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发(作者:联想k900官方网站)
昌邑市计划生育综合服务中心
15012系列竖隐横不隐设计计算书
基本参数: 潍坊地区基本风压0.400kN/m
2
抗震设防烈度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Ⅰ.设计依据:
《建筑幕墙》 GB/T 21086-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 139-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5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0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018-2002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GB/T 18250-2000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 GB/T 18575-2001
《高耐候结构钢》 GB/T 4171-2000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GB/T 4172-2000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 20878-2007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 基材》 GB/T 5237.1-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 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GB/T 5237.2-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 电泳涂漆型材》 GB/T 5237.3-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 粉末喷涂型材》 GB/T 5237.4-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 氟碳漆喷涂型材》 GB/T 5237.5-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 隔热型材》 GB/T 5237.6-2004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1部分 一般要求》 GB/T 3880.1-2006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2部分 力学性能》 GB/T 3880.2-2006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1部分 尺寸偏差》 GB/T 3880.3-2006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粗牙螺纹》 GB 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细牙螺纹 》 GB 3098.4-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自攻螺钉》 GB 3098.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 GB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 螺母》 GB 3098.15-2000
《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 GB/T 16823.1-1997
《点支式玻幕墙支承装置》 JG 138-2001
《吊挂式玻幕墙支承装置》 JG 139-2001
《浮法玻璃》 GB 11614-1999
《夹层玻璃》 GB 9962-1999
《镀膜玻璃 第1部分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GB/T18915.1-2002
《镀膜玻璃 第2部分 低辐射镀膜玻璃》GB/T18915.2-2002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 钢化玻璃》 GB 15763.2-2001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GB 17841-1999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 GB/T 18091-2000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 JC/T 486-2001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 JC/T 882-2001
《建筑用铝型材、铝板氟碳涂层》 JG 133-2000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锚栓》JG160-2004
《混凝土接缝用密封胶》 JC/T 881-2001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第二版) 》
《BKCADPM集成系统(BKCADPM2007版)》
Ⅱ.基本计算公式:
(1).场地类别划分: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本工程为:昌邑市计划生育综合服务中心,按C类地区计算风荷载。
(2).风荷载计算:
幕墙属于薄壁外围护构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规定采用,垂直于建筑物表
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述公式计算:
1 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
W
k
=β
z
μ
s
μ
z
W
0
(GB50009 7.1.1-1)
2 当计算围护结构时
W
k
=β
gz
μ
s1
μ
z
W
0
(GB50009 7.1.1-2)
式中:
其中: W
2
k
---垂直作用在幕墙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
β
gz
---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5.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β
gz
=K(1+2μ
f
)
其中K为地区粗糙度调整系数,μ
f
为脉动系数。经化简,得:
A类场地: β
-0.072-0.12
gz
=0.92×[1+35×(Z/10)]
B类场地: β
-0.16
gz
=0.89×[1+(Z/10)]
C类场地: β
0.108-0.22
gz
=0.85×[1+35×(Z/10)]
D类场地: β
0.252-0.30
gz
=0.80×[1+35×(Z/10)]
μ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2.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 μ
0.24
z
=1.379×(Z/10)
B类场地: μ
0.32
z
=1.000×(Z/10)
C类场地: μ
0.44
z
=0.616×(Z/10)
D类场地: μ=0.318×(Z/10)
0.60
z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第7.3.3条 验算围护构件及其连接的强度时,可按下列规
定采用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
s1
:
一、外表面
1. 正压区 按表7.3.1采用;
2. 负压区
— 对墙面, 取-1.0
— 对墙角边, 取-1.8
二、内表面
对封闭式建筑物,按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0.2或0.2。
注:上述的局部体型系数μ
s1
(1)是适用于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小于或等于1m
2
的情况,当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大于或
等于10m
2
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
s1
(10)可乘以折减系数0.8,当构件的从属面积小于10m
2
而大于1m
2
时,局部风压体
型系数μ
s1
(A)可按面积的对数线性插值,即
μ
s1
(A)=μ
s1
(1)+[μ
s1
(10)-μ
s1
(1)]
l
ogA
本工程属于C类地区,故μ
0.44
z
=0.616×(Z/10)
W
0
---基本风压,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
0.3kN/m
2
,潍坊地区取为0.400kN/m
2
(3).地震作用计算:
q
EAk
=β
E
×α
max
×G
AK
其中: q
EA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β
E
---动力放大系数,按 5.0 取定
α
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相应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定:
α
max
选择可按JGJ102-2003中的表5.3.4进行。
表5.3.4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
max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α
max
0.04 0.08(0.12) 0.16(0.24)
注:7、8度时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6度: α
max
=0.04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7度: α
max
=0.08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抗震设防烈度7度: α
max
=0.12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抗震设防烈度8度: α
max
=0.16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抗震设防烈度8度: α
max
=0.24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抗震设防烈度9度: α
max
=0.32
潍坊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故取αmax=0.12
G
2
AK
---幕墙构件的自重(N/m)
(4).作用效应组合:
一般规定,幕墙结构构件应按下列规定验算承载力和挠度:
a.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γ
0
S ≤ R
b.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S
E
≤ R/γ
RE
式中 S---荷载效应按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S
E
---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按基本组合的设计值;
R---构件抗力设计值;
γ
0
----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应取不小于1.0;
γ
RE
----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1.0;
c.挠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d
f
≤ d
f,lim
d
f
---构件在风荷载标准值或永久荷载标准值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值;
d
f,lim
---构件挠度限值;
d.双向受弯的杆件,两个方向的挠度应分别符合d
f
≤d
f,lim
的规定。
幕墙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其作用效应的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进行:
S=γ
G
S
GK
+γ
w
ψ
w
S
WK
+γ
E
ψ
E
S
EK
2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进行:
S=γ
G
S
GK
+ψ
w
γ
w
S
WK
S---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
Gk
---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S
Wk
---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S
Ek
---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
γ
G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
W
---风荷载分项系数;
γ
E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ψ
W
---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ψ
E
---地震作用的组合值系数;
进行幕墙构件的承载力设计时,作用分项系数,按下列规定取值:
①一般情况下,永久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γ
G
、γ
W
、γ
E
应分别取1.2、1.4和1.3;
②当永久荷载的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其分项系数γ
G
应取1.35;此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效应仅限于竖向
荷载效应;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766415a231431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