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的诞生

氢弹的诞生


2024年5月3日发(作者:音质最好的音响)

氢弹的诞生

1952年11月1 日,太平洋上一个名叫埃尼威托克的小岛响起了巨烈的爆炸声,瞬时

间,一个绿树葱葱的小岛从水平面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这是美国人在进行的世界上第

一次氢弹爆炸试验。这枚氢弹的爆炸威力相当于1000万吨梯恩梯炸药,是投在广岛的“小

男孩”原子弹的500 倍。

早在美国总统杜鲁门签发研制氢弹命令之前的1942年,美国科学家在研制原子弹的

过程中就推断,原子弹爆炸时提供的能量有可能激发大规模的轻核裂变反应。科学家发现,

轻核的聚合与重核的分裂一样,也能放出巨大能量。例如,由4 个氢核合成氦核,可释放

2800万电子伏特的能量。后来的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氢的同位素——氛和氛的轻核聚变反

应实现的。

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轻核的聚变反应比重核裂变反应更早被发现。早在1934年,

卢瑟福等人就认识到氖核相互撞击可得到氖。然而,氢弹却出现在原子弹之后,这是由于

实现轻核聚变的条件比实现重核裂变要困难得多。要使两个轻的原子核结合在一起,形成

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只有将轻核材料的温度升得足够高,使其中的原子核达到极高的运动

速度时,相互撞击的能量才有可能克服电子的排斥力而使两原子核聚合在一起。根据费米

1944年计算,氖核单独聚变所需要的温度为4 亿度,而在原子弹诞生之前,要获得如此

高温,几乎是不可能的。

1942年,为探讨制造威力最大的原于弹,奥本海默在伯克利组织了一个理论物理学家

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多年从事星球热核反应的物理学家特勒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用

裂变反应制造出原于弹之后,很可能完成聚变反应。贝特进一步设想:一旦研制成功原子

弹,用它作为“点火雷管”,用以引起重氢的聚变反应,那将至少释改出五倍于钢原于裂变

的能量。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作出这样一个决定:集中力量先研制铀炸弹,同时注意

氢弹的研究。当时,科学家们估计,制造这种超级炸弹的时间不会太一长,但在1943年~

1945年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表明,要实现核聚变,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原子弹在日本的)“”岛和长崎导致20多万人死伤的消息传回美国后,许多研制原子

弹的科学家深感不安,不少科学家怀着内疚的心情离开了洛斯阿拉莫斯。1945年10月,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辞去实验中心主任职务时就诚恳地说:“倘若有一天原子弹被

作为新武器存放在那些准备进行战争的国家的军火库里,那么,世人诅咒洛斯阿拉莫斯的

时候也就为期不远了。”

一时间,科学家们甚至停下了新武器的研究工作。

然而,好景不久。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美国人支持的中国国民党土

崩瓦解,朝鲜战争一触即发。这一连串的事件使美国人感到.没有拥有绝对优势的武器,

很难保持全球霸主的地位。于是,关于试验和制造氢弹的问题又重新提了出来。

这一问题一提出,支持派和反对派之间就展开广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中心是研制

具有如此巨大杀伤力的武器是否明智。反对派的核心代表人物是“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和一批年资已深的高级科学家,他们均为原子能委员会下属的总咨询委员会成员。他们认

为,自己有责任阐明武器竞赛的危害性,并谋求用技术和政治手段控制军备竞赛。他们甚

至这样说道:“‘很明显,如果使用这种武器。将毁灭无数生灵;它并不是只用来破坏军用

的或半军用的物质设施的武器、因此,使用氢弹,就是比使用原子弹变本加厉地实行消灭

平民百姓的政策。”

然而,以特勒为首的另一部分科学家却表达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们主张推行强硬性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727399a250379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