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4日发(作者:华为哪款手机好用性价比高)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
物理
)
试卷
考试总分:
115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
35
分
)
1.
在实验和生活实际中,经常要进行
“
估测
”
,对下面估测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教室里的课桌高约
90mm
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
50g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
1.2m/s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300g
2.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
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减弱.则( )
A.
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不一定需要介质
B.
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该实验也能说明真空能传声
D.
根据这个实验,用理想推理法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3. “
高声喧哗
”
中的
“
高
”
,是指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4.
如图是人工智能产品小度与听音神童孙亦廷在合唱团演唱过程中进行语音识别比赛的情景,比赛
中所涉及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度发声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
现场观众能听到声音是靠空气传播
C.
合唱团所有成员发声的音色相同
D.
孙亦廷说话时不是声带振动而产生声音
5.
如图所示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B.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有水花溅出,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D.
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6.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B.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
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
7.
辽宁舰与数艘驱护舰组成编队,携多架歼
−15
舰载战斗机和多型舰载直升机开展跨海区训练和试验
7.
辽宁舰与数艘驱护舰组成编队,携多架歼
−15
舰载战斗机和多型舰载直升机开展跨海区训练和试验
任务。如图所示为某次训练的场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待飞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运动的
B.
以空中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静止的
C.
以正在起飞的舰载机为参照物,辽宁舰是后退的
D.
以空中的舰载机为参照物,待飞的舰载机是静止的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
35
分
)
8.
元旦期间,小龙和爸爸驾车去省城合肥看望爷爷奶奶.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某一时
刻他看到了如图所示的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合肥最快还需
________
min
.
9. 2018
年春晚节目中
48
位多国跳伞家共同跳伞,首次超越极限、挑战难度,从
5500m
高空跳下,在
天空中组成巨大的
“
福
”
字,如图所示.镜头跟踪呈现了这一跳伞奇迹的全过程,让我们看到空中
的
“
福
”
是如此摄人心魄、华丽壮美!跳伞家在天空中组成巨大的
“
福
”
字时必须保持相对
________
;他
们看到大地扑面而来是以
________
为参照物的.
10. “
闻其声知其人
”
主要依据声音的
________
(选填
“
音调
”
、
“
响度
”
和
“
音色
”
)来分辨.大象交流
的
“
声音
”
是
________
声波.
11.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
“
震耳欲聋
”
,这是指它的
________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
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________
不同.
12.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
知:
(
1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车速度是
________
m/s
,
________
车的速度与甲车的速度相同;
(
2
)经过
5s
,跑在最前面的是
________
车.
13.
北京天坛公园有一块台阶被称作
“
三音石
”
,周围有高大的围墙.如果站在这块台阶上拍一下手,
就能听到三次拍手的声音,如图所示.这种现象表明障碍物对声波有
________
的作用.三次拍手的
声音就是回声,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
________
.
14.
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
3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2________
;若两车速度相同,通过
的路程之比为
4
∶
,则两车所需要的行驶时间之比为
3
________
.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
15
分
)
15.
国庆长假,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车到外地游玩,细心的他观察到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
示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
1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________
km/h
,合
________
m/s
.
(
2
)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
30min
,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
3
)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向前面远处的大山鸣笛,
6s
后听到回声,大山多远?(声速为
340m/s
)
16.
高铁列车给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了便利,小明乘坐
G92
次列车从太原到北京,列车于
08:33
太原
南站发车,
11:00
到达北京西站,小明从网上查询得知该列车长为
180m
,从太原南站到北京西站的
里程为
563.5km
,途中列车以
180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测得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42s
,
如图所示,求:
(
1
)列车从太原南站到北京西站的平均速度;
(
2
)隧道的长度.
17. 2020
年
12
月
26
日,随着
G5322
次列车从平潭开出,世界最长、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
——
平
潭海峡公铁大桥同步投入使用,不仅结束了福建省平潭岛不通铁路的历史,而且向世界彰显了中国
力量.求(以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车站到达时刻发车时刻停留
平潭
—09:420
分
长乐南
09:5709:592
分
长乐
10:1010:122
分
福州南
10:2310:274
分
福州
10:4010:455
分
(
1
)若汽车以
20m/s
的平均速度通过
16.34km
的大桥,大约需要多少
min
?
(
2
)福平铁路线路长度约为
88.5km
,根据
G5322
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该列车从平潭到福州的平均
速度约为多少
km/h
?
四、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
15
分
)
18.
如图所示,甲图中硬币的直径是
________cm
;乙图中被测物体的温度值是
________
.
19.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
“
小车的平均速度
”
,图中显示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
对应时间的情形.
(
1
)此实验原理是:
________
(公式);由此可知该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是:①刻度尺;
②
________
.
(
2
)由图可知,该实验中小车通过的总路程是
________
cm
.小车从甲位置运动到乙位置,用时
________s
,平均速度是
________m/s
.
(
3
)小车在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
(选填
“
越来越大
”“
越来越
小
”
或
“
保持不变
”
).
(
4
)下列对实验斜面的选择以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应选择坡度较小的,让时间更长便于测量
B.
应选择坡度较大的,让时间更短便于测量
C.
应选择坡度较小的,让速度更大便于测量
20.
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
图所示:
(
1
)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听声音看现
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
________
与振动
________
有关.
(
2
)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
________
(
“
不同
”
或
“
相同
”
)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听
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响度与
________
有关.
(
3
)把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
________
不同.
(
4
)以上的物理探究方法叫
________
.
五、
材料分析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
15
分
)
21. 2019
年
4
月
15
日起,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要求:最大速度
≤25km/h
,电
动机输出功率
≤400W
,质检员小华对某款电动自行车进行测试,沿水平直路从
A
出发骑行至
D
结
束,如图所示,测试情况如表格所示.
AB
路程
/km0.6
用时
/h0.05
BC
4.8
0.2
CD
0.6
0.05
速度特点逐步加速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逐步减速
阻力特点越来越大恒为
60N
越来越小
(
1
)测试过程中,小华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她是以
________
(选填
“
自己
”
或
“
地面
”
)为参照物,
此时她是向
________
(选填
“
东
”
或
“
西
”
)骑行.
(
2
)
BC
段,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
________
km/h
,
________
(选填
“
符合
”
或
“
不符合
”
)新《规范)
关于最大速度的要求.
(
3
)
BC
段,电动自行车的动力做功
________
J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________
W
,
________
(选
填
“
符合
”
或
“
不符合
”
)新《规范》关于电动机输出功率的要求.
(
4
)从
A
到
D
全程,电动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
km/h
.
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
“
耳目
”------
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
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
“
耳目
”
,声呐
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
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
10kHz
∼
30kHz
之间,由子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
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
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
“
回声
”
)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
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
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
1
)声呐利用了声能传递
________
,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________
kHz
到
________kHz
.
(
2
)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
发出的声波信号在
10s
内接收到经
B
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
率不变,潜艇
B
与潜艇
A
的距离
s
1
是
________
m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1500m/s
)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
继续监控潜艇
B
,过段时间接到潜艇
B
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则潜艇
B
在
________
(选填
“
远离
”
或
“
靠近
”
)潜艇
A
.
(
3
)在月球上
________
(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2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电冰箱
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
“
制冷剂
”
作为热的
“
搬运工
”
,把冰箱里的
“
热
”“
搬运
”
到冰箱的外面.
“
制冷剂
”
是
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就像搬运工把包裹扛上了肩;液化时它放热,
就像搬运工把包裹卸了下来.
如图是电冰箱的构造原理图,液态的
“
制冷剂
”
,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
子,在这里迅速膨胀、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汽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
器,再次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
“
制冷剂
”
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
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实际的冰箱内部一般分成冷藏室与冷冻室两个空间,以满足不同的需
要.通常冷藏室温度设定在
5
∘
C
左右;冷冻室的温度在
−18
∘
C
以下.
(
1
)关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汽化并吸收热量
B.
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汽化并吸收热量
C.
压缩机不转,制冷剂也能循环流动
D.
气态制冷剂液化是利用了降低温度的方法
(
2
)冰箱工作时,冷藏室内壁有时出现很多小水珠,冷冻室内侧有霜出现,为了不影响制冷效果,
还需定期除霜.关于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水珠是冰熔化形成的
B.
霜是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C.
小水珠是食物中的水分蒸发形成的
D.
除霜过程是熔化过程
(
3
)某同学在观察时发现,电冰箱工作时两侧会发热.请你简要说明电冰箱工作时两侧发热的原
因:
________
.
(
4
)有同学认为,电冰箱既然能够制冷,那么打开电冰箱的门,让其持续工作就可以像空调一样降
低室温,你认为这种说法
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
物理
)
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
35
分
)
1.
【答案】
C
【考点】
长度的估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D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
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中用到了科学推理法。
【解答】
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
以声音会逐渐减弱.
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就会听不到声
音,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人们根据这个实验,用理想推理法可以得出真空不
能传声的结论,故
ABC
错误,
D
正确.
3.
【答案】
【答案】
B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
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
解:
“
高声喧哗
”
的
“
高
”
指的是发声体的振幅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
4.
【答案】
B
【考点】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条件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
(
1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
2
)观众和声源之间是有空气的,观众听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
3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
(
4
)声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答】
A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小度发声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
A
错误。
B
、观众和声源之间是有空气的,观众听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
B
正确。
C
、合唱团所有成员发声的声带不同,音色一般不相同,故
C
错误。
D
、因为声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孙亦廷说话时是声带振动而产生声音,故
D
错误。
5.
【答案】
C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832597a252456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