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索爱w958c)
产技术的外流。”
该杂志同时列举了大量研究表明制造业有利于
经济发展。比如克利夫兰市凯斯西储大学的苏珊·赫
尔珀为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智库所做的一份报告就
是其一。该报告显示: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的确
更高些。同时,制造业公司比其他行业公司更乐于
引进开发新产品。虽然制造业产值只占美国GDP
的11%,但是国内用于研发的资金中有68%用于
制造业。
其引用赫尔伯的观点指出,“总体而言,制造业
与服务业相比,能提供更高工资的工作岗位、是创新
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减少贸易赤字,而且还能为循环
利用及绿色能源等新兴‘清洁’经济产业创造机会。
所有这些都是一国应重视发展制造业的理由。”
中国如何守住制造业的“根据地”?练好内功
始终是任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而保持企业的
创新也是关键的利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
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也
指出,“中国企业目前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
好,就是一定要创新,提升创新方面的竞争力,同时,
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
据介绍,近年来,欧美等国光伏产业的产能扩
张没有中国快,但在研发、产品特色上却有不少创
新,产品性能也普遍较高。而国内光伏企业的竞争
优势一定程度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便宜的价
格,这容易给一些国家以倾销的口实。因此,在反
对美国贸易制裁的同时,中国也应该完善自身的产
业发展政策,通过提高技术能力来改变受制于人的
局面。
总之,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已经来临,这或不
失为中国产业、企业崛起的最佳契机。用智能制造
代替人工制造,通过3D打印、机器人等来实现生
产方式的变革,以能源互联网引发重大经济转型。
而新能源、通信、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则最可
能成为探路先锋。
或许,此时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在战略新兴产业,
有更多中国企业被狙击。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那
些被狙击的中国企业——
22
/ 新经济导刊 /
New Economy Weekly
11/2012
CASE
1
案 例
华为的悲剧
奋
斗十余年,华为还是没有真正叩开美国
的大门,并在其他市场或将面临更多阻力。
相关人士担心的是,在美国众议院
情报委员会发布调查报告之后,是否会出现连锁
反应?一些美国传统盟友国家的政府部门是否会效
仿?事实上,加拿大政府官员近日已经暗示,出于
国家安全考虑,加拿大政府的通信系统可能不会使
用华为和中兴的设备。而近期美国针对华为和中兴
的调查报告,或将让英国下议院情报和安全委员会
重新动起调查的念头。
2001年,由资深副总裁陈朝晖带领的华为先遣
队择邻而居,把自己在美国的第一个分支机构设立
于科技公司扎堆的德克萨斯州Plano市。但令人遗
憾的是,此后两年,华为美国公司还几乎没有签过
一个大合同,甚至很少有人能准确读出它的名字。
直到思科发起的诉讼,华为才“一夜成名”。
2003年1月,正当中国人准备迎接春节时,思科一
纸诉状将华为告上德克萨斯州的联邦法庭。这家全
球最大的企业网络设备商在70页的诉状中,列举
华为种种“罪状”,其核心就是认为华为侵犯了其
知识产权。
当时,华为称子公司进入美国不久,主要的职
责还是研发,市场销售并未完全展开。但占据美国
路由器和交换机市场主导地位的思科,已经意识到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超越技术
这家在中低端市场极具价格竞争力的对手,已经不
愿蜷居于亚洲。思科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到2004年,尽管该诉讼以华为、思科各自发
表声明和解而收场,但这对华为带来的影响却是,
不少人总是在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对华为等中国公
司先入为主。直到现在,华为不仅被排除在美国主
流运营商的网络基础设施门外,而且还屡屡被美国
商务部、国会、外国投资委员会等以可能损害国家
安全为由,阻止其在美国的商业交易。
相关人士认为,华为遭遇的是纯竞争之外的阻
挡。2007年,华为试图并购3COM公司,但被美
国政府阻止;2010年5月,华为试图收购加州一个
破产公司3Leaf的部分资产,也由于美国相关部门
的阻挠而不得不作罢;2010年秋季,美国运营商
Sprint Nextel为其网络升级招标,华为本来可以中标,
但在国会和美国商务部的干预下,也失败了。
据媒体报道,去年初,华为被迫放弃收购
3Leaf的交易后,曾以华为美国公司董事长胡厚
崑
的名义发出了一份公开信。信中不仅坦率地对
长期以来笼罩在华为身上的“误解”给予说明,
而且表示“愿意遵照美国政府在安全方面的任何
要求,开放给美国的权威机构进行调查,我们将
坦诚地给以配合。”华为履行了承诺。今年2月
23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造访深
圳,华为还按其后续要求提交了许多文件,并参
加了9月13日的听证会。
然而,结果却是,今年10月8日,美国众议
院情报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报告仍然做出结论:华为
和中兴两家中国顶尖的电信和网络设备制造商对美
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要求所有美国政府部门最好
将其排除在采购清单之外。
那么,华为究竟怎样才能消除西方世界对其
的误会、疑虑和不信任,避免成为那些对中国心
存戒备的美国人的出气筒?有人认为,华为自证
清白的最好方式是在美国上市。最先消息显示,
华为的确在认真考虑这一计划,并已接触投资银
行寻求建议。
因为,上市是用西方世界“听得懂”、“听得进去”
的语言进行沟通和对话的基础,这不仅能大大增加
公司的透明度,也能提升华为在全球的品牌形象。
即使不这么做,若能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增加董
事会里的外部人面孔,也是可行方案之一。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担忧也不会因为华
为选择IPO而轻易消除。面对美国市场的“傲慢与
偏见”,华为总是以耐心来应对,但结果“受伤”
的还是华为。
正如华为在其美国公司官方网站上所言:“自
从2001年在美国设立第一个办公室以来,我们就
11/2012
New Economy Weekly / 新经济导刊 /
2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致力于成为美国的就业机会提供者、本地经济的贡
献者,以及社区的积极参与者。”在这一思路下,
CASE
华为选择了在美国不断进行投资、雇佣当地人、设
案 例
立研发中心。此外,华为在美国也效仿其他跨国公
司,资助高等教育和研究项目。2011年,华为此项
愤怒的三一
2
支出约为1000万美元,多年来的合作对象包括哈佛、
麻省理工、斯坦福等知名研究型大学。
过去10年,华为“轻而易举”地成长为全球
第二大电信设备提供商,但要动摇美国监管部门的
担忧却难上加难。来自华为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华为在美国的销售收入为13亿美元。尽管这
向
文波发飙了。在面对针对三一的不公正
待遇后,这位之前在媒体眼中一向低调
的三一重工总裁,终于按捺不住愤怒。
不是一笔小钱,但从比例来看,仅占其全球超过
日前,三一集团更破天荒“被迫高调”地召开发布会,
300多亿美元总营收的约4%。“这显然没有达到应
向文波带队的集团高管,就起诉奥巴马及美国外国
该有的水平,毕竟美国市场占据了全球电信支出的
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一事慷慨陈词。
约20%。”因为,在这13亿美元中,有超过9亿
同时,向文波又在微博上表达了观点,“从事
美元来自于手机等终端产品的销售。在被华为作为
情的整个过程来看,美国政府在处理该事件中所表
美国市场第三阶段目标的主流运营商网络基础设施
现的对中国人、中国企业的随意、歧视和敌意到了
市场,华为仍然颗粒无收。
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表示,“美国总统选举
类似的悲剧也发生在中兴身上。中兴美国
下一场辩论的主题居然是看哪个对中国更狠!看样
子公司创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
子美国政府是要把少数所谓‘精英’多年培养的中
Richardson。直到2006年,中兴才在美国市场取得
国人对美国的崇拜毁个干净!看下一场将如何拿中
实质性的合同,一家名为Oceanic digital Jamaica的
国说事!!”
公司采购了中兴的网络设备。据中兴相关负责人透
事件的起因大致如是:在CFIUS未给任何解释,
露,在目前美国每年超过100亿美元的网络基础设
没有按照法律程序的情况下,直接禁止与三一集团
施市场中,中兴去年的收成还不到3000万美元,
有密切关系的美国公司Ralls在美国经营风电场项
且业务均为二、三流运营商的农村地区网络覆盖。
目,而理由是其风电场“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中兴通讯的一位高管在2005年来到美国时发
面对这项任何人看来都是莫须有的罪名,三一的态
现,自己拜访的很多大中型运营商和一些美国政府
度“强硬而又无奈”。
机构,都首先会把中兴理解成一家与非洲、印度等
据了解,Ralls于2010年8月19日在美国特拉
地市场相联系的厂商,擅长打价格战,且对中兴的
华州注册为公司法人,由三一集团副总裁吴佳梁持
国企股权和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多有顾虑。
股20%,三一重工副总裁段大为持股80%,吴佳梁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为首席执行长。根据Ralls提供的文件,Ralls希望
美国电信运营商在电信设备上的支出约占全球的
在美国开发风电项目,并以此拉动三一近年来发力
20%左右;利润率则更高,美国市场的电信设备
的风电机业务。
利润约占全球的25%~30%。在这一肥沃的市场,
如果最终裁定禁止中资企业Ralls购买美国俄
华为、中兴历经10年,仍然不得其门而入,原
勒冈州的4个风电项目,相关研究员认为,这将对
因主要在于政治因素和竞争对手出于商业利益的
三一造成重大的影响:根据Ralls提供的文件显示,
使绊。
如果风电场在12月31日前无法并网,则Ralls将
24
/ 新经济导刊 /
New Economy Weekly
11/2012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845938a233006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