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近期要上市的手机)
关于篮球的励志文章_篮球精神的经典励志范文
篮球这种运动,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很喜欢。你是不是正在找篮球的励志文章?那
就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篮球的励志文章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篮球的励志文章:乔治,NBA的偶像
谁是NBA进步最快、关注度上升最快的球员?非步行者队的保罗·乔治(下文称乔治)莫
属。上一个赛季,作为三年级新生,他带领步行者队开局就打出11连胜,并最终进入东
部决赛。新赛季,乔治每场平均得分达到了23.8分,步行者队目前超越上届总冠军热火
队,位居东部第一。
穿着正装在教堂篮球场打球
乔治出生时,家人就觉得他与众不同,因为他的右耳上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洞。祖母认
为这是吉兆,虽说其中掺杂了一些迷信的说法。
乔治的确与其他的孩子有些不一样。他不愿意和同龄的孩子玩,喜欢和大孩子在一起。
他也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有很多爱好,他的爱好很单一——篮球,只有篮球。母亲保莱说:
“即便带着他去教堂,他也要在教堂篮球场上玩一会儿,根本不考虑穿的是正装。他甚至
在屋子里打球,为此打碎了很多碗和盘子。”
小时候,乔治最崇拜的人是姐姐泰莎(泰莎是大学篮球队队员),姐弟二人经常在家里
后院的球场单挑,乔治很少能够赢姐姐。泰莎在提到乔治时说:“小时候他有点‘娘’,
不过他很诚实,也很顽强。他是我们家里最小的孩子,我要时刻保护他。”
乔治成长的加州的帕姆戴尔,位于洛杉矶和旧金山之间,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城。乔
治的球风稳健有余,张扬不足,因此,虽然他有不错的身高和天赋,但关注他的大学教练
非常少。高中毕业时,考虑到离家近的因素,他选择了非篮球名校弗雷斯诺州立大学。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乔治说:“我认为弗雷斯诺州立大学对我的帮助很
大。在这里,我可以没有任何顾虑地犯错,并从中吸取教训。此外,我也不用花很长时间
坐板凳,入校就能立刻上场。”为了答谢弗雷斯诺州立大学,2013年11月,乔治自费购
买了步行者队本赛季第一场比赛的门票,送给他昔日的教练和朋友。
集体主义的好孩子
2010年,乔治参加了NBA选秀。雅虎体育的资深评论员马克·斯皮尔斯看了新秀的
最后一次测试后,在专栏中写道:“5年内,保罗·乔治将成为这届选秀球员中最优秀的那
一个。”就在这一年,步行者队如愿得到了乔治。
在很短时间内,乔治功力大增。新秀赛季,他的3分球命中率仅30%,第二年增到
39%;场均得分从7.8分增至12.1分;场均助攻从1.1次增加到2.4次。
2012-2013赛季,乔治终于爆发了。赛季一开始,乔治接替因伤无限期缺阵的格兰
杰成为步行者队的领军人物,场均得到17.4分、7.6个篮板、4.1个助攻、1.8次抢断,
命中率46.1%。如果这些数据不够直观,那就用数字和荣誉来表示吧:2013年,乔治在
休斯敦第一次参加了全明星赛,成为真正的全明星级球员;他带领步行者队进入东部决赛;
新赛季开始前,他和步行者队签订了5年9000万美元的超级合同。
不可否认,乔治是成为巨星的好苗子。在个人主义冲锋陷阵的NBA篮球世界,这个
23岁的青年从不随意投篮、单干、吃独食。他非常在意他的队友,在意他们的感受,在
意他们怎么看他,在意他们希望他做哪些事。有时候,他表现得过于小心了。
高中时,他的教练煞费苦心想让他成为球队的核心,队友也为他创造种种条件,可他
就是完成不了“致命的跳投”——他宁可把球传出去。有球队向他伸出橄榄枝时,他会带
着一鞋盒的资料找队友商量。这种性格让乔治在征战的每一级别的篮球圈里,总会被贴上
类似“胆小鬼”的标签。
乔治曾说:“对于我来说,这始终是一个困扰。”他认识到,自己需要丢弃老好人形
象,转型成为一个异常强硬的球员,他说:“就像科比和詹姆斯那样。”
巅峰对决
乔治的球衣号码是24,与科比相同,他经常会被人拿来和科比进行比较,甚至有人
说:“科比就是乔治在NBA的模板。”虽然两人没在场上对阵过,但渊源颇深:乔治从
小就看湖人队的比赛,是科比的粉丝。
2011年,湖人队前球员布莱恩·肖担任步行者队的助教,乔治闻讯喜出望外。他拉着
父亲与肖一起出去钓鱼,因为他很想从肖那儿得知科比的一切。
乔治训练想偷懒时,肖就告诉他:“我让你做的,科比也做过,而且他从来不会浪费
任何一天的训练。”这样,乔治就沉下心来,继续努力。
前几个赛季,科比与詹姆斯的对抗一直是NBA赛场上的焦点之一。现在,乔治也加
入了这一巅峰对决的阵容。
2013年5月25日,东部决赛第二场第三节进入读秒阶段,乔治摆脱詹姆斯,飞身隔
扣,5.1秒后,詹姆斯以一记超远压哨3分球做出回应。詹姆斯投中3分球后,走到乔治
面前嘀咕了几句:“嘿,我以牙还牙,年轻人。”随后两人击掌致意,很有些英雄惺惺相
惜的味道。
就在那一刹那,乔治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能给詹姆斯制造麻烦了。“这对我来说是
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永远会记得。”乔治说。
时间倒退到4年前,2009年的一场比赛,乔治既紧张又兴奋地发现,自己正防守着
NBA的“小皇帝”詹姆斯——当时乔治还是大学校队的菜鸟,被邀请参加训练营,得以
有机会和詹姆斯同场。毫无疑问,那时两人都没意识到,这是他们此后无数次对抗中的第
一次。
乔治非常尊重詹姆斯,詹姆斯也很看好乔治,经常在媒体前夸他:“他很不错,他会
成为一名伟大的球员。”
也许正是在榜样光环的感召下,乔治也为自己设定了新的目标。“我想成为MVP(最
有价值球员),我想成为最佳防守球员,我想拿到总冠军……所有的最高成就,我都想要!”
篮球的励志文章:我是艾弗森
我是艾弗森,属于篮球的艾弗森。
我属于篮球,但并不意味着属于NBA,尽管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在里面度过,但我始终认
为,那并不是生命的全部,NBA于我而言,仅仅是回眸的那一笑。
在密西西比流域,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很多朋友都在问我,离开NBA,我还会做什么。
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外行的问题,他们看似很关心篮球,其实,却丝毫不懂篮球的真谛,
当然,既然已经提及NBA这个字眼,那么,我想从NBA说起。
我不想再提那些关于最佳后卫、最佳突破、全明星阵容等字眼,我想,我做过什么,给
NBA带来过什么,知者已然清楚,不知者也再无知道的必要,我相信,大家真正关心的是我离
开NBA之后的是是非非,又或者说何去何从,既然如此,我也不再避讳。
篮球是我的生命,这是一种高雅的说法,我更愿把它说得实在点,篮球,其实就是我的饭碗。
在离开NBA一个月后,我并未完全脱离这个组织,当然,并不是我有意死皮赖脸地不走,而是
有关组织还欠我两百万美元薪水,请允许我不便透露其真实姓名,你只要明白一点,欠债还钱。
在过去的两个星期,我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催促对方付给属于我的薪水,但每次都被各种
理由一拖再拖,或许你不信,在公众眼里,那是一个资金雄厚的组织,怎么会缺我那么点薪水呢!
我也想不通,想起当年乔丹曾说过,绝不让任何一位NBA球员受半点委屈。如今看来,时过
境迁,这个世界变化太大了。
在球场需要不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篮球精神,在球场下同样需要,我亲自奔赴对方办公
室,同时给对方电话,很简单,我要薪水。但对方躲躲闪闪,说在开会,下午才回办公室。我不
想白走一趟,但也万般无奈,幸运的是,我遇到同样属于篮球的昔日搭档,他告诉我,昨天薪水
刚发下来,老板就在隔壁。
我想有些礼貌已经显得非常多余,所以,对方看见我的时候很尴尬,良久,才冒出一句话,
还差多少钱?我说两百万美元,对方一顿,又开始谈及公司近来运作的诸多困难,当然,我是不
会买账的,我告诉他,听说昨天刚刚发薪水,对所有球员。
在篮球场上,更多的是身体对抗,在篮球场下,则更需要意志斗争。对方还要继续解释,我
已经打断他,我说,一句话,今天不能白来,哪怕先给一点也好。对方一愣,大概觉得这不像我
的风格,是的,我并不缺钱花,但我必须这样做,就像在球场上,必须得分。
对方问我要拿多少,我笑笑,说,一美元。
我清楚地记得对方眼睛睁得很大,以为听错了,再次问我要拿多少,我只给了他三个字,一
美元。
沉默了许久,对方问我为什么,为什么是一美元,我说,其实自己并不缺少什么,别人可以
拖欠自己很多东西,但有一样东西必须得还,那就是尊严。
他打开电脑,轻轻地点了几下,然后告诉我,两百万美元已经打过去,他还说,对不起,这样
做,也是为了他的一份尊严。
坦白说,我有点舍不得NBA,但对我来说,如今的NBA已经不是一个时空概念,它是一种
精神,你问我离开后会做什么,这是废话,我会做很多事,当然,我还会打篮球,只不过,地点或许
变了,目标或许变了,但做人的那份尊严却永远都不会变。
篮球的励志文章:NBA的“父子党”
“对于我来说,他只是我的父亲。”飞人乔丹在很多人眼中是神,但在杰弗里的心目
中只是集严厉和慈爱于一身的父亲,他说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和许多父与子的关系一样,
“我时常走到他面前,问一些关于比赛的事情,有时我们会在一起看电视,分析一些球员
的特点。但大部分时候,他都让我独立思考,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
几乎像所有的父子一样,他们有着不同意见的交锋和辩论,最自然不过地说明爸爸和
儿子之间还有着明显的代沟。最新的劳资协议规定将未来进入NBA的新秀年龄提高到19
岁,飞人赞成这个条款,2001年他在奇才队选高中生时夸梅·布朗为状元,但布朗很长时
间的青涩让乔丹很后悔。而杰弗里反对这个新协议,他认为只要高中生足够出色,一样可
以进入NBA打球,应该给年轻球员飞翔的空间。
父子俩有过一对一的单挑。杰弗里还是孩子的时候,经常观看父亲训练和比赛,那时,
儿子只能高高地仰视父亲。随着儿子慢慢长大,父亲年岁渐长,没事的时候,两个人就到
自家的篮球场操练一番。“有时他会故意输给我,更多的时候他总是在试图封盖我。我真
正击败他只有一次。”杰弗里嘿嘿笑着,既对父亲充满骄傲,也有牛犊对老虎的不服。
乔丹从来没有要求孩子们将来一定要做什么,他说让孩子们自己去选择喜欢做的事情。
一直到今天,杰弗里还坚称选择篮球是自己的决定,父亲既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在他进
入校队打球后,乔丹要求儿子不得参加全国级别的比赛。杰弗里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他想让我更好地练习基本功,而不是热衷于抛头露面。”乔丹也去现场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932249a234725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