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oppoa3怎么恢复出厂设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2.1
(22)申请日 2012.12.18
(71)申请人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地址 300457 天津市西青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大街12号
(72)发明人 王明珠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闫俊芬
(51)
H02M7/217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837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0
(54)发明名称
一种电器设备电源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器设备电源,
包括:交流输入电路,与外部交流电源相
连接;电磁干扰滤波电路,与交流输入电
路相连接;升压整流滤波电路,与电磁干
扰滤波电路相连接;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
路,与升压整流滤波电路相连接;变压电
路,与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相连接;同
步整流滤波电路,与变压电路相连接;双
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与同步整流滤波电
路相连接。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器设备电
源,其由于采用了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
路,因此输出电压不容易受到负载的影
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的可靠性,并且
通过采用同步整流电路,可以提高整流效
率,从而支持较大功率输出,有利于为各
种负载提供稳定供电,保证电器设备等负
载的正常运行。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电器设备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流输入电路,与外部交流电源相连接,接收外部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压,然后
输出给电磁干扰滤波电路;
电磁干扰滤波电路,与交流输入电路相连接,用于对交流输入电路所输出的交流电
压滤除电磁干扰,具体为滤除电磁干扰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然后输出给升压整
流滤波电路;
升压整流滤波电路,与电磁干扰滤波电路相连接,用于对电磁干扰滤波电路输出的
交流电压进行升压和整流,形成直流电压,然后在滤波后输出给直流斩波脉宽调制
电路;
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与升压整流滤波电路相连接,用于将升压整流滤波电路输
出的直流电压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形成预设频率范围的直流电压,然后输出给变压
器;
变压电路,与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对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输出的
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然后输出给同步整流滤波电路;
同步整流滤波电路,与变压电路相连接,用于对变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同步
滤波,然后输出给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
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与同步整流滤波电路相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同步整流滤波
电路输出的一路直流电压后,转换为两路预设恒定电压,然后输出给外部需要用电
的电器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输入电路包括有第一电压输入
端Vin1,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与一个压敏电阻VA1相并联,所述第一电压
输入端Vin1与压敏电阻VA1之间的连线上具有一个过电流保护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电流保护器件为保险丝。
括一个滤波器LF1,所述滤波器LF1的输入端A1与所述交流输入电路中的第一电
压输入端Vin1相并联,所述滤波器LF1的输入端A1还分别与一个电容C1、由电
阻R100、电阻R200和电阻R300组成的串联支路相并联;
所述滤波器LF1的输出端B1与一个电容C2相并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一个整流桥
DB1,所述整流桥DB1与所述电磁干扰滤波电路中滤波器LF1的输出端B1相并联,
所述整流桥DB1与第一电压输出端Vout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Vout1还
通过电解电容C100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包括第一集
成电路IC1,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包括针脚1~7;
在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中,所述针脚1分别与电阻R5、电容C6相接,所述电阻
R5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电容C6接地;
所述针脚2分别接电阻R11和电阻R12,所述电阻R12通过电阻R13接地,所述
电阻R11通过电阻R10与第三电压输出端Vout3相接;
所述针脚3分别接电阻R4和电容C5,所述电容C5接地,所述电阻R4通过电容
C4接地;
所述针脚4分别接电阻R9和电容C7,所述电容C7接地,所述电阻R9依次接电
阻R8和电阻R7,所述电阻R7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
第三电压输出端Vout3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Vout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针脚5接地,所述针脚6空置;
所述针脚7分别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2的一端,所述二极管
D1的负极分别接电阻R3和电容C3,所述电阻R3通过电阻R2与第二电压输入端
Vin2相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Vin2与第一电压输出端Vout1相连接,所述第二
电压输入端Vin2分别与电容C3、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2的另一端相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电路包括一个隔离变压器TM1,
所述隔离变压器TM1的初级电压输入端L1与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2相接,所述隔
离变压器TM1的初级电压输入端L2与第三电压输出端Vout3相接;
所述隔离变压器TM1次级电压输出端L3的接地端与初级电压输入端L1的接地端
通过一个电容C200相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有第二集成
电路IC2,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包括针脚1~8;
在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中,所述针脚1、2、4、6接地,所述针脚3依次接电阻
R22和功率场效应管MOSFET Q的栅极G,所述功率场效应管MOSFET Q的漏极
D分别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M1次级电压输出端L3的另一端、电阻R23和电容C20,
所述电容C20分别接电阻R20和电阻R21,所述电阻R20和电阻R21接地;所述
功率场效应管MOSFET Q的源极S分别与电阻R20和电阻R21相接;
所述针脚8分别接电阻R23和电阻R24,所述电阻R24接地;
所述针脚7分别接电阻R25和电阻R26,所述电阻R26接地;
所述针脚5分别接电感L10、电解电容C22、电阻R25和电容C21,所述电容C21
接地,所述电解电容C22接地,所述电感L10与所述同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四电
压输出端Vout4相接,所述第四电压输出端Vout4通过一个电解电容C23接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三集
成电路IC3,所述第三集成电路IC3包括针脚1~8;
在所述第三集成电路IC3中,所述针脚1分别接电感L20、电阻R250,所述电感
L20与第五电压输出端Vout5相连接;
所述针脚2通过电容C102与电阻R250相接;
所述针脚3分别接电阻R260和电阻R270,所述电阻R260与第三电压输入端Vin3
相接,所述电阻R270接地;
所述针脚4分别接电容C101、电容C30,电容C8、电容C9和第三电压输入端
Vin3,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Vin3与第四电压输出端Vout4相接,所述电容C101
通过一个电容C201接地,所述电容C30通过一个电容C40接地,所述电容C8和
C9接地;
所述针脚5接地,所述针脚6分别接电阻R230和电阻R240,所述电阻R230与电
容C220并联后与第六电压输出端Vout6相连接,所述电阻R240接地;
所述针脚7与电感L30相接,所述电感L30与所述电阻R230和第六电压输出端
Vout6之间的节点相接;
所述针脚8分别接第五电压输出端Vout5、电容C16和电容C17,所述电容C16和
电容C17分别接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电压输出端Vout5分别与电
容C14、电容C15相接,所述电容C14和电容C15分别接地;
所述第六电压输出端Vout6分别与电容C24、电容C25相接,所述电容C24和电
容C25分别接地。
说 明 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器设备电源。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视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家用电器设备
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各种电器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
对于各种电器设备,通常需要与电源相连接,对于目前的电源电路,通常采用副边
反馈调节式SSR电路结构以及原边反馈调节式PSR电路结构。
其中,对于副边反馈调节式SSR电路结构,其需要采用较多的电子部件,生产成
本较高,并且电磁兼容性不好,需要设计复杂的电磁干扰EMI滤波电路进行配套
滤波,因此市场竞争力差,影响到在市场上的广泛普及。
而对于原边反馈调节式PSR电路结构,其存在负载能力较弱的问题,目前仅适用
于10W以下的小功率型稳压电源电路,并且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较差,输出电压容
易随着负载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严重影响了电源的使用性能。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电器设备电源,其输出电压不容易受到负载的影响,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的可靠性,并且支持较大功率输出,只需要具有采用较少的电
子部件,因此,生产成本较低,电磁兼容性好,有利于为各种负载提供稳定供电,
保证电器设备等负载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器设备电源,其输出电压不容易受到负载的
影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的可靠性,并且支持较大功率输出,只需要具有采用较
少的电子部件,因此,生产成本较低,电磁兼容性好,有利于为各种负载提供稳定
供电,保证电器设备等负载的正常运行,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流输入电路,与外部交流电源相连接,接收外部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压,然后
输出给电磁干扰滤波电路;
电磁干扰滤波电路,与交流输入电路相连接,用于对交流输入电路所输出的交流电
压滤除电磁干扰,具体为滤除电磁干扰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然后输出给升压整
流滤波电路;
升压整流滤波电路,与电磁干扰滤波电路相连接,用于对电磁干扰滤波电路输出的
交流电压进行升压和整流,形成直流电压,然后在滤波后输出给直流斩波脉宽调制
电路;
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与升压整流滤波电路相连接,用于将升压整流滤波电路输
出的直流电压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形成预设频率范围的直流电压,然后输出给变压
器;
变压电路,与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对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输出的
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然后输出给同步整流滤波电路;
同步整流滤波电路,与变压电路相连接,用于对变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同步
滤波,然后输出给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
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与同步整流滤波电路相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同步整流滤波
电路输出的一路直流电压后,转换为两路预设恒定电压,然后输出给外部需要用电
的电器设备。
其中,所述交流输入电路包括有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
与一个压敏电阻VA1相并联,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与压敏电阻VA1之间的
连线上具有一个过电流保护器件。
其中,所述过电流保护器件为保险丝。
其中,所述电磁干扰滤波电路包括一个滤波器LF1,所述滤波器LF1的输入端A1
与所述交流输入电路中的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相并联,所述滤波器LF1的输入端
A1还分别与一个电容C1、由电阻R100、电阻R200和电阻R300组成的串联支路
相并联;
所述滤波器LF1的输出端B1与一个电容C2相并联。
其中,所述升压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一个整流桥DB1,所述整流桥DB1与所述电磁
干扰滤波电路中滤波器LF1的输出端B1相并联,所述整流桥DB1与第一电压输
出端Vout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Vout1还通过电解电容C100接地。
其中,所述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IC1,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
包括针脚1~7;
在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中,所述针脚1分别与电阻R5、电容C6相接,所述电阻
R5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电容C6接地;
所述针脚2分别接电阻R11和电阻R12,所述电阻R12通过电阻R13接地,所述
电阻R11通过电阻R10与第三电压输出端Vout3相接;
所述针脚3分别接电阻R4和电容C5,所述电容C5接地,所述电阻R4通过电容
C4接地;
所述针脚4分别接电阻R9和电容C7,所述电容C7接地,所述电阻R9依次接电
阻R8和电阻R7,所述电阻R7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
第三电压输出端Vout3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Vout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针脚5接地,所述针脚6空置;
所述针脚7分别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2的一端,所述二极管
D1的负极分别接电阻R3和电容C3,所述电阻R3通过电阻R2与第二电压输入端
Vin2相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Vin2与第一电压输出端Vout1相连接,所述第二
电压输入端Vin2分别与电容C3、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2的另一端相接。
其中,所述变压电路包括一个隔离变压器TM1,所述隔离变压器TM1的初级电压
输入端L1与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2相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M1的初级电压输入端
L2与第三电压输出端Vout3相接;
所述隔离变压器TM1次级电压输出端L3的接地端与初级电压输入端L1的接地端
通过一个电容C200相接。
其中,所述同步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有第二集成电路IC2,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包
括针脚1~8;
在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中,所述针脚1、2、4、7接地,所述针脚3依次接电阻
R22和功率场效应管MOSFET Q的栅极G,所述功率场效应管MOSFET Q的漏极
D分别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M1次级电压输出端L3的另一端、电阻R23和电容C20,
所述电容C20分别接电阻R20和电阻R21,所述电阻R20和电阻R21接地;所述
功率场效应管MOSFET Q的源极S分别与电阻R20和电阻R21相接;
所述针脚5分别接电阻R23和电阻R24,所述电阻R24接地;
所述针脚6分别接电阻R25和电阻R26,所述电阻R26接地;
所述针脚8分别接电感L10、电解电容C22、电阻R25和电容C21,所述电容C21
接地,所述电解电容C22接地,所述电感L10与所述同步整流滤波电路的第四电
压输出端Vout4相接,所述第四电压输出端Vout4通过一个电解电容C23接地。
其中,所述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三集成电路IC3,所述第三集成电路IC3
包括针脚1~8;
在所述第三集成电路IC3中,所述针脚1分别接电感L20、电阻R250,所述电感
L20与第五电压输出端Vout5相连接;
所述针脚2通过电容C102与电阻R250相接;
所述针脚3分别接电阻R260和电阻R270,所述电阻R260与第三电压输入端Vin3
相接,所述电阻R270接地;
所述针脚4分别接电容C101、电容C30,电容C8、电容C9和第三电压输入端
Vin3,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Vin3与第四电压输出端Vout4相接,所述电容C101
通过一个电容C201接地,所述电容C30通过一个电容C40接地,所述电容C8和
C9接地;
所述针脚5接地,所述针脚6分别接电阻R230和电阻R240,所述电阻R230与电
容C220并联后与第六电压输出端Vout6相连接,所述电阻R240接地;
所述针脚7与电感L30相接,所述电感L30与所述电阻R230和第六电压输出端
Vout6之间的节点相接;
所述针脚8分别接第五电压输出端Vout5、电容C16和电容C17,所述电容C16和
电容C17分别接地。
其中,所述第五电压输出端Vout5分别与电容C14、电容C15相接,所述电容C14
和电容C15分别接地;
所述第六电压输出端Vout6分别与电容C24、电容C25相接,所述电容C24和电
容C25分别接地。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器设
备电源,其由于采用了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因此输出电压不容易受到负载的影
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的可靠性,并且通过采用同步整流电路,可以提高整流效
率,从而支持较大功率输出,有利于为各种负载提供稳定供电,保证电器设备等负
载的正常运行,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此外,对于本发明提供的电器设备电源,由于其只需要具有采用较少的电子部件,
因此,生产成本较低,电磁兼容性好,有利于广泛的生产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电源的结构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电源中交流输入电路、电磁干扰滤波电路和升压
整流滤波电路的连接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电源中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电源中变压电路和同步整流滤波电路的连接电路
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电源中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
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电源,包括交流输入电路101、电磁干扰滤
波电路102、升压整流滤波电路103、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104、变压电路105、
同步整流滤波电路106和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107,其中:
交流输入电路101,与外部交流电源相连接,接收外部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压,
然后输出给电磁干扰滤波电路102;
电磁干扰滤波电路102,与交流输入电路101相连接,用于对交流输入电路101所
输出的交流电压滤除电磁干扰,具体为滤除电磁干扰的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然后
输出给升压整流滤波电路103;
升压整流滤波电路103,与电磁干扰滤波电路102相连接,用于对电磁干扰滤波电
路102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升压和整流,形成直流电压,然后在滤波后输出给直流
斩波脉宽调制电路104;
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104,与升压整流滤波电路103相连接,用于将升压整流滤
波电路103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形成预设频率范围的直流电压,然
后输出给变压器105;
变压电路105,与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104相连接,用于对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
路104输出的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然后输出给同步整流滤波电路106;
同步整流滤波电路106,与变压电路105相连接,用于对变压电路105输出的直流
电压进行同步滤波,然后输出给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107;
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107,与同步整流滤波电路106相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同步
整流滤波电路106输出的一路直流电压后,转换为两路预设恒定电压,然后输出给
外部需要用电的电器设备。
为了清楚了解上述本发明的各个电路,下面说明各个电路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2,在本发明中,所述交流输入电路101包括有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具体
可以表现为一个电源接线端子),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与一个压敏电阻VA1
相并联,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与压敏电阻VA1之间的连线上具有一个保险丝
F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压敏电阻VA1为雷击放电保护装置,英文名Varistor,由两个
对接的二极管构成,其作用是在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受到雷击瞬间导通放电,以
达到保护后端负载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用于输入外部的交流电压,例如可以大小为
85V~265V、频率为47Hz~63Hz的交流电压。
在本发明中,所述保险丝F1在电路中起到的作用为过电流保护作用,具体实现上,
保险丝还可以由其他的过电流保护器件代替。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铆钉EY1、铆钉EY2,
所述铆钉EY1、铆钉EY2在电路板上用于固定重量或体积较大的元器件,增加部
品的焊接牢固性。
对于电磁干扰滤波电路102,需要说明的是,电磁干扰的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
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
空间把其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在高速集成电路板PCB中,高频信
号线、集成电路的引脚、各类接插件等都可能成为具有天线特性的辐射干扰源,能
发射电磁波并影响其他系统或本系统内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参见图2,在本发明中,所述电磁干扰滤波电路102包括一个滤波器LF1,所述滤
波器LF1的输入端A1与所述交流输入电路101中的第一电压输入端Vin1相并联,
所述滤波器LF1的输入端A1还分别与一个电容C1、由电阻R100、电阻R200和
电阻R300组成的串联支路相并联;
所述滤波器LF1的输出端B1与一个电容C2相并联。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升压整流滤波电路103可以将将正弦波交流电压转换成
相同频率的、具有规定纹波的直流电压。
参见图2,在本发明中,所述升压整流滤波电路103包括一个整流桥DB1,所述整
流桥DB1与所述电磁干扰滤波电路102中滤波器LF1的输出端B1相并联,所述
整流桥DB1与第一电压输出端Vout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输出端Vout1还通过
电解电容C100接地。
在本发明中,所述升压整流滤波电路103中还固定有铆钉EY3、铆钉EY4,所述
铆钉EY3、铆钉EY4在电路板上用于固定重量或体积较大的元器件,增加部品的
焊接牢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104,可以进行直流电压转换即作为
DC-DC转换器使用,同时,可以进行脉冲宽度调制PWM,就是控制脉冲信号的一
个周期内,高电平时间占整个周期的比值(占空比)。
参见图3,在本发明中,所述直流斩波脉宽调制电路104包括第一集成电路IC1,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包括针脚1~7;
其中,所述针脚1分别与电阻R5、电容C6相接,所述电阻R5通过电阻R6接地,
所述电容C6接地;
所述针脚2分别接电阻R11和电阻R12,所述电阻R12通过电阻R13接地,所述
电阻R11通过电阻R10与第三电压输出端Vout3相接;
所述针脚3分别接电阻R4和电容C5,所述电容C5接地,所述电阻R4通过电容
C4接地;
所述针脚4分别接电阻R9和电容C7,所述电容C7接地,所述电阻R9依次接电
阻R8和电阻R7,所述电阻R7与二极管D2的负极相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
第三电压输出端Vout3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三电压输出端Vout3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针脚5接地,所述针脚6空置;
所述针脚7分别接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2的一端,所述二极管
D1的负极分别接电阻R3和电容C3,所述电阻R3通过电阻R2与第二电压输入端
Vin2相接,所述第二电压输入端Vin2与第一电压输出端Vout1相连接,所述第二
电压输入端Vin2分别与电容C3、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2的另一端相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中,所述针脚1是控制端子PD
(Program Pin),此端子具有双重作用,一是用于集成电路IC1的电流限制,二是
在IC1关断时延迟其关断时间;
所述针脚2是反馈端子FB(Feedback Pin),用于检测输出电压变化。该端子通过
采样电阻R10、R11、R12、R13连接至初级辅助绕组L2上。根据感生电动势原理,
当次级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时,次级电压的变化率应与初级辅助绕组L2上的电压变
化率成变压器匝数比例关系。因此FB pin检测辅助绕组边L2上的变化即是检测次
级输出电压的变化;
所述针脚3是补偿端子CP(Compensation pin),该端子外接由R4、C4、C5组成
的RC电路,构成一个控制回路补偿网络;
所述针脚4是启动端子BP(Bypass pin),该端子连接至初级的辅助绕组L2为集
成电路IC1提供启动电压。同时该端子还外接一个旁路电容C7,用来选择集成电
路IC1在遇到故障后的启动状态。可设置Auto-restart自动重新启动或者Latch锁定
状态;
针脚5是源极端子S(Source pin),即内置开关管MOSFET的源极S;
针脚6是空置端子NC(NC pin),用于增大针脚5与针脚7之间的绝缘间距,防
止高压放电;
针脚7是漏极端子D(Drain pin),即内置开关管MOSFET的漏极D。
在本发明中,参见图4,所述变压电路105可以包括一个隔离变压器TM1,所述隔
离变压器TM1是原副边绕线圈之间是电绝缘的变压器。
参见图4,所述变压电路包括一个隔离变压器TM1,所述隔离变压器TM1的初级
电压输入端L1与第二电压输出端Vout2相接,所述隔离变压器TM1的初级电压输
入端L2与第三电压输出端Vout3相接;
所述隔离变压器TM1次级电压输出端L3的接地端与初级电压输入端L1的接地端
通过一个电容C200相接。
在本发明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同步整流滤波电路106采用通态电阻极低的功率
MOSFET,来取代现有的整流二极管,以降低整流损耗的技术。它能大大提高直流
斩波脉宽调制电路104的效率,并且不存在由肖特基势垒电压而造成的死区电压。
功率MOSFET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它在导通时的伏安特性呈线性关系。用功率
MOSFET做整流器时,要求栅极G的电压相位必须与被整流的电压的相位保持同
步才能完成整流功能,故称之为同步整流。
参见图4,对于所述同步整流滤波电路106,其包括有第二集成电路IC2,所述第
二集成电路IC2包括针脚1~8;
其中,所述针脚1、2、4、6接地,所述针脚3依次接电阻R22和功率场效应管
MOSFET Q的栅极G,所述功率场效应管MOSFET Q的漏极D分别接所述隔离变
压器TM1次级电压输出端L3的另一端、电阻R23和电容C20,所述电容C20分
别接电阻R20和电阻R21,所述电阻R20和电阻R21接地;所述功率场效应管
MOSFET Q的源极S分别与电阻R20和电阻R21相接;
所述针脚8分别接电阻R23和电阻R24,所述电阻R24接地;
所述针脚7分别接电阻R25和电阻R26,所述电阻R26接地;
所述针脚5分别接电感L10、电解电容C22、电阻R25和电容C21,所述电容C21
接地,所述电解电容C22接地,所述电感L10与所述同步整流滤波电路106的第
四电压输出端Vout4相接,所述第四电压输出端Vout4通过一个电解电容C23接
地。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中,所述针脚1、2、6是信号接地端子
AGND(Analog-Ground pin),集成电路IC2小信号部分接地端子;
针脚4是接地端子GND(Ground pin),IC2大功率部分接地端子,与内置
MOSFET源极S直接相连。电路板设计时,所有小信号部分接地汇总后,与该端
子单点相连。将大功率和小信号的接地端子分隔开,能够减少干扰对集成电路稳定
性的影响;
所述针脚3是栅极驱动信号端子GATE,连接至功率MOSFET栅极G的驱动信号;
针脚5是启动供电端子VDD,为集成电路IC2提供启动电压;
针脚7是复位检测端子RES(Reset pin),通过分压电阻R25、R26检测输出电压
Vout4,以实现集成电路IC2的复位控制线性检测功能;
针脚8是绕组电压检测端子LPC,用于检测功率MOSFET导通时次级绕组上的电
压。
在本发明中,所述隔离变压器TM1的次级电压输出端L3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铆钉
EY5、铆钉EY6,所述铆钉EY5、铆钉EY6在电路板上用于固定重量或体积较大
的元器件,增加部品的焊接牢固性。
参见图5,所述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107包括第三集成电路IC3,所述第三集成
电路IC3包括针脚1~8;
其中,所述针脚1分别接电感L20、电阻R250,所述电感L20与第五电压输出端
Vout5相连接;
所述针脚2通过电容C102与电阻R250相接;
所述针脚3分别接电阻R260和电阻R270,所述电阻R260与第三电压输入端Vin3
相接,所述电阻R270接地;
所述针脚4分别接电容C101、电容C30,电容C8、电容C9和第三电压输入端
Vin3,所述第三电压输入端Vin3与第四电压输出端Vout4相接,所述电容C101
通过一个电容C201接地,所述电容C30通过一个电容C40接地,所述电容C8和
C9接地;
所述针脚5接地,所述针脚6分别接电阻R230和电阻R240,所述电阻R230与电
容C220并联后与第六电压输出端Vout6相连接,所述电阻R240接地;
所述针脚7与电感L30相接,所述电感L30与所述电阻R230和第六电压输出端
Vout6之间的节点相接;
所述针脚8分别接第五电压输出端Vout5、电容C16和电容C17,所述电容C16和
电容C17分别接地;
所述第五电压输出端Vout5分别与电容C14、电容C15相接,所述电容C14和电
容C15分别接地;
所述第六电压输出端Vout6分别与电容C24、电容C25相接,所述电容C24和电
容C25分别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三集成电路IC3中, 所述针脚1是一次降压输出端子SW,
与电感L20连接构成Buck降压电路,得到两路输出中较高的一个电压Vout5;
所述针脚2是一次降压驱动端子BST,通过电容C102与SW 端子相连接。作为两
路输出中一次降压MOSFET栅极G的驱动电压;
所述针脚3是使能端子EN,集成电路IC3的使能端子。该端子电压高于2.8V集成
电路IC3激活,电压低于1.5V集成电路IC3关闭停止;
所述针脚4是启动供电端子Vin,为集成电路IC3的启动提供电压;
所述针脚5是接地端子GND‘
所述针脚6是反馈端子FBL,通过采样电阻R230、R240连接于两路输出中较低的
一个电压Vout6,构成整体集成电路IC3的反馈回路;
所述针脚7是二次降压输出端子SWL,与电感L30连接构成Buck降压电路,得到
两路输出中较低的一个电压Vout6;
所述针脚8是二次降压输入端子Vout,与两路输出中较高的一个电压Vout5相连
接,在集成电路IC3内部将一次降压输出的电压Vout5作为二次降压输出Vout6的
输入电压。
具体实施例:
对于本发明,以外部交流输入220V/50Hz正弦波电压,同步整流输出A+14V,双
路输出A+5V/A+3.3V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外部交流输入电压信号通过电磁干扰滤波电路后,仍为220V/50Hz正弦波电压,
波形及幅值频率均不发生变化,只是滤除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经过高压整流电路
的全桥整流后,转换为只有正向波的直流电压,经过图2中电解电容C100的平波
作用后,变为310V左右的具有100Hz纹波的直流电压。图3中的第一集成电路
IC1为主构成直流斩波和脉宽调制电路,经过该电路后变压器的初级将获得一个
20KHz~80KHz的高频直流电压,再经过变压电路中隔离电压器TM1的匝数比变换,
次级同步整流滤波后输出具有20KHz~80KHz纹波的A+14V直流电压。本发明由
于是开环传递系统,此A+14V电压会随着负载的增大或者减小,幅值变化率较大。
将该+14V电压作为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107中第三集成电路IC3的输入Vin,
最终获得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A+5V及A+3.3V。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的电源电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一个同步整流电路
106和一个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107。变压电路105中隔离变压器TM1的次级电
压输出端L3连接至同步整流电路106的电压输入端,同步整流电路106的电压输
出端(即第四电压输出端Vout4)作为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107的电压输入端
(即第三电压输入端Vout3)。
通过测试可知,本发明的同步整流电路,相比传统的二极管,整流效率提高2~3%。
传统的PSR电源拓扑的仅能应用于功率小于10W的小型稳压电源,本发明在增加
同步整流电路后,可以应用于100W左右的功率电源。
本发明通过增加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可以解决传统PSR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
率漂动较大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该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Vin电压
为几伏至十几伏的宽输入范围,而其输出则为可以为自定义设置的稳定恒压。当负
载增大时,同步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虽然发生较大变化,但是仍能满足双路直流稳
压输出电路中第三集成电路IC 的电压输入要求,因此不影响双路直流稳压输出电
路最后的电压输出,主板主芯片等负载以及其他电器设备仍然可以获得所需的稳定
供电。
在本发明中,所述外部需要用电的电器设备可以为任意一种电器设备,例如可以为
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等。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器设备电源,其由于采用了双
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因此输出电压不容易受到负载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
的可靠性,并且通过采用同步整流电路,可以提高整流效率,从而支持较大功率输
出,有利于为各种负载提供稳定供电,保证电器设备等负载的正常运行,具有重大
的生产实践意义。
此外,对于本发明提供的电器设备电源,由于其只需要具有采用较少的电子部件,
因此,生产成本较低,电磁兼容性好,有利于广泛的生产普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145878a239032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