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美国死了多少人

珍珠港美国死了多少人


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电脑重装系统教程win7)

珍珠港美国死了多少人

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在这一事件中美国

一共死了多少人?偷袭珍珠港之后的日本又面临着怎样的后果?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的真

相。

珍珠港美国死伤人数

1941年12月7日 (辛巳年十月十九),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

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

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

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

珍珠港位于日、美之间太平洋东部的夏威夷群岛,距日本约3500多海里,距美国本

土约2000海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1941年1月7日,山本写信给海军

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设想。此后就和几个参谋一起,秘密地制定

“Z”作战方案。6月,正式方案提出后,曾在日本上层引起争论,一些人不相信庞大的

舰队横渡3500海里而不被发现,对这一计划的可行性表示怀疑。山本固执己见,甚至以

辞职相要挟。日本为了“南进”,于10月中旬批准了这个计划。于是,山本指挥联合舰

队选择了与珍珠港相似的鹿儿岛湾,开始了充分的准备和严格的模拟训练。

1941年12月7日凌晨,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第一攻击波183架飞机,穿云破

雾,扑向珍珠港。7时53分,发回“虎、虎、虎”的信号,表示奇袭成功。此后,第二

攻击波的168架飞机再次发动攻击。仓促应战的美军损失惨重,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

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数千

官兵伤亡。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以及几艘袖珍潜艇。

这次偷袭致美国人员伤亡大约有:共2403人死亡,受伤1178人;海军:2008人阵

亡,710人受伤(死亡人数近半数自亚利桑纳号)、陆战队:109人阵亡,69人受伤、陆军:

215人阵亡,360人受伤、平民:68人死亡,35人受伤。

太平洋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相原因

1、美国希望通过卡住能源供给来遏制日本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

乏,能源短缺因此成为其称霸世界的致命弱点。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末90%的国内石

油需求来自于进口,而其中85%来自于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

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在亚洲大陆已经进行了四年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当地丰富

的自然资源。

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显然对美国的远东利益构成了威胁,然而美国国内的孤立主

义也使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左右为难,孤立主义分子认为,一方面不能向世界上受战争威胁

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侵略国家实行经济制裁。而且,在英国政府以及

美国国会的压力下,罗斯福总统被建议不能在太平洋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以免今后无法

向盟国提供援助,而且这也会导致公众注意力转移,无暇顾及希特勒的侵略计划。

1940年7月,美国通过《出口控制法案》,这正好给罗斯福总统找到了一个报复日

本在亚洲肆意扩张的借口。当日军于1940年9月开始入侵印度支那北部时,罗斯福总统

借助该法案对日本实施废铁和钢材出口禁令。不久,他又实行航空燃料和润滑油禁运,声

称这些物资只能出口到英国和其他西半球国家。

与此同时,日本人也在思索,并开始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日本军方,尤其是军队高

层,自从在中国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之后,对外交政策施加了很多恶劣影响。同时,军队高

层也是支持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的主要力量,他们主张延长在中国的战争,并进一步向亚

洲南部进军,从而实现其能源自给的帝国梦想。1940年夏天,公爵近卫文磨担任日本首

相。近卫内阁一方面默认军方在亚洲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与美国达成和解。然

而,近卫内阁授权军方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基地,并与德、意签署三国盟约,这使罗斯福总

统和国务卿赫尔无法在谈判中做出任何让步。

1940年冬季,英国跨大西洋能源供给线遭到德国潜水艇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因此越

发关注事态发展。1941年4月,德国攻占了南斯拉夫和希腊,并在克里特岛和北非重创

英军。罗斯福总统不得不下令延长美国在大西洋的中立区,并将巡航线进一步向东延伸,

以防止希特勒进攻。5月,罗斯福总统宣布进一步增强该地区潜艇追踪和护航的力度,并

调遣太平洋舰队增援大西洋舰队,美国因此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华盛顿因此将支援英

国置于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

东京方面的政策这时也开始左右摇摆。近卫内阁派亲美的野村吉三郎为驻美大使,向

华盛顿提出一些新的谈判要点,国务卿赫尔同意探讨这些计划,然而经过50次秘密会晤,

最终仍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美国拒绝就细节展开进一步探讨,他们提出谈判只有在日本

同意“四项原则”的条件下才能继续进行。日本则认为这四项原则无疑是美国在谈判方面

所设置的障碍,谈判因此陷入僵局。

2、石油储备的下降迫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1941年4月,日本和苏联签署了令世人震惊的《日苏中立条约》,6月,德国开始

攻打苏联。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日本军方高层确信他们不会与苏联在伪满洲国边境地

区发生正面冲突。美国开始停止从东海岸和其他一些港口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政府则开

始进行秘密会谈,日本军方高层与近卫首相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向日本天皇提议向亚洲南部

继续扩张,因为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天皇对此也表示同意,于是入侵马来西亚、菲律宾、

荷属东印度和香港地区的计划开始实施,同时日本还开始着手准备与美国、英国和荷兰交

战。但是具体的期限并没有定下来,与美国的谈判仍在继续。

7月24日,在法国维希政府勉强同意之下,日军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的关键要塞。

26日,罗斯福总统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所有的资产,同时向日本的石油出口只可通过许

可证贸易方式。英国和荷兰政府也立即仿效美国政府的做法。历史文件并没有说明罗斯福

总统对于做出该项决定所蕴涵的内在意义。从罗斯福总统幕僚的备忘录来看,总统只是试

图通过石油许可证贸易作为外交手段,以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然而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

产则已经使得日本无法像以前那样支付石油美元。总之,这对于美国政府强硬派而言无疑

是一场胜利,他们一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迫使日本做出让步。

在如此政治环境之下,日本因此只能动用其石油储备。历史学家赫伯特·菲思曾经这

样写道:“日本没有任何途径获取或者控制石油供给。石油储备的下降在促使日本政府做

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对于美军而言,罗斯福总统在这个时机做出的决策无疑是种失败。美国海军一直在强

调美军在太平洋的劣势,相对于拥有10艘航空母舰的日本海军而言,美国航母只有区区

3艘。而且美国海军一直敦促美国应该拖延与日本交战的时间,因为菲律宾军事基地的空

军和地面部队力量尚未得到加强。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也一直向华盛顿发出警告,

如果将日本逼入死胡同,日军将会做出没有任何暗示的猛烈还击,因为这是日本人的民族

特性。然而罗斯福总统依然坚持认为,尽管有些冒险,但这不会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他

的幕僚看似一致的看法更加促使总统认为战争依然十分遥远。即便日本攻打马来西亚和荷

属东印度,也丝毫不会影响美国本土安全。

美国对日本实施财产冻结和石油禁运使日本大为震惊。战后出版的一些历史记录表明,

日本当时已经陷入绝望。到1941年8月为止,日本石油储备只能维持日本陆军12个月、

海军18个月。9月份提前召开的御前会议将战争提到议事日程上,10月近卫内阁倒台,

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出任内阁首相。11月5日召开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促使犹豫不决的日

本天皇对美宣战,除非在谈判最后一分钟取得外交解决的途径。

3、美国割断了日本的能源供给线,使得日本法西斯狗急跳墙,孤注一掷

日本在谈判中佯装做出让步,表示同意立刻从印度支那撤军,然而日本一刻也没有放

弃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战略,因此美日谈判举步维艰,然而与美国不断延期的谈判正好帮

助日军部署完兵力。11月26日,日本又在印度支那攻占了一些地方,国务卿赫尔对此极

为愤怒,在谈判中要求日军完全从中国撤出。

而罗斯福总统与其幕僚则一直通过截取日军无线电信号,关注日军的一举一动。但他

们并不知道日军将会在何时何地采取何种行动。更糟糕的是,美国始终无法破译日本陆军

和海军的密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战争灾难,演绎了

一场人间悲剧。对于美国而言,不幸中万幸的是,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在日军偷袭的当

天正好不在港内。然而对于日本而言,偷袭珍珠港最终表明是一场更大的失败,它正好给

主战的罗斯福总统找到了对日宣战的最好借口,他再也不用说服国会以保护英国和荷兰殖

民地的名义向日本宣战,而本来对参战与否犹豫不决的美国人民也立即团结一致加入抗日

行列。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后果:16架美军飞机轰炸东京

1942年4月18日,由波音公司生产的16架B-25“空中堡垒”轰炸机,各自携带4

颗230公斤重的炸弹,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腾空而起,向日本列岛飞去。

尼米兹本来以为,这是一次和珍珠港相媲美的突袭行动,但是,在距离日本列岛650

海里的海域,一艘装载有无线电装置的日本渔船发现了这些B-25飞机,并向东京发布了

无线电预警。美军驱逐舰迅速赶到,炸沉了这艘泄密的渔船,但是,美军已经没有秘密可

保了。

好在很快就要到了,保密与否已经不再重要。然而,即将抵达日本列岛上空时,16

架飞机中,只有两架飞机的飞行员还能找到预定的飞行路径,另外14架全部迷航了,如

果要寻找既定的轰炸目标,就得绕更远的路。指挥官只好命令他们尽量飞到日本上空,赶

紧找个目标,把炸弹扔下去算了。

就这样,16架远道而来的飞机毫无秩序地从不同方向进入日本领空,然后胡乱地投

弹。接二连三的飞机和混乱不堪的战术,在日本空军那里却意外地成了杰出的战术,因为

他们无法判断这些飞机从哪里来,还有多少,然后又到哪里去。空军想升空拦截,都不知

道该怎么去拦截。

当美军投下炸弹时,东京市民还沉湎于日军在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中,根本想不到祸从

天降。很快,东京电台广播说,轰炸造成了3000人死亡。但是,日本军方迅速干涉了广

播,他们修正说,有9架美军飞机被击落,胆小怕死的敌机只是在郊区胡乱轰炸,重要的

军事单位毫发无损。

事实上,美军16架飞机把炸弹全部扔到了日本的国土上,随后都安全地离开了日本

领空。其中一架飞机飞到苏联远东城市海参崴。另外14架飞机虽然勉强飞到了中国领空,

但是由于中国空军对此一无所知,加之飞机漏油后失去控制,这14架飞机没有得到任何

有效协助,全部坠毁在中国境内。幸运的是飞行员全部跳伞,并被中国军民救起。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352612a223194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