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发(作者:三星c700)
实验研究
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姚思浩
(北京市大峪中学,北京,102300 )
摘要:无人机在近几年®i速发展,一个无人机发展高潮正在到来。本文主要分析无人机快速发展的原因,研究了无人机的发展历史,从军
事和民用的角度分别对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主要技术进行论述。并依据现状展望无人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无人机;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当下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军用无人机的国家有50多个,
使用民用无人机的国家或地区不计其数。其中以美国、以色
列为首等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人机研究基础和成熟的无人机
使用经验。以美国为例,仅现役的军用无人机就有“捕食者”,
“全球鹰”,“死神”等20余个型号约7000架无人机。
中国的无人机开发及应用后来居上,开发出了“翼龙”和“大
疆”等多型无人机,在军用和民用市场上的国内外影响力不
断增大。无人机具有成本低、对环境要求低等特点,具有十
分广阔的军事和民用用途。相比有人飞机更加灵活,结构更
加简单,可减少人员伤亡概率,有逐步取代有人飞机的发展
趋势。
1无人机发展历史
无人机诞生于军事领域。世界上首架无人机于1916年
成功试飞,这打开了无人机发展的大门,而且随着时间推移,
无人机的功能不断发生变化。在20世纪40年代无人机主
要作为军事演习中的靶机使用,用以检验防空武器作战性
能,训练防空火力准确性;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在越南战争的战场上,除了作为靶机使用,无人机被用来执
行简单的战场军事侦察任务;到90年代,在黎巴嫩战争中
以色列首次让无人机承担战斗任务,这也令军用无人机有了
新的功能和战场定位。
无人机无需考虑飞行人员损伤,相较有人飞机更加灵
活,能执行各种各样的作战任务,使人们看到无人机在军事
领域的发展价值。各国对无人机作为军队战斗力倍增器的作
用与地位取得了共识,从而为无人机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
的动力[1]。无人机发展到今天,可以分类为军用和民用无人
机两部分,其中现役军用无人机的定位是军事侦察、火力打
击等等。在发展过程中军用无人机在载重能力、飞行速度、
飞行高度、巡航时间、作战半径等性能参数上有很大提高。
无人机也向民用方向发展。在遥感航拍、抗震救灾、农
林业、环境监测、通信中继和快递服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2]。民用无人机在生产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还衍生出
消费级无人机,即以多旋翼无人机为主的简单无人机3可用
于影视拍摄,也具有娱乐功能。
96
丨电子制作2018年1月
2无人机发展现状
无人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经过多次革新,在能源、
飞行控制、机身结构方面技术更加成熟。
■ 2.1军用无人机发展现状
在无人机快速发展的潮流下,多个无人机强国都相继研
制出先进的军用无人机型号。20世纪至今,美国已研制多
型长航吋无人机,即续航能力强的无人机,包括“先锋”、“猎
人”、“蒂尔”等。其中“蒂尔”型号中包括人们熟知的“捕
食者”,“全球鹰”无人机,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多次
执行侦察和攻击任务,经过了实战考验,具备可靠的作战能
力。目前美军反恐作战中80%的侦查监视任务由无人机完
成,无人机的作用不可或缺。以色列作为无人机大国,是现
在最大的无人驾驶飞行系统出口国,超过了美国[3]。其中人
们熟悉的以军用无人机型号有“侦察兵”,“猎人”,“竞
技神”等,在以军中充当重要角色。我国在无人机项目上起
步虽然较晚,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涌现出多个型号的军用
无人机,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正在拉近。例如我国自主研
发的“翼龙”无人机,外形和尺寸与美国“捕食者”无人机
相似,部分性能指标达到“捕食者”水平,还有部分性能仍
需改进。据媒体报道,我国军用无人机还外销沙特等多个国
家,并得到用户的髙度认可,这也表明国际社会对我国无人
机发展水平的认可。
军用无人机还能胜任小型低烈度战场上的火力打击任
_»2__麵_蠢_
图2 “捕食者”无人机
务,可执行危险度高、灵活性强,不适宜人类执行的任务[4]。
详细地说可执行战场情报侦察,对敌火力打击,诱使敌方雷
达开机掩护我方兵力,信息传输等任务。另外具备多种功能
的察/打_体军用无人机也是无人机的类型之一。根据当前
无人机技术和理念分析,在不久的未来,无人机可能取代大
部分有人飞机,形成无人机/有人飞机协同作战的体系。这
说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军用无人机还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和
广阔的市场需求。
■ 2.2民用无人机发展现状
民用无人机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军用无人机在
战争中成功使用和展现出的特点为开端,无人机开始在民用
领域崭露头角。我国民用无人机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
阶段:我国于1980年研制了国内第一架民用无人机
D
-4,
主要用于矿产资源探测和航空测绘;第二阶段:90年代起
我国民营企业开始无人机研发,研制出一些低端产品,不具
有进入市场和量产的能力;第三阶段:07年起我国开始大
力发展民用无人机,众多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启无人机项
目,取得了一些成果,长航时民用无人机“黔中1号”成
功首飞是成果的代表之第四阶段:在我国,无人机进入
大众视野,大疆等等品牌的消费级无人机发展迅速,多种型
号的消费级无人机可用于航拍,影视拍摄和娱乐。总而言之,
我国民用无人机迎来发展高潮,市场发展迅速,并占据一定
的国外市场。2016年我国无人机出口 70亿,2017预计超
过90亿。
中
第一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
国
军需为主,
D-4
无人机开创民用先河
.
民
用
无
第二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
-2006
年
部分民企进入无人机市场,少量产品问世,
人
机
发
第三阶段
2007
年
-2012
年前后
展
民企增多,军工企业也开始涉及民用领域
.
历
程
第四阶段
2012
年前后至今
消费级市场蓬勃发展,多旋
K
备受用户青睐。
图3我国民用无人机发展阶段
实验研究
我国民用无人机在近几年出现井喷式发展,其现象并非
无迹可寻,也是一定原因促成的结果。其原因主要在于飞控
系统开源,开源使得无人机制造领域的入行门槛降低[5]。开
源使得无人机制造更简易,无人机研发公司能更简单的研发
一款无人机。另外,开源使自己购买零件组装无人机的方法
变的可行。我国形成完整无人机产业链、技术逐渐成熟、生
产成本下降、市场需求居高不下,也是民用无人机快速发展
的原因。
3无人机关键技术
军用无人机的技术发展依托于无人机的作战定位,随着
作战定位改变而改变,并且与战争格局息息相关。当前无人
机的控制方式仍然以操纵员遥控和预编程控制为主[6]。因此
无人机飞行控制的精确度直接影响任务的可行性和无人机
执行任务的精度。反步控制、反馈线性化以及智能
PID
控
制是目前无人机主要的飞行控制技术。在无人机的通信能力
方面,无人机目前主要使用数据链共享模式,将单个无人机
纳入整个系统形成体系;动力方面,一般采用电力或轻型高
效燃料。
无人机系统主要包括机体平台、动力系统、飞控导航、
通信系统、云台、图传、地面台和载荷几个部分[7]。
载
荷
测绘雷达、相机等面
台
数据中心遥控器监控系统
控传感器:超声波、姿态、加速度、磁罗盘等 执行机构
系飞控计算机(处理器) 机载飞控软件
动
力
电机电子调速器
信
图传系统
$动力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
统
控制数据链路
机体平台
结构设计
云台
机身、机架、力臂、脚架、
支架、起落架、中心板等组件
机身材料采用高强度重量轻的材料,如碳纤维等
图4无人机系统
图4为民用无人机的组成。其中,机体结构决定了机
体平台的气动外形,也是其他系统的承载平台;动力系统包
括电源、螺旋桨、发动机等,保证了无人机的飞行能力,续
航能力和作战半径;飞行控制系统保证了无人机按预定路
线飞行,控制飞行的轨迹,以及到达指定地点;云台装载
的航拍相机进行拍摄并回传视频,是无人机上真正获取数
|
97
实验研究
据的部分。
4无人机发展趋势
■ 4.1军用无人机发展趋势
4.1.1篇身化
目前有人作战飞机逐步隐身化,中美俄新一代主战飞机
都采用隐身设计。无人机也在向隐身方面发展。隐身技术主
要包括两点:隐身的气动外形设计、使用吸波涂料,将二者
结合使用,其目的是减少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
RCS
)值,
以便减少被敌方雷达发现的概率,有更好的突防能力和生存
能力。隐身能力不再是有人飞机的“专利”,也是未来军用
无人机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图5采用隐身设计的X-47B
4.1.2高麿智
lift
当前无人机主要采用人工控制方式,存在容易受到电磁
干扰、操作人员临场判断不准等弊端。未来无人机将着重提
升自主运行能力,既可以人工对无人机远程控制,也可以自
主工作。无人机将具备按照预先编制程序或指令完成预先设
定的任务,同时面对突发事件自主做出反应以应对出现危险
的能力[8]。
4.1.3多功能化
未来无人机应该升级为可执行多方面综合任务的机型,
兼顾全天候侦察无人机、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预警机的特
点,能适应战场的复杂程度。为了提升综合作战能力,无人
机可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模块化,以便执行不同任务。在同
_平台上根据任务需要安装不同模块,能够提高作战效能,
降低无人机生产成本,实现_机多用。
■ 4.2民用无人机发展趋势
4.2.1倌号传输能力
提高民用无人机的信号传输能力,即可增大无人机工作
半径,提高在恶劣环境或信号较弱区域的工作能力。另外,
提高民用无人机可以增强与控制终端的联系,可以实现终端
同时控制多无人机,完成多无人机协同工作,提高完成任务
的成功概率。
98丨电子制作2018年1月
4.2.2提塞防摑性能
无人机一般在城市或户外工作,必要条件下须在建筑物
之间或树林茂密处工作。提高防撞能力,可保障无人机在复
杂环境中执行工作的稳定性[9]。对于操作不当发生的误碰误
撞,提高无人机防撞能力能有效解决该问题。
4.2.3机載赂小里化
机载设备小型化可以减小无人机起飞载荷,增大无人机
航程,这或者增加更多载荷,提高完成任务的灵活性;此外
提高云台的稳定性,可以使航拍相机所得图像更稳定,提高
工作效能。
5结语
经过短时间的发展,无人机在战场和民用领域中的应用
不断扩大。由于人类对技术发展的追求和应用需求的增加,
无人机的功能和市场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20
年全球民用无人机销量将超过400万驾,市场规模260亿
美元,全球有超过500家无人机公司,我国超过130家。
在未来军用无人机将满足战场需求,成为对空、对地战
场的核心力量,对防空造成极大威胁;同时民用无人机也将
深入快递、交通监测、资源勘探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
用。随着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虽然有人驾驶飞机目前
仍扮演重要角色,但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无人机将会更加迅
速发展,如果合理应用,将会为人类的发展带来更多更大的
福祉。*
参考文献
氺[1]李美金,黄顺洲,黄红超,等.军用无人机特点及动力装置需
求分析[C].中国航空学会中俄第二次无人机学术会议.2005.
氺[2]黄泽满,刘勇,周星,等.民用无人机应用发展概述[J].赤峰
学院学报(自然版),2014(24):30-32.
氺
[3]
王树源.国外军用无人机发展现状与趋势
[
J
].
硅
谷,
2014(18):5-7,
* [4]王蕾.军用无人机的能力和局限[J].飞航导弹,2005⑴:20-29.
氺[5]宇辰网.中国民用无人机发展概况[J].机器人产
业,2017(1):52-58.
* [6]张友民,余翔,屈耀红,等.无人机自主控制关键技术新进展[J].
科技导报,2017,35(7):39-48.
氺[7]李国红,李文宇,张俊霞.无人机系统关键技术专利态势研究
[J].电信网技术,2017⑶:30-36.
氺[8]曹志伟.无人机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民营科
技,2017 ⑷:57-57.
氺[9]孙健,倪训友.无人机国内外发展态势及前沿技术动向[J].科
技导报,2017,35(9):109-109_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531982a246442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