶南36万亩,即墨31万亩,莱西27万亩,胶
的状况如何不仅对全市农民经济收入、人民生活水平
州l5万亩。栽培面积1万亩以上的有73个镇,2万亩以
和整个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同时对全省乃至全国花
上的有34个镇。
生生产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22品种类型
1 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青岛市花生品种主要分为油用型、出口型和食用
青岛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 型,目前生产上有30多个栽培品种。油用型品种主要
4.2.1苹果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1)葫芦岛市地 增长,达到405k ̄667m ,比全省38lk ̄667m 高出
理位置十分优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102国道横贯 6.3%,但是比全国604kg/667m 少199k ̄667m ,而与发
全境,有港口码头,交通运输四通八达,有得天独厚的 达国家30o0kg,667m2j旧比差距甚远。由于严重缺乏自
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北方各种落叶果树的生长
主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单产低、整体果品质
发育。(2)葫芦岛市已被国家农业部规划为环渤海湾 量差、优质商品果很少等现象的发生。(2)果品采后商
优势苹果主产区。同时坐落在葫芦岛市境内的“中国 品化处理环节薄弱。现有苹果贮藏能力仅为总产量的
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是一个技术力量雄厚的国
20%左右,并且大多是以土窖、冷凉库等土法贮藏。(3)
家级果树科研单位,为全市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果农的组织化程度低。苹果生产以分散的家庭承包生
技术保障。(3)市政府把“苹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做为 产经营为主,规模小,投入不足,不能形成批量的拳头
兴果富民工程。这对促进全市苹果生产向标准化、有 产品,严重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4)专业化合作
机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拉动相关产业具有重 组织及龙头企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各类专业合
要意义。
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由于刚刚建立,存在数量少、
4.2.2苹果产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1)从业人员观 规模小,市场竞争力非常薄弱,对产业的带动能力较
念落后。手段陈旧。尽管全市苹果单产近10年来持续 差,制约着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
’6一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905511a253587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