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5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考题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5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考题


2024年4月8日发(作者:佳能g10相机多少钱)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5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考题·选择题

夏商周的更替

2023

·

广西崇左

·

七年级统考期末)

1

.部落联盟时期采用

禅让制

选取部落首领,是为

公天下

。然而在夏启继任禹首领之位后,形成

家天下

这种继任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民主制

C

.科举制

D

.察举制

2023

·

辽宁沈阳

·

七年级统考期末)

2

大禹建夏属第一,华夏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

由此歌谣获得的信息应包括()

①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②夏朝是封建社会③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2023

·

陕西渭南

·

七年级统考期末)

3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商朝纣王在位约三十年,是与夏桀并称

桀纣

的典型暴君。下列属于他在位时期的

有()

②对外征伐,耗费国力

④亲信宦官,重用外戚

C

③④

D

.①②③

①使用酷刑,残害人民

③横征暴敛,广建宫室

A

.①

B

.②③④

2023

·

河南信阳

·

七年级统考期末)

4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带兵由镐京出发,第

7

日陈师牧野。在

那里,武王发布战誓,列数纣王之罪,不到一天工夫,武王便获克商大捷。从此,一个崭新的周王朝出现在中国

历史舞台。这则史事在历史上被称为()

A

.牧野之战

B

.武王伐纣

C

国人暴动

”D

.平王东迁

2023

·

江苏常州

·

七年级统考期末)

5

周朝在全国的局势基本稳定下来后,就把巩固政权,尤其是对广大东方地区的军事占领作为首要任务。

朝采取的巩固政权的地方管理制度是()

试卷第

1

页,共

21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刺史制度

2023

·

江苏苏州

·

七年级统考期末)

6

.小明同学通过课外阅读得知:西周初期,高爵位诸侯往往被分封在中原地区。东周时,中原诸侯众多,封国

林立,因扩张受限和周边侵扰,多国衰落;边地诸侯国却因扩张便利往往形成大国。他组织同学们进行历史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该主题最恰当的是()

A

.血缘关系影响政治演变

C

.地理因素影响政治发展

2023

·

湖南湘潭

·

七年级湘潭校考期末)

7

.从夏、商、周的兴亡历史中,我们能够得到的正确历史教训不包括()

A

.统治者要勤政爱民,施行仁政

C

.统治者应亲近贤人,远离小人

2023

·

河南信阳

·

七年级统考期末)

8

.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这种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

拒不出席钧台之享。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有扈氏战败被灭。

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

指的是()

A

.王位世袭,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C

.夏朝建立军队,制定了刑法

2023

·

广东揭阳

·

七年级统考期末)

9

.年代标尺的整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其中与④相关联的应该是()

B

.禹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王朝

D

.与民争利激化了社会矛盾

B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D

.统治者对待敢于反对者应残酷无情

B

.君主专制制度遭到威胁

D

.军事扩张决定制度变革

A

.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

C

.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2023

·

江西上饶

·

七年级校联考期末)

B

.最早成熟文字甲骨文问世

D

.商鞅变法使秦国发展迅速

10

.对图所示权力交接情况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甲、乙、丙处传位都是禅让

C

.丙处传位是因启是贤德之人

B

.乙处传位主要是因禹治水有功

D

.丁处传位后形成

公天下

试卷第

2

页,共

21

2023

·

河南郑州

·

七年级统考期末)

《左传》中有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

的记载,《战国策》等书也有齐、秦等国试图从周天子手中夺鼎的记录。

11

上述记载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

A

.青铜器具异常珍贵

C

.诸侯纷争局面形成

2023

·

四川泸州

·

七年级统考期末)

12

周初大分封基于一种长远的战略规划,是为控制新征服的广大地区而采取的一项战略部署

,这种说法强调

了()

B

.分封制的内容

C

.分封制目的

D

.分封制的影响

B

.分封体制走向瓦解

D

.西周王室权威动摇

A

.分封制的特点

2023

·

四川泸州

·

七年级统考期末)

13

.距今

5300-4300

年的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在对该古城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权费墓地随葬品

中有精美的玉器,包括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而普通墓葬却随葬品较少。这说明(

A

.早期人类的起源

C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023

·

河南洛阳

·

七年级统考期末)

14

.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宫殿建筑群、墓葬群、高贵礼器,据此我们可以了解(

A

.农业起源情况

B

.夏朝建立情况

C

.夏朝文明进程

B

.出现早期国家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

.商朝文明进程

2023

·

福建南平

·

七年级统考期末)

15

.下图所示器物腹内铭文记述的内容,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研究它有助于了解()

A

.商汤灭夏

B

.盘庚迁都

C

.商朝灭亡

D

.战国局势

2023

·

广东深圳

·

七年级统考期末)

16

.中国传世文献中,并没有记载周代在湖北境内有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但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现以及春秋

中晚期曾国墓葬群的出土,却证明历史上存在着一个姬姓曾国。这说明(

A

.考古可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

C

.周代管理辖区仅在洛邑一带

B

.周代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D

.春秋战国时已经礼崩乐坏

试卷第

3

页,共

21

2023

·

广东汕头

·

七年级统考期末)

17

.在恩格斯看来,

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

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

。恩格斯旨在强调()

A

.政治斗争推动阶级分化

C

.经济发展导致战争频繁

2023

·

山西晋中

·

七年级统考期末)

。据此判断,他研学的地点在()

18

.下图为七年级同学在研学活动中做的笔记(部分)

·河南洛阳偃师区

·实证为夏朝中晚期都

城遗存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反映了阶级分化和等

级界限

A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C

.殷墟遗址博物馆

2023

·

重庆铜梁

·

七年级统考期末)

19

.下图图所示为宋代绘画《戴冠冕的夏禹像》此画像直接强调的史事是

()

B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D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B

.阶级分化推动国家产生

D

.国家出现推动阶级分化

A

.舜任用禹治理水患

C

.大禹建立了夏王朝

2023

·

广东中山

·

七年级统考期末)

B

.禹成为舜的继承人

D

.启继位确立世袭制

20

.周武王克商以后,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在朝歌管理商族遗民,同时又在朝歌的东面、西南面、北面分别

分封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为诸侯。武王这些举动旨在(

试卷第

4

页,共

21

A

.直接管理商族领地

B

.酬答灭商的功臣

C

.筹备对外开拓疆土

D

.维护东方的稳定

青铜器与甲骨文

2023

·

河北邢台

·

七年级统考期末)

21

.它体型巨大、雄伟庄严,它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塑造泥模、翻利陶范以及合范灌注等先进而复杂的工艺,代

表了我国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准。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青铜器中重量最重的一件,是一件名副其实的

是()

A.B.

C.D.

2023

·

江西上饶

·

七年级校联考期末)

22

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一片甲骨惊天下,蕞尔(形容地方很小)一邑(安阳)震寰宇。

据此

可知()

B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

.商朝闻名于世的文字成就是钟鼎文

A

.盘庚迁都最终使商朝政局稳定下来

C

.象形是甲骨文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2023

·

四川成都

·

七年级统考期末)

23

2022

6

月三星堆考古将新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与

1986

年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考古专家

表示

铜人像具有古蜀文明的特征,方座铜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尊是中原文化的代表。

由此可以佐证()

A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古蜀文字已经发展成熟

B

.巴蜀大地人才辈出

D

.青铜器在四川广为流传

试卷第

5

页,共

21

2023

·

湖南衡阳

·

七年级统考期末)

是由

(猪)

24

.组成,表示一个家庭必需要有房子和畜禽。根据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说出

字属于下列哪一类()

A

.会意

B

.象形

C

.形声

D

.假借

2023

·

河南商丘

·

七年级校考期末)

25

.下图是一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它最有可能记述的是()

A

.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

C

.商王武丁的祭祀活动

2023

·

陕西咸阳

·

七年级统考期末)

B

.夏桀的残暴统治

D

.大禹治水的经过

26

.下图是商代青铜器四羊方尊,这件青铜器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四角各塑

一羊,肩部四角是

4

个卷角羊头,精美无比。这反映出商朝青铜器()

A

.工艺高超

B

.种类众多

C

.数量庞大

D

.工序紊乱

2023

·

河南信阳

·

七年级统考期末)

27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内底铸有铭文

宅兹中国

。这是目前所见

中国

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这可以用来说明青铜器()

A

.是主要的书写载体

C

.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2023

·

四川乐山

·

七年级统考期末)

28

2022

年亮相央视春晚的青铜大面具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器物。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是用于祭祀或宗教仪

式中的辅助用具,展现了商代中晚期蜀国青铜文明的高度发达。夏商以后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

B

.制作精美工艺精湛

D

.数量众多种类齐全

试卷第

6

页,共

21

A

.食器

B

.武器

C

.礼器

D

.农具

2023

·

广东汕头

·

七年级统考期末)

《春秋公羊传注疏》记载:

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29

.青铜鼎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之一。

由此可知,青铜鼎()

A

.生产数量极多

B

.工艺水平极高

C

.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D

.分布极其广泛

2023

·

四川泸州

·

七年级统考期末)

30

因为殷墟,中国信史上推至商代

”,

是因为此处发掘出了()

A

.司母戊鼎

B

.刻有文字的甲骨

C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D

.太阳神鸟金饰

2023

·

河北保定

·

七年级统考期末)

31

.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上。所记内容涵盖祭

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这说明甲骨文()

A

.记录了商代人的社会生活

C

.均以隶书的字体进行呈现

2023

·

山东济南

·

七年级统考期末)

32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虽有原始图画的痕迹,但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系统的文字。甲骨文的内容

主要是记录商王占卜的卜辞。这说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A

.记录的卜辞与历史研究无关

C

.是研究商朝文明的唯一史料

2023

·

广东汕头

·

七年级统考期末)

33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被称为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据研究,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双耳所

饰的云纹、青铜神树的夔龙纹等,都是当时中原青铜器常见的纹饰类型。据此可知,该时期()

A

.手工业生产趋于标准化

B

.中外之间交流频繁

试卷第

7

页,共

21

B

.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D

.是了解夏朝社会的主要依据

B

.是研究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史料

D

.全面反映了商朝

500

余年的历史

C

.已出现跨区域文化交流

2023

·

河北邢台

·

七年级校联考期末)

34

.图

1

、图

2

所示文物共同印证了()

D

.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A

.商代青铜工艺高超

C

.西周社会经济发展

2023

·

河南三门峡

·

七年级统考期末)

B

.夏朝等级界限严格

D

.战国群雄并起争霸

35

20

世纪

90

年代,考古人员在三门峡市发掘

M2001

虢君虢季大墓时,发现该墓中有列鼎

7

件,其余青铜器若

干。由此可见当时的青铜器是()

A

.生产工具

B

.生活器皿

C

.祭祀礼器

D

.权力象征

2023

·

山西晋中

·

七年级统考期末)

36

.下图甲骨文中记载了某一王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战争。由此推断,该王朝是()

妇好率领一万三千军队伐羌方的卜甲,辛巴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

呼伐

(

羌)

妇好伐羌方

卜甲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2023

·

广东中山

·

七年级统考期末)

37

.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报告记载,当地曾发现

储存龟料之所,大小数百只,皆为腹背完整之龟甲

。最可能与

之有关的是()

B

.贵族的饮食风尚

C

.残忍的殉葬风俗

D

.系统的文字刻写

A

.遗留的狩猎经济

2023

·

广东中山

·

七年级统考期末)

38

何尊

是我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

的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体圆口方体,尊身上的铭文提到周武王在世

试卷第

8

页,共

21

时决定营建洛邑。据此可推知的是青铜器(

A

.均为祭器

B

.始于西周

C

.替代甲骨

D

.记录史事

2023

·

河北保定

·

七年级统考期末)

39

.湖南省博物馆于

2021

12

30

日开始,推出了中华文明系列原创大展。展览汇集

280

余件(套)青铜器

珍品,从

王的时代

”“

国之大事

”“

庙堂之下

”“

古典余辉

四部分着手,凸显青铜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适于作为此次展览的主题()

A

.青铜器与甲骨文

C

.中国古代青铜器巡礼

2023

·

河北

·

七年级统考期末)

40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表格中的甲骨文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

B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繁荣

D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幸古代的手铐、脚铐

圉关人的监狱

劓用刀把鼻子割掉

伐用戈把头砍掉

A.商朝的奴隶众多B.商朝经济发达C.商朝的刑罚残酷D.商朝文化繁荣

动荡的春秋时期

(2023上·山东滨州·七年级统考期末)

41.迁都洛邑的周平王去世后,周桓王继位,与担任周王室卿士的郑庄公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周王室军队

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庄公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一事件反映了

()

B.王室衰微C.群雄兼并D.百家争鸣A.诸侯争霸

(2023上·四川自贡·七年级统考期末)

42.在“读史明智”主题活动中,小李同学在一书中看到了如下目录,据此推断该书的主题是(

目录

·

第一章周室东迁王纲解纽

试卷第

9

页,共

21

·第二章列国争霸的序幕

·第三章“尊王攘夷”

·第四章晋国的兴起和晋文公的霸

……

A

.文明起源

C

.合纵连横

……

早期国家

改革变法

B

.王室衰微

D

.帝国始建

诸侯争霸

二世而亡

2023

·

四川凉山

·

七年级统考期末)

43

.春秋时期的孔子为实现自己治世理想,先后到过魏、曹、宋、齐、郑、晋等九国游说各国国君,但途径洛邑

时却没有去朝见周天子。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孔子对周礼不屑一顾

C

.其治世理想只适合诸侯国

2023

·

四川自贡

·

七年级统考期末)

44

.大事年表是把重要历史事件按年代排列起来的一种参考资料。下列是春秋时期某位国君的大事年表,据此推

断这位国君是(

公元前685

继任国君,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

公元前663

率军大破山戎,解燕国之危

公元前

651

在葵丘会盟诸侯,确立中原霸主地位,是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

B

.到洛邑的交通不方便

D

.周天子势力已衰微

(2023上·山东济南·七年级统考期末)

45.春秋战国之交,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及牛耕技术的使用,极大地节省了社会劳动力,促进了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该材料旨在说明铁器及牛耕技术出现的(

A.影响B.经过C.性质D.背景

(2023上·福建南平·七年级统考期末)

46.《史记·周本纪》:昭王之时,王道衰微;穆王即位,王道衰微;懿王之时,王道衰微。这一状况最终导致了

()

试卷第

10

页,共

21

A

.国家建立

B

.诸侯争霸

C

.政权更迭

D

.王朝统一

2023

·

四川遂宁

·

七年级统考期末)

47

.下图是

1923

年在山西浑源李裕村出土的春秋后期的

牺尊

,又称

牛尊

,与其它出土的先秦

牛尊

相比,

最具特色之处就是牛鼻上扣着的鼻环,有学者称这个鼻环包含了很重要的历史信息。你认为最合理的历史信息解

读是()

A

.春秋后期祖先崇拜日渐淡化

C

.春秋后期牛耕技术初步推广

2023

·

广东深圳

·

七年级统考期末)

B

.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D

.牛作为祭祀地位下降

48

.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出土了勾践剑动回和夫差矛。与这两件文物

相关的成语是(

A

.退避三舍

B

.纸上谈兵

C

.朝秦暮楚

D

.卧薪尝胆

2023

·

广东汕头

·

七年级统考期末)

49

.春秋战国时期蓬勃发展的体育项目,都与军事训练有密切关系。如射箭、举重、武艺、摔跤、田径、游泳、

赛马、击剑尤为兴盛。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

A

.经济富足,娱乐多样

C

.战争影响,强兵治国

2023

·

重庆开州

·

七年级统考期末)

50

.观察下列两组历史图片,下列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B

.体育发达,人才辈出

D

.严格训练,竞赛频繁

图片一图片二

B

.图片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D

.共同说明农业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

A

.图片一是河姆渡人使用的骨耜

C

.都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深耕细作

2023

·

河南信阳

·

七年级统考期末)

51

.春秋早期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等诸侯都称为

,而战国开始,魏惠王、秦孝文王、齐威王等诸侯都

相称,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试卷第

11

页,共

21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2513254a207302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