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华为mate2)
俄罗斯军用无人机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
发布时间:2021-08-31T01:55:37.91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 作者: 王润杰 杨磊 赵昌璐
[导读] 无人机在近几次局部战争和冲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竞相发展的热点装备。
王润杰 杨磊 赵昌璐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北京 1000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俄军无人机发展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发展现状,最后总结其发展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无人机;发展现状;经验启示
无人机在近几次局部战争和冲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竞相发展的热点装备。俄格战争以后,俄罗斯军方开始
认识到无人机的重要作用,不断引进和研发新型无人机,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并呈现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强劲势头。分析俄军无人机发
展的时代背景,研究俄军无人机发展现状,总结俄军无人机发展的基本经验,对提升我无人机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俄军无人机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对抗特定对手的迫切需要
俄格战争使俄军清醒地认识到其无人机发展的落后面貌,随后各军种紧急引进了多型无人机以应对窘境。2015年俄军开始介入叙利亚
战争,多次运用“海雕-10”和“前哨”等无人机执行作战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作用有限。这两次局部战争中,俄军面对整体实力远远
弱于自己的对手,曾一度陷于被动,其无人机发展水平不高是重要原因。因此,为有效对抗“非对称”的对手,俄军必须加快无人机发展步
伐,对特定对手形成绝对优势。
(二)追赶时代步伐的现实需要
苏联解体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俄罗斯无人机发展近乎停滞,而美国、以色列等国无人机却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对俄罗斯形成绝对的领
先优势,并引领无人机的发展方向。现代先进的无人机与苏联时代发展的无人机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不可同日而语,对小型发动
机技术、自主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俄罗斯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俄罗斯高层也早已认识到本国无人机落
后的严峻形势,相继成立了无人机航空兵发展局和国家无人机中心,并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加大经费投入,抓好人才储备,以期改变落后
面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三)保持军贸优势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俄罗斯武器出口规模呈现下降的趋势,未来很有可能失去在军贸方面的优势。据俄罗斯武器贸易分析中心发布的报告,2011-
2018年俄罗斯无人机出口销售额在武器出口总销售额中占比微乎其微。而近几次局部战争和冲突表明,发展先进的无人机能够快速提升空
中作战能力,且成本较低,未来世界无人机军贸市场将相当可观。对俄罗斯而言,国防工业一直是支撑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样的
背景下,俄罗斯将顺应发展潮流,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无人机,占据世界无人机军贸市场,保持其军贸优势,以改变经济低迷的局面。
二、俄军无人机发展现状
(一)引进无人机是俄军无人机发展的重要基础
俄格战争后,俄军不得不通过引进装备和技术来满足对无人机的迫切需求。一是通过购买生产许可证的方式,从奥地利引进了S-100型
无人直升机;二是从以色列引进“搜索者”和“鸟眼-400”无人机套件在国内组装,并分别命名为“前哨”和“尖兵”。引进的无人机虽然不是当时
最先进的型号,但仍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使俄罗斯无人机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规模成为可能。目前,引进无人机及其改进型已成为俄
军战场态势感知的重要装备。俄罗斯通过引进无人机,消化和吸收其中的关键技术,对其进行改进和升级,并为后续国产无人机发展和形
成日渐丰富的谱系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二)俄军现役无人机以中轻型为主,功能相对单一
俄军不断加快无人机列装速度,目前已有多型无人机装备于俄军各军种,且达到较大的数量规模,但大部分是中型和轻型无人机,主
要用于执行侦察监视和通信中继任务,个别型号具备一定的电子对抗能力,总体来看功能比较单一。其中,“海鹰-10”轻型无人机装备数量
最多,运用范围最广,能够根据不同任务需要携带包括通信设备和电子对抗设备在内的不同部件,实现了功能模块化。但因其最大起飞重
量不足20千克,有效载荷也极为有限,极大限制了其功能、航程和航时的拓展,与之类似的还有“副翼”系列、“超光速粒子”和“石榴”等轻型
无人机。俄军现役中型无人机的典型代表是基于以色列技术的“前哨”无人机,近年来其国产化程度不断提升,改进型性能有较大的提升,
主要功能是战场监视,且具备较强的目标指示能力,但不具备对面打击能力。
(三)俄军高度重视重型、多功能无人机研发
近年来,俄军高度重视重型无人机的发展,并致力于多功能无人机的开发。目前,以“猎人”和“牵牛星”为代表的重型无人机纷纷进行
试飞验证,其共同特点是具备较长的滞空时间、较大的航程和多样化的作战能力。其中,“猎人”无人机还完成了与苏-57战机的协同飞行测
试,并有望成为苏-57未来的“忠诚僚机”。“猎人”无人机采用“飞翼”气动布局,在满油、满挂载状态下的重量可达20吨,与米格-29战机相
当,配备了先进的探测手段,且可使用苏-57战机所有的机载弹药,可同时跟踪数十个空地目标,具备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和一定的空战能
力。“牵牛星”无人机也具有较大的起飞重量,并可携带较大的有效载荷,在对地攻击的同时还可兼顾其他任务,如加挂电子对抗吊舱,对
敌实施突防干扰。
三、俄军无人机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面向能力的发展导向
俄格战争后,俄罗斯紧急引进了一批无人机,解决了装备的有无问题,但这些中小型侦察无人机仅仅是为了应对当时的直接威胁而引
进的,并不是基于能力的长远规划。近年来,俄罗斯无人机发展正大踏步跟上时代,原因在于坚持面向能力的发展导向。在应对当前威胁
和对无人机发展进行补齐补缺的同时,俄积极研究未来战争形态和作战特点,瞄准未来无人机能力需求,规划未来无人机发展,并突出集
群化和智能化。俄军以发展中小型侦察无人机为起点,不断拓展无人机功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大型多功能察打一体无人机,最终将形成型
号齐全、功能完备,适应未来战争的无人机装备体系。在面向能力的“追赶式”发展之后,不再出现“跟随式”发展的被动局面。
(二)善于借鉴先进技术并敢于创新
在无人机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俄罗斯引进了以色列和奥地利的先进技术,以许可证生产为起点,通过“两条腿走路”来弥补短板,并逐
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一方面,俄注重对引进无人机技术的消化、吸收,积极借鉴相关技术,对原有装备进行改进和升级,形成独具特色
的无人机改进型号。如,通过仿制生产以色列“搜索者”无人机,逐步实现“前哨”系列无人机后续型号的国产化,与原型号相比,起飞重量
更大,航程更远,性能更强。另一方面,瞄准世界无人机发展前沿,依靠自身的技术积累,大胆运用新型技术,不断缩小差距,并形成一
定的优势。如在“猎人”无人机发展上,俄紧跟无人机大型化、隐身化的趋势,运用现有成熟的发动机,采用先进的气动设计,达到良好的
隐身效果,并实现有人-无人机协同。
(三)注重实战化运用和检验
俄军在叙利亚作战行动中大量使用无人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俄军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明显提高了地面
和空中部队发现和消灭极端势力的能力。通过实战化运用,典型无人机的优势得以彰显。如,“前哨”无人机装备大功率光学设备可实施远
距离隐蔽侦察,“海雕-10”无人机在搜救行动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等。同时,从无人机整体运用角度看,也暴露出俄军缺少察打一体无人机这
一严重问题。通过无人机在实际作战行动中的运用,可清楚地反映单个型号无人机的优缺点,以及无人机装备整体的短板和缺项,对技术
改进和发展规划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怡彪,薛珂,王春科.国外无人机发展趋势研究[J].工程与试验,2020,60(03):41-42+64.
[2]武坤琳,李磊.从“军队-2019”国际军事论坛看俄罗斯军用无人机发展[J].飞航导弹,2019,(12):1-4+87.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050645a237116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