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手机与选对象

买手机与选对象


2024年4月20日发(作者:vivo手机官方网首页)

买手机与选对象

作者:暂无

来源:《新经济》 2014年第15期

任军豪

刚性需要和弹性需要、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是两个兼而有之,

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

手机的出现,实现了前人千里传音的幻想。手机的出现是由于人类的需要,通讯交流的需

要。智能手机的出现,不但增加了手机的功能,也使手机更加人性化,满足了各种人的各种不

同的需要。但有的人,在选择对象时,就像是在选择一台手机一样,以现在的智能手机为例,

且看手机与人的相似之处:

一、外在硬件:对应人的外在条件,具体如下:

1、手机尺寸:对应人的身高

2、屏幕的分辨率:对应人的外貌,主要是相貌

3、手机的整体设计:对应人的身材

4、电池:对应人的体力、精力、活力

5、手机品牌:对应人的社会地位、关系网

二、内在硬件和软件(包括系统):对应人的内在条件

1、摄像头:对应人的眼界、视野

2、处理器(CPU):对应人的大脑、智力

3、内存(ROM,也包括可拓展的限度):对应人所处的地位,及可上升的空间,如:就学

生而言,主要是指他所在的年级,就社会人士而言,主要指他所在的职位,可拓展部份,对应

可预见的学生的深造、职员的升职。

4、运存(RAM):对应人的能力

5、操作系统:对应人的性格,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就像人的不同性格一样

三、手机的选购:对应人对于对象的选择

1、需要:我们之所以要买手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与人通讯、交流的需要,这是刚性需要,

但对于手机功能的要求则是弹性需要,这是为也买手机而买手机,不是为了通讯而买手机,例

如,有的人(不是全部),用手机就一定要用苹果手机,但他未必就是因为喜欢IOS 系统,甚

至他用IOS 系统的手机也只是用来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上上微信、刷刷微博而已,与用两三

百块的安卓没什么区别。或者他只是想在QQ 上显示“正在iphone 上使用QQ”而已,类比于

人,有的人选对象、谈恋爱,是基于生理需要,或者说是繁衍下一代的需要(指选老婆或者老

公时);有的人是基于心理需要,或是因为孤单、寂寞或是出于跟风,别人有,我也要有。当

然,刚性需要和弹性需要、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是两个兼而有之,

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

2、购买力:你能出多少钱用于购买手机,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买到的是什么手机。类

比于人就是,你的自身条件(财产、地位、样貌、学识、性格等)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你选择对象的范围,准确点地说是,你在多大范围/圈子中可能完被选择/ 接受。

3、性价比:性价比高的手机,才是最多人抢购的手机。典型代表,如:红米、红辣椒、华

为荣耀3C、酷派大神F1等等。注意,我说的是抢购,不是喜欢,可能也有很多人喜欢苹果的

手机,也想买,但抢购的人并不多,最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苹果手机的价格比较高,也就是

因为性价比不高,有的人想买但买不起。类比于人,一个人(不管是男还是女),如果年轻貌

美、有上进心、平易近人、对另一半的要求也不高,这样的人,肯定很多人去追。注意,我说

的是追,而不是喜欢,女神、男神级别的人,固然也有很多人喜欢,但真正去追的人并不多。

4、供求关系:苹果和小米,可谓把饥饿营销运用得极致。简单地来说,就是人为地造成一

种供不应求的假象,以引起消费者的抢购。类比于人,就是性别比例的问题,以女学生为例,

一般来说理工科的班级,女生人数比较少,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就算那些少数

的女生,本身条件不怎么样,也有很大的可能可以找到对象,同样,卫校护理班的男生的状况

也差不多。但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不是某些人故意制造的,也不是假象。

5、使用体验:有的手机,单看它的配置参数,感觉很强大,但用真的用起来,不一定很流

畅。有的手机,看起来设计得很完美,真的用起来,可能会用得不顺手。这只是一台手机本身

固有的东西,它的配件或者可添加的配件也可能会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如果觉得手

机只有8G 的ROM 不够用,很多手机都可以通过加装一张内存卡来扩展它的储存空间;又如,

安卓手机root 了之后,就可以用QQ 在任何界面截图。类比于人,有的人在恋爱前性格温顺,

可能恋爱之时就变得小气,多疑等。当然,也有的人,恋爱时,比恋爱前是有进步的,例如变

得更有上进心、更懂得宽容。

四、换手机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台新买来的手机,刚开始用的时候,都感觉用得挺顺手的,

用着用着就发现了这手机的各种缺点,感觉这手机不好用了。或是因为运行很慢,或是因为分

辨率不高,或是因为像素不高,或者是因为出现了更新、更好的手机等等。当所有的不满积累

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这样一个念头:换手机。类比于人,一个人和某人开始恋爱之后,

逐渐发现对方的缺点,或者干脆是移情别恋了,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换对象。为什么会

这样呢?因为从一开始,这两个人的结合就是因为凑合,并没有多少感情基础,也就是说,一

开始,就是以一种买手机的心态去选择对象的。在笔者的朋友圈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人,有男

生,当然,也有女生。那么下面笔者将谈谈买手机与选对象的区别。

五、买手机与选对象的区别

1、手机是死物,人是活人。不管手机发展到有多智能,它始终是一个没有生命、没有思想

的死物。一台手机,你买回来的时候,它是怎样的,基本上它就是怎样的了,不会有太大的变

化,要变化也是变旧、变慢、变落后;而人是活的,有太多的可变之处,恋爱前和恋爱中,可

以有很大的差别。可能变坏,也可能变好。

2、选择性的问题。买手机,这是一个单向选择的行为,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你出得

起那个钱,就可以买到那手机;而选对象(或者说谈恋爱)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行为。你在选

对象的同时,对象也在选你。有的人,以女性居多,在选择对象时,这种单向选择思维最为严

重,她们完全不考虑自身的条件怎样,就整天幻想着有一天,天上会突然掉下一个像都敏俊、

尼格买提之类的男朋友。至于自己是否配得上他,这不是她们会考虑的问题。

3、占有欲与互动性。当你购买了一台手机,你就得到了那台手机的所有权,也就是所说,

你可以随意地操作、处置这台手机,这是一种占有权。有的人,以男性居多,在以一种买手机

的心态追到一个女生之后,会对这女生产生很强的占有欲,但他们忘记了,买手机是买手机,

恋爱是恋爱,是两码事。恋爱是两个人的互动,不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占有。

笔者作此文,只是对这一种现象作总结,并不代表笔者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也不代表笔者

认同这一作法,同时也此来提醒某些人,不要在选对象的时候,设定太多条件,尤其是男性,

设定的条件太多,你就会抱着一种买手机的心态,得到的不一定就是你想要的。当然,女人也

是,当你被选择(追)时,也要认真考虑,对方到底是在选你呢?还是把你当手机呢?

(本文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3级中国近代史硕士研究生)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588894a227896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