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


2024年4月29日发(作者:行车记录仪多久自动删除)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1)

由于受伤未痊愈,绑着腰围的叶连平站着讲课十分吃力。曾经坚持上课不坐、不喝

水的叶连平,不得不向孩子们道歉,在讲台后面坐下来继续上课,不时费力挺直佝偻

的腰在黑板上板书。

5年前,叶连平脑出血加脑膜炎,到医院做手术。按医嘱要住院一个月,但第四天

叶连平就急着要出院。结果头上的手术缝合线还没拆,他就回到了留守儿童之家。还

有一次,他做白内障手术,左眼手术,他就睁着右眼上课;右眼手术,他就睁着左眼上

课,一只眼上课,一节课没落下。

我希望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叶连平说。然而,他放心不下的是,他走了以

后,这些孩子谁来管?

叶连平拿出积蓄2万多元,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于20__年成立了叶连平奖学金基

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生。成立至今,奖学金已连续发放了7次,共发放10

万多元,奖励、资助了132个孩子。

我不在了,基金会仍会正常运行,孩子们仍会受益,可以让我‘死而不已’。叶连

平高兴地说。记者看到,他穿的秋衣袖口和领口处磨出了毛边,还有不少小破洞。他

冬天常穿的棉背心,还是1960年下放时妹夫送的,已经辨别不出原来的颜色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叶连平告诉记者,他已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事。百

年之后,他会把积蓄捐给叶连平奖学金基金,把遗体捐献给医学院,供学生学习解剖。

不管生命还有多长,我都会沿着当前的路一直走下去。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忘记

头上有多少白发了。叶连平说。

当地人提到叶连平,无不敬佩,赞他为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对此,叶连平笑着说:

我充其量不过是个萤火虫。

车胤囊萤,终成大家。但愿美丽乡村,能有许多像叶连平一样的萤火虫。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2)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其作战性能要求远超歼8飞机。顾诵芬任该型号总

设计师,是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他制订了两侧进气的气动布

局方案,解决了二元超音速可调进气道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他作为型号总设计

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

飞。

歼8系列飞机共衍生16种型号和技术验证机,装备部队350余架,一直是我军20

世纪的主战装备。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

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顾诵芬被誉为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

气动力设计第一人。

大飞机是国之重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顾诵芬先后担任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论证

组副组长和大飞机方案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2003年,他牵头论证并提交了《关于把

发展大型飞机列为国家标志性重大专项工程的建议》。他基于对军用、民用航空技术

相通的规律性认识,提出“军民统筹、大客大运并举”的大飞机发展思路,并得到采

纳。2007年,国家批准设立大飞机重大科技专项。2016年,运20列装部队。2017年,

C919成功首飞。

顾诵芬在航空事业耕耘70载,由于国防与航空工业的特殊性,直至1978年全国科

学大会以后,因国家、军方、航空工业系统、地方政府多次的奖励、表彰,顾诵芬的

名字才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顾诵芬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他带领的团队走出了一位科学院院士,三位工程院院

士,两位型号总指挥。他主持编纂了70余部航空科技书籍,主编的《飞机总体设计》

一书,已经成为我国航空院校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主编的《现代武器装备

知识丛书——空军武器装备卷》《大飞机出版工程》等多个系列、数十种航空专著与

图书也都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如今,年过九旬的顾诵芬仍不断思考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未来。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3)

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一场大火打破了这里原本宁静的

夜晚。

这场森林火灾经过一天一夜的扑救也没有停息。在3月31日下午,当扑火人员还在

转场途中时,山间的风力突变瞬间反生了改变,致使山火突发爆燃,包括杨达瓦、邹

平、捌斤在内的30名扑火英雄牺牲。

据统计,四川凉山火灾中,仅森林消防支队就有27人牺牲,其中还包括24名90后

和2名00后。

森林防火,不如主动放火

在美国黄石公园,因为公园管理局对森林火灾采取“零容忍”政策,所以导致树木

数量的增长速度加快。

结果就是森林老化的`速度也加快了,死掉的树木导致森林里到处是灌木、树枝和落

叶。而因为这些易燃物质,也使得黄石公园的森林处于一种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一旦爆

发火灾,很快就会蔓延到整个区域,无法有效控制。

如今,公园的防火政策是禁止一切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但如果是自然发生的火灾,

只要火势没有失控,没有威胁到人类和建筑,他们就会听任这些火苗自生自灭。甚至,

公园的工作人员会故意把一部分存在火灾隐患的死亡树木烧掉,人为地烧出来一些隔

离带。

因此,防范森林火灾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地先放一把火。

加班VS死亡,你会如何选择?

正常的职场工作中,你或许有加班、有应酬、有争吵、有哭泣……可是应该没有直

面生死的危险,而那些奋斗在一线的消防员却有。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抱怨加班的痛苦,可是却没想过这些牺牲的消防战士死亡前的笑

容。

面对无法选择的死亡,你尚且如此。那么,人为的加班也就不足影响到很大的范围

了。

这时,回想现实的工作,你们是多么的幸福。至少有亲人的陪伴,多了一些呼吸时

的凝想,少了许多未完成的遗憾。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4)

聂海胜说自己是幸运的,高中毕业时遇上了招飞。当飞行员是聂海胜的梦想,小时

候在山坡上放牛躺着睡着的时候,从没见过飞机的他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长

出一双大大的翅膀飞上蓝天。有一天,家中来人,说是县武装部搞政审的,他才知道

自己真的要去飞翔了。临走时,聂海胜像往常上学一样,只背了一个书包,没有更多

的行李。他死活不让母亲出门送自己,是怕母亲难过。

来到航校,聂海胜好似鸟儿上了天。他觉得自己与飞行有缘,要不儿时为何会做那

个无缘无故长翅膀的梦?为何摸着操纵杆就熟悉得像老朋友一样操作自如?聂海胜觉得

自己是为飞行而生的。当年,作为同行中第一个放单飞的`人,教官让他给其他学员讲

讲飞行体会,不善言辞的他只说了一句话:“啥也不想,只管飞!”

若预备梯队有机会飞天的话,执行过神舟六号任务、已于20__年晋升少将军衔的聂

海胜,将成为首位以将官身份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196四年10月13日出生于湖

北枣阳的聂海胜,是唯一一位从「神五」到「神九」四次载人任务的梯队成员。

尽管各国载人航天历史上,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年龄并无上限,但因为年龄等原因,

14名首批航天员中还没有执行过任务的成员,将部分退役或转岗。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5)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

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

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

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

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

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

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

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刘

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

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

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

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6)

龚全珍,女,90岁,现居江西莲花县琴亭镇金城社区。

1957年8月,开国将军甘祖昌主动向组织上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回家乡江

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龚全珍相随而归。那一年,她34岁。将军当农民,甘

祖昌是新中国第一人。龚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老甘不是一个普通的农

民,正像他说的那样,‘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

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从新疆到江西,

全家11口人的行装只有3个箱子,却带了8只笼子,里面装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

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上十分节俭,把2/3的工资用来修水利、建校舍、

办企业、扶贫济困。他一共参加建起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

25公里长的渠道。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

上。回到莲花头几年,她没有做一件新衣服。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县

文教局联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只有3名老师,她却

一点不嫌弃,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开始把自己赤忱的爱投入到这片红土地。

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当校长,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

后来,她又被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依然还是老作风,吃住在学校,全身

心地扑在工作上。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逝世,一只铁盒子是他留给妻子和儿女唯

一的遗产,里面用红布包着3枚闪亮的勋章。离休后,龚全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

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

众的尊敬和爱戴。20__年9月26日,龚全珍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精选篇7)

伍淑清的爱国爱港情怀并非始於今日,而是发轫於心灵深处,彰显於大小事中。从

她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就可以看出一斑。

1998年,伍淑清发起成立“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金”,以该基金执行主席身

份,每年资助组织香港中学生到内地参观考察,将国情教育及中华历史文化融会於学

习、参观及实践当中。

20__年,伍淑清成立了中华基金中学。她说,我们学校的校歌是中文的,没有英文

校歌。学校组织很多学生跟老师去内地和国外考察,让学生们立足香港,背靠国家,

走向全球。

每次出国,伍淑清都会安排学生到当地的中国使领馆拜会,在国旗下让大家跟着大

使唱国歌;让学生们知道,出了国,为他们提供保护的,是中国的`使领馆。

由於担忧当代香港青年在成长中因缺乏国家观念而被误导、被利用,伍淑清邀请了

多位有心人编写了《国史百闻》,介绍近当代一百宗历史事件。同时,专门培养能够

教授中国历史的老师,目的是要让香港的年轻人了解,香港和国家是不可分的。

一位商人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教育上,并非教育更容易赚钱,而是她看到香港社会出

现的许多问题源於教育,国家观念、历史观念、大局观念的缺失,令香港年轻人与国

家日益疏离,她要从教育入手,让“爱国”与“爱港”统一为一体,这才是真爱国、

真爱港。

伍淑清1948年出生在香港,少时就读於香港,后赴英美留学。从小的耳濡目染,步

入商界后的纵横驰骋,伍淑清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政界、商界人物,使她对香港

的诸多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伍淑清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表示,欧美许多政客对香港当下局势完全没有客观认识,

也并不真正把香港视作朋友,这些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因此希望利用香港的事情醜

化和打击中国。她说:“他们只是在利用香港拿选票。”

在中国正在崛起的当口,遏制中国符合美国利益;符合美国利益就容易拉到更多选

票;“香港牌”是遏制中国的一个好藉口;借“香港人权”施压中国政府和特区政府

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逻辑线条如此清晰,但香港某些人没有看清楚,某些人装作没

有看清楚,某些人甘愿作反中乱港的急先锋。

在大是大非面前,伍淑清决不明哲保身、装聋作哑。她是智者,看穿了反中乱港势

力的圈套;她是勇者,大胆地揭穿了美国政客的阴谋;她是善者,为香港好、国家好

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号。这样的人,如果我们不敬佩,还能敬佩谁?伍淑清,确实感动

了全中国!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340706a242810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