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官方网站购物)
超音速飞机的分代及特性
首先,现代战斗机得分代在世界上有两种标准,欧美标准和俄罗斯标准。俄罗斯战机的
分代,多一代主要是对进入喷气机时代的启示时代划分不同,原苏联比美国早,将简易飞机
化成了第一代。我国现在采用的是欧美标准。
第一代战斗机是指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交付使用的各类喷气式战机,它们的技术特点是
以涡轮喷气发动机为动力,速度达到高亚音速或跨音速,武器以航炮为主,有的配以火箭。
代表机型有苏联的米格—15、米格—17、米格—19,中国的歼5、歼6,美国的F—86、F—100,
英国的“闪电”和法国的“超神秘”等飞机。
第二代战斗机以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中国的歼7、歼8,美国的F—4、F—5、F—104
和法国的“幻影”III等为代表的各类喷气式战机。它们的特点是最大飞行速度2—2.5马
赫,武器为航炮和第一代空空导弹。这一代战斗机普遍强调高空高速性能,这种技术要求也
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风靡一时。
第3代战斗机是20世纪70代末期开始研制的苏联的米格—29、苏—27、苏-30、苏-35,
中国的歼10、歼11A、歼11B、枭龙,美国的F—16、F—14、F—15、F—18以及法国的“幻
影”2000等为代表的喷气式战机。设计理念从追求高空高速到具有良好的中低空机动性。其
武器以空空导弹为主,航炮为辅,有较好的火控雷达系统。这一代飞机特别强调机动性和敏
捷性,最大速度和升限与第二代相当,但航程较大,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至于第四代现代战斗机,目前惟一进入实用阶段的战机便是美国的F—22,它的投入使
用标志着战斗机将进入第四代。此外,俄罗斯研制中的米格I.42型战斗机,中国研制中的
歼14战斗机,日本研制中的“心神”战斗机(F22的日本版),美国研制中的F35战斗机,也
属于这代战机。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第四代战机的技术特点为:具有高敏捷性,隐身能力
强,能够短距起飞或垂直降落,可以进行超音速巡航,超机动,并装备内埋式武器舱,对多
个目标进行同时攻击。
第一代战斗机的机载设备和武装系统比较简单,最大平飞速度小(不等作超音速飞行),
升限,加速度性和爬升率也不高。第一代战斗机的代表型有:苏联的米格-15、米格-17,美
国F-84、F-86,中国的J5、J6。
第二代战斗机再航空界,一般把五六十年代研制的超音速战斗机称为第二代战斗机,最
大特点是突破了“音障”,飞的更高也非的更快。但它们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亚音速机动
性不好,甚至还比不上第一代战斗机;二是起降滑跑距离长(多数都超过1000米)三是体积
小,载油系统低,航程和外挂能力明显不足;四是机载设备比较简单,全天后能力有限。
世界公认的第一架超音速战斗机是美国的F-100“超佩刀”。苏联的第一种超音速战斗
机是米格-19。这一代战斗机还有:中国的J7、J8,美国的F-4、F-104、F-111,苏联的苏
-15、米格-21、米格-23、米格-25、米格-27等。
第三代战斗机这一代战斗机普遍采用了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翼身融合体,大推重比的
涡扇发动机,适合机动空战的机翼,具有下视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平视显示器,综合机
载电子系统和火空系统,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头盔瞄准具等。尽管这些战斗机在最大M
数(即马赫,飞行速度与音速之比)和生限方面没有什么提高,但他们的水平起降和垂直机
动性,加速性,最大过载,作战半径,远距离探测能力,全向攻击能力,电子对抗能力等均
有了大幅度提高。由于突出了机动性和全天侯能力,更加适应瞬息万变的空战环境,攻防能
力明显改善,生存率大大提高。
在第三代战斗机的发展过程中,机载武器的性能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超视距发射使用的
空对空导弹改善了抗地面杂波干扰的性能和灵敏度,具备了上射和下射力。它们一般都能兼
顾对地攻击任务,可携带各种激光制导,电视制导,红外制导,被动无线电制导的导弹或炸
弹。第三代战斗机的主要机型有:中国的J10、J11A、J11B,美国的F-14、F-15、F-16、F/A-18,
苏联的苏-27系列、米格-29,法国的幻影2000和作研制的“狂风等。
第四代战斗机的发展起点很高,标准高,从各国第四代战斗机方案看,它们普遍采用了
先进的启动外形(如鸭嘴式布局,隐身外形等):强度大,重量轻的铝合金,钛合金和复合
材料:红外和雷达吸波涂料;推重比高达10(即每千克自身重量可产生10千克的推力)左右
的涡扇发动机;探测距离远,功能全,抗干扰能力强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或相控阵雷达;全权
限三余度或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作系统;综合飞行/火力/推力控制系统;综合防御电子对抗
系统;“玻璃座舱”(即用平显供更多的信息);高精度综合导航系统;故障诊断及警告系
统灯等等。有些国家的第四代战斗机还采用了推力矢量喷口,半埋式挂架或全埋式武器舱,
头盔瞄准具,话音控制系统,红外/激光/微光综合探测系统等等。
第四代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和识别目标,并对多个目标进行跟踪和实施超视距攻
击。为了保护自己,这些战斗机除了配备性能良好的雷达警告,导弹来袭警告,自主式电子
对抗设备外,多数机型采用了隐身能力。
由于座舱的自动化程度高,能适和为飞行员提供各种信息和指令,飞行员可以把更多的
精力放再空战中,作高机动动作时,可无顾虑地对飞机进行操作。
四代飞机再短距离起降,可靠性和维修性方面普遍比第三代机有所改善。飞机的平均故
障间隔时间延长一倍,但为了保持战斗机的隐身能力,战斗机的蒙皮及隐身涂料是需要长时
间保养的,这也是第四代战斗机中的一个弱点。第四代战斗机还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及发
动机不开加力,飞机就可以M数1.2-1.6的速度巡航相当长的时间),这是的三代所完全不具
备的。据称,超音速巡航对战斗机的突防和超视距空战是非常有益的。为了隐身,第四代隐
身战斗机自己的机载雷达通常是不开机工作的,因为雷达一旦开机,就会向周围发散雷达波,
这样就暴露了自己。通常四代机是以空中预警机以及空中指挥机引导作战的。第四代战斗机
的主要机型有:美国的F-22,俄罗斯的米格-39,中国的J14等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537552a192135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