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危机下供应链的挑战及应对方法

突发危机下供应链的挑战及应对方法


2024年4月7日发(作者:麒麟990和麒麟9000处理器哪个好)

突发危机下供应链的挑战及应对方法

发布时间:2021-08-09T15:41:51.51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中 作者: 陈亚丽

[导读] 从今年年初的美国大雪到萨瑞电子厂大火,2021年全球进入了芯片荒的局面,供应链上的下游生产企业措手不及。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陈亚丽 211000

摘要:从今年年初的美国大雪到萨瑞电子厂大火,2021年全球进入了芯片荒的局面,供应链上的下游生产企业措手不及。本文就面对突发

的危机,供应链应该如何应对,做好风险管控,才能够持续的供应,做个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芯片缺料,区域化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能力管理

1. 引言

2020年初,多数车企对市场的预测持悲观预期,对于芯片,他们主动撤单,供应链备货大幅下降,生产计划萎缩。虽然芯片供应商台

积电方面曾多次提醒汽车领域的客户,一旦砍单,再想要追加订单,产能是不可能一下调转过来的,不过,未能阻止砍单行动。数据显

示,全球超60%的车规级芯片晶圆由台积电代工,2020年第二季度汽车芯片占台积电营收比例由5%~6%降至2%~3%。就在汽车领域客户

大肆砍单之际,同年第二季度,手机、电脑、游戏机等消费电子需求率先开始走高,2020年第四季度车市向好,汽车半导体产能出现不

足。

2021年2月,美国半导体重镇德克萨斯州遭遇罕见暴雪,导致天然气管道被冻结,全州大面积停电,电力供应紧张,造成包括三星、

恩智浦、英飞凌等半导体厂商在该地的工厂停产。雪上加霜,今年3月底,全球第三大汽车芯片厂瑞萨电子位于日本茨城县的一座生产12英

寸晶圆的大楼突发大火,直接导致工厂临时停产。当时火灾波及的终端芯片66%为汽车车用芯片,34%为基础设备、loT芯片。而该生产线

制造的汽车MCU正是汽车行业极度短缺的半导体,瑞萨在该领域占全球市场的30%。6月,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包括联电、世界先进、旺宏

等晶圆大厂面对由高温引发、可能到来的停水危机,至此,全球进入芯片荒时代。除了供需错判的原因,芯片短缺还受一些恐慌性心理的

影响,大家预测到芯片短缺,都加大订单。一旦加大订单后,产能就会不足,每家企业下的订单比原来高出1~3倍,汇集到芯片厂家手里,

是完全保证不了的。

2. 供应链的现状

据行业预测,在各个供应商加大投入,多量产发货的情况下,此次芯片荒到2021年年底将逐步缓解,但是从长期来看,芯片供应会持

续处于紧张状态,理由是随着5G 的商用,人工智能的一步步推广,自动驾驶的推行,对芯片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芯片的缺料还有

可能继续发生。一位资深供应链专家说过,各种意想不到的灾难随时会发生,只有做好了准备,才能让供应链保持应对能力,否则供应链

就会断裂,一旦供应链断裂,客户需求得不到满足,势必将影响企业的利益和声誉。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做好供应链的准备和供应链的风险

管控,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保证供应链的持续供应能力呢。本论文将从研发备份设计方案,2nd source 导入,供应商关系处理和战略性

材料储备的四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3. 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案

首先,研发的设计方案的备份。在过去的全球供应链的发展下,很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研发设计只有一个研发设计方案。通常,

在成本制约条件下,为了达到设计的输出要求,很多材料都用的临界值的版本,这样的设计往往对元器件的要求特别高。为了保证供应链

的稳定,减少突发情况带来的供应链断供风险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品牌效应,现在很多公司也开始重新思考设计方案和成本的平

衡,有一些看的比较长远的公司在研发在做设计的时候,就明确要求研发工程师不能设计的产品有且仅仅能用某一个芯片,那么这样的设

计在以后的量产供应中,会带来很多的供应链风险,如果在设计之初,因为设计能力,项目上市时间紧迫,设计方案的复杂性等等各种因

素的影响下,导致仅仅只能用某一个元器件,那么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也会给项目提出需求,要求做好风险管控,尽早引入备份的设计

方案,找到备选的芯片元器件。如果条件允许,还会要求这样的备选设计方案需要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前就完成,以保证项目在量产的时候的

供应链的稳定性。这样的要求,从成本管控角度来说,肯定是增加了成本的,从长远供应角度,给供应链增加了灵活性,降低了缺料停产

的风险。

第二,如果某一颗关键元器件有且仅只有一家供应商供应的话,那么对供应链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需要尽早引入2nd source . 引入

2nd source不仅仅能够解决后续可能出现的缺料风险,还降低材料成本、提高谈判筹码、替换不信任供应商、优化产品品质等等。从供应

链的角度来看,不仅仅要求一个关键元器件需要有两家供应商,而且要求在引入的2nd source供应商还要满足供应商的供应能力的分布

图,比如,不能第一家供应商属于断供风险评估较高的供应商,选的2nd source还是断供风险评估高的供应商,这样的2nd source的导入

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供应链的缺料风险,我们需要的是至少一高一低,两个都属于中等供货风险的这样的组合。还要要求到有地域性的

覆盖率,2011年,日本本州岛的地震和海啸造成全球范围内半导体,通信制造和机械制造行业的供应链混乱,从那以后,供应商区域分布要求

就开始慢慢的在供应链上被重视起来了。

第三,要和供应商之间做好关系管理。如果我们将原材料和物资类比成“水源”,那么供应商就相当于上游的水龙头,在供应商的布局

上,我们应当尽量选择稳定性更高实力更强的一级供应商,并能了解和掌握到二级供应商(即供应商的供应商)的信息。尽可能要求一级

供应商分担关键资源的供应风险,以推动其主动提升对二级甚至三级供应商的管控。曾有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企业对一级以外的供应商

是没有清晰了解的。很多的企业都注重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忽视与供应商、服务商的关系。而供应商和服务商则往往处于供应链的上游,

灾难发生时,他们是否能够尽全力来对企业供应链进行支持至关重要。虽然灾难的发生是一时的,短暂的,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维护却是

长期的,要努力做到和供应商同舟共济,建立供应链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做了,和供应商的关系才会得以有效的维持,才能在灾难来临

时,实现同舟共济的互帮互助。我在的一家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中就明确提到过,我们不是供应商和客户关系,我们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想

必也是贯彻了这一理论。

第四,在供应链上,我们还需要一些战略性材料的储备。以北京奔驰为例,由于仅储备了1天的安全库存,在2020年,因为疫情停工

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天超过4亿元,北京奔驰不得不向政府发出请求函,请求特批其在天津武清的19家零配件供应商提前复工。面对大环境的

重大突发变化,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超大型企业,若是在供应链上出现某种材料/元器件的断供,都将可能遭受巨额经济损失,甚至面临难以

翻身的严重后果。库存相当于蓄水池的水量,库存储备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安全性、抗冲击性越高,韧性也就越强,但是很多供应链都要

求0库存,或者能少备就少备库存。然而,一些替代性强,容易找到替代料,供应链不紧张,甚至供应能力冗余的材料,不备库存,完全可

以接受,但是对于关键的元器件,或者供应能力不好的元器件,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安全的库存水位才能够给企业喘息的关键机会。当

然我也是认同,库存成本作为供应链成本的重要构成,存储越多,成本越高,给企业带来的负担也越大,因此库存也并非越多越好,而是

需要优化的库存结构。并且无论是供应商的管理还是库存的储备,其前提都是需要先梳理清楚企业所需的所有物资和原材料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2454191a206233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