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小知识摘抄,最新中国航天知识汇总

航天小知识摘抄,最新中国航天知识汇总


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投影仪多少钱一台最好的家庭用)

航天小知识摘抄丨最新中国航天知识汇总

一、航空常识

1.中国首个“中国航天日”:2016年4月24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

3.中国航天事业包含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

二、空间技术

1.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

24日21时35分发射。

2.运载火箭:我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3.航天器发射场: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海南四个发射场。

4.航天测控:航天测控网由多个测控站、测控中心和通信系统构成。

5.载人航天:

(1)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

(2)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

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3)2008年9月25日~28日,25日晚神舟七号于21:10分发射,三名宇航员是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27日16:30分翟志刚成功完成首次出舱进行太空行走。

2011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

入预定轨道。

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神九发射。手动交会对接控制系统,中国首次将女飞行员送入太空,也实现

多名字宇航员在太空的长期停留。

2013年,神十发射。首次太空授课,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

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

特性等物理现象。

(4)载人航天计划三步走:

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

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

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

三、空间应用

1.人造卫星的分类:

按照功能或应用分类: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

通信卫星:我国于1984年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命名为东方红2号。

2016年8月16日01时40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

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2017年4月12日19时0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

功发射实践十三号卫星。这是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也是我国技术试验和示范应用成

功结合的典范,对于促进我国通信卫星技术及产业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2.遥感卫星

2017年1月9日12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小型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吉林一号灵巧视频03星,同时搭载行云试验一号、凯盾一号两颗立方体星。这次

任务采用纯商业发射合同组织形式,是快舟火箭的“商业第一单”。

中国发射的首个自主研制的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高景一号已经开始下

传图像,标志着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制的0.5米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正式具备运营

能力。

3.气象卫星

2017年2月27日,随着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获取首批图像和数

据,世界第一幅静止轨道地球大气高光谱图正式亮相,与此同时,我国首次获取彩色卫星

云图和闪电分布图。

2017年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风云三号D星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

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系列的第四位成员,

风云三号D星将帮助人们更早获知未来天气状况,降低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4.导航卫星

2003年第三颗北斗卫星的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和前苏联(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后,在世界上第三个建立了完善卫星导

航系统的国家。

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4、25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

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它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

星导航系统。

四、空间科学

2017年11月30日电,我国首颗暗物质科学卫星——“悟空”号在轨运行近两年,

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

五、其他航天成就

1.天舟一号

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

2017年4月20日,搭载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

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4月27日19时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

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

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2.两只眼

6月15日上午,我国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在酒泉成功发射,命名

为“慧眼”,为纪念推动中国高能天体物理发展的已故科学家何泽慧。

3.空中三剑客:运-20、空客C919和水陆两栖AG600

六、2018年航天知识

1.遥感三十一号01组卫星

2018年4月1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

卫星三十一号01组卫星和微纳米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

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实验。

2.高分一号02、03、04星

2018年3月31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以“一箭三星”方式发射3颗光学

卫星,这也是我国成功发射并将投入使用的首个民用业务卫星星座。3星组网运行后,可

实现同一地区2天重访,15天全球覆盖的高分辨率遥感能力。将对自然资源调查、检测及

监管发挥重要作用。

3.北斗导航卫星

2018年1月12日,成功发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年2月12日,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年3月30日,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以上三组北斗导航卫星均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

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按照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底服

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4.陆地勘察卫星三号、四号

2018年1月13日和3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分别成功将陆地勘探卫星三号、四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

陆地资源遥感勘查。

5.张衡一号

2018年2月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电磁

监测实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

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6.遥感卫星三十号04组卫星

2018年1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

十号04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号04组卫

星采用多星组网模式,主要用于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实验。

7.吉林一号视频07、08星及4颗小卫星

2018年1月1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吉林

一号07星、08星及4颗小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一箭六星”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8.高景一号03、04星

2018年1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高景一号03、

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轨道。卫星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遥感数据服务和应用系统解决

方案,以及针对国土资源调查、测绘、环境监测、金融保险和互联网行业的增值服务。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383862a189668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