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次品市场”及演变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次品市场”及演变分析


2024年5月2日发(作者:锤子坚果3处理器)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次品市场〞及演变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次品市场〞及演变分析

摘 要:近几年来,假冒伪劣现象干扰了我国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使我国经济蒙受巨大损失。本文针对产品市场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分析,继而探

讨次品市场中逆向选择的产生条件以及产品质量平安问题,从而找寻一条能够消除假冒伪

劣现象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次品市场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含义

信息不对称是指参与交易各方所拥有、可影响交易的信息不同;该现象由肯尼斯・约

瑟夫・阿罗于1963年首次提出来的;通俗地讲,信息不对称即知识分立在不同的大脑【1】。

其表现形式主要是:你知道的信息,我不一定知道;另外我知道的信息,你也不一定知道;

还有,你我知道的信息都不太多,但是我比你知道的稍微多点。

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原因

据调查,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交易者的知识是有限的。交易者有限的知识是只对其所拥有的资源熟悉,而对

其他资源由于没有拥有和了解而不为所知。

第二,获取信息是花费本钱的。要获取某一方面的信息如发现价格,获取交易信息,

发现对手都是需要本钱的,这就构成了获取信息的障碍。

第三,信息的优势方的刻意隐藏。在交易中拥有越多的信息对自己越有好处。因此,

信息的优势方为李利益最大化会刻意隐藏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从而使信息弱势方难以获

取正确的信息。

二、 次品市场的发生与逆向选择

在次品市场上,质量信息的获取对交易双方是不对称的,卖者掌握的信息多而买者掌

握的少,因而交易活动的参与者就可以利用信息优势从事质量欺诈,引发交易的平安问题,

因而在次品市场会演变逆向选择的问题。

逆向选择:二手电子产品市场

经济学里的逆向选择,指交易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劣质商品驱逐优质

商品的现象【2】。如果逆向选择在市场经济中长期的存在,那么必然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

整体下降,因为优质商品都被次品赶跑了。

本文以二手电子产品市场为例进行分析。假设我想把刚刚买了一个月的笔记本电脑卖

出,尽管刚买,但我还得大幅度的降价才可以卖出这个电脑,我们从阿克洛夫的解释得出。

一台新的电脑从市场上售出再进入二手市场后之所以会掉价,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信息

不对称。

次品问题与逆向选择理论

1、买卖双方有相同的偏好,只有两类卖主。我们假设卖者只卖两种二手电脑,因此每

种电脑的概论为二分之一,这两种电脑的类型分别为β=1000或者β=3000。V=U=0,买

卖双方对二手电脑的整体评价和它的真实质量是相等的,基于假设,买卖双方对二手电脑

还有相同的偏好。假设买卖双方协商好的价格为P,那么卖者购置二手电脑的效用为P-β,

买者的效用=β-P。

我们假设买者不知道二手电脑确实切价格时,但是买者知道二手电脑的质量,因此进

入科技市场的二手电脑的均衡价格P=1000或P=3000,买者也知道。如果这两类电脑同

时进入科技市场,二手电脑的平均价格Eβ=2000,买者能给出的最高价格为2000。在这

个价格的根底上,比2000高的价格的二手电脑不会出售的,低于2000的二手电脑将继

续留在市场出售。但是在有相同偏好的情况下,买者也知道自己低价格买不到高质量的电

脑,愿意出售电脑的卖者一定是把低质量的电脑卖给买者。因此Eβ=2000不是均衡价格,

P=1000才是均衡价格。

2、买卖双方偏好相同,但卖主的类型连续分布。在中,我们假设电脑的质量是概率分

布,只有高质量和低质量两种类型。在这个例中,考虑的是二手电脑在高质量和低质量中

连续分布的情况。如果密度函数为f=1/=1/2000,β是在[1000,3000]区间上均匀分布,

Eβ=2000,在市场比拟公开的情况下,买者愿意支付给卖者的价格是2000。在这种情况

下,卖者愿意把β≤2000的二手电脑出售,那么退出市场的二手电脑都将是β>2000。所

造成的结果是,买者所能支付的价格会下降,而卖者在科技市场上所提高的二手电脑质量

也会下降。

3、相对于卖者来说买者对二手电脑评价比拟高,卖者提供的二手电脑没有买者的评价

高,交易带来的净剩余为β,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决定这个净剩余的分配,我们首先假定

买者的人数多于卖者,从而卖者占有全部剩余【3】。由上可以得出,卖者的供应曲线为

β=500+P/2,买者的需求曲线为P=b。均衡价格和均衡质量分别为:P=1000b/,中的结

论,换一句话说,关于b的平均价格和平均质量函数是增的或者是非递减的。当b=1.2,

Eβ=1500,科技市场上所有β>1500的二手电脑都将退出市场,所有β≤1500的二手电脑

都进行交易。

三、 解决逆向选择的机制:信号传递

从上分析可以看出,价格充当双重角色是市场失灵的根源所在,它既决定了买方和卖

方在供需上的均衡,同时也决定了卖方的产品质量。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在价格模型的根底

上传递质量的信号。

使质量信号为价格的模型。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消费者对商品的信息了解不全面,一

局部人知道其信息,一局部人不知道其信息。知道信息的人通过对不知道信息的人发出正

的外在性,可以迫使垄断者改良产品质量。

使质量承诺为质量的信号。质量承诺是指将买者在以后使用产品所遇到的,卖者都会

提供维修或赔偿费用,而这将会信号进行传递下去。这种情况会产生信号传递本钱,如果

发生在高质量产品经营者的维修或赔偿费用,经常发生的话会使产品经营者负担不起,可

能会造成在高质量和低质量之间的混淆均衡。

广告作为质量的信号。现在广告业的蓬勃开展,无处不在,广告可以作为质量的信号

传递给消费者。厂商通过诱导广告左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而理性的消费者能

够根据自己的判断标准做出最优的选择。

四、 总结

本文以信息不对称作为切入点,在对产品市场的探讨中,因信息不对称现象所引起的

产品质量问题以及造成逆向选择现象,使市场演变成非正常态。在微观经济领域,信息的

不完全与不对称分布,引发的市场不完备现象,使我们对现实世界中企业与消费者带来的

时机与问题极为关注【4】。以阿克洛夫模型作为依据,指出二手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在信息

不对称时的需求,并分析出低质量旧电脑的需求是否与之重合,从而造成次品旧电脑把优

质旧电脑逐出市场。本文介绍的几种信号传递能够有效的解决“私人信息〞成为公共信息

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范晓屏,陆韶文.信息不对称下销售者信号传递的策略选择.企业经济,2000年

第3期.

【2】 刘宝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7期.

【4】 黄琪.信息不对称与市场效率的关系研究.山东大学,2021.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636014a248525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