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夏普65寸电视所有型号)
教学目的:
1.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奥密克戎病毒的发生与预防,认清奥密克戎病毒的危害。
2.通过学习让同学们清楚奥密克戎病毒症状和传播途径,及时掌握防控奥密克戎病毒的防控
方法。
教学准备: 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疫情蔓延全球的形式下,我国疫情防控仍面临巨大挑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
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强指出,历史证明,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与
传染病斗争是持续而艰巨的过程。当前,我国面临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输入疫情的双重挑
战,节后开学复工,人员流动和聚集大幅增加,疫情防控形式严峻。
二、活动过程
(一)第一环节:正确认识奥密克戎毒株
1.什么是奥密克戎毒株
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
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 Omicron (奥密克戎)变异株。全球新冠
病毒数据库 GISAID 显示,截至2022年1月17日,118个国家提交了奥密克戎病毒基因
组序列374314条。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奥密克我变异株最早于
2021年11月27日输入我国香港,2021年12月9日首次输入我国内地。
2.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症状
据报道,奥密克戎目前仅引发“轻度疾病”,症状包括肌肉酸疼、疲倦,并伴有轻微咳嗽等。
暂未发现感染者失去味觉和嗅觉,症状并不明显。
(二)第二环节:奥密克戎毒株的特点和传播途径
1.奥密克戎毒株的三大特点
特点一危险性高
南非自11月以来出现了新冠感染者爆发,确诊病例快速增加,经过测序, Omicron 毒株
刺突蛋白变异数量达到32处,是此前德尔塔 Delta 毒株的两倍。这种病毒由于危险性较
高,因此仅仅1天时间便走完了各地。
特点二危害性强
奥密克戎刺突蛋白上的变异有32处,携带着一系列不寻常的突变,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
胞相互作用的区域,与德尔塔毒株相比,可能会增加人体二次感染新冠的风险;而且增强了
人际传播能力;毒性可能大于德尔塔。部分刺突蛋白突变有助于病毒逃避免疫,多处变异或
将弱化现有疫苗的效力。
特点三传播速度快
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很快,最初在非洲南部国家博茨瓦纳发现的变异病毒株,目前已经在欧洲
多个国家扩散。
2021年11月29日晚,南开大学黄森忠团队团队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发现,奥密克戎的传
染力比新冠变异株德尔塔的传染力增加了37.5%左右。在传播途径上,奥密克戎变异株与
传统的新冠病毒和德尔塔基本相同,主要有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污染物品、气雾剂扩散,
为防止奥密克戎入境,已经有多个国家采取了入境限制措施。
2.奥密克戎的传播途径
(1)呼吸道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甚至说话喷溅出来的呼吸道飞沫携带病毒,会导致跟他近
距离接触的人感染。
(2)接触污染物传播呼吸道飞
沫、分泌物,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病毒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别人接触被污染物体的表面,感
染病毒,接触自己的口、眼、鼻,都会被感染。
(3)空气传(气溶胶传播)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如果有感染者咳嗽、打喷嚏,除了
大颗粒的呼吸道飞沫以外,还会形成非常细的呼吸道分泌物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停,其他
人吸入,就可以导致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离开这个空间后,在空气中仍然会有病毒存在
一定的时间,其他人吸入以后可能导致感染。
3.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区别
2021年11月29日,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
常高”,可能在世界广泛传播。由此可见,与此前发现的“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有
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变异多样化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有更大的传播风险
增加二次感染新冠风险,和更强的疫苗抗药性。
第三环节:如何正确做好防控工作
1.戴口罩
戴口罩仍然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样适用。即使已经完成全程
疫苗接种和接种加强针的情况下,也同样需要在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戴口罩。
此外,还要勤洗手和做好室内通风。
2.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在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例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等症状出现时,及时监测体温,主动就
诊。
3.减少非必要出入境
短短数天时间,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报告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我国也面临该变异株输入的
风险,并且目前全球对该变异株的认识仍有限。因此,应尽量减少前往高风险地区,并加强
旅行途中的个人防护,降低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机会。
(四)第四环节:校园防疫我们应该怎么做
1.上学。勤洗手后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要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乘坐私家车上
学。如果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请务必全程戴口罩,其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公共交通工
具的物品。
2.放学。不触碰动物,回家换掉口罩后马上洗手、消毒。
3.进入校园。进校前自觉接受体温测试,体温超过37.3度时请在家自行隔离并报告指定医
疗机构。
4.家长来访。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不允许任何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如是家长来访,教师和家
长双方戴口罩,在指定地点接待,接待后消毒,或者教师和家长在校门外沟通。
三、教学总结
一切为了生命安全,防控非常重要,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一起努力战胜疫情。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973244a235562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