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发(作者:三星i408)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21)申请号 CN2.7
(22)申请日 2012.09.11
(71)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东京
(72)发明人 今田信司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陈芳
(51)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9887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权利要求说明书 说明书 幅图
(54)发明名称
可更换镜头和具有该可更换镜头的
照相机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可更换镜头和具有该可
更换镜头的照相机系统。一种可更换镜头
包括:图像稳定单元;位置检测器,被配
置为检测校正透镜的位置;以及控制器,
被配置为设置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当
可更换镜头被安装在具有根据校正透镜的
位置信息校正拾取图像的周边亮度和像差
中的至少一个的功能的第一照相机主体上
时,控制器将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设置
为第一可移动范围,并且,当可更换镜头
被安装在不具有根据校正透镜的位置信息
校正拾取图像的周边亮度或像差的功能的
第二照相机主体上时,控制器将校正透镜
的可移动范围设置为第二可移动范围,该
第二可移动范围比所述第一可移动范围
窄。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权 利 要 求 说 明 书
1.一种能够从照相机主体拆卸的可更换镜头,该可更换镜头包
图像稳定单元,被配置为通过驱动校正透镜来校正图像模糊;
位置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校正透镜的位置;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设置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
其中,
当可更换镜头被安装在具有根据校正透镜的位置信息校正拾取图
当可更换镜头被安装在不具有根据校正透镜的位置信息校正拾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头,其中,可更换镜头包括
元,以接收照相机主体的ID信息,并且
控制器基于ID信息来确定可更换镜头被安装在第一照相机主体
上还是被安装在第二照相机主体上。
通信单
括:
像的周边亮度和像差中的至少一个的功能的第一照相机主体上时,控
制器将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设置为第一可移动范围,并且
图像的周边亮度或像差的功能的第二照相机主体上时,控制器将校正
透镜的可移动范围设置为第二可移动范围,该第二可移动范围比第一
可移动范围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镜头,其中,可更换镜头包括
元,以从照相机主体接收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数据,并且
控制器基于可移动范围数据来设置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
4.一种照相机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更换镜头;以及
照相机主体,可更换镜头被附接到该照相机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机系统,其中,当照相机主体是
相机主体时,第一照相机主体包括被配置为传送校正透镜的位
置信息的通信单元。
通信单
第一照
说 明 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更换镜头(interchangeable lens)和具有该可更换
照相机系统,尤其涉及用于校正由于照相机抖动导致的图像模
像稳定。
背景技术
历史上,已知校正由于照相机抖动导致的图像模糊的图像稳定设
像拾取设备,诸如照相机。作为图像稳定设备的一个实施例,
过检测照相机抖动并根据检测到的抖动对图像拾取光学系统
定光学系统)的一部分进行移位来校正图像模糊。然
学系统进行移位时,根据位移量、焦距或光圈
致像差、畸变、或周边亮度的下降。
为解决该问题,例如,JPH4-78292公开了一种根据图像稳定光
的位移量校正色差的技术。另外,JPH6-67255公开了这样一
图像稳定光学系统的位移量控制光圈值,或者根据光圈
定光学系统的位移量,以防止在校正图像模糊时降低周
JP2005-62242公开了一种根据图像稳定光学系统的位
下降的技术。
然而,镜头更换照相机系统具有以下问题。当图像稳定光学系统
更换镜头侧时,图像处理校正单元可以位于或不位于安装可更
的照相机主体侧,所述图像处理校正单元根据图像稳定光学系
移量校正像差或周边亮度的下降。如果可更换镜头在安装的照
体不包括上述图像处理校正单元时校正图像模糊,则可能根据
位于可
换镜头
统的位
相机主
图像稳
学系统
备为图
已知通
镜头的
糊的图
(例如图像稳
而,当对图像稳定光
值,可能在拍摄的图像中导
种技术:根据
值控制图像稳
边亮度。另外,
移量校正周边亮度的
定光学系统的位移量导致像差或周边亮度的下降,并且拍摄难
像。另外,如果安装的照相机主体包括上述图像处理校正单
看的图
元,则图像稳定光学系统的位移量不需要限制而被限制,且使用了不
能校正大的抖动的照相机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根据可更换镜头与照相机主体的组合进行适当的图像
作为本发明一方面的可更换镜头包括:图像稳定单元,其被配置
驱动校正透镜来校正图像模糊;位置检测器,其被配置为检测
镜的位置;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设置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
可更换镜头被安装在具有根据校正透镜的位置信息校正拾取图
边亮度和像差中的至少一个的功能的第一照相机主体上时,控
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设置为第一可移动范围,并且,当可更
被安装在不具有根据校正透镜的位置信息校正拾取图像的周边
像差的功能的第二照相机主体上时,控制器将校正透镜的可移
设置为第二可移动范围,该第二可移动范围比所述第一可移动
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
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的框图。
图2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控制的操作的流程图。
稳定。
为通过
校正透
围。当
像的周
制器将
换镜头
亮度或
动范围
范围窄。
面将变
图3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照相机镜头通信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为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校正图像模糊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为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照相机镜头通信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为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校正图像模糊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将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图1是与本发
[第一实施例]
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照相机系统。
图1示出包括照相机主体101和可更换镜头102的照相机系统的配
自被摄体的图像拾取光束通过可更换镜头102的图像拾取光学
时返回主反射镜(instant return main mirror)103上
返回主反射镜103在中央部分具有半反射镜,以
像来形成正立图像。摄影者可以在光学取
为被摄体图像的正立图像。标号106表示
上的照度并将测量结果输入到照
MPU 107确定诸如曝光时段和F数
的测光传感器被分成多个区域,并
果。标号108表示次反射镜(sub-
103的背面并使得已经通过即
置。来
明的实施例有关的照相机系统的框图。
系统,并在即
被部分反射,该即时
准备通过五棱镜104拍摄图
景器(OVF)105中找到作
测光电路,其测量焦平面(未示出)
相机系统MPU 107中。照相机系统
的图像拾取条件。测光电路106中
且可以获得在每个区域中的测光结
mirror),其被设置在即时返回主反射镜
时返回主反射镜103的半反射镜的光束进
入距离测量单元109。距离测
并处理该信号而形成测量数
MPU 107。
量单元109通过对入射光束进行光电转换
据,并且将其输入到照相机系统
当准备拍摄图像被变为拍摄图像的操作时,即时返回主反射镜 103和
动焦平
CMOS)
次反射镜108被收回到五棱镜104侧,并通过快门驱动电路111驱
面快门110。结果,图像拾取光束在图像拾取部分112(CCD或
的表面上被成像为图像拾取光学图像。通过图像拾取部分
拾取光学图像光电转换为图像拾取信号。标号113表示定
控制图像拾取部分112的累积操作、读出操作、重置操
CDS电路(双相关采样电路),其减少图像拾取部
噪声,并且,标号115表示增益控制电路,其放大
116表示A/D转换器,其将图像拾取信号从模拟
据。标号117表示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其
图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颜色转换处
电路117中处理的图像信号被存储
112将该图像
时发生器,其
作等。标号114表示
分112的累积电荷的
图像拾取信号。标号
图像数据转换为数字图像数
对通过A/D转换器116数字化的
理以及伽马处理。在视频信号处理
到缓冲存储器
卸的存储卡
拾取模式的设
开关。
118中,并被显示在LCD 119上或被存储到可附接/可拆
120中。控制部分121包括照相机主开关或用于进行对图像
置、对存储图像文件的大小的设置或拍摄图像的释放的
照相机系统MPU 107控制上述操作,并经由在照相机主体101侧
电路122(通信单元)和在可更换镜头102侧的接口电路123
与镜头MPU 124通信。在该通信中,将照相机聚焦驱动
更换镜头102,并发送/接收诸如数字照相机主体101或
光学信息和操作状态的数据。
在可更换镜头102中,设置聚焦透镜125、变焦透镜126、图像模
的接口
(通信单元)
指令发送给可
可更换镜头102内的
糊校正
透镜127以及孔径光阑128作为图像拾取光学系统的部件。利用
头MPU 124的控制信号经由聚焦控制电路129和聚焦透镜驱动
130驱动聚焦透镜125。聚焦控制电路129除了聚焦透镜驱动电路
包括聚焦编码器等,其根据聚焦透镜的移动输出区域图形信号
信号。可用聚焦编码器检测物距。通过摄影者控制变焦控制环
出)移动变焦透镜126。变焦编码器131根据变焦透镜的移动输
图形信号。经由图像稳定控制电路(IS控制电路)132和线性
图像模糊校正透镜127。在第一实施例中,图像模糊校正
像稳定控制电路132和线性电机133构成图像稳定校正
定。通过信号处理电路136处理检测旋转抖动的
135的抖动信号,并将其输入到镜头
校正透镜驱动目标信号,并根据校正
码器(位置检测器)134输出的校
路132输出驱动信号。通过
号(位置信息)反馈
来自镜头MPU 124的
机138驱动孔径光阑
如上所述,照相机系统MPU 107和镜头MPU 124相互发送和接收
来自镜
电机
之外还
或脉冲
(未示
出区域
电机133驱动
透镜127、图
器。如下进行图像稳
角速度传感器(抖动检测器)
MPU 124中。镜头MPU 124计算
透镜驱动目标信号与从校正透镜编
正透镜的位置信号之差向图像稳定控制电
将从校正透镜编码器134输出的校正透镜位置信
给图像稳定控制电路132来进行图像稳定。利用
控制信号,经由孔径光阑控制电路137和步进电
128。开关139用于选择图像稳定的开/关。
数据。在该情况中,基于通信数据,安装的数字照相机主体
是否适于根据校正透镜位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诸如色差校
周边亮度的校正。当数字照相机主体101适于上述图像处理校
一照相机主体)时,可更换镜头102将从校正透镜编码器134
正透镜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数字照相机主体101。数字照相机主
据接收到的校正透镜位置信息在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7中进行
正或对周边亮度的校正。在上述JPH4-78292或JP2005-62242
知道了校正方法,从而将其省略。即使在该情况中,校正透镜
量变得较大,并使得周边亮度下降,由于可通过图像处理校正
101确定
正或对
正(第
输出的校
体101根
色差校
中已经
的移动
该下
降,所以可更换镜头102也进行图像稳定控制,从而扩大校正透镜的
可移动范围以校正大的抖动。相比之下,在数字照相机主体101不适
于上述图像处理校正(第二照相机主体)的情况中,由于当校正透镜
的移动量变大时导致图像的劣化,所以设置校正透镜的小的可移动范
围以进行图像稳定。
下面将参考图2、3和4示出的流程图描述可更换镜头102的操作。
将可更换镜头102简称为“镜头”,将照相机主体101称为
先,当镜头被安装到照相机上时,进行从照相机到镜
镜头MPU 124开始下面的图2中自步骤200起的操
在步骤200中,进行对镜头控制和图像稳定控制的初始设置。在
201中,进行对开关的状态检测和对变焦和聚焦的位置检测。所
包括,例如,在自动聚焦和手动聚焦之间切换的开关、用于选
稳定的开/关的开关139等。在步骤202中,确定是否已经从照
行聚焦驱动指令通信。当聚焦驱动指令被接收时,前进到步骤
当聚焦驱动指令未被接收时,前进到步骤207。
在步骤203中,通过来自照相机的聚焦驱动指令通信,还对聚焦
目标驱动量(脉冲数)进行变换,并检测来自聚焦控制电路
编码器的脉冲数目。然后,控制聚焦驱动器以通过目标
动该聚焦驱动器。在步骤204中,确定是否已经达到目
下文中,
“照相机”。首
头的串行通信,并且
作。
步骤
述开关
择图像
相机进
203,
透镜的
129中的聚焦
数目的脉冲驱
标脉冲数目P。当达到目标脉冲数目P时,前进到步骤205,当尚未达
到目标脉冲数目P时,前进到步骤206。在步骤205中,已经达到目标
脉冲数目,且停止对聚焦透镜的驱动。在步骤206中,尚未达到目标
脉冲数目,根据剩余的驱动脉冲数目设置用于聚焦透镜驱动的电机
130的速度。其在剩余的驱动脉冲数目减少时被减速。
在步骤207中,如果检测到用于在步骤201中选择图像稳定的开/
关139的“关”,则将图像模糊校正透镜127停止在光轴附近。
镜头状态通信中检测到“开”和照相机的释放开关SW1
操作图像稳定的状态。在步骤208中,确定是否
动的指令(停止镜头中的致动器的全部驱
侧不进行操作,则过一会儿后从照相机发
步骤209中,进行停止全部驱动的控制。
动停止,并将镜头MPU 124设置到
备的供电也被停止。然后,当在照
镜头通信,并唤醒休眠状态。另
省略说明。
当在这些操作期间从照相机要求串行通信中断或图像稳定控制中
进行这些中断处理。在串行通信中断处理中,进行对通信数据
并且根据解码结果进行诸如孔径光阑驱动和聚焦透镜驱动的
可以通过对通信数据的解码来确定SW1ON、SW2ON、
相机型号等。图像稳定中断是每隔接触频率生成的定时
行在间距方向(纵向)和偏航方向(yaw direction)
控制。
下面参考图3的流程图说明串行通信中断。当接收到来自照相机
时,镜头MPU 124开始下述的自步骤300起的操作。
关的开
如果在照相机
的“开”,则设置能够
从照相机接收到停止全部驱
动的指令)。如果在照相机
送停止全部驱动的指令。在
在第一实施例中,将全部致动器驱
休眠(停止)状态。对图像稳定设
相机侧进行一些操作时,照相机与
外,还进行对孔径光阑128的控制,但是
断时,
的解码,
镜头处理。还
快门速度、照
器中断,并进
(横向)的图像稳定
的通信
在步骤300中,分析来自照相机的指令(命令),并根据每个所述
行分离的处理中的一个。例如,在步骤301中接收ID通信,并
骤302中,从照相机向镜头发送关于照相机的型号或功能的信
ID信息),或者从镜头向照相机发送关于镜头的型号或功
指令进
且在步
息(照相机
能的信息(镜头ID信息)。对于ID通信,可以确定照相机是否适
于根
据校正透镜的位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该图像处理校正包括周边亮
度校正或像差校正。可以确定是否适于校正透镜位置信息通信。
在步骤303中,接收校正透镜位置信息通信,并且在步骤304中,
正透镜位置信息通信。照相机基于校正透镜位置信息进行图像
正,该图像处理校正包括周边亮度校正或像差校正。
在步骤305,接收照相机镜头状态通信。在步骤306,向照相机发
的焦距信息、IS操作状态等,或者接收照相机的状态(释放开
态、图像拾取模式、快门速度等)。此时,确定照相机是否准
拾取(SW1为“开”),如果SW1为“开”,则开始图像稳定操
在步骤307中,接收其它指令,该其它指令包括聚焦驱动指令或
阑驱动指令、对镜头的聚焦灵敏度的数据通信、或对镜头的光
通信。在步骤308中,处理这些指令。
在镜头MPU 124(控制器)中还进行对图像稳定操作的控制。将
4的流程图描述所述操作。当在镜头的主操作期间存在图像稳
头MPU 124开始图4中的自步骤400起的对图像稳定的控
在步骤400中,对抖动检测器(角速度传感器135)的抖动信号
度信号)进行A/D转换。将A/D转换的结果存储到设置为镜头
发送校
处理校
送镜头
关的状
备图像
作。
孔径光
学数据
参考图
定中断时,镜
制。
(角速
MPU 124中的VAD_DAT的RAM区域(未示出)中。在步骤401中,
确定用于选择图像稳定的开/关的开关139是“开”还是“关”。如果
为“开”(ISSWON=1),前进到步骤402,如果为“关”
(ISSWON=0),则前进到步骤403。
在步骤402中,确定是否设置SW1ON=1,即,照相机的释放开
被半按压以准备拍摄图像。如果设置SW1ON=1,则前进到步
设置SW1ON=0(即,照相机的释放开关未被半按压),
403。在步骤403,由于未进行图像稳定,所以进行对由
导致的积分计算的初始化。校正透镜驱动目标数据
在步骤404中,进行高通滤波计算。另外,在自图像稳定开始起
时段内进行时间恒定切换(time constant switching),以缓和
图像抖动。在步骤405中,使用高通滤波计算的结果作
算。将该结果存储到设置为镜头MPU 124中的
(未示出)中。DEG_DAT是偏转改变信号。
糊校正透镜127的离心量(灵敏度)的改
转变化DEG_DAT。特别是,变焦
并且从表格数据读出每个区
并将其转换为校正透镜驱动
SFTDRV也被设置为零。
关是否
骤404,如果
则前进到步骤
于高通滤波器
的预定
初始升高时的
为输入来进行积分计
DEG_DAT的RAM区域
在步骤406中,调节图像模
变,以根据聚焦和变焦位置校正偏
和聚焦位置每个都被分离到一些区域中,
域中的平均光学稳定灵敏度(度/毫米)
数据。将该计算结果存储到由镜头
区域(未示出)中。在步骤407中,MPU 124中的SFTDR设置的RAM
对图像模糊校正透镜127的位移信
MPU 124中的SFT_AD设置的
号进行A/D转换,并将其存储到由镜头
RAM区域中。
在步骤408中,确定照相机是否适于根据校正透镜位置信息的图
校正。这通过图3的ID通信确定。如果照相机适于图像处理校
前进到步骤409,如果照相机不适于图像处理校正,则前进到
步骤409中,由于照相机适于根据校正透镜位置信息的图
所以将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设置到“限值_A”(第一
1mm)。确定校正透镜驱动目标数据SFTDRV是
如果校正透镜驱动目标数据SFTDRV在“限
410,否则前进到步骤413。在步骤410
像处理
正,则
步骤411。在
像处理校正,
可移动范围,例如,
否在“限值_A”以上。
值_A”以上,则前进到步骤
中,由于校正透镜驱动目标数据
SFTDRV在“限值_A”以上,所以
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限制为
将STDRV重写到“限值_A”。从而,将校
“限值_A”。
另一方面,在步骤411中,由于照相机不适于根据校正透镜位置
图像处理校正,所以将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设置到“限值
移动范围,例如,0.5mm)。确定校正透镜驱动目标数据
否不大于“限值_B”。如果校正透镜驱动目标数据
在步骤413中,进行反馈计算(SFTDRV-SFTPST)。将该计算结
到由镜头MPU 124中的SFT_DT设置的RAM区域中。在步骤
将环路增益(loop gain)LPG_DT与步骤413的计算结果
将该计算结果存储到由镜头MPU 124中的SFT_PWM
步骤415进行相位补偿计算(相位超前补偿计算
信息的
_B”(第二可
SFTDRV是
SFTDRV在“限值_B”以上,则前进到步骤412,否则前进到步骤
413。在步骤412中,由于校正透镜驱动目标数据SFTDRV在“限值
_B”以上,所以将SFTDRV重写到“限值_B”。从而,将校正透镜的
可移动范围限制为“限值_B”。因此,与当照相机具有根据校正透镜
位置信息进行图像处理校正的功能时相比,当照相机不具有根据校正
透镜位置信息进行图像处理校正的功能时,将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
设置得更窄。结果,由于当照相机具有根据校正透镜位置信息进行图
像处理校正的功能时将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设置得较大,所以可以
进行图像稳定控制以校正较大的抖动。此时,即使校正透镜的移动量
变大,并且周边亮度降低,也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对其进行校正。另一
方面,当照相机不具有根据校正透镜位置信息进行图像处理校正的功
能时,通过在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被设置得小的状态中进行图像稳
定,可以防止产生像差或周边亮度的下降以及拍摄难看的图像。
果存储
414中,
SFT_DT相乘。
设置的RAM区域中。
(phase lead compensation calculation))以形成稳定控制系统。在步
骤416中,将步骤415的计算结果输出到镜头MPU 124的端口作为
PWM,并结束图像稳定中断。将该输出输入到IS控制电路132的驱动
器电路,通过线性电机133驱动图像模糊校正透镜127,并且校正图像
模糊。
如上所述,在图4的步骤408到412中,镜头MPU 124根据照相机
于根据校正透镜位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来将校正透镜的可移
设置到“限值_A”或“限值_B”。换句话说,当照相机适于根
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时,通过加宽校正透镜的可移动
得照相机适于校正大的抖动。即使校正透镜的移动量变
劣化,也校正图像劣化并拍摄好的图像,因为通过照相
[第二实施例]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5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照相机系
机系统的配置与图1中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首先,将参考图5的流程图描述照相机镜头通信。省略从步骤300
308的说明,因为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图3的流程图的相同。下文
描述对步骤309和310的说明。尽管没有其图,但是首先确定安
头是否适于照相机侧的校正透镜可移动范围信息通信。特别
的镜头是否具有通信单元(接收器),以进行校正透镜
是否适
动范围
据校正透镜位
范围,可以使
大并导致图像
机进行根据校正透镜位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而且,当照相机不适
于根据校正透镜位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时,通过使校正透镜的可移
动范围变窄来进行对小的抖动的校正。从而,可以防止导致像差或周
边亮度的下降以及拍摄难看的图像。如上所述,第一实施例可以根据
可更换镜头和照相机主体之间的组合方式(例如,无论照相机是否适
于根据校正透镜位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进行适当的图像稳定。
统。由于照相
到步骤
中,仅
装的镜
是,确定安装
的可移动范围
信息通信。当照相机系统MPU 107确定安装的镜头适于
移动范围信息通信时,对透镜进行可移动范围信息通
装的镜头不适于可移动范围信息通信时,不对透
息通信。在第二实施例中,假设安装的镜头适于
围信息通信(即,假设安装的镜头包括用于进行
围信息通信的通信单元)。接着,在镜头侧,由
了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信息通信,所以在步骤
可移动范围设置到接收到的数据。如果安装的照
镜位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则照相机将“限值
镜头,否则照相机将“限值_B”(例如,
透镜的接收到的可移动范围数据设
校正透镜的可
信。相反,当确定安
镜进行可移动范围信
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
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
于在步骤309中接收
310中将校正透镜的
相机适于根据校正透
_A”(例如,1mm)发送到
0.5mm)发送到镜头。镜头将校正
置到“限值_C”。
下面,将参考图6的流程图描述图像稳定操作。省略了关于与图4
部分的说明,并且,将描述从步骤417到步骤418的第二实施例
在步骤417,确定校正透镜驱动目标数据SFTDRV是否在“限值
上。“限值_C”表示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如果校正透镜驱
SFTDRV在“限值_C”以上,则前进到步骤418,否则前
骤418中,校正透镜驱动目标数据SFTDRV在“限
SFTDRV重写到“限值_C”。结果,将校正透镜
_C”。在图5的步骤309和310中设置到
(第一可移动范围)或“限值_B”
接到镜头的照相机适于根据
“限值_A”(第一可移动范
到镜头的照相机不
值_B”(第二
相似的
的操作。
_C”以
动目标数据
进到步骤413。在步
值_C”以上,从而将
的可移动范围限制为“限值
“限值_C”的数据变为“限值_A”
(第二可移动范围)。换句话说,如果附
校正透镜位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则将
围,例如1mm)设置到“限值_C”中。如果附接
适于根据校正透镜位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则将“限
可移动范围,例如0.5mm)设置到“限值_C”中。
如上所述,基于从照相机发送的校正透镜可移动范围数据,镜头
尽管参考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
开的示例实施例。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将给予最宽的解释,
括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例如,尽管在每个上
例中都描述了能够更换镜头的单反照相机,但是本发明可以适
够更换镜头的摄像机。关于变焦透镜,本发明允许将焦距的范
到要工作的预定值。
于所公
从而包
述实施
用于能
围限制
MPU 124在图5的步骤309到310中设置校正透镜可移动范围。如果照
相机适于根据校正透镜位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则发送“限值_A”
(第一可移动范围),从而校正透镜的可移动范围增加,并且照相机
可以适于校正大的抖动。即使校正透镜的移动量增大并导致图像劣
化,也校正图像劣化以获得好的图像,因为在照相机中进行根据校正
透镜位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如果照相机不适于根据校正透镜位置
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则发送“限值_B”(第二可移动范围),校正
透镜的可移动范围变窄,并且校正小的抖动。结果,可以防止导致像
差或周边亮度的下降以及拍摄难看的图像。如上所述,第二实施例可
以根据可更换镜头和照相机主体之间的组合(例如,无论照相机是否
适于根据校正透镜位置信息的图像处理校正)进行适当的图像稳定。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821994a232554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