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70D绞车使用说明书(新版)OK

JC-70D绞车使用说明书(新版)OK


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sony维修中心地址)

JC-70D绞车传动

使用维护手册

BA702302-00SM

2007年11月

JC-70D绞车传动使用维护手册

前 言

本说明书对JC70D绞车传动的使用、安装、维护和保养等方面作了详尽的介

绍,供石油钻井作业人员参考。因液压盘刹装置、绞车主电机和伊顿刹车等部件

已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关于使用、安装、维护和保养等方面内容请参阅各部件

的使用说明书,本说明书仅作概括的介绍。

本说明书后附有《推荐两年备件清单》供用户订购备件时参考。如用户所需

备件超出清单范围,请按本说明书后附的《图册及零件目录》订购。订货时请注

明零件的订货号和名称等信息。

每台绞车上均有出厂编号,用户在订购备件或查询有关事项时,请注明绞车

的出厂编号。

在使用本绞车传动以前,参与此项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者必须

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及与绞车传动有关的说明书和相关资料,了解并熟悉所有的细

节,此外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全部的管理工作和具体操作应按照本系统、本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执

行。

本说明书是提供给用户的一套完整资料。编写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为了给操作

人员、维修人员在维护保养设备时有章可循。

对设备的良好维护保养可使设备在运转中长期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不仅提

高生产效率,减少停机损失,而且能大大地延长设备的寿命。

所有规范和数据都是根据工程设计编制的,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经过验证

的,因此,用户在维护保养及各种级别的修理作业时要严格遵守。

本公司可根据服务人员的反馈信息、技术改进的需要,对产品的型式、参数、

结构等作设计改进,由此引起的变动事先或事后并不通知,也不为此承担任何责

任和义务。

JC-70D绞车传动使用维护手册

本说明书是提供给设备购买者及使用者作为管理、安装、使用、维护等方面

的指导资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复制,也不得提供给第三方,否则对所

产生的后果应负法律责任。

本说明书虽经详细的审校,但仍可能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ii

JC-70D绞车传动使用维护手册

目 录

一、总体描述...................................................................................1

1 概述............................................................................................1

2 主要技术参数.............................................................................2

3 传动原理.....................................................................................3

4 绞车传动结构描述......................................................................4

4.1动力机组结构.......................................................................................4

4.2绞车主体结构.......................................................................................5

5 绞车传动的润滑........................................................................16

5.1 润滑油润滑........................................................................................17

5.2 润滑脂润滑........................................................................................17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19

1 运输与保管.................................................................................19

1.1运输......................................................................................................19

1.2保管......................................................................................................21

2 安装............................................................................................22

iii

JC-70D绞车传动使用维护手册

2.1绞车及转盘传动装置的连接尺寸.....................................................22

2.2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4

2.3安装......................................................................................................25

3绞车的控制..................................................................................27

3.1 盘刹操作台........................................................................................27

3.2气控操作台.........................................................................................28

3.3 电控操作台........................................................................................30

3.4 仪表显示............................................................................................30

4试运转调试..................................................................................30

4.1试车前的检查.....................................................................................30

4.2 试车前的准备....................................................................................31

4.3 调试.....................................................................................................32

5操作............................................................................................34

5.1 操作注意事项....................................................................................34

5.2 绞车操作数据表................................................................................35

5.3 绞车常用操作....................................................................................37

6拆卸............................................................................................39

iv

JC-70D绞车传动使用维护手册

三、维护与保养.............................................................................41

1 周期性维护.................................................................................41

2 检修............................................................................................46

3 调整............................................................................................51

4 常见故障及排除.........................................................................61

四、推荐两年备件清单..................................................................64

五、图册及零件目录......................................................................70

v

一、总体描述

一、总体描述

1 概述

JC-70D绞车传动是ZJ70D系列钻机的传动系统之一,它不但担负钻机起下

钻具和下套管及上卸扣, 还担负着钻头钻进过程中控制钻压、处理事故,以及

提取岩芯筒,试油等作业。同时还担负着井架及钻机前后台起升和降落任务。

它主要有二大组成部分,动力装置(包括输入轴在内)和绞车主体等,见图1-1。

JC-70D绞车传动的设计符合SY/T5532《石油钻井用绞车》标准及有关的

API规范。

图1-1 JC70D绞车传动

1

一、总体描述

1- 绞车主体;2- 动力机组

JC70D绞车传动见图1-1,主要由绞车主体、动力机组两部分组成,绞车

主体与动力机组之间采用法兰对接。搬家时拆开,各部件分别运输。

JC70D绞车为内变速、墙板式、全密闭、链条传动、四轴绞车。主刹车为

液压盘式刹车,配双刹车盘,设常闭、常开刹车钳。辅助刹车为伊顿刹车。绞

车滚筒为整体开槽式滚筒,并配有防碰系统。猫头轴两端配有上、卸扣摩擦猫

头。绞车的所有控制(电、气、液)均集中在司钻控制房内。

2 主要技术参数

1) 额定输入功率 1470kw(2000 HP)

2) 最大快绳拉力 485kN(109,032 lbs)

3) 钢丝绳直径 Φ38mm(1

1

/

2

in)

4) 档数 4正4倒(无级调速)

5) 开槽滚筒尺寸(直径×长度) Φ770×1310mm(30

3

/

8

×50

1

/

2

in)

6) 刹车盘尺寸(外径×厚度) Φ1650×76mm(65×3 in)

7) 捞砂滚筒用钢丝绳 Φ14.5mm(0.57in)

8) 捞砂滚筒尺寸(直径×长度) Φ400×1320mm(15.75×52in)

9) 捞砂滚筒刹车鼓尺寸 Φ1608×220mm(63.3×8.7in)

10)伊顿刹车额定制动力矩 110000Nm(81,131 lb-ft)

11)外形尺寸

绞车主体 7520×3250×3216mm(296×128×126.6 in)

动力机组 6400×1580×1926mm(252×62×76 in)

12)重 量

绞车主体 45,785kg(100,938lbs)

动力装置 12,400kg(27,337 lbs)

2

一、总体描述

3 传动原理

JC70D绞车由两台YZ08(国产)电机经动力机组输入轴并车,功率合流后通

过两挂链条输出到传动轴形成两个档位,传动轴与滚筒轴之间的两挂链条又形

成两个档位,因此绞车共产生4(2×2)个档位。倒档通过电机反转实现。此

外,传动轴通过一挂链条驱动猫头轴,使猫头轴形成2个档位。

输入轴与传动轴之间采用机械静态换档,传动轴与滚筒轴之间采用气胎离

合器动态换档。

JC70D绞车及转盘传动装置流程图见图1-2。

警告:机械换档时必须停车!

图1-2 绞车传动流程图

3

一、总体描述

4 绞车传动结构描述

JC70D绞车传动主要由绞车主体和动力机组两部分组成,绞车主体与动力

机组之间采用法兰对接。

4.1动力机组结构

动力机组见图1-3,主要由两台YZ08直流电机、输入轴、机架组成。

图1-3 动力机组

1-机架;2-YZ08直流电机;3-输入轴;4-润滑油泵.

机架两端设计为自背撬头,并留与绞车主体对接法兰。底座内设有润滑油

油池,用于储存整个绞车的润滑油,并起散热作用。

两台YZ08直流电机面对面安装在输入轴总成两端,电机与输入轴之间采

用鼓形齿联轴器连接。

输入轴(见图1-4)上设有惯刹离合器。当电机动力摘掉后,惯刹离合器

4

一、总体描述

可快速刹住电机轴,方便进行换档操作。

图1-4 输入轴

1-惯刹离合器;2-输入链轮;3-油泵链轮.

注意:当电机正常工作时,不得挂合输入轴惯刹离合器,否则会造成设备

损坏!电机启动前,应检查惯刹离合器是否已经脱开。

输入轴油泵链轮用于驱动齿轮油泵。两个输入链轮用于驱动绞车主体的传

动轴。

4.2绞车主体结构

绞车主体见图1-5,主要由绞车架、传动轴、猫头轴、滚筒轴、过卷阀防碰

天车装置、液压盘式刹车、伊顿刹车、冷却水管线、换档机构、气控系统等组

成。

图1-5 绞车主体

5

一、总体描述

1-绞车架;2-传动轴;3-猫头轴;4-滚筒轴;5-过卷阀防碰天车装置;

6-液压盘式刹车;7-辅助刹车;8-冷却水管线,9-换档机构,10-气控系统.

4.2.1 绞车架

JC-70D绞车架为墙板式焊接结构,能准确定位并支撑滚筒轴、捞砂滚筒轴、

传动轴。并为绞车传动提供密闭链条传动箱。该绞车各传动链条均为密闭传动。

绞车架主墙板为26mm(1.02in)厚钢板,副墙板为8mm(0.315in)厚钢板,

在墙板上开有缺口,以便于滚筒轴,捞砂滚筒轴,传动轴安装固定。

绞车底座主梁均采用焊接工字钢,底座四角合适位置有起吊桩用以起吊绞

车。

各气控管线及油水管线均在底座内部布置,在需要检修处均有活动盖板。

底座走道均铺设了防滑花纹钢板。

4.2.2 传动轴

传动轴(见图1-6)作为联接输入轴和滚筒轴、猫头轴的中间部分,担负着

将动力向滚筒轴和猫头轴传递及分配的任务。由左右两轴承座用16条 M24×

95的螺栓固定在主墙板上。

图1-6 传动轴

1-链轮I;2-链轮II;3-空套链轮I;4-齿式离合器;

5-空套链轮II;6-链轮III.

6

一、总体描述

传动轴由左右轴承座四排链轮I(Z=23)、链轮III(Z=29),双排链轮II

(Z=21)、及空套六排链轮I(Z=53)、空套链轮II(Z=82)等组成。空套链轮

I、II分别由动力机组输入轴上的两个链轮驱动,通过换档机构控制齿式离合

器与空套链轮I或II挂合,可使传动轴实现两种速比。

链轮I、III分别驱动滚筒轴低速端空套链轮和高速端空套链轮。由于传

动轴可实现两种速比,这样通过滚筒高、低速离合器的挂合,可使滚筒轴实现

四种速比。

链轮II通过链条传动驱动猫头轴。

4.2.3 猫头轴

猫头轴(见图1-7)左端为上扣猫头,右端为卸扣猫头,用于上卸钻具丝

扣。该轴由传动轴驱动,可实现两种速比。

3

1

2

图1-7 猫头轴

1-上扣猫头;2-链轮;3-卸扣猫头

上、卸扣猫头均配有死猫头和摩擦猫头。死猫头始终随猫头轴转动。摩擦

猫头通常是与死猫头脱开的。当需要进行上卸扣作业时,可通过猫头控制阀来

控制摩擦猫头与死猫头挂合,拉紧猫头绳,实现上、卸扣操作。

上扣猫头为单摩擦盘结构,而卸扣猫头采用双摩擦盘,可产生比上扣猫头

大一倍的拉力,以满足卸扣时大拉力的需要。

注意:上、卸扣猫头在绞车低档时才能产生最大的拉力。

7

一、总体描述

上、卸扣猫头是通用部件,可用于任何型号的绞车上。

4.2.4上/缷扣猫头

4.2.4.1概述

1)上扣猫头

采用摩擦猫头,通过司钻台上的控制阀给气胎供气,气胎推动猫头内的小

滚筒贴合固定在猫头轴上的摩擦片,从而使小滚筒旋转缠绳,实现上扣操作,

可节省人力,安全可靠。

2)卸扣猫头

主体结构与上扣猫头类似,不同的是卸扣猫头内的小滚筒右移,使得滚筒

摩擦面与外齿摩擦盘贴合,外齿摩擦盘与内齿盘贴合,内齿盘与固定猫头轴上

的摩擦片贴合。内齿盘上齿圈在小滚筒外齿轮上滑动。动力由摩擦力与齿轮传

递,产生的力矩比上扣猫头大一倍,从而保证卸扣时大扭矩的需要。

上/卸扣猫头是一个通用部件,它可用于任何型号的钻机上,外形见图

1-8,构造见图1-8A. 1-8B。

4.2.4.2结构及工作原理

压缩空气从入口进入气囊内,气囊充气后在轴向胀开,通过一个推力轴承

推动猫头滚筒移动,此时离合器的摩擦片压住与猫头轴一同旋转的绕绳筒(死猫

头),猫头滚筒就跟着这一运动系统旋转。

上/卸扣的力量取决于进入气囊的气压,低气压使上扣时绳的拉力平稳,

高气压时猫头滚筒快速结合,使之产生一个急剧的冲力,所以适应于卸扣或接

钻杆的操作。

注意:在猫头轴低速旋转时才能产生最大的拉力,因此不能以提高猫头

轴转速的办法来增加拉力。

停止猫头轴旋转,摘开主滚筒和猫头轴的传动离合器。

供给猫头的压缩空气,最大为0.9MPa(130psi), 因为大直径的离合器配备

了大的气囊足以产生猫头的充分动力。

在猫头滚筒的制造一个很小的锥度, 它保证了离合器在接合时能和摩擦

面充分贴合,如果没有这个锥度,在盘的直径靠圆直径外侧的压力小于靠内的

8

一、总体描述

直径部分,这是由于外侧支撑区在压力下的变形和由于温度梯度而形成的翘曲

所导致的,有了这个锥度就使上述的压力不均得到了补偿。

注意:不要把这个端面加工成一个平面。

当猫头控制阀切断气源后气囊内的压缩空气就释放,猫头滚筒在弹簧的作

用下与猫头轴的动力脱离,此时滚筒不得有爬行或蠕动。

图1-8 上/卸扣猫头外形图

9

一、总体描述

图1-8A 上扣猫头

图1-8B 卸扣猫头

4.2.4 滚筒轴

滚筒轴总成是绞车的核心部件,由滚筒体、轮毂、刹车毂、轴承座、轴、

10

一、总体描述

链轮体和LT1168×305T、LT965×305T通风型气胎离合器等组成。

工作时,滚筒轴(见图1-9),可由绞车传动轴输入动力,通过高速离合

器或低速离合器的挂合,带动滚筒体正转或反转。滚筒上缠有游动系统的钻井

钢丝绳,通过该轴的正反转,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或退绳,从而实现起升或下

放钻具以及钻进。

图1-9 滚筒轴

1-水气仪表装置;2-低速离合器;3-低速空套链轮;

4-滚筒体;5-高速空套链轮;6-高速离合器;7-齿式离合器.

滚筒轴低速端轴头设有水气仪表装置,可用于安装轴编码器来测取滚筒转

速信息。安装接口螺纹为G3/4(内扣)。

滚筒轴总成两端装有导气接头,导气接头通过螺纹安装在水气仪表装置

上,其功能为供离合器用气,水气葫芦供刹车盘冷却进水和回水用。

滚筒轴高速端通过齿式离合器与伊顿刹车相连。齿式离合器与Baylor伊

顿刹车的齿式离合器一致。下钻时,通过伊顿刹车产生的反方向力矩,可控制

下放速度减少主刹车力。

滚筒体铸焊而成,滚筒体设有里巴斯绳槽。绳槽为整体加工而成,可保证

钢丝绳(Φ38mm,1-1/2in)缠绕时排列整齐,避免相互间的挤压,有效地延长

11

一、总体描述

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滚筒体右侧设有绳窝,用于快绳绳卡的安装,快绳绳卡

放置在绳窝内,拆卸方便。

滚筒轴内设有冷却水循环水道,用于冷却液压盘刹装置刹车盘。冷却水经

钻机冷却水系统的供水管线→绞车底座中的进水管线→滚筒轴水气仪表装置

的进水口→滚筒轴进水水道→滚筒体的进水管线→刹车盘进水口→刹车盘水

道→刹车盘回水口→滚筒体的回水管线→滚筒轴回水水道→伊顿刹车的轴心

水管→伊顿刹车的水气葫芦出水口→绞车底座中的回水管线→钻机冷却水系

统的回水管线。

滚筒轴总成通过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用16条M36 ×120的螺栓固定在主

墙板上。 当动力输入到空套的四排链轮(Z=39或Z=86)后,空套链轮转动 ( 空

套链轮与摩擦毂用螺栓连为一体,摩擦毂也随之转动),高速端空套链轮上的

双排链轮(Z=39)通过链条驱动转盘驱动箱工作,装在滚筒轴上的联接盘通过螺

栓将LT1168×305T和LT965×305T离合器连为一体并各加有两个对称的端面

键来传递扭矩。当离合器其中之一充气抱住摩擦毂后,通过联接盘即带动滚筒

轴转动,从而使得滚筒轴旋转,实现提升钻具等的要求。

在滚筒低速离合器上配有事故螺栓。当钻机气路或离合器出现故障时,可

穿上事故螺栓,它将离合器与摩擦毂连为一个刚性体来传递动力,作为应急之

用,确保滚筒工作。事故螺栓将离合器与摩擦毂连为一个刚性体来传递动力,

确保滚筒工作,详见第三部分第3.2 节“气胎离合器的检修和调整”所述内容。

事故螺栓(AF500202-011059)在绞车出厂时放在配件箱中,共2件。

注意:在滚筒低速离合器使用事故螺栓时,切不可挂合滚筒高速离合器,

应在滚筒高低速控制阀上挂警示牌,严禁操作,否则会造成设备损坏,严重时

会造成人员伤亡的重、特大事故!

4.2.5 过卷阀防碰天车装置

防碰天车装置的作用是当游车系统上到限定位置时,通过限位装置作用,

紧急刹车,使游动系统停止上升,防止碰天车,确保安全。ZJ70D系列钻机的

防碰天车装置采用三套独立的冗余系统:一种是安装在井架上段上限制游车上

12

一、总体描述

升位置的钢丝绳防碰装置;一种是绞车防碰过卷阀装置;另一种为游车数显防

碰装置。三种装置联合使用,互为备份,确保钻井安全。本使用说明书仅对绞

车防碰过卷阀装置作一介绍。

防碰过卷阀为气控阀,安装在滚筒上方绞车架的滑槽内(见图1-5),其结

构见图1-10。根据游车上升到设限高度[设定在距天车梁下平面6.5m(21ft)处]

时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绳的位置,沿滚筒体轴向调整防碰过卷阀的固定位置及拨

杆长度,使防碰过卷阀的拨杆位于钢丝绳的缠绕方向的前方位置,此时拨杆应

紧贴钢丝绳。 当游车继续上升超过设限高度时,钢丝绳触碰拨杆,防碰过卷

阀换向,通过气控系统控制液压盘式刹车,实现紧急刹车,从而防止游车碰天

车事故的发生。

注意:每班交接班前,应先将过卷阀顶杆压一下,试验过卷阀是否正常工

作。

每次使用后,滚筒挂合前必须按防碰释放阀,使盘刹钳松开,并将过卷阀

顶杆扳至垂直位置。

图1-10 防碰过卷阀的结构

1-体;2-挡圈;3-弹簧;4-座;5-O形圈;6-套;7- 弹簧;8-O形圈;9-导套;

10-环;11-杆;12-球形导套;13-帽;14-球柄;15-螺母;16-拨杆;17-O形圈

13

一、总体描述

4.2.6 液压盘式刹车

液压盘式刹车(见图1-11)作为绞车的主刹车,是绞车乃至整个钻机的核

心部件,主要由液压控制部分和液压制动钳两部分组成。

液压控制部分由液压站和盘刹操纵台组成,作为动力源和动力控制机构,

为制动钳提供必需的压力油。制动钳是动力执行机构,分为工作钳和安全钳,

可为绞车提供大小可调的刹车力矩。

图1-11 液压盘式刹车

液压盘式刹车具有工作制动、紧急制动、驻车制动等功能,与防碰天车装

置联动可实现防止游车碰天车的功能,其主要技术参数为

¾ 系统额定工作压力 6.5Mpa(940psi)

¾ 工作介质 低温抗磨液压油

(冬季用L-HM32,夏季用L-HM46)

¾ 蓄能器容量 2×10L(2.2UKgal)

¾ 冷却水流量 160L/min(35.2UKgal/min)

液压盘式刹车概述

工作制动:通过操作刹车阀的控制柄,控制工作钳对制动盘的正压力,从

而为主机提供大小可调的刹车力矩,实现送钻、调节钻压、调节起下钻速速度

等。

14

一、总体描述

紧急制动:遇到紧急情况时,按下红色紧急制动按钮,工作钳、安全钳全

部参与制动,实现紧急刹车。正常起下钻过程中,严禁使用此按钮!

过卷保护:当大钩提升重物上升到某位置,由于操作员失误或其它原因,

应该工作制动而未实施制动时,过卷阀会自动换向,实施紧急制动,避免碰天

车事故。

驻车制动:当钻机不工作或司钻要离开工作台时,拉下驻车制动手柄,安

全钳刹车,以防大钩滑落。

注意:在操作前必须详细阅读 《液压盘刹装置使用说明书》。

4.2.7 伊顿刹车

¾ 详见伊顿刹车使用说明书

4.2.8冷却水管线

冷却水管线为液压盘刹装置的刹车盘和伊顿刹车提供冷却水。冷却水进口

位于伊顿刹车后侧的底座内,出口位于伊顿刹车下部,见第二部分图2-2所示。

冷却水进入绞车后分成三路:一路经底座水管线由滚筒轴低速端水气仪表

装置进入滚筒轴水道,按本部分第4.2.4节所述内容冷却液压盘刹装置的刹车

盘后由伊顿刹车端部水气葫芦流出,进入绞车的回水管路;另一路接伊顿刹车

的进水口,在伊顿刹车内部冷却循环后由伊顿刹车出水口流出,进入绞车的回

水管路。冷却水管线上装有阀门,可分配两路冷却水循环的流量。第三路接盘

刹液压站进水口,在盘刹液压站内部冷却循环后由盘刹液压站出水口流出,进

入绞车的回水管路。

4.2.9 换档机构

换档机构结构见本说明书的图册附图:换档机构。该机构固定在绞车架后

侧猫头轴护罩内部。护罩后部留有供检查用的活门,顶部留有供检修时进人的

活门。换档机构用于控制传动轴齿式离合器的挂合、脱开及锁档。所有动作均

为气控,可在司钻控制台远程控制。

15

一、总体描述

4.2.10气控系统

气控系统是绞车的重要组成部件,绞车绝大多数功能是通过气控系统实现

的,其工作原理图见本说明书的图册附图:气控系统。

绞车的气源由钻机空气处理装置提供。压力为0.7~0.9Mpa(102~

130.5psi)的经净化干燥处理后的压缩空气进入绞车后,分成两路:一路进入

绞车内的各气控阀组和执行元件,另一路进入司钻控制台,为司钻控制阀供气。

气控系统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¾ 滚筒高、低速的控制:控制滚筒高速、低速离合器的挂合或脱开,并实

现高速、低速离合器的互锁。

¾ 防碰过卷释放控制:当防碰过卷阀动作后释放管路中的压缩空气,使盘

刹钳松开,解除刹车。

¾ 钢丝绳防碰装置控制:当游动系统超过设限高度后,控制液压盘刹装置

自动刹车。

¾ 摩擦猫头控制:控制上扣猫头、卸扣猫头中的摩擦猫头的挂合、脱开。

¾ 换档控制:传动轴齿式离合器的挂合、脱开及锁档。

¾ 输入轴惯刹控制:控制输入轴惯刹离合器的挂合、脱开。

¾ 风动旋扣器控制:控制风动旋扣器的旋转。

¾ 转盘惯刹控制:控制转盘惯刹离合器的挂合、脱开。

¾ 断电保护控制:在伊顿刹车断电时,控制液压盘刹系统,实现自动刹车。

¾ 电子防碰控制:当游动系统超过设限高度后,控制液压盘刹装置自动刹

车。

¾ 其他功能:气喇叭用于井场联络及警示,低压报警器可在气压过低时报

警,空气过滤器可保证压缩空气的洁净。

5 绞车传动的润滑

对运动的机械零件进行充分的润滑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机械零件的使

用寿命及传动效率。要获得最长的无故障寿命,就必须进行常规的保养、检查

和润滑,以保证供应适量的清洁的润滑油流到各运动零件摩擦面上。

16

一、总体描述

JC70D绞车的润滑分为润滑油润滑和润滑脂润滑两种。

5.1 润滑油润滑

绞车所有传动链条(双排2"链条1付,四排2"链条2付,六排1 1/2"链

条2付)及传动轴轴承均为润滑油强制润滑。

绞车润滑油池位于动力机组底座内。吸油过滤器、溢流阀、压力表等固定

在动力机组右电机联轴节处。润滑油泵为齿轮泵,安装在动力机组机架上(见

图1-3),由输入轴上的油泵链轮通过链条驱动。转盘驱动箱润滑油直接放在其

箱体内。

润滑油品见第二部分第2.3.3节“加油”内容。

绞车润滑油泵经吸油过滤器吸入润滑油,输出压力润滑油至绞车各润滑

点。通过调节溢流阀,可将润滑系统压力设定在0.1~0.6Mpa(14.5~87psi)

范围内,保证设备各润滑点可得到充分的润滑油。

油泵为齿轮油泵(CB-100),安装油泵时应保证齿轮油泵上的链轮与输入

轴上的对应链轮端面平面误差不大于0.50mm(0.02in)。

因齿轮泵为单向泵,只有正转(滚筒处于旋转提升状态)时才能吸入润滑

油,长时间反转会使齿轮泵因缺油而损坏,同时绞车各润滑点无润滑油进入,

易造成设备损坏。所以,当绞车需要反转时,必须在齿轮泵进行充分正转后,

才可反转,且每反转5min后需正转5min再反转。

5.2 润滑脂润滑

绞车除传动轴轴承为润滑油润滑外,JC70D绞车传动中其余轴承均为润滑

脂润滑。此外联轴器、拨叉、刹车钳、导气龙头、水气葫芦等部分的润滑也均

为润滑脂润滑。润滑点分布见第三部分第1节“周期性维护”中内容。

加注润滑脂时,对于中间有接铜管的油腔加注口,应先将油嘴拆下,接上

干油站的接头,用干油站注入润滑脂,对于油嘴直接连接润滑脂腔的油嘴,可

直接使用润滑脂枪加注润滑脂,也可用干油站加注。

除输入轴轴承用2#白色特种锂基润滑脂进行润滑外,其余各润滑脂油嘴处

均应加入锂基润滑脂。润滑脂牌号为:0℃~50℃为NLGI2型极压锂基润滑脂,

17

一、总体描述

-30℃~0℃为NLGI0型极压锂基润滑脂。推荐润滑脂牌号为:0℃~50℃为美

孚力士滑脂EP2或埃索Beacon EP2, -30℃~0℃为美孚力士滑脂EP0或埃索

Beacon EP0。

在绞车左侧面有润滑铭牌(见图1-16),各润滑点均有图示位置,加注润滑

脂时请按铭牌要求执行。

图1-16润滑铭牌

18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1 运输与保管

1.1运输

JC70D绞车在出厂时或钻机搬家时需拆为两部分:动力机组、绞车主体分

别裸装运输。在运输时,应放掉动力机组油池内的润滑油;拆下输入轴和传动

轴之间的两挂传动链条,放入绞车主体内;用封板分别将动力机组与绞车主体

的对接法兰封住。一般情况下,伊顿刹车与绞车主体作为一个运输单元一起运

输。但由于运输条件的原因也可以将伊顿刹车拆下与动力机组或其他部件配车

运输。

动力机组、绞车主体的数据表分别见表2-1和表2-2。

在吊装前,应检查绞车、动力机组的底座进行外观检查,应注意吊杠处有

无变形或裂纹。如有问题应进行补焊或加强处理。此外还应对吊装索具进行检

查,确认吊装索具在使用期限内,无断丝断股现象。吊装前应按照设备重量选

配起重吊车和吊装绳索,严禁超负荷吊装。吊装时可使用两台吊车抬吊设备。

两车抬吊时应按吨位最低的吊车吨位计算。

设备在运输车辆上应固定牢靠,严禁设备在未作固定的状态下进行运输。

19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表2-1 动力机组数据表

设备名称 动力机组

净重

重量数据

毛重

工作重量

设备图号 BA702303-0100

12,400kg(27,340 lbs)

12,400kg(27,340 lbs)

13,600kg(29,986 lbs)

重心

尺寸

吊耳

尺寸

底撬

尺寸

A=3,670mm(144.5in)

B=680mm(26.8in)

C=940mm(37in)

D=205mm(8.07in)

E=5,900mm(232.2in)

F=6,400mm(252in)

G=1,505mm(59.2in)

F=6,400mm(252in)

H=1,580mm(62.2in)

J=1,926mm(75.8in)

外形

尺寸

20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表2-2 绞车主体数据表

设备名称 绞车主体

净重

重量数据

毛重

工作重量

设备图号 AF700209-00

45,785kg(100,938lbs)

45,785kg(100,938lbs)

45,785kg(100,938lbs)

重心

尺寸

吊耳

A=4,380mm(172.4in)

B=1,160mm(45.7in)

C=1,370mm(53.9in)

D=679mm(26.7in)

尺寸

E=6,662mm(262.3in)

底撬

F=7,520mm(296in)

尺寸

G=2,520mm(99.2in)

外形

尺寸

K=7,520mm(296in)

H=3,250mm(129in)

J=3,216mm(126.5in)

注:表2-2中的重量和重心数据是在未拆除伊顿刹车时的数据。

1.2保管

设备在钻机停用时,需在库中存放,应注意以下事项:

¾ 及时检查设备外观,如发现设备在运输中损伤或油漆脱落,应即时修

复或进行补漆;

¾ 检查护罩密封,特别是密封槽处的橡胶密封条,如损坏应立即更换;

¾ 检查气液管线接头和气控、润滑元件等,发现锈蚀或包装破损,应重

新涂防锈油并包扎,所有外露管线接口应用堵头或干净塑料布包裹;

¾ 设备应放置在刚性好、表面平整的地面上,如局部不平应用垫片垫好;

¾ 设备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如在室外,应加蓬布盖好;

¾ 设备在封存前,应对各脂润滑点进行润滑保养;

¾ 其他防护措施,用户可酌情处理。

21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2 安装

2.1绞车及转盘传动装置的连接尺寸

为方便进行绞车与钻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在此给出绞车底座的连接尺寸

(见图2-1)和所有的气控、液控、冷却水管线的对外接口位置(见图2-2)。

所有接口的规格及管线编号见表2-3。

2.1.1绞车的气控系统对外接口分四处:

¾ 主进气口位于绞车主体左后侧底座内(图2-2内①处)。

¾ 去井架防碰开关的接口位于绞车主体左后侧底座内(图2-2内①处)。

¾ 去风动旋扣器的接口位于绞车主体右后侧底座内(图2-2内②处)。

¾ 去司钻控制台的接口位于绞车主体左前侧底座内(图2-2内③处)。

¾ 去转盘惯刹离合器的接口位于绞车主体右前侧底座内(图2-2内④处)。

2.1.2绞车的液控系统对外接口位于绞车主体盘刹护罩处(图2-2内⑤处)。

2.1.3绞车的冷却水管线对外接口分两处:

¾ 进水接口位于伊顿刹车后侧底座内(图2-2内⑥处)。

¾ 回水接口位于伊顿刹车下部底座内(图2-2内⑦处)。

注:本图为自绞车底部向上看时绞车主体、动力机组底座的连接尺寸。

22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图2-1 绞车底座连接尺寸

图2-2 绞车对外接口分布

表2-3 绞车对外接口数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用途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油压

油压

接口名称

断电保护

猫头卸扣

盘刹控制(常闭)

盘刹控制(常开)

换档

转盘惯刹

气源

滚筒高速

规格

Rc1/4

Rc1/4

Rc1/4

Rc1/4

Rc1/4

Rc1/4

Rc1/2

Rc1/4

图2-2中

位置

管线去向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管线编号

A017

A010

A005

A004

A014

A003

A019

A006

A018

A007

捞砂离合(备用)Rc1/4

滚筒低速

转盘油压

机油压力

Rc1/4

Rc1/4

Rc1/4

23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气控

油压

液控

液控

冷却水

输入轴惯刹

猫头上扣

过圈阀进

旋扣方向

旋扣开关

二档

空挡

一档

锁档压力

主气源

井架防碰回

井架防碰进

风动卸扣

风动上扣

转盘惯刹

转盘油压

工作钳

安全钳

进水

Rc1/4

Rc1/4

Rc1/4

Rc1/4

Rc1/4

Rc1/4

Rc1/4

Rc1/4

Rc1/4

Rc1

Rc1/4

Rc1/4

Rc1/4

Rc1/4

Rc1/4

Rc1/4

NPTF1/2

NPTF1/2

3" 150#

ANSI B16.5

5" 150#

ANSI B16.5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钻机储气罐

井架防碰开关

井架防碰开关

风动旋扣器

风动旋扣器

转盘驱动装置

转盘驱动装置

司钻控制房

司钻控制房

绞车强冷水箱

A015

A009

A008

A001

A002

A013

A012

A011

A016

A025

A023

A024

A021

A022

A020

H007

H008

W005

31 冷却水回水 ⑦ 绞车强冷水箱 W004

2.2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绞车主体与动力机组在运输时分成两部分。当设备运至井场后,应作以下

准备工作。

¾

设备外观检查:检查设备是否部件齐全;是否在运输中受损;各部件

的紧固件是否齐全或松动。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4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¾

对设备的所有脂润滑点进行保养;

¾ 拆下绞车主体与动力机组对接法兰的封板,妥善保存备用;

¾ 清洗绞车主体与动力机组对接法兰接合面,并检查密封圈是否完好,

如损坏应即时更换;

¾ 检查放在绞车主体内的两付1 1/2”-6排链条链节是否良好,链销是

否铆接牢固,链片有无磨损严重或损坏现象;

¾ 检查绞车油池(位于动力机组机架底座内)是否清洁,如有污物应即

时清理干净;

¾ 清洗润滑系统的吸油过滤器滤网,必要时更换新的滤网;

¾ 在钻机配件箱内取出安装所需件:1 1/2”-6排紧链器(T102-002.00)

1件;16t螺旋千斤顶2件;绞车主体紧固件:螺栓M36×120

(AF700201-0112) 8件、螺母M36(GB/T6170-2000)8件、螺母

M36(GB/T6172-2000)8件;动力机组紧固件:螺栓M36×

100(GB/T5782-2000) 8件、螺母M36(GB/T6170-2000)8件、弹簧垫圈

36(GB/T93-1987)8件、平垫圈36(GB/T95-1985)8件。

2.3安装

2.3.1绞车的安装

因在厂内进行钻机的总装试验时,已将绞车主体的定位块配焊在钻机底座

的绞车梁上。在现场安装时,只需将绞车主体吊至底座的绞车梁上,按定位块

定位后,再用紧固螺栓M36×120将绞车主体底座与钻机底座固定好,即完成

绞车主体的固定。

绞车主体与动力机组之间采用公母锥定位,对接法兰接合面采用密封圈密

封。

将动力机组吊至底座的绞车梁上,对正公母锥定位装置,可用千斤顶移动

动力机组至安装位置。用紧固螺栓(对接法兰上部用螺栓M20×45,底部用螺

栓M20×70)压紧绞车主体与动力机组的对接法兰。各个螺栓要交叉上紧并且

紧固力要均匀,以保证对接平面密封良好。再将动力机组底座与钻机底座用紧

25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固螺栓M36×100固定好,即完成动力机组的固定。注意:如动力机组调整垫

片底部与钻机底座大梁上平面间有缝隙时,应填入适量的垫片后再紧固螺栓。

从动力机组机架上部的窗口,向绞车主体内部引入一段细钢丝绳,与绞车

体内的链条连接,将链条引出,分别挂到动力机组输入轴链轮上。此时需要人

工盘动主电机联轴节或其它适当的部位以完成链条的缠绕。

用紧链器把链条两开口端收紧,装上链板穿上链销,最后用开口销把链节

锁固。注意检查开口销有无损伤,开口销尾部分开时要适度。

两链轮的共面度、链条垂度等在产品出厂时已调整好,一般情况下用户无

需调整。

2.3.2管线及电缆的连接

绞车与钻机气控系统、液压系统、冷却水系统的管线连接可参考各系统的

接线图,按照管线的色标和编号“一一对应”进行连接。绞车的对外接口编号

见表2-3。连接动力机组与绞车主体之间的气控、润滑管线。注:绞车与平台

钻机气控系统、液压系统、冷却水系统连接时,各管线接头必须清洗干净,以

防污物进入管路系统,引起设备故障。

按照电控系统的管线标识连接主电机和冷却风机的动力电缆。

2.3.3加油

加油时先将放油管(AZ702101-070600)(在钻机配件箱内),装在油箱的

放油口上,便于放油。绞车油池位于动力机组机架底座内,油池容量约

1100L(242UKgal)。润滑油必须用精度为180μm或精度更高的滤油车过滤后注

入油池。润滑油液面应位于油标尺上两刻度线之间。绞车油标位于动力机组机

架右侧油箱盖板上。转盘驱动箱油标位于箱提前端油箱盖板上。

油池内所加润滑油油品为:环境温度0~50℃时使用L-AN100或SAE30机

械油;环境温度-30℃~0℃时使用L-AN68或SAE20机械油。推荐油品为:环

境温度0~50℃时使用美孚齿轮油627或埃索Spartan EP 100;环境温度-30

℃~0℃时使用美孚齿轮油626或埃索Spartan EP 68。

使用的润滑油应符合润滑油的有关规范和按规范编制的润滑手册。

26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2.3.4 绳卡的安装

绳卡的安装应在绞车完成试运转调试后进行。JC70D绞车使用的绳卡见图

2-3。在绞车滚筒体右侧设有绳窝,用于安装绳卡。

图2-3 绳卡

安装绳卡时,应将钻井绳由滚筒体右侧穿入绳窝内,并由盘刹护罩侧面的

活门处将钻井绳拉出。再将钻井绳插入绳卡内,上紧U形螺栓,卡死钻井绳。

将钻井绳拉回,钻井绳带动绳卡进入入滚筒体绳窝内,绳卡与绳窝的锥面贴合,

绷紧钻井绳即完成绳卡的安装。

3绞车的控制

为便于描述绞车的操作,本节简要介绍绞车的气控、盘刹控制、电控及仪

表显示,详见《司钻控制房使用说明书》。绞车的所有控制均可由司钻在司钻

控制台完成。

3.1 盘刹操作台

27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盘刹操作台位于司钻右侧,其面板见图2-4。盘刹操作台布置有三个控制

阀。

图2-4 盘刹操作台

¾ 工作刹车:控制盘刹装置工作钳动作。该阀为手柄操作阀,扳至“刹

车”位时可实现对绞车滚筒的制动。随手柄扳动角度的变化,为绞车

滚筒提供大小可调的制动力矩。该阀在钻机正常作业中使用。

¾ 驻车制动:控制盘刹装置安全钳动作。该阀为旋钮阀,旋钮扳至“刹

车”位时,安全钳刹住绞车滚筒;扳至“释放”位时,安全钳松开,

绞车滚筒可正常工作。该阀在钻机不工作或司钻要离开工作台时使用。

¾ 紧急刹车:遇紧急情况时,司钻按下紧急刹车阀,盘刹装置工作钳和

安全钳同时动作,实现对绞车滚筒的紧急制动。

3.2气控操作台

气控操作台位于司钻左手侧,其面板见图2-5。各操作阀均用文字标明阀

件的控制对象,并标明扳动位置所实现的功能。

¾ 档位选择:控制换档机构进行档位切换。手柄处于“空档”时,传动

轴无动力输入,处于停止状态;手柄处于“I档”或“II档”时,传动

轴获得高、低两种速比。

¾ 换档开关:控制换档机构的锁定/释放。手柄处于“锁档”位时,换档

机构进行锁档;手柄处于“换档”位时,换档机构释放锁档,可进行

28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图2-5 气控操作台

换档操作。

¾ 风动旋扣:控制风动旋扣器工作状态。该阀为自复位阀,手柄始终处

于中位,此时风动旋扣器不工作。当手柄扳至“上扣”或“卸扣”时,

风动旋扣器正转或反转。

¾ 转盘惯刹:控制转盘驱动箱惯刹离合器的工作状态。手柄处于“惯刹”

位时,惯刹离合器对转盘快速制动;手柄处于中位时,解除对转盘的

制动。“备用”位为备用接口,无控制功能。

¾ 辅助刹车:控制伊顿刹车的制动力矩。该阀为自复位阀,随手柄扳动

的角度的增大,伊顿刹车的制动力矩随之增大。

¾ 低压报警:当气控操作台气压过低时报警。

¾ 防碰释放:当过卷阀阀杆在被钢丝绳拨动后,盘刹钳刹车。用手按下

防碰释放阀,解除刹车,下放游车。当游车位于低位时,用手按下防

碰释放阀,同时恢复过卷阀阀杆至垂直位置,使防碰系统恢复正常。

详见本部分第5.3.4节“绞车防碰过卷操作”所述内容。

¾ 捞砂滚筒离合:本绞车未配捞砂滚筒,故该阀为备用阀,无控制功能。

¾ 输入轴惯刹:控制动力机组惯刹离合器的工作状态。手柄处于“刹车”

位时,惯刹离合器对输入轴进行制动;手柄处于“释放”位时,解除

对输入轴的制动;

29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¾ 猫头控制开关:控制上、卸扣猫头中的摩擦猫头的工作状态。该阀为

自复位阀,手柄始终处于中位,此时上、卸扣猫头中的摩擦猫头均停

止工作。手柄扳至“左”位时,上扣猫头中的摩擦猫头旋转;手柄扳

至“右”位时,卸扣猫头中的摩擦猫头旋转;注:此手柄不能控制死

猫头的工作状态。

¾ 气喇叭:按下开关,发出声响信号,供井场联络。

¾ 滚筒高低速:控制滚筒高低速离合器工作状态。该阀为自复位阀,手

柄始终处于中位,此时滚筒轴无动力输入,处于自由状态;当手柄扳

至“高速”或“低速”时,滚筒轴可获得高、低两种速比。

3.3 电控操作台

电控操作台可实现对绞车主电机和冷却风机的控制。详见《电控系统使用

说明书》”

3.4 仪表显示

在司钻左前方布置有过圈压力表、锁档压力表、气源压力表、绞车油压表、

转盘油压表、冷却水压力表。在司钻右侧布置有工作钳压力表、安全钳压力表、

液源压力表。

4试运转调试

第一次使用的新机、经拆卸后转移井位、从机修厂送出或从储备库提出的

设备在井场上安装投入使用时的启动运转称为试运转调试,也称试车。绞车的

试运转调试应在滚筒缠绳前进行,调试合格后,才可开始缠绳。

4.1试车前的检查

4.1.1 检查各部件的连接螺栓(或其他紧固件)应齐全且充分紧固。

4.1.2 检查各旋转件是否与固定件干涉。

4.1.3油、气、水、管线连接后其两端标牌应一致,若有误立即改正。(特别是

30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气路管线;若连接错误可能无法实现某种功能,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4.1.4 检查各处(特别是腔体内)有无异物,特别注意是否有工具遗留在绞车的

某一处。

4.1.5 检查润滑油油位,必要时予以补充。

4.1.6 检查司钻操作台各操作阀(尤其是定位控制阀)的初始位置是否正确,

如有误应及时更正,否则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¾ 档位选择:手柄处于“空档”位;

¾ 换档开关:手柄处于“锁档”位;

¾ 风动旋扣:手柄处于中位;

¾ 转盘惯刹:手柄处于中位;

¾ 辅助刹车:手柄处于初始位置;

¾ 防碰释放:按钮处于弹起状态;

¾ 输入轴惯刹:手柄处于“释放”位;

¾ 猫头控制开关:手柄处于中位;

¾ 滚筒高低速:手柄处于中位;

¾ 工作刹车:手柄处于“释放”位;

¾ 驻车制动:旋钮位于“释放”位;

¾ 紧急刹车:按钮处于弹起状态;

¾ 电控台的绞车风机控制开关位于停止位置;

¾ 电控台的绞车主电机控制手轮位于“0”位。

4.1.7 对设备所有的脂润滑点进行保养,润滑点见第三部分表3-1内容。

4.2 试车前的准备

4.2.1 电控系统给绞车供电;

4.2.2 启动钻机空压系统,观察司钻操作台上的压力表显示:气源压力、过圈压

力、锁档压力显示应为0.7~0.9Mpa(101.5~130.5psi);

4.2.3 启动液压站盘刹液压泵,观察司钻操作台上的压力表显示:工作钳压力显

示为0Mpa(0psi),安全钳压力显示为6.5Mpa(942.5psi)、液源压力显示为

6.5Mpa(940psi);

31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4.2.4 启动绞车冷却水箱水泵,观察司钻操作台上的冷却水压力表,压力显示应

为0.1~0.3Mpa(14.5~43.5psi),伊顿刹车溢流口应有水流出;

4.2.5 在绞车周边用隔离带隔离。

4.3 调试

4.3.1 按《液压盘刹装置使用说明书》对液压盘刹装置进行调试 ,调整工作钳

与安全钳刹车块与刹车盘之间的间隙,操作工作刹车、驻车制动、紧急刹

车各操作阀,刹车钳动作应准确无误。

4.3.2按《电控系统使用说明书》要求点动两台绞车主电机冷却风机,检查风机

旋向是否正确。如不正确,需调整风机接线;

4.3.3 按《电控系统使用说明书》要求,先启动主电机冷却风机后,再缓慢启动

绞车左侧主电机正转,确定其旋向正确(可观察主电机的联轴节的转动):

观察者站在绞车左侧(即司钻侧)向右侧(即辅助刹车侧)看去,左侧主

电机应为正转(即顺时针旋转)。关闭左侧主电机,启动右侧主电机正转,

确定其旋向正确。只有两台主电机的方向相同且均为正转才能进行下一步

工作!

注意:主电机旋向必须正确,首次启动一定为正转!否则润滑油泵无法工

作,将产生严重后果。

4.3.4 启动两台主电机正转,传动系统应无异声,润滑系统工作正常,油箱内润

滑油油位正常。操作绞车主电机控制手轮回零后,立即操作司钻操作台上

“输入轴惯刹”阀,输入轴应快速停止转动;

4.3.5操作 “换档开关”阀手柄至“换档”位,锁档压力显示为0Mpa(0psi);

操作“档位选择”阀至“I档”位,此时可微动电机,以方便齿式离合器

的挂合;操作 “换档开关”阀手柄至“锁档”位,观察锁档压力显示与

气源压力一致,表明锁档成功,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如锁档压力显示与气

源压力不一致,表明齿式离合器未挂合到位,需重新进行本条操作,直至

锁档成功为止;

注:在进行换档操作时,可打开绞车架后部的换档机构检视活门观察换档

机构的动作,插板在脱出后应距锁板5~10mm(0.2~0.39in)。

32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4.3.6启动绞车主电机正转,缓慢调节电机转速至500r/min,运行30min,运行

时观察绞车油压显示应为0.1~0.6Mpa(14.5~87psi) , 检查各润滑点润

滑情况,传动系统应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响声,各部轴承温升正常(各

传动轴承温升不得高于35ºC)。

4.3.7 缓慢调节电机转速至970r/min,运行30min。观察绞车油压显示应为0.1~

0.6MPa(14.5~87psi)。如绞车油压显示超过0.6Mpa(87psi),需调节动

力机组油泵处的溢流阀,使油压显示在许可范围内。检查内容同本部分第

4.3.6项内容。

4.3.8 操作 “猫头控制开关”阀手柄分别至“左”位或“右”位,猫头轴左端

的上扣猫头或右端的卸扣猫头中的摩擦猫头应迅速响应,开始旋转。操作

“猫头控制开关”阀手柄至中位时,摩擦猫头应迅速脱开。

4.3.9 操作 “滚筒高低速”阀手柄分别至“低速”位或“高速”位,滚筒低速

或高速离合器挂合,滚筒高低速离合器应响应迅速。松开“滚筒高低速”

阀手柄,手柄自动回复中位,滚筒高低速离合器应迅速响应放气。

4.3.10 调节电机转速至500r/min,操作 “滚筒高低速”阀手柄至“低速”位,

滚筒开始旋转。拨动滚筒上方的防碰过卷阀的拨杆,滚筒离合器应迅速排

气脱开,同时盘刹装置的工作钳、安全钳迅速响应,进行刹车,滚筒停转。

司钻操作台的工作钳压力显示为6.5Mpa(942.5psi),安全钳压力显示为

0MPa(0psi)。

4.3.11 按压“防碰释放”阀,观察盘刹装置的工作钳、安全钳应松开刹车盘。

司钻操作台的工作钳压力显示为0MPa(0psi),安全钳压力显示为

6.5MPa(942.5psi)。同时拨动防碰过卷阀的拨杆,使其恢复至垂直位置。

4.3.12操作绞车主电机控制手轮回零,电机停止转动。

4.3.13操作 “换档开关”阀手柄至“换档”位,锁档压力显示为0MPa(0psi),

操作“档位选择”阀至“II档”位,按本部分第4.3.6~4.3.12项内容对

绞车进行II档调试。

4.3.14按《电控系统使用说明书》要求,启动主电机反转。操作 “滚筒高低速”

阀手柄分别至“低速”位或“高速”位,滚筒低速或高速离合器挂合,滚

筒应反转。传动系统应无异常现象。

注:因绞车的润滑油泵为齿轮泵,绞车正转时才能吸入润滑油,长时间反

33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转时会使齿轮泵内缺油而损坏,同时绞车各润滑点无润滑油进入,易造成

设备损坏。所以,当绞车需要反转时,必须先将齿轮泵进行充分正转,然

后才可反转,且每反转5min后需正转5min再反转。

4.3.15 伊顿刹车的调试应在游吊系统连接好后进行,按《伊顿刹车使用说明书》

的要求进行。

4.3.16 钢丝绳防碰装置、游车数显防碰装置与盘刹系统的联动调试应在钻机总

体调试时进行。

5操作

5.1 操作注意事项

¾ 使用绞车前,必须仔细阅读液压盘刹装置、绞车主电机和伊顿刹车的使用

说明书。

¾ 钻具下放过程中,特别是高速重载时,严禁长期半刹车(似刹非刹)的状态

下控制下放速度,以避免刹车块与刹车盘的早期损坏。

¾ 下放钻具超过700m(213ft)时,必须挂合伊顿刹车。

¾ 下钻前应先开动冷却水泵进行冷却水循环,下钻完毕时应持续循环10~

15min,待刹车盘和伊顿刹车完全冷却后才可关闭冷却水泵。

¾ 严禁油类或硬物进入刹车盘与刹车块或气胎离合器摩擦毂与摩擦片之间,

以免打滑或损坏设备。

¾ 操作过程中,司钻应随时注意观察操作台上的液源压力、气源压力、润滑

油压力、冷却水压力表读数是否在许可范围内,否则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

¾ 绞车在换档时,必须进行锁档,并观察锁档压力显示与气源压力是否一致。

如压力显示不一致,需重新进行换档操作。

¾ 绞车在运转过程中,护罩必须紧固,窗盖装牢,严禁在运转过程中加注润

滑脂或润滑油。

¾ 伊顿刹车的挂合及绞车换档齿式离合器的挂合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严

禁在绞车旋转状态下进行挂档。

¾ 当绞车需要反转时,必须先将绞车进行正转,使润滑油泵对绞车各润滑点

34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进行充分润滑后才可反转,且每反转5min后需正转5min再反转。

¾ 当滚筒低速离合器使用事故螺栓时,严禁操作滚筒高速离合器挂合。

¾ 当电机正常工作时,严禁挂合输入轴惯刹离合器。

¾ 在司钻进行实际操作时,控制液压盘刹装置进行刹车与控制滚筒离合器的

脱开两个操作之间有个时间差。该时间差应由司钻在实际操作中摸索总结。

建议在游吊系统空载时由司钻反复进行操作,把握好操作的时间差。

¾ 根据游动系统悬重,按照钻机的提升曲线选取适当的绞车提升档位,严禁

超载使用。

¾ 在滚筒低速离合器使用事故螺栓时,切不可挂合滚筒高速离合器,应在滚

筒高低速控制阀上挂警示牌,严禁进行操作。

¾ 操作“风动旋扣”阀进行风动卸扣操作时,注意应将手柄缓慢扳至“卸扣”

位置,严禁快速扳动手柄缓慢扳至“卸扣”位置。操作时应注意观察风动旋

扣器动作,防止卸扣时转速过快,将钻具甩出,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¾ 在进行死猫头拉旋绳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死猫头的侧后方,以免旋绳

突然断裂弹回伤人。任何情况下,不允许使用钢丝绳进行拉旋绳作业。

¾ 在操作摩擦猫头时,在将摩擦猫头绳挂好后,操作人员应远离摩擦猫头。

5.2 绞车操作数据表

本节给出绞车操作中所需气压、润滑油压力、冷却水压力的数据表,还给

出绞车各提升档位的许用钩载钩速表。用户在使用时应对照数据表进行操作或

检查。

表2-4 盘刹压力数据表

部位

最大

盘刹工作点

压力MPa(psi)

正常 最小

6(870) 7(1,015) 6.5(942.5)

表2-5 冷却水压力数据表

部位

最大

35

压力MPa(psi)

正常 最小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主滚筒刹车

伊顿刹车

0.3(43.5)

0.3(43.5)

0.2(29)

0.2(29)

0.1(14.5)

0.1(14.5)

表2-6 润滑油压力数据表

部位

最大

绞车各个润滑油工作点

0.6(87)

表2-7 气压数据表

部位

最大

控制台总管路

低速离合器

高速离合器

转盘惯刹

输入轴惯刹

卸扣猫头

上扣猫头

0.9(130.5)

0.9(130.5)

0.9(130.5)

0.9(130.5)

0.9(130.5)

0.9(130.5)

0.9(130.5)

表2-8 绞车钩载钩速数据表

滚筒转速

(r/min)

游 动 系 统 6×7

钩 速

m/s (ft/s)

0~0.33

(0~1.08)

0~0.52

(0~1.79)

钩 载

kN (X10lbs)

0~4500

(0~1012)

0~2800

(0~629)

3

压力MPa(psi)

正常 最小

0.4(58) 0.1(14.5)

压力Mpa(psi)

正常 最小

0.8(116) 0.7(102)

0.8(116) 0.7(102)

0.8(116) 0.7(102)

0.8(116) 0.6(87)

0.8(116) 0.6(87)

0.8(116) 0.7(102)

0.8(116) 0.7(102)

档 位

猫头转速

3

快绳拉力

kN (X10lbs)

0~487

(0~109)

0~303

(0~68.1)

(r/min)

0~159

0~276

Ⅰ档+低速 0~78

Ⅱ档+低速 0~120

36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Ⅰ档+高速 0~217

0~0.91

(0~2.98)

0~1.58

(0~5.18)

0~1600

(0~360)

0~1000

(0~225)

0~173

(0~38.9)

0~108

(0~24.3)

Ⅱ档+高速

倒Ⅰ档+低速

0~336

0~78

倒Ⅱ档+低速 0~120

倒Ⅰ档+高速 0~217

倒Ⅱ档+高速 0~336

注:表2-8中绞车档位在I档+低速时的最大提升钩载为4500kN。该数据是

在绞车主电机短时过载情况下实现的最大提升钩载,提升操作时间不得超过

1min。绞车档位在I档+低速时可实现的连续工作提升钩载值为0~3300

kN。

5.3 绞车常用操作

5.3.1 换档操作

¾ 操作 “换档开关”阀手柄至“换档”位,锁档压力显示为0MPa(0psi);

¾ 操作“档位选择”阀至“I档”位,此时可微动电机,以方便齿式离合

器的挂合;

¾ 操作 “换档开关”阀手柄至“锁档”位,观察锁档压力显示与气源压

力一致,表明锁档成功,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¾ 如锁档压力显示与气源压力不一致,表明齿式离合器未挂合到位,需重

新进行换档操作,直至锁档成功为止。

注意:在进行本项操作时,绞车应处于停机状态!

5.3.2 绞车提升操作

¾ 操作“滚筒高低速”阀手柄至“低速”位或“高速”位(滚筒离合器

开始充气)约1秒后操作“工作刹车”手柄至“释放”位(盘刹工作钳

松开),滚筒开始旋转缠绳,游动系统提升;。

37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¾ 提升到所需高度时,松开“滚筒高低速”阀手柄(手柄自动回复中位,

滚筒离合器放气脱开),同时操作“工作刹车”手柄至“刹车”位(盘

刹工作钳刹车),刹住绞车滚筒。

注:以上操作仅供参考。操作人员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取得最佳的操

作效果。

5.3.3 绞车下放操作

¾ 操作“工作刹车”手柄至“释放”位,盘刹工作钳松开,同时将“辅

助刹车”手柄拉向 “刹车”位,通过控制“辅助刹车”手柄的角度来

控制游动系统下放速度。

¾ 司钻观察游动系统下放至接近钻台面时,操作“工作刹车”手柄至“刹

车”位(盘刹工作钳刹车),刹住绞车滚筒,同时松开“辅助刹车”手

柄(手柄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

注:以上操作仅供参考。操作人员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取得最佳的操

作效果。

5.3.4 绞车防碰过卷操作

¾ 当游动系统超过防碰设限高度后,绞车防碰过卷阀的拨杆被滚筒上缠

绕的钢丝绳拨动,防碰过卷阀换向,通过气控系统控制液压盘式刹车,

实现紧急刹车。

¾ 确认绞车各部件工作正常,液源压力、气源压力正常。

¾ 按下司钻操作台“防碰释放”阀,盘刹装置的工作钳、安全钳应松开

滚筒刹车盘,司钻操作台的工作钳压力显示为0MPa(0psi),安全钳压力

显示为6.5MPa(942.5psi)。游动系统自然下落。观察游动系统下放一

定距离后(注意:下落速度不得过高),松开“防碰释放”阀,按钮自

动弹起,盘刹装置的工作钳、安全钳刹车。

¾ 观察滚筒缠绳情况,当防碰过卷阀拨杆可以拨正时,操作“工作刹车”

手柄至“刹车”位。

¾ 按下司钻操作台“防碰释放”阀,同时拨动防碰过卷阀的拨杆,使拨

38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杆恢复至垂直位置,过卷阀防碰系统恢复正常状态。

6拆卸

绞车的拆卸为安装的逆过程,简介如下:

¾ 将滚筒上的钢丝绳全部倒出来,用钢丝绳倒绳机将钢丝绳收起,绞车快

绳绳卡收起备用。

¾ 拆除绞车的动力线路。

¾ 拆开动力机组与绞车主体之间的气控、润滑管线,管线接口用堵头封堵

或用干净塑料布包裹。

¾ 拆开绞车与钻机其他部件之间的气、液、水连接管线:根据具体情况,

只拆一端即可,所有外露管线接口应用堵头封堵或用干净塑料布包裹,

防止异物进入管路。

¾ 将动力机组油池内的润滑油放掉。打开放油管线(AZ702101-070600)

上的球阀即可。

图2-6 放油处

¾ 打开动力机组窗口,将动力机组驱动绞车主体的两挂链条拆开,放到绞

车主体内。

¾ 拆卸绞车主体与动力机组对接法兰的连接螺栓。

¾ 拆下绞车主体、动力机组与钻机底座的固定螺栓。

¾ 分别吊下动力机组、绞车主体。

¾ 用封板分别封住动力机组、绞车主体对接法兰,防止污物、异物进入。

39

二、安装、调试与使用

¾ 拆下的全部螺栓螺母等连接件应妥善保存备用。

40

三、维护与保养

三、维护与保养

安全第一!

为了防止人身伤害,在进行维护保养等操作时,动力源应处于切断状态,

而且应有防止误操作的锁闭设施和明显的警示标志牌。

安全第一!

当机械及电气设备进行运转时,所有的安全装置应处于良好的状态,包括:

天车防碰装置,气、液、油系统中的安全阀、溢流阀、动力机的报警和安全断

开装置等,这些安全装置必须每班进行检查,确认它们能正常工作。

1 周期性维护

为使设备能够持续的正常工作,使各零部件具有尽可能长的寿命,除了按

规程进行正确的操作使用外,还必须进行维护保养。

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内,应进行周期性的维护保养。周期性维护分为:班维护、

周维护、月维护、半年及一年维护。在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视具体情况可以

由操作人员或专业人员加以解决,工作量大的(例如更换轴承等)则要送机修站

点或机修厂解决。

1.1班维护

¾ 停机检查油池油位,如油位太低应及时补充润滑油;

¾ 检查润滑油压力表读数是否正常,如超出许可范围应及时查找原因或进行

调整;

¾ 检查润滑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润滑管线是否漏油,各喷嘴有无堵塞,如有异

常应及时排除;

¾ 检查绞车与底座的联接螺栓、快绳绳卡压板螺栓、盘刹装置固定螺栓是否

松动,如松动,应及时紧固;

¾ 检查司钻操作台控制阀件工作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或更换;

41

三、维护与保养

¾ 检查锁档机构工作是否正常,检查锁档压力表显示是否正确,如有异常应

及时排除;

¾ 检查气路管线是否漏气,各离合器的快速放气阀放气是否畅通,如有异常

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¾ 检查气源压力、液源压力、冷却水压力、润滑油压力表显示是否正确,各

操作阀是否清洁,有无漏气现象;

¾ 检查每个轴端轴承温升情况(各传动轴承温升不得高于35ºC,最高温度不

得高于85ºC),如有异常应停机检查;

¾ 检查各传动轴轴端是否有漏油现象,如有漏油现象应及时排除;

¾ 检查传动系统有无异常声响;

¾ 检查伊顿刹车溢流口是否有水流出;

¾ 检查防碰过卷阀性能:在绞车停机状态下,先挂合滚筒离合器,然后用手

扳动过卷阀拨杆,滚筒离合器应迅速排气脱开,同时盘刹装置的工作钳、安

全钳应迅速响应,进行刹车。把防碰过卷阀拨杆扳正,同时按一下“防碰释

放”按钮,系统恢复至常态;

¾ 进行每班的脂润滑点保养,见图3-1和表3-1内容。

1.2周维护

¾ 检查润滑系统吸油过滤器滤芯是否堵塞,如堵塞应及时清洗或更换;

¾ 检查润滑油油质是否符合要求,如发现油变质或变脏时应及时更换;

¾ 检查盘刹刹车钳与刹车盘的间隙,间隙过大应及时调整;

¾ 检查盘刹刹车块、离合器摩擦片的磨损情况,如磨损值超过许用值应及时

更换;

¾ 进行每周的脂润滑点保养,见图3-1和表3-1内容。

1.3月维护

¾ 打开窗口及护罩上的活门检查链条的状态,链板、链销、滚子、开口销要

逐一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能继续使用,当磨损较为严重,应予以

更换;

42

三、维护与保养

¾ 检查气胎离合器气囊是否老化,必要时更换;

¾ 检查摩擦猫头的工作间隙,必要时调整垫片(或更换摩擦片);

¾ 检查刹车盘的磨损状况,必要时予以更换;

¾ 对盘刹钳脂润滑点进行保养,见图3-1和表3-1内容。

¾ 检查盘刹系统蓄能器充氮压力,压力不足时及时补充氮气;

¾ 检查油路、气路、水路管线,根据情况予以检修、更换。

1.4年维护

¾ 检查所有的连接件的螺钉螺母,松动时,要予以紧固,开口销、锁固铁丝

等如有丢失、损坏要予以复原;

¾ 检查各轴承的磨损情况,如过度磨损应予以更换;

¾ 检查全部润滑油/脂管线应无泄漏及堵塞;

¾ 检查离合器机构,如过度磨损应予以更换;

¾ 检查链轮齿及链条的磨损情况,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¾ 检查绞车冷却水系统各管线、接头的情况,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¾ 放掉油池内的润滑油,彻底清洗清理油池;

¾ 检查所有油封,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¾ 检查输入轴联轴器的同轴度情况并及时调整;

¾ 检查气控系统全部管线、阀件、压力表执行机构的状态,并及时更换;

¾ 按《液压盘刹装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检查液压盘刹装置的状况;

¾ 按《伊顿刹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检查伊顿刹车的状况。

43

三、维护与保养

图3-1 JC70D绞车脂润滑保养点示意图

表3-1 绞车脂润滑保养点一览表

保养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保养部位

联轴器

输入轴轴承

输入轴轴承

联轴器

猫头轴轴承

卸扣猫头轴承

齿式离合器

水气葫芦和导气龙头

滚筒轴空套链轮轴承

盘刹钳销轴

滚筒轴空套链轮轴承

滚筒轴轴承

水气仪表装置轴承

导气龙头

上扣猫头轴承

润滑点数量

1

1

1

1

1

1

1

2

1

48

1

2

8

1

1

保养周期

每班

每班

每班

每班

每班

每周

每周

每班

每班

每月

每班

每班

每周

每班

每周

44

三、维护与保养

16

猫头轴轴承

1

每班

注1.表中所列各润滑点的保养周期为常规钻井作业时的周期。用户可根

据实际情况适当加以变更。起下钻作业时,各轴润滑点应作每班保养。

2. 润滑脂油品见第一部分第5.2节内容,其中输入轴轴承(保养点2

和3)应用2#白色特种锂基润滑脂进行润滑。

1.5 其他检查项目

¾ 润滑油更换周期与使用条件、保养、清洁等诸多因素有关,很难给出一个

确切的数值,但根据我们的经验,下列数据可供参考:

新钻机投入使用后,第一个换油周期为2000运转小时(因在磨合期润滑油

品质量下降较快);在正确的使用及维护保养下,换油周期为2000~4000

运转小时或更多。购入的新油必须是合格产品(应有合格证及相关质量证

明)。加油时要经过180μm以上精度的滤网过滤,不得直接向油池内倾倒

流入。当润滑油的指标的任一项超过下述规定则必须更换。

性 能 指 标

运动粘度变化率

水份

色度

机械杂质

允 许 值

±15%

<0.1%

比新油大3号(量级)以下

<0.2%

铁含量10-4%※ <100※

酸值以mg(KOH)/g计

即<100ppm

¾ 在停机时,要检查调整,紧固各传动联接件,必要时检查链条是否有销轴

脱落,链板拉伤等情况;

¾ 未列入检查项目的内容,亦应在巡回检查和观察中予以注意,随时消除设

备隐患,维持设备正常运转。

¾ 在检查后,确定应予以检修或更换的零部件。对于工作难度大的项目应在

专业维修站点或机修厂进行。

45

<0.5

三、维护与保养

2 检修

当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运转部分磨损、连接部分松动、管路不畅,

密封件老化等情况,若继续发展对设备的使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除了上述

的维护检查外,尚须进行定期的检修。这种检修应有专业机修人员参加,较大

的修理(例如更换某部件的轴承)应在维修站点或机修厂进行。本节对各部件及

总成的检修作了详细介绍。

根据检修的需要决定拆解的程度,只要拆到需检修更换的零件(如轴承,

密封等)即可终止。

2.1滚筒轴的拆卸、解体与装配

具体操作时参见第五部分图册附图:滚筒轴。

2.1.1 滚筒轴的拆卸:

¾ 拆除水气管线;

¾ 拆除辅助刹车系统(移开或拆下伊顿刹车)

¾ 拆除相关护罩

¾ 拆除传动链条

¾ 拆除盘式刹车系统的相关件(刹车钳等)

¾ 拆下所有的连接螺栓后,需分别旋转左右轴承座(左右轴承座是一个

扁园形的零件),使轴承座的扁形部分与绞车墙板上的缺口吻合。在吊

车极缓慢起吊过程中将滚筒轴从缺口处移出;

¾ 滚筒轴从绞车上拆下后放在一个由木材组成的地板上,根据需要在适

当处加以支垫(严禁将滚筒轴放在水泥地或钢板上);

¾ 检查损坏的零件,决定拆解的程度,与该零件无关的部分要防护好避

免损伤或进入异物。

2.1.2 气胎离合器的拆卸

¾ 拆下管线及相关件(水气仪表装置等)

¾ 拆下连接螺栓

¾ 将外圈部件及连接盘取下

46

三、维护与保养

¾ 拆下摩擦毂与连接链轮的螺栓

¾ 直接将摩擦毂取下

2.1.3 链轮的拆卸

链轮由两组轴承与轴连接,轴承与相关件的配合属于过渡配合,可用两爪

(或三爪)螺旋拉拔器(俗称拔子)很容易地拆下,也可用木锤或铜棒均匀敲击拆

下。

2.1.4 左、右轴承座的拆卸

拆下轴承座压盖上的螺钉,用木锤敲击即可拆下。

如需要换轴承或换油封则需从轴上拆下轴承。轴承与轴颈的配合属于具有

小过盈量的配合,建议用拉拔工具拆卸。若轴承已损坏,用任何方法拆下均可,

但不得损伤轴颈。若采用加热的办法,必须由熟练的气焊工操作,加热速度要

快而均匀,随时用测温表检查安装处的温度,最高不得超过200°C。严禁用

气割的办法拆卸轴承。

2.1.5 滚筒体与轴联接系过盈配合,在工厂系将滚筒体在井式炉内加热后装

入,建议用户勿拆卸。若用户确有必要拆卸,可使用压力机(卧式油压机)将轴

压出。

2.1.6 重新装配

在装配前要清洗全部零件,配合面涂润滑油,按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装配。

2.2猫头轴的拆卸、解体与装配

具体操作时参见第五部分图册附图:猫头轴。

2.2.1猫头轴的拆卸

¾ 拆下气路管线及相关件;

¾ 拆下护罩;

¾ 折开链条;

¾ 参照本部分第2.1.1项内容,从绞车架上将轴总成吊下。

2.2.2 上、卸扣猫头的拆解与装配

参照本部分第2.3项内容。

2.2.3轴承座的拆卸

47

三、维护与保养

参见本部分第2.1.4项内容。

2.2.4链轮的拆卸

链轮与轴的配合为小过盈量的配合。在加热的情况下(最高温度应≤200

°C),可用两爪(或三爪)螺旋拉拔器(俗称拔子)很容易地拆下,或用卧

式油压机将链轮压出。

2.2.5 重新装配

在装配前要清洗全部零件,配合面涂润滑油,按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装

配。

2.3上、卸扣猫头的拆卸、解体与装配

由于上、卸扣猫头结构相似,本文仅以上扣猫头为例加以说明。具体操作

时参见第五部分图册附图:上扣猫头。

2.3.1 上扣猫头的解体

¾ 拆下气管线、黄油润滑管线;

¾ 用长柄套筒搬手取下螺栓(3),用拉拔工具将整个总成从轴上取下,

然后按以下顺序从轴上逐件拆卸。所拆卸的程度根据检修的需要而定,

拆卸到需检修更换的零件(例如轴承,密封等)即可终止。

¾ 取下三个螺钉(43),然后拆下上扣绳防护(6);

¾ 拆掉螺钉(42),取下护罩(12)(它由两片组成,其中一片有窗口);

¾ 取下弹簧(14);

¾ 把死猫头(1)从轴上拆下来;

¾ 拆下螺栓(37),使轴承盖(20)与套筒(11)分离;

¾ 取下以滚筒(10)为主体的一套组件,此时推力球轴承(35)可被取

下。检查后若需要更换轴承则把它们全部予以更换(更换轴承时注意与

轴配合者内圈紧,与孔配合者外圈紧);

¾ 拆下螺栓(40),取下拖回环(15),此时可将活塞(17)及其相关的

零件与滚筒分离(关于止推轴承见上述);

¾ 用专用钳取下孔用挡圈(22),以后可将密封圈(23)、隔环(24)、

轴承隔套(21)、以及滚针轴承(44)(共2组)、推力球轴承(36)分

48

三、维护与保养

别取下。检查各轴承状态,必要时予以更换,检查各个弹簧(14)的

长度是否相等;

¾ 检查摩擦片(8)的状态,若更换,旋下沉头螺钉(7);

¾ 拆去螺栓(39),取出隔膜(18),检查其老化程度,必要时予以更换。

2.3.2重新装配

¾ 按上述相反的步骤将各零件、组件装回原处,在装配过程中补充检查

一次各部的状况,装好的部件应无卡阻,蹭磨等现象;

¾ 需要进行调整的部分就是离合器摩擦片(8)与滚筒(10)的间隙,

方法如下:调整垫片(9)的厚度使摩擦片(8)与与滚筒(10)的摩擦盘

间隙为0.8~1.5mm(0.03~0.06in)(每6个月要检查一次)。

¾ 当摩擦片厚度磨损至原始厚度的2/3时,必须更换。

2.3.3 隔膜的更换

¾ 更换前在隔膜(18)的唇部涂润滑脂或肥皂水,便于隔膜的安装。

¾ 检查确认隔膜保持器(19)压紧隔膜(18)的唇部没有毛刺和尖棱,

如有毛刺和尖棱,必须用油石将毛刺和尖棱修磨光滑。

¾ 将隔膜(18)装在隔膜保持器(19)上,装上O形圈(47)。

¾ 把装好的隔膜组件装到套筒(11)中,用螺栓(39)紧固,注意进气

口要相互对正,不允许用任何工具进行“强力”装配,这样作可能把

隔膜弄坏。

2.4传动轴的拆卸、解体与装配

具体操作时参见第五部分图册附图:传动轴。

2.4.1 传动轴的拆卸

¾ 进行本工序之前,动力机组与绞车主体必须完全分离,为了不影响拆

卸装配以及清洗内部,要把已拆开的链条从绞车体的腔内取出;

¾ 拆下轴承座所有的安装螺栓;

¾ 拆下内部的换档机构及相关零部件;

¾ 在绞车体安装轴承座处各有两个活动挡块,首先先将应它们卸下(注意

位置!各块将来必须按原位置装回),露出两个缺口;

49

三、维护与保养

¾ 将轴承座旋转90°,使轴承座上的扁平部分对正缺口,即可将传动轴

整体从绞车架中拉出来。

2.4.2 解体与装配:

¾ 拆下轴端部的两个压板即可将链轮从轴颈上取下,由于是过盈配合,

需专用的拉拔工具;

¾ 用拉拔工具或木锤(铜棒)敲击,将轴承座及隔套取下,拆下轴承座盖,,

便于清洗或换轴承;

¾ 取下紧靠右轴承座的导油环;

¾ 两个空套链轮及换档内、外齿轮可分别拆下(需用拉拔工具或均匀敲

下);

¾ 清洗全部零件,更换所需要更新的零件,按拆卸时相反的步骤装配。

2.5输入轴的拆卸、解体与装配

具体操作时参见图册附图: 输入轴。

2.5.1 轴总成的拆卸与解体

¾ 在拆卸之前应拆下两台电动机、拆开两挂链条、拆除气路管线;

¾ 拆下两端的压板;

¾ 用拉拔工具拆下联轴节;

¾ 拆下隔套;

¾ 拆下气胎离合器的支架螺栓,连支架及气胎离合器一并取下;

¾ 拆下连接螺栓,拆下摩擦毂与轴毂分离;

¾ 拆下左右轴承座连接螺栓,可使整个部件向左拆出(即从大孔处取出);

¾ 拆下轴承座 (连轴承)即可更换轴承;

¾ 链轮是采用过盈配合装在轴上。若需要更换,需使用专门的拔拉工具

拆下。若用加热法取下,则必须由熟练气焊工操作,加热要迅速均匀,

随时用测温表监控轴的温度,最高不得超过200°C。

2.5.2 装配

清洗全部零件,配合面涂润滑油,按拆卸时相反的步骤装配。

50

三、维护与保养

2.6各轴总成的装配

2.6.1滚筒轴的装配

滚筒轴装好并经检查后,可整体向绞车架上吊装。滚筒轴的两端轴承座均

为扁圆形。吊装时,扁形缺口对正落入绞车架相应的安装孔。待轴中心和孔中

心重合后,将轴承座旋转90°用相应螺栓紧固。

2.6.2猫头轴、传动轴的装配

猫头轴、传动轴组装完毕并检查后,可整体向绞车架上吊装。吊装时,轴

承座缺口对正落入绞车架相应的安装孔。待轴中心和孔中心重合后,将轴承座

旋转90°用螺栓固紧。墙板缺口处用插板封闭,各插板及挡块不能互换,必须

按原位装配。

2.6.3输入轴的总装

输入轴组装完毕并检查后,可整体向动力机组机架内吊装,从机架的大孔

端装入。用螺栓固定轴承座,安装摩擦毂、气胎离合器等,参见本部分第2.5.2

项内容。

2.6.4以上每对链轮侧平面偏移不大于1mm(0.04in)。若超差需改变轴承座垫片

厚度进行调整,装配好的各轴用人力盘动,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3 调整

绞车在运行过程中或在进行拆装检修时,需对绞车各部件及时进行调整。

本节给出各部分的调整要求及许用磨损量。

3.1动力机组输入轴的找正调整

两台主电机与输入轴使用联轴器进行连接,两者的精度在出厂前已调整

好。

由于检修或其他需要,对联轴器拆卸后重新安装时,必须对其相对位置关

系进行测量、调整,见图3-2。安装时先不要把两联轴节连在一起,使它们各

自可以转动,在一侧联轴节上装一只百分表,把表头触针伸到另一侧联轴节的

外园表面上。旋转一个联轴节以测出它的径向偏摆,其最大值不得超过

51

三、维护与保养

0.1mm(0.004psi)整时可以移动电机或加减垫片来得到所需的安装精度。完成

后紧固各安装螺栓,再测一次,合格后再将两联轴节连成一体。

图3-2 输入轴联轴器的找正

3.2 气胎离合器的检修和调整

通风型气胎离合器用于结合/脱开相关的传动偶件,从而达到挂合/分离的

目的。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分别见图3-3和图3-4。

图3-3 气胎离合器工作原理

52

三、维护与保养

图3-4 气胎离合器结构

2-气胎;3-弯头;4-压环;5-连接管;6-垫;

7-摩擦块;10-摩擦块穿销;11-锁固钢丝

离合器的法兰与其中一个传动件的轮毂用螺栓连接,另一传动件上安装有

摩擦毂,伸入离合器外壳内。当气控系统控制压缩空气进入离合器后,气胎就

被鼓胀,推动摩擦块压到摩擦毂上,两传动件靠摩擦力连接到一起传递扭矩。

当气控系统切断进入离合器的压缩空气后,气胎中的压缩空气由快速放气阀快

速排出,摩擦块离开摩擦毂,两个传动件处于“释放”的独立自由状态:一个

传动件停止,另一个传动件继续旋转(空转)。

事故螺栓的使用

在绞车工作过程中,若离合器发生故障或压缩空气压力过低等原因又无法

立即维修时,可将事故螺栓按图3-5所示方法安装,以螺钉将两个传动件“硬

性”连接在一起维持运行,见图3-5中标有A处。

注意:在滚筒低速离合器使用事故螺栓时,切不可挂合滚筒高速离合器,

应在滚筒高低速控制阀上挂警示牌,严禁进行操作,否则会造成设备损坏,严

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的重、特大事故!

53

三、维护与保养

图3-5 事故螺栓的使用

产品在出厂时对离合器总成已作过平衡试验和对中安装的精度调整。

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摩擦副的零件不断磨损,这就造成传递扭矩能力下

降,当摩擦片的厚度减薄至原厚度的2/3时必须更换,摩擦毂直径方向的磨损

量(以与原始直径的差值度量)超过4~6mm(0.16~0.24in)时应更换。

当装有离合器偶件的任一方部件经过拆卸、重新组装后应按下述方法找

正,见图3-6。

按图3-6A,装一只百分表,旋转其中的一个偶件,每隔90°读表一次,

径向偏摆不得超过0.05mm(0.002in)。

按图3-6B,旋转一个偶件,每隔90°读表一次,端面偏摆量不得超过0.05

×Dmm(0.002×Din),D为摩擦毂上的百分表测量直径。

按图3-6C,装两只百分表(需要一个如图示的工装)以测量平行度,在旋转

一个角度,记录一次两个表读数的差值,此差值数ρ≤0.05×Lmm(0.0002×

Lin),L为两个表的跨距。

注意:离合器的摩擦表面决不允许进入油脂、液体等物质,油脂将减低

摩擦系数,降低传递扭矩的能力,必须用溶剂清洗后擦干。

54

三、维护与保养

A

B C

图3-6 离合器找正

3.3伊顿刹车的调整

伊顿刹车在重新安装后必须找正,其方法如下:

¾ 拆下螺钉(1),将拨叉(2)与外齿套(3)脱开,然后把外齿套(3)

推到右侧,见图3-7。

¾ 转动刹车轴,测定二者的不同轴度,允许的径向跳动值为

0.2mm(0.008in),见图3-8。

¾ 以调节伊顿刹车的位置(此时要拆除原来的定位装置)和中心高(加减

垫片的总厚度)来改变同轴度,测定合格后紧固刹车各安装螺栓,再复

55

三、维护与保养

查一次,若超差,再次重复上述操作。

¾ 焊好定位块。

¾ 恢复拔叉与外齿套的联接。

图3-7 伊顿刹车离合器

1 拨动螺钉 2 拨叉 3 外齿套 4 齿套(刹车侧)

5 齿套(绞车侧) 6 定位块

图3-8 伊顿刹车的找正

3.4 链传动的维护和调整

本绞车的链传动系统链轮中心距不可调且无张紧轮结构,所有的传动参数

在出厂前已调整好,并且配有定位装置,保证多次重复拆卸安装时其传动精度

不变,只要用户按照本说明书所述的方法操作,传动系统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

56

三、维护与保养

(它取决于负荷、工况、操作、润滑等诸多因素,工厂无法给出具体数据),当

使用中发现噪音增大,有振动等现象说明链条、链轮有较大的磨损,需进行检

查。

打开传动系统盖板或视孔盖,检查链条或链轮的状况,首先检查是否有裂

纹、断裂、变形或被腐蚀的零件,检查是否有死节或销轴是否在链板孔中转动,

若出现问题,应找出并消除损坏的原因,然后更换整根链条。即使链条的其余

部分看起来还好,它有可能已经损坏,且更多的破坏失效有可能近期发生。

如果链条完好,按下述方法处理:

如图3-9和表3-2所示,测量链条的图示部分,如果其磨损伸长量超过3%

或规定的极限,则更换整根链条。不要将一段新链条与一段已磨损的链条连在

一起使用。因为这样可能使链条传动不平稳而损坏传动装置。不可调节的传动

机构中,许用磨损伸长量大约被限制为链条节距的一半。

测量长度

图3-9 链条磨损伸长量的测量

表3-2 链条磨损伸长量的测量

链条节距

节数

mm (in)

测量长度

链长公称值 磨损3%时的链长

mm (in) mm (in)

38.10 1.500 16 609.6 24.00 627.86 24.719

44.45 1.750 14 622.3 24.50 640.97 25.235

57

三、维护与保养

50.80 2.000 12 609.6 24.00 627.86 24.719

57.15 2.250 12 685.8 27.00 706.37 27.810

63.50 2.500 10 635.0 25.00 654.05 25.750

若磨损伸长量不超标,可以继续使用,由于链条长度增加,垂度大,必须

去掉两节链条组件,然后再进行连接,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去掉两节后,

链条无法连起来,或连接后太紧(无垂度或垂度小),此时就要使用一节过渡链

节但要特别说明的是,尽量避免使用过渡链节,因为其承载能力比链条中其它

链节小得多。如果必须使用过渡节时,应使用销轴为压配合的过渡链节,见图

3-10。

3.4.1 链条松紧度的检查

将一个链轮轴刹住,用人工盘动另一个链轮轴使链条张紧,链条中点的位

移如图3-11所示。然后测量链条垂度,其数据见表3-3。

图3-10 复合过渡链节

58

三、维护与保养

图3-11 链条中点的位移

表3-3 链条中点位移量AC的推荐值

传动装置

中心位置

两链

轮间

的切

线长

mm

250

510

760

1270

1780

2540

水平~45° 45°~垂直

mm in mm in

10~15 0.4~0.6 5~8 0.2~0.3

20~30 0.8~1.2 10~15 0.4~0.6

30~45 1.2~1.8 15~23 0.6~0.9

50~76 2.0~3.0 25~38 1.0~1.5

71~107 2.8~4.2 36~53 1.4~2.1

102~152 4.0~6.0 51~76 2.0~3.0

3.4.2 链轮磨损的检查

目测传动件的贴合情况及链轮齿部的表面粗糙度,检查齿厚是否减薄(最

大减薄量为5%)及轮齿啮合部分是否有凹陷,如果不用样板就能明显看出链齿

的磨损(见图3-12 )就应予以更换。

59

三、维护与保养

图3-12磨损的链轮

严禁将新链条用在已磨损的链轮上,因为这样将导致链条迅速磨损。新

链条的节距比已磨损的链轮的有效节距短得多,所以在链条与链轮轮齿脱开之

前,链条上的全部载荷都集中在最后一个轮齿上。那么,当链条与链轮脱离啮

合时,滚子从轮齿上的凹陷处猛地跳出,当载荷从一个轮齿传递到下一个轮齿

时,就在链条上引起一个冲击载荷。

3.4.3 在维修过程中,只要有一个链传动轴经过拆卸(更换此轴中任一零件)重新

安装后必须进行找正,检查链轮的共面度和平行度。

检查方法如下,见图3-13:

用一个长的平尺(或拉紧细钢丝)靠在链轮侧面,可测出平行度和共面度,

其允许误差应小于1mm(0.04in)。若超差则必须进行校正改善,在轴的适当环

节加减垫片(或改变隔套尺寸)将轴沿横向作位移改善共面度。

图3-13 链传动的找正

60

三、维护与保养

3.5 盘刹装置刹车钳的调整

盘刹钳刹车间隙的调整、刹车盘的磨损量等详见《液压盘刹装置使用说明

书》。

3.6 摩擦猫头的调整

更换摩擦片后,需对摩擦猫头摩擦片与绳筒的间隙进行调整:调整垫片的

厚度使摩擦片与摩擦盘间隙为0.8~1.5mm(0.03~0.06in)。

当摩擦片厚度磨损至原始厚度的2/3时,必须更换。

4 常见故障及排除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首先需区分该故障属于电气、气控、液控或机械故障,

再分别加以分析处理。

当气控系统故障时,不可随便拆开阀件。因为气控阀件的失灵原因很多,

有时并不是阀件本身有毛病,而是由于气路管线堵塞或空气压力大小(气源压

力低,管线漏气)等原因引起,所以必须分段检查。方法是:先由控制阀、控

制管线至遥控阀件,分段打开管线接头,检查通气情况,如控制气路畅通,再

检查通气情况,如不畅通,则证明阀件有问题,应先换上备用阀件继续使用。

与有关的技术部门取得联系,得到许可后再打开故障阀件进行检查,查清故障

原因。总之,当气控系统出了问题,应耐心细致地查明原因并正确处理,严禁

盲目拆修阀件。

气控阀件还有个特点:在连续使用期间工作情况一直很好,但在停用几天

后忽然失灵了。这种情况在二位三通气控阀上更易出现。这是因为阀芯在停用

期间会产生水锈,使阀件活动部位阻力增大,工作失灵而漏气。遇到这种情况,

可用手将常闭二位三通气控阀端部的放气口堵死,如消除漏气,说明阀芯生锈

了,只需将阀芯反复活动几次即可正常工作。如果继续漏气,则需打开阀件检

查原因。

当钻机打完一口井以后或经过一定时间(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后,应对整个

气控系统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全面检查易损件的情况,做到及时更换和清洗,

61

三、维护与保养

避免阀件在不正常的状态下工作。

表3-4给出设备常见的机械及气控故障分析。电气系统故障见 《电控系统

使用说明书》,液压盘刹故障见《液压盘刹装置使用说明书》。

表3-4 绞车常见故障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润滑系统压力低

0.6MPa

查找与发热部分相关的管路,排除

管路堵塞

温升超标

润滑油变质

旋转零部件卡阻滞涩

油面过低,油池内油量少,影响散热

链条太松

轴承损坏

连接件或紧固件松动

噪音超标

系统共振

异常声响:异物进入机内或机内的零

件脱落造成碰撞

腔内油蒸汽压力过高

从轴颈处

油封损坏

漏油

润滑油太稀

从护罩处

漏油

护罩变形

密封不良

操作阀弹簧坏

操作阀漏

气、不换向

操作阀内壁有锈

段时间,即可

导气龙头

电碳铜破裂,密封圈磨损

漏气

更换

操作阀锈死,污物卡死

根据季节选用适当的油品

护罩整平

找出根源对症解决

更换

更换或清洗

用手堵住跑气口跑气可消除或使用一

更换油封

改变操作转速,避开共振区

找出根源对症解决,此类隐患须彻

底排除

检查呼吸阀,消除异物

堵塞

清洗、换油

找出根源对症解决

补充润滑油至额定值

调整链条

更换轴承

找出根源对症解决

排除方法

调整系统压力使达到0.1~

62

三、维护与保养

导气龙头

未加润滑脂

过热

顶杆阀漏气 O形圈磨损

快速放气阀

阀门有污物,卡死

放气不畅

气路未断气

气胎离合器

不能摘开

新换摩擦片,与摩擦毂间隙过小

2-3mm (0.08-0.12in)

气路渗漏或断开

气源压力

离合器气囊破裂漏气

过低

管路部分堵塞

电磁阀

不换向

水气葫芦轴

水气葫芦密封损坏

端漏水

更换密封件

阀门锈死,夹入污物

电磁线圈烧坏

检查气路,清除堵塞物

清洗或更换

更换电磁线圈

检查气囊,换新

检查气路,排除故障

快速放气阀故障

检查气路,排除故障

检查更换快速放气阀

换薄摩擦片保证间隙

检查清洗

更换

及时加注润滑脂

63

四、推荐两年备件清单

四、推荐备件清单

下表中列出设备的推荐备件清单。清单中给出了备件的使用部位及数量等

信息。用户可参考本清单订购备件。绞车主电机、伊顿刹车等部件的备件未列

在本清单中,请参见各自的使用说明书。

序号

代 号

349900

349900

000000

177000

176000

170000

512700

150300

150400

151200

521290

521300

520020

520020

520080

520080

520050

520000

520000

520000

520020

名 称

PKD1-250捆扎带

PKD1-180捆扎带

7011极压润滑脂

567乐泰胶

406乐泰胶

609密封胶

快速排气阀NPT1/2

高温气管 PA D8X1

高温气管 PA D10X1

高温气管PAD12×1.5

三通接头G1/2-12-12

三通接头12-G1/2-12

直通接头G1/2-12

直角接头G1/2-12

直通接头G1/8-8

直角接头G1/8-8

直角接头G1/4-8

三通12

三通10

三通8

直角接头12-12

数量

300

300

40

4

4

10

1

5

5

5

2

2

2

2

2

2

2

2

2

2

2

单位

用途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64

四、推荐两年备件清单

序号

代 号

520020

520010

512700

512700

512704

512704

512700

512700

512705

512700

512704

512709

512700

512704

512700

512700

512700

512700

512700

386003

512700

512703

512700

512780

512750

448050

444025

512700

名 称

直通接头G3/8-12

直通接头12-10

3/2通阀 ND12

3/2通阀 ND7

快排阀 G3/8

节流阀 G1/4

手柄换向阀 2-HA-3

手柄换向阀 2-HA-1

手柄换向阀 2-HA-1R

梭阀 ND5

与阀 AND G1/4

手柄换向阀 2-HA-2Z

3/2电磁阀ND7

快排阀 G1/2

手柄换向阀 2-HA-2

3/2按钮阀 ND7

5/2通阀 ND7

防爆电磁线圈230VAC

防爆电磁线圈24VDC

压力表 (0-1.6MPa)

397减压阀

按钮阀

防碰过卷阀

1/4"球阀(不锈钢) (SS)

1/2"球阀(不锈钢) (SS)

2"球阀(不锈钢) (SS)

1"球阀(不锈钢) (SS)

二位三通气控阀

数量

2

2

6

6

12

6

3

5

3

4

4

5

4

12

5

6

4

2

2

6

2

4

6

6

6

8

4

4

单位

用途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备注

571 110 0300

571 040 0100

573 504 0200

534 112 2100

P 61266-0001

P 59331-00000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P 59333-0000

534 017 0100

0 821 001 002

P 59339-00000

577 207 5302

573 504 0300

P 59335-00000

563 446 0100

571 050 0100

542 835 7082

1827 414 303

Y-60ZT

397.223

23R1-L8-F

FP-L6

22R6-L8

22R6-L15

K23JK-F40

65

四、推荐两年备件清单

序号

代 号

512700

512700

561122

430000

430016

430000

430000

430016

430012

430012

430000

430016

430000

430016

430016

T100-006.00B1

WG05708021

WG05708041

WG05706061

512751

512700

520015

AF500201-0205

512600

512600

386003

512600

512600

顶杆阀

名 称 数量

4

8

3

2

2

2

2

2

2

2

4

4

2

2

2

1

164

408

51 2

3

3

8

1

2

1

2

2

2

单位

用途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绞车气控

传动轴

传动轴

传动轴

传动轴

传动轴

滚筒轴

滚筒轴

滚筒轴

动力机组

捞砂筒

捞砂筒

捞砂筒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备注

QF-518

GB/T288-94

GB/T288-94

GB283-64

GB283-64

GB/T288-94

GB/T288-94

GB/T288-94

GB283-64

GB/T288-94

GB283-64

GB/T288-94

GB/T288-94

GB3638-83

GB3638-83

GB3638-83

QGA50x25-J

Φ105x30

XL-L15

AF50001-02.05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快速排气阀NPT1/2

气喇叭GF66-GF74

轴承22338CA/W33

轴承23048C/W33/C3

轴承NU1048

轴承NU1040

轴承23040C/W33/C3

轴承22244CA/W33/C3

轴承22240CA/W33/C3

轴承NU240

轴承22230C/W33/C3

轴承32234

轴承22234C/W33/C3

轴承22230C/W33/C3

绳卡

32S-2滚子链

32S-4滚子链

24S-6滚子链

二位气缸

三位气缸

导气接头

鼓形齿式联轴器

齿轮油泵

节流阀

压力表 (0-25MPa)

溢流阀

溢流阀

CB-100

L-63B

Y-60ZT

YF-B20B

Y-63B

66

四、推荐两年备件清单

序号

代 号

386035

512600

531801

531627

531824

531627

531824

531624

536501

536501

533001

530001

530009

535501

534001

534001

534001

539001

539001

531001

531001

531001

名 称

耐振压力表YN60-I

吸油滤油器

J形油封 330x370x18

油封 PG150x180x16

油封 PD220x260x18

油封 PG170x200x16

油封 PD250x290x18

油封 PD160x190x16

O 形圈 12.5x2.65

O 形圈 18x2.65

O 形圈 290x5.3

O 形圈 475x7

O 形圈 387x7

O 形圈 60x3.55

O 形圈 20x2.4

O 形圈 16x2.4

O 形圈 24x2.4

O 形圈 8x1.9

O 形圈 12x1.9

O 形圈 30x3.1

O 形圈 35x3.1

O 形圈 40x3.1

数量

2

1

2

4

4

4

4

4

10

10

10

10

10

1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单位

用途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备注

(0-1.6MPa)

NJU-250x180F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HG4-339-66

HG4-692-64

HG4-692-64

HG4-692-64

HG4-692-64

HG4-692-64

GB3452.1-82

GB3452.1-82

GB3452.1-82

GB3452.1-82

GB3452.1-82

GB3452.1-82

GB1235-76

GB1235-76

GB1235-76

GB1235-76

GB1235-76

GB1236-76

GB1235-76

GB1235-76

AF26001-03.01.0

AF20 (水气仪表)密封

10

件 绞车

7.00

T104-002.00

T104-015.00

T104-017.00

T104-018.00

离合器 LT500/125

离合器 LT500/250T

离合器 LT965/305T

离合器 LT1168/305T

1

1

1

1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67

四、推荐两年备件清单

序号

代 号

T104-002.03.00

T104-002.03.01.02

T104-115.22.01.00

T104-015.01

T104-115.33.03.00

T104-017.05

T104-115.34.03.00

T104-018.05

WG05211104

WG05211103

512600

AF700104-030103

512700

512600

AF300307-010108

386006

539001

539001

539001

534001

534001

534001

531001

531001

531001

425060

420000

420000

名 称

离合器气囊

离合器磨擦片

离合器气囊

离合器磨擦片

离合器气胎

离合器磨擦片

离合器气囊

离合器磨擦片

常开制动器KG-80

常闭制动器BG-80

紧急刹车阀SG2W-NUH

刹车块(闸瓦)

刹车阀手柄YC-AIBJ

刹车阀

螺钉M12×52

耐振压力表(0-10MPa)

O型圈8×1.9

O型圈10×1.9

O型圈12×1.9

O型圈16×2.4

O型圈20×2.4

O型圈24×2.4

O型圈30×3.1

O型圈35×3.1

O型圈45×3.1

螺栓 M16×65

螺母M16

弹垫16

数量

2

24

2

16

2

40

2

40

2

2

1

50

5

1

100

5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单位

用途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绞车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液压盘刹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备注

LT500/125

LT500/125

T500/250T

T500/250T

LT965/305T

LT965/305T

LT1168/305T

T1168/305T

LT07MKA-2X/080/02M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YN60-ZT

GB1235-76

GB1235-76

GB1235-76

GB1235-76

GB1235-76

GB1235-76

GB1235-76

GB1235-76

GB1235-76

GB5782-86

GB6170-86

GB93-87

68

四、推荐两年备件清单

序号

代 号

425060

420000

420060

420000

420000

420000

AF700201-0112

420000

425060

AZ502101-020216

AZ502101-020217

420000

名 称

螺栓M16×45

平垫16

螺栓M36×100

螺母M36

弹垫36

平垫圈36

螺栓M36×120

螺母M36

螺栓M20×45

螺栓M20×80

螺母M20×2

弹垫20

数量

50

50

10

20

10

10

10

10

10

16

16

16

单位

用途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绞车紧固件

备注

GB5782-86

GB97.1-86

GB5782-86

GB6170-86

GB93-87

GB95-85

AF60001-01.12

GB6172-86

GB5781-86

AZ50001-02.02.16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A

Z50001-02.02.17

GB93-87

69

五、图册及零件目录

五、图册及零件目录

70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068412a237475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