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 2魅力——解读第二代RFID标签

Gen 2魅力——解读第二代RFID标签


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5000元电脑配件及价格表)

Gen 2魅力——解读第二代RFID标签

第二代(Gen 2)EPC是RFID标签的一项新标准,它明确规定了与EPC阅读器兼容

的标签和通信协议如何工作。第二代EPC标准由几个主要的RFID用户和厂商开 发而成,

并通过非赢利性行业组织EPC Global来运作。EPC Global隶属于UCC/EAN组织,长期

以来该组织负责管理全球的条形码及其他标准。

RFID技术在不断发展,而第二代就是面向供应链管理的RFID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里

程碑。第二代标准旨在从许多方面改进性能,尤其是在读取大量RFID标签的速度方面。

许多RFID厂商已承诺支持第二代RFID标签标准,数量超过了目前支持第一代EPC标准

的厂商。这将加剧RFID市场的竞争,进而会推动创新步伐,从而逐渐降低价格、提高性

能。对第二代RFID标签来说,2005年是起始年。2006年初市面上陆续出现第二代标签。

不过,第一代标签不会从供应链当中消失。相反,第一代和第二代标准会共存1年左右,

同时人们对第二代标签的了解也会日渐加深。“第一代标签的阴影”会持续到2007年初,

到时第一代标签会最终退出供应链领域。至于这“阴影”具体会笼罩到何时,主要取决于

第二代标签的价格和性能以及市场形势。标签技术将继续发展, 等到第二代产品在今明两

年站稳脚跟,最终用户和技术厂商预计会开始开发“第三代”系统,并进一步改进第二代

技术。标签标准的这种不断发展是RFID基础设备用户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标签是

RFID世界的消耗品,但永久性的基础设备由RFID阅读器组成。RFID阅读器作为资本设

备买来,之后还需要日常的安装和维护费用。为了避免忍痛淘汰或者花巨资翻新,实际部

署的RFID阅读器必须能够读取任何标签,无论是哪一代标签或者是哪家厂商的标签。它

们还必须能够轻松升级,以便能够读取新标签; 并且在标签厂商改变版本后,能够适应现

有标签的变化。由于这些原因,EPC阅读器必须至少始终能够读取三代标签: 当前一代、

上一代和下一代。

第二代EPC: 多协议标准历史简述第二代EPC标签标准起源于2002年10月麻省理

工学院下设的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Center)在罗得岛州新港举办的一次会议。当时该

中心希望把由Matrics公司提交的RFID协议方面的功能添加到第一代EPC ClassⅠ规范草

案里面。除了自动识别中心的几名董事外,其他与会者包括来自Matrics、Alien、飞利浦

和ThingMagic等厂商的代表。新港的这次思想交流会最终给EPC标签设计带来了新思路,

并且推动了EPC技术的发展。自动识别中心决定利用这些新思路开发新一代EPC标签,以

便在2005年上市。新一代的EPC标准将满足三个用途: 首先,它旨在提高第一代技术的

性能; 第二,它将促进第一代的Class 0协议和Class 1协议趋于融合; 第三,它将为没有

密切参与第一代规范制订的RFID厂商提供进入市场的契机。一年后EPCGlobal接管了自

动识别中心,随之接管了第二代开发项目。2004年,在EPCGlobal的领导下,越来越多

的用户和厂商开发并商定了第二代EPC标签的最终规范。这项规范于该年年底得到了批准,

随后开始开发符合第二代要求的商用产品。规范综述第二代规范是一份长达94页的技术

文档,题为《EPC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Protocols / Class-1 Generation-2 UHF

RFID /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 ~960 MHz》。它相当详细地描述了

第二代RFID标签与RFID阅读器应当如何通信。规范的几个主要要点如下: ● 标准必须能

够在860MHz到960MHz之间的任何频率上通信。为了符合不同地区的无线电法规,阅

读器应当能够使用这个范围内的任何许可频率进行工作。 ● 标准必须能够理解三种不同的

调制方案: 双边带-振幅移位键控法(DB-ASK)、单边带-振幅移位键控法(SS-ASK)和

反相-振幅移位键控法(PR-ASK)。阅读器将根据政府无线电法规,确定使用哪种调制方

案。● 标准必须能够具有几种不同的传输速率即数据速率: 80kbits、160kbits、320kbits

和640kbits。阅读器负责决定使用哪种速度。相比之下,第一代协议的传输速率在70kbits

到149kbits之间。从理论上来说,数据速率较高的第二代技术有望加快标签读取速度。但

实际上,原始传输速率以外的其他众多因素影响着实际读取速率。数据速率较高有时会导

致可靠性较低。● 第二代标签支持长达256位的电子产品编码(EPC),而第一代标签支

持最多96位的电子产品编码。● 第二代包括了支持“密集询问器信道化信令”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290949a241835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