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怎样才能突破海外禁区 清除发展障碍

华为怎样才能突破海外禁区 清除发展障碍


2024年4月19日发(作者:一加手机官网旗舰店报价)

华为怎样才能突破海外禁区 清除发展障碍

华为到底有多可怕?这家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一直面临着来自外国政界的阻力。因为

他们担心华为会成为中国政府的特洛伊木马。

最近,一部分英国国会议员称,华为在大臣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美

国与澳大利亚政界人士已经阻止了华为获得关键合约。政治麻烦需要多年时间才能解决,

但华为可以采取措施缓解外国政要的忧虑。

华为的增长并没有受到这些事件的影响。自2008年以来,这家公司的收入以每年12%

的平均速度增长,而且其中三分之二的收入都来自海外市场。而据电信行业协会统计,美

国市场电信开支虽然高达1.1万亿美元,但华为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却仅占公司总销售额的

15%。此外,由于美国是对全球科技基调的制定者,因此华为恐惧症可能会蔓延到其他国

家的企业和政府。

而这种恐惧症的根源在于中国。虽然华为声称公司没有军方背景,但中国政府特别不

透明而且拥有强大的权力。同时,中国大公司进行融资所依赖的大银行均属国有,因此,

很难想象华为这样的大公司会拒绝听命于中国的执政党?而且,外国政府要想访问华为公

司在中国大陆总部内存储的数据必将遭遇重重阻力。所以,这种不安是有理由的不过这种

不安不应该只针对华为,而是应该针对能够接触到重要数据的所有中国公司。并且,网络

从其自身的性质而言就是脆弱的。 后门导致数据被泄露的风险,虽然只存在于理论上。但

举证责任应该由供应商承担。没有任何系统是绝对安全的,因此公司和政府只能尽量减少

被入侵的可能性。而如果供应商来自于以网络间谍活动著称的国家,抵制这些厂商在逻辑

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实际上,这种情况并非中国独有:美国政府要求它最大的互联网公

司提供用户数据所引发的愤怒就是最好的证明。既然美国能强制美国的公司提交数据,中

国自然也可以。如果企业界对总体安全问题赋予越来越多的经济价值,则华为凭借低廉的

价格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将受到侵蚀。华为改变不了自己的中国血统,也改变不了人们对

网络安全的普遍担忧。但它可以将公司治理作为改进的方向。虽然华为三分之一的员工和

三分之二的收入都在海外市场,但它在最新年报中所列的45名高层委员会成员全都是中

国人。每一个人在公司任职时间都超过了12年。华为的权力也非常集中:公司98%的股

份由员工持有同样全是中国人,这批股份被作为一个整体,结果使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单独

持有的1.2%的股份,拥有不成比例的重要性。人们认为华为是一家以爱国主义和利润双重

驱动的公司,而邀请几位大名鼎鼎的外国科技界名流加入由中国人组成的董事会,向外国

员工发放股份等做法,对于改变这种观念极有帮助。品牌熟悉度也会发挥作用。七年前,

曾经收购IBM笔记本电脑业务的联想生产的产品在美国国家部门较为敏感的网络中也被禁

止使用。但随着消费者和公司逐渐爱上联想的产品,而且美国大型供应商也有意看到联想

取得成功,于是忧虑渐渐平息。而华为不同,外国消费者还没有对华为表示维护。2012

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00万台,而其韩国竞争对手三星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却是华

为的七倍。公司不妨向另外一家规模更小的竞争对手小米学习。小米从籍籍无名变成中国

最热门的国内智能手机品牌,法宝就是生产价格低廉的手机设备,而且每周更新其自有操

作系统,以取悦科技发烧友。这表明,苹果和三星不可能垄断消费者的品味。而华为十分

之一的收入都投入到了研发工作,同时具有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华为自然可以参与

竞争。但这些都不是速效药。华为缺乏三星和苹果在几十年时间内积累的终端用户营销理

念。改变公司的治理结构,甚至在纽约或香港上市,可能帮助公司在海外赢得好感,但却

可能失去国内的盟友。而且从根本上来说,华为在海外能获得多大的成功还是要取决于政

治。但如果高层关系有所改善,华为将会发现,现在采取的自救措施未来终会带来回报。

版权声明:财富中文网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

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 華為到底有多可怕?這傢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一直面臨著來自外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526143a226637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