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振荡反应-实验报告

BZ振荡反应-实验报告


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360官网主页)

B-Z振荡反应

实验日期:2016/11/24 完成报告日期:2016/11/25

1

引言

1.1

实验目的

1. 了解Belousov-Zhabotinski 反应(简称B-Z 反应)的机理。

2. 通过测定电位——时间曲线求得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1.2 实验原理

对于以B-Z反应为代表的化学振荡现象,目前被普遍认同的是

Field,kooros和Noyes在1972年提出的FKN机理,,他们提出了该

反应由萨那个主过程组成:



BrOBr2HHBrO

2

HOBr

3

过程A ①



HBrOBrH2HOBr

2

式中

HBrO

2

为中间体,过程特点是大量消耗

Br

。反应中产生的

HOBr

进一步反应,使有机物MA如丙二酸按下式被溴化为BrMA,



(A1)

HOBrBrHBr

2

H

2

O



BrMABrMABrH

2

(A2)



BrOHBrOH僩2BrO

2

H

2

O

32

过程B ③

34

2BrOg2Ce2H2HBrO2Ce

22

这是一个自催化过程,在

Br

消耗到一定程度后,

HBrO

2

才转化到

按以上③、④两式进行反应,并使反应不断加速,与此同时,催化剂

Ce

3

氧化为

Ce

4

。在过程B的③和④中,③的正反应是速率控制步骤。

此外,

HBrO

2

的累积还受到下面歧化反应的制约。

1 / 11下载文档可编辑



2HBrO

2

BrO

3

HOBrH

过程C MA和

BrMA

使

Ce

离子还原为

Ce

,并产生

Br

(由

BrMA

和其他产物。这一过程目前了解得还不够,反应可大致表达为:

⑥2

Ce

+

MA

+

BrMA

f

Br

+2

Ce

+其他产物

式中f为系数,它是每两个

Ce

离子反应所产生的

Br

数,随着

BrMA

与MA参加反应的不同比例而异。过程C对化学振荡非常重要。

4

43

43

如果只有A和B,那就是一般的自催化反应或时钟反应,进行一次就

完成。正是由于过程C,以有机物MA的消耗为代价,重新得到

Br

Ce

3

,反应得以重新启动,形成周期性的振荡。

丙二酸的B-Z反应,MA为

CH

2

(COOH)

2

BrMA

即为

BrCH(COOH)

2

总反应为:

3H3BrO

3

5CH

2

(COOH)

2

3BrCH(COOH)

2

2HCOOH4CO

2

5H

2

O



Ce

3

它是由①+②+4×③+4×④+2×⑤+5×(A1)+5×(A2),再加上

⑥的特征,

8Ce

4

2BrCH(COOH)

2

4H

2

O8Ce

3

2Br

2HCOOH4CO

2

10H

组合而成。但这个反应式只是一种计量方程,并不反应实际的历程。

按在FKN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的俄勒冈模型,可以导得,振荡周期

t

与过程C即反应步骤⑥的速率系数

k

c

以及有机物的浓度

c

B

呈反比

关系,比例常数还与其他反应步骤的速率系数有关。当测定不同温度

下的振荡周期t

,如近视地忽略比例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可以估算

过程C即反应步骤⑥的表观活化能。另一方面,随着反应的进行,

c

B

逐渐减小,振荡周期将逐渐增大。

2 实验操作

2.1 实验用品

2 / 11下载文档可编辑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058957a237288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