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康佳手机官网)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
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某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展开活动:“模仿北京人的一天生活”,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
A.使用打制石器猎取食物 B.使用磨制石器猎取食物
C.会人工取火 D.会缝制衣服
2. 下列各图中,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最有可能是( )
A.
B.
D.
C.
3. 2019年4月5号,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
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他的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他是著名的治水英雄 D.他的妻子发明缫丝和纺织
4. 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如果用世纪年代的纪年
方式表述,这一事件发生在( )
A.公元前10世纪 B.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10世纪 D.公元11世纪
5. 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
字是
A.字母文字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6. 在2022年的春晚上三星堆青铜面具的亮相,让亿万观众感受到青铜文明的绚烂
多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开始出现青铜器 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四羊方尊是目前已发现最重的青铜器 D.青铜铸造业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7.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B.
C.
D.
8. 《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在战国时期,湖南是
在哪个诸侯国的统治范围内( )
A.韩 B.魏 C.楚 D.齐
9. 2008年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许多建筑物在这一次地震中被毁坏。而处于震
区岷江江中修建于2200年前的一座综合性的水利工程仍可以正常使用,这项工程
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10. 下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其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1.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与之相关的是哪一历
史事件(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楚汉之争 D.黄巢起义
12.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
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优先发展工商业 B.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C.推恩令 D.征收沉重的赋税
13.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有( )
A.严刑峻法 B.外戚宦官专权 C.推广铁器牛耕 D.轻徭薄赋
14. 《汉书》中记载“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向汉武帝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谁( )
A.张骞 B.司马迁 C.董仲舒 D.主父偃
15. 东汉梁太后之兄梁翼独揽朝政20年,先后立了三个皇帝,一家人都当官封侯,
这说明( )
A.外戚势力过大 B.宦官当权
C.丞相权力过大 D.官僚机构臃肿
16. 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
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麻沸散 C.制作丝绸技术 D.凿井技术
17.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昌盛,下列人物和成就连线错误的是( )
A.王羲之——《兰亭集序》 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C.华佗——麻沸散 D.司马光——《史记》
18. 运用时间轴培养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小钟同学在学习“三国鼎立”
时制作如下时间轴,与该时间轴上的“221年”相对应的事件是( )
A.曹丕称帝 B.刘备称帝 C.孙权称帝
19. “自东汉末年以来,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逃往战争较少、相对安定的南方,西
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
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材料表明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
原因有( )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先进技术 ②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③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选项中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夏朝建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
建王朝
D.曹操称帝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2513202a207301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