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l5420cpu参数)
・
326・ 垦 塑 及 0杂 20l5年6月第26卷第3期Chin JVectorBiol&Contml,June 2015,Vo1.26,No.3
・
调查研究・
武汉铁路局旅客列车携带臭虫状况调查及其防制方法探讨
李涛 ,刘小闪 ,马世伟。,官理国 ,石灿明
1武汉铁路局武汉疾病预防控制所,武汉430010;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
关键词:旅客列车;温带臭虫;侵害率;杀灭效果
中图分类号:R38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4692(2015)03—0326—02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3.030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edbug infestation in passenger trains administered
by Wuhan Railway Bureau,Ministry of Railway Administration,China
LI Tao。,LIU Xiao—shan ,MA Shi—wei .GUAN Li—guo .SHI Can—ming
1 The lastitute of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or Wuhan Railway Bureau,Wuhan 430010,Hubei Province.China;
2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Railway Sciences
2009年武汉铁路局发生一起旅客列车臭虫骚扰事件 ,
随后销声匿迹,3年后的2012年臭虫再次出现在列车上,臭
2次扣车5 d,期间杀灭作业2次,并以第2种方式配合经常
性作业。
虫复燃的迹象愈来愈猛 。为详细掌握局管列车的染虫状
况,研究有效的车辆臭虫杀灭方法,2012年在全局范围的不
同车型普速客车上开展臭虫侵害情况调查。
2结果
2012年4—5月对武汉局管全部52趟 2.1 臭虫侵害情况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调查普速旅客列车全部车次,对其中25T型
6车次、25G型5车次、25K型2车次,每种车型按硬座、软座、
列车108组的调查中,发现有臭虫侵害的3组车,其种类均为
温带臭虫,列车侵害率为2.78%。在4个季节对3车次进行调
查,车厢侵害率为0.76%,侵害季节不明显;调查中仅在硬卧车
厢发现臭虫,侵害率为2.21%,其他车厢均未侵害(表1 o
表1武汉铁路局旅客列车臭虫侵害情况调查
硬卧、软卧各随机抽取2节车厢,餐车、宿营车、其他车辆各1
节车厢进行全年4个季度,每季度1次的对比追踪调查。
1.2调查方法采用目测法,先采用针挑缝隙,并结合用
Es一生物烯丙菊酯喷洒杀灭,凡发现臭虫(包括成虫、若虫和
卵)的均为阳性车厢。目测观察重点位置为卧铺扶手缝隙、
铺套拉链、铺与墙壁缝隙和座位的间缝及墙壁缝隙等。
1.3现场杀灭方法制定3种现场杀灭方法,并追踪9个
月观察比较杀灭效果。方法一:有机磷综合连续杀灭。对
Z31/32次阳性车厢以0.5%敌敌畏 ̄-LTitt和1%倍硫磷乳剂浸
润性喷洒。上午接车时作业,下午出车时已经基本挥发殆 2.2杀灭效果方法一施药后密度很快下降至0,且在整个
尽。试验过程中避免旅客使用作业铺位,杀灭完成后更换
洁净卧具。杀灭周期为每3天1次,连续4次。方法二:高
效氯氰菊酯复配连续杀灭。对Z23/24次阳性车厢以5%高
观察期间均未发现臭虫。方法二施药后密度大幅下降,但在
3个月时发现臭虫,继续施药观察至9个月未再出现臭虫。
方法三在首次施药后密度下降为0,在1个月和3个月时均发
现臭虫,施药后观察至9个月未再发现臭虫(表2)。
效氯氰菊酯、50%倍硫磷乳油复配制剂对除卧面中间部分
以外全部的缝隙、接头处及背板滞留喷洒,卧面中间部分
及扶手钢管缝内均施以倍硫磷杀虫粉,尽可能避免影响旅
3讨论
客当晚休息。每趟进库作业1次,连续3次。方法三:扣车
综合用药。对K49/50次阳性车厢进行甩车作业,以5%高
效氯氰菊酯类、1%倍硫磷乳剂对相关铺位行浸润式滞留
喷洒,第1次杀灭后3 d列车上线运行,再次发现虫体后第
近几年来,臭虫借交通工具的播散已经引起业内人士广
泛关注 ・ 。武汉铁路局列车从2012年第2季度开始,陆续
接到旅客反映受到虫类叮咬,经现场调查确定为温带臭虫,
(下转第332页)
作者简介:李涛,男,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列车病媒生物控制研究,Emaih wtcdc_jck@126.COITI
网络出版时间:2015—04—08 09:52 网络出版地址:http:Hepub.cnki.net/kns/oldnavi/n—CNKIPub.aspx?naviid=59&BaselD=ZMSK&NaviLink
・
332・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年6月第26卷第3期Chin JVectorBid&Control,June 2015,Vo1.26,No.3
稻谷材料配制毒饵,虽然防霉能力弱于蜡块,但优于商品
颗粒毒饵 。本次实验结果也表明,无论在鼠密度高的餐
及所在街道除害站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特此志谢
参考文献
[1] 吴太平,周良才,包继永,等.武汉市居民区下水道灭鼠研究Ⅲ.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20(2):163—164.
【2]徐 权,陈文德,沈福杰,等.上海城市下水道鼠类分布特点
与防制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1,12(5):
326-329.
饮店和菜市场周边下水道内,还是在居民小区,鼠类对蒜
子或新鲜稻谷配制的毒饵拖食率远高于同浓度药物的蜡
块材料。
3.4竹节取材方便新旧毛竹均可,使用简单,将毛竹劈成
半月形,根据下水道(窨井)容积大小、深浅而裁截,按照竹
节容量的大小,用长柄小匙加饵入节即可。本次在菜市场、
餐饮店等重点行业周边的窨井、下水道中用竹节法灭鼠,取
得了较好效果。
[3]赵雪松,杨福余,华国翔.城镇下水道鼠害综合防制技术的关
键点探讨[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7,18(2):
165-166.
3.5竹节法的推广使用 下水道应用竹节法中,窨井、下水
道容积大小、深浅,出入水管堵塞与否、窨井污物和水量、灭
鼠人员的熟练程度决定了竹节法的操作技巧。因此,竹节
[4]孙红专,费娟,袁建华.灭鼠毒饵引诱剂适口性观察[J].卫生
杀虫药械,1998,4(3):l7—19.
法的推广使用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总结,尤其在对地面
鼠密度的影响程度上需要进一步评价。
志谢在项目探索过程中,得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徐仁权主任医师、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爱国医师以
[5]徐仁权,蔡恩茂,王宝兴,等.食品行业商品毒饵与自配毒饵
灭鼠效果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0,11(5):
331—333.
收稿日期:2015—02—26
(上接第326页)
表2不同杀灭方法作业后臭虫监测结果
保证列车上线前有足够的挥发时间,并督促相关人员用碱性
皂水抹擦以加速降解;三是当天铺位尽可能不安排住人,并
更换卧具。
参考文献
[1]张列武,钱俊雄,舒汉春.旅客列车臭虫侵害调查及防制对
策[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21(5):523.
[2] 许荣满.臭虫危害的复燃和防治[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0,16(5):398—399.
[3]郑剑宁,裘炯良.臭虫防治研究进展[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注:a.观察车厢车次下数字系该节车厢的车列号(唯一的识别
编号)。
20l1,17(2):145—149.
[4]陈式明,唐仕雄,郑杰盂,等.旅客列车臭虫栖息习性及防制效
其密度与国内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由于调查列车均
为空调车,一年四季气温均适合温带臭虫生存,侵害季节并
不明显。至于在不同类型车厢之间温带臭虫侵害有差异,其
原因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次现场杀灭试验结果显示,对于不能甩车的应急臭虫
果探讨[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23(1):86—87.
[5]马世伟,刘小闪.4种有机磷药物杀灭温带臭虫的实验研
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1):68—69.
[6]秦磊,丁红玉,霍伟,等.旅客列车臭虫滋扰旅客的调查分
析[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0,16(3):241.
[7]虞海燕,杨劫,任聪,等.旅客列车臭虫侵害调查、应急处置与
防制效果观察[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3,24(1):
69-71.
事件处置,在保证安全前提下以有机磷综合连续用药的杀灭
效果好且起效快,该结果与实验室结论相一致 。但是在现
场作业中,为确保有机磷类药物使用安全,应注意以下要点:
一
是使用浓度严格控制不超上限;二是早接车、速施药,绝对
收稿日期:2014—12—29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354873a223243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