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诺基亚e71大陆行货)
按网管来分,可以分为网管型光纤收发器和非网管型光纤收发器。随着网络向着可运营可管理的
方向发展,大多数运营商都希望自己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均能做到可远程网管的程度,光纤收发器产品
与交换机、路由器一样也逐步向这个方向发展。对于可网管的光纤收发器还可以细分为局端可网管和
用户端可网管。局端可网管的光纤收发器主要是机架式产品,多采用主从式的管理结构,即一个主网
管模块可串联N个从网管模块,每个从网管模块定期轮询它所在子架上所有光纤收发器的状态信息,
向主网管模块提交。主网管模块一方面需要轮询自己机架上的网管信息,另一方面还需收集所有从子
架上的信息,然后汇总并提交给网管服务器。如武汉烽火网络所提供的OL200系列网管型光纤收发器
产品支持1(主)+9(从)的网管结构,一次性最多可管理150个光纤收发器。
用户端网管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在局端和客户端设备之间运行特定的协议,协议负责向局端发送客户端的状态信息,通
过局端设备的CPU来处理这些状态信息,并提交给网管服务器;第二种是局端的光纤收发器可以检测
到光口上的光功率,因此当光路上出现问题时可根据光功率来判断是光纤上的问题还是用户端设备的
故障;第三种是在用户端的光纤收发器上加装主控CPU,这样网管系统一方面可以监控到用户端设备
的工作状态,另外还可以实现远程配置和远程重启。在这三种用户端网管方式中,前两种严格来说只
是对用户端设备进行远程监控,而第三种才是真正的远程网管。但由于第三种方式在用户端添加了
CPU,从而也增加了用户端设备的成本,因此在价格方面前两种方式会更具优势一些。
·按电源分类:
内置电源光纤收发器:
内置开关电源为电信级电源
外置电源光纤收发器:
外置变压器电源多使用在民用设备上
1 / 5
按电源来分,可以分为内置电源和外置电源两种。其中内置开关电源为电信级电源,而外置变压
器电源多使用在民用设备上。前者的优势在于能支持超宽的电源电压,更好地实现稳压、滤波和设备
电源保护,减少机械式接触造成的外置故障点;后者的优势在于设备体积小巧和价格便宜。光纤收发
器产品特点:
光纤收发器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提供超低时延的数据传输。
2.对网络协议完全透明。
3.采用专用ASIC芯片实现数据线速转发。可编程ASIC将多项功能集中到一个芯片上,具有设
计简单、可靠性高、电源消耗少等优点,能使设备得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
4.机架型设备可提供热拔插功能,便于维护和无间断升级。
5.可网管设备能提供网络诊断、升级、状态报告、异常情况报告及控制等功能,能提供完整的
操作日志和报警日志。
6.设备多采用1+1的电源设计,支持超宽电源电压,实现电源保护和自动切换。
7.支持超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8.支持齐全的传输距离(0~120公里)。
光纤收发器vs光口交换机:
目前提到光纤收发器,人们常常不免会将光纤收发器与带光口的交换机进行比较,下面主要谈一
下光纤收发器相对于光口交换机的优势。
首先,光纤收发器加普通交换机在价格上远远比光口交换机便宜,特别是有些光口交换机在加插
光模块后会损失一个甚至几个电口,这样可以使运营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前期投资。
2 / 5
其次,由于交换机的光模块大多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光模块一旦损坏就需要从原厂商用相同的模
块更换,这样给后期的维护带来很大的麻烦。但光纤收发器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在互连互通上已没有
问题,因此一旦损坏也可以用其他厂商的产品替代,维护起来非常容易。
还有,光纤收发器比光口交换机在传输距离上产品更加齐全。当然光口交换机在很多方面上也具
有优势,如可统一管理、统一供电等,这里就不再讨论了。
光纤收发器的发展趋势:
光纤收发器产品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用户对设备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首先,目前的光纤收发器产品还不够智能。举个例子,当光纤收发器的光路断掉后,大多数产品
另一端的电口仍然会保持开启状态,因此上层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依然还是会继续向该电口发包,
导致数据不可达。希望广大设备提供商能在光纤收发器上实现自动切换,当光路DOWN掉后,电口
自动向上报警,并阻止上层设备继续向该端口发送数据,启用冗余链路以保证业务不中断。
其次,光纤收发器本身应能更好地适应实际的网络环境。在实际工程中,光纤收发器的使用场所
多为楼道内或室外,供电情况十分复杂,这就需要各个厂商的设备最好能支持超宽的电源电压,以适
应不稳定的供电状况。同时由于国内很多地区会出现超高温和超低温的天气情况,雷击和电磁干扰的
影响也是实际存在的,所有这些对收发器这种室外设备的影响都非常大,这就要求设备提供商在关键
元器件的采用、电路布板和焊接以及结构设计上都必须精心严格。
此外,在网管控制方面,用户大都希望所有网络设备能通过统一的网管平台来进行远程的管理,
即能够将光纤收发器的MIB库导入到整个网管信息数据库中。因此在产品研发中需保证网管信息的标
准化和兼容性。
光纤收发器在数据传输上打破了以太网电缆的百米局限性,依靠高性能的交换芯片和大容量的缓
存,在真正实现无阻塞传输交换性能的同时,还提供了平衡流量、隔离冲突和检测差错等功能,保证
数据传输时的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光纤收发器产品仍将是实际网络组建中不可
3 / 5
缺少的一部分,相信今后的光纤收发器会朝着高智能、高稳定性、可网管、低成本的方向继续发展。
光纤收发器的选择:
由于光纤收发器(Fiber Converter)为区域网络连接器设备之一,所以必须考虑与周边环境相互兼容
性的配合,及本身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反之:
价格再低,也无法得到客户的青睐!
1、本身是否支持xx及xx?
市面上有些芯片目前只能使用全双工环境,无法支持半双工,如接到其他品牌的交换机(SWITCH)
或集先器(HUB),而它又使用半双工模式,则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冲突及丢包。
2.是否与其它光纤收发器做过连接测试?
目前市面上的光纤收发器愈来愈多,如不同品牌的收发器相互的兼容性事前没做过测试则也会产
生丢包、传输时间过长、忽快忽慢等现象。
3、是否有防范丢包的安全装置?
有些厂商在制造光纤收发器时,为了降低成本,往外采用寄存器(Register)数据传输模式,这种
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传输时不稳定、丢包,而最好的就是采用缓冲线路设计,可安全避免数据丢包。
4、温度适应能力?
光纤收发器本身使用时会产生高热,温度过高时(不能大与85°C),光纤收发器是否工作正常?
是非常值得客户考虑的因素!
5、是否有符合IEEE802.3u标准?
光纤收发器如符合IEEE802.3标准,即delay time控制在46bit,如超过46bit时,则表示光纤
4 / 5
收发器所传输的距离会缩短
5 / 5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851170a233108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