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苹果x二手最新报价)
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野战防空在苏联陆军战役战术理论中占有
重要地位,战后苏联红军一直很重视野战防空尤其是自行高炮的发展,笔者尝试用几个典
型装备的经历来阐述卫国战争后苏军自行高炮的发展历史,以及与中国高炮发展的对比,
不当谬误之处,请读者海涵。
1957年11月7日的红场胜利日大阅兵
二战时期苏联红军虽然拥有庞大的坦克部队,但其合成化却很不完整,譬如很少装备
装甲车,伴随坦克的步兵的典型标志是一群人肉坐在T-34坦克上面。自行高炮就更加罕
见,仅在战时利用T-34坦克车体设计过几种简单的37毫米自行高炮,以及利用老式坦克
装甲车改装的双联14.5毫米自行高射机枪,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装备部队。一般而言,自
行高炮在苏联卫国战争的军事装备历史上是个空白。
按照苏联武装力量的统计,二战期间,大约有68%的敌机是被25至37毫米小口径高
炮所击落的,因而,苏军据此提出要搞一种37毫米的自行高炮。1945年,以苏-76M自
行火炮车体为基础研制出ZSU-37式37毫米自行高炮,仅仅是简单的将L/63 M1939式
37毫米高炮安装在装甲战车上,到1948年仅装备了75辆。相对于拥有几万辆坦克的钢
铁怪兽一样的苏联红军,ZSU-37式37毫米自行高炮无论是装备数量还是战斗性能,都不
能令人满意。该炮使用两台嘎斯202汽油发动机,最高时速只有3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
很可怜,只有260公里。该炮配备了带有体视测距功能的一体化光学瞄准镜,能够自动测
距并实现半自动装表。理论射速120~130发/分钟,实际战斗射速只有50~60发/分钟,
有效斜距2500米,最大射高6500米。上述性能对二战时期的低速螺旋桨飞机或许是有
效地,但在高速喷气式战斗机已经开始大规模服役的40年代末,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541905a192196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