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为什么不制造电脑?

联想为什么不制造电脑?


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摩托罗拉e685)

联想为什么不制造电脑 ■ 

中国本土企业已经基本上不组装电脑了。并不是我们可以依靠技术立足,将低级的组装外包了。真实 

的情况是,当制造技术发展到现在的水平,我们组装出来的电脑不但质量上会有问题,而且成本太 

高,不得不让人家代工制造了。 

0文/徐明天 

2009年初,联想集团 

发生重大人事变动,柳传 

的开发浪潮骤然冷却,房 

地产项目做不下去了,柳 

志再次复出担任董事长, 

因为联想正处于危机之中, 

把联想看作自己的“命” 

的柳传志不能无动于衷。 

这也说明了危机有多么重。 

传志派得力手下郭为去救 

火主持这个项目,房地产 

项目就贴上了“亚洲最大 

的电脑生产基地”的标签。 

实际上,联想在这里基本 

有人说联想的危机来自全 

球金融风暴,我却认为联 

想的危机十年前就埋下了。 

因为十年前联想就不制造 

电脑了。 

没有进行大规模制造业务, 

从各个方面了解,惠州人 

都知道联想在惠阳有一个 

大的基地,但人气一直不 

想的基地有三个: 

旺,做什么说不上来。查阅联想制造 

联想不制造电脑?谁也不会相 

个是北京上地北方厂。该基地 

基地在惠州的产值规模,没有什么记 

信。联想可是中国最大的响当当的电 

1992年建成投产,1998年5月6日, 

录。惠州市 ̄2007年开发区科技工作 

情况))介绍:“2007年,联想科技园 

的联想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总人数990 

人,其中技术人员200人”。 

三是联想上海生产基地。联想集 

团上海生产基地2003年7月31日正 

脑品牌,还并购了美国IBM的PC业 

联想第i00万台电脑就是从上地生产 

务,让中国人骄傲了一把。 基地走下生产线。2002年4月当地 

媒体报道说,联想“其北方厂年产 

联想电脑何处造? 

2007年,联想控股达到历史最高 

纪录,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462亿元 

人民币。 

电脑达到了200万台以上,产值高达 

100多亿元”,这是该基地最大的年 

产值记录。 

式投入运营。当时的报道称,这是继 

北京基地和广东惠阳基地之后,联想 

第二个是联想惠州基地。这是联 

作为制造企业,“联想信息”登 

想高调宣传的制造基地。但是,据凌 

上2006年深圳百亿企业排行榜,销 

志军的(《联想风云》记述,联想惠州 

在国内建立的第三大生产基地。不过, 

联想上海公司的产值记录也查不到。 

也就是说,深圳“联想信息”之外, 

售收入超过300亿元。这块业务是联 

基地本来是一个房地产项目,1992年 

想在并购IBM公司的PC之后承接下 

来的IBM在深圳的制造业务。 

在并购IBM的PC业务之前,联 

立项建设,1993年,惠阳和广西北 

联想超过1000多亿的销售收入找不 

海、海南洋浦成为国内房地产和开发 

到制造出货地点。如果哪一个地方有 

区调控中涉及最重的地区,热火朝天 

家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都是相 

24 ENTERPRISE MANAGEMENT 4,2010 

脑制造业,回采后调整战略,由台湾 

企业代工制造。 

联想制造不成功 

联想把电脑制造外包给台湾企业 

代工,列举了很多理由,但实际的原 

因是联想制造不成功,不得不外包给 

别人。 

电脑制造可分三个层级: 

是从零组件开始做,也有一些 

企业专门做零组件,有的就专业做一 

观的,不会秘而不宣。 

湾。台湾是全球最大的OEM基地, 

个零组件,比如光驱、硬盘、声卡、 

找不到联想电脑的生产制造地, 

联想电脑到底是在哪里生产制造 

从配件到整机,从芯片到主板,从鼠 

显卡、鼠标等外置设备。 

标到键盘,通吃一切。2001年以前的 

二是做主机板,有的企业是从零 

统计数字表明,全球24.5%的台式电 

组件做到主机板,有的是专门做主机 

联想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人 

脑,52。5%的笔记本电脑,70.2%的 

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对于 

亘的人来说,不论你怎么发挥联想, 

可能想到联想电脑是由台湾企业 

生产的。 

联想电脑外包从2001年就开始 

2001年12月14日晚上,联想 

}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600人的盛 

主板,92.5%的显示器,62%的芯片 

板,这是电脑制造的核心。这块主机 

板做好了,装在机壳里,与外置设备 

连接,就组成了一台电脑。 

三是组装电脑,就是把主机板和 

组,都出自台湾。 

到2007年,台湾全球电脑制造 

基地的地位更加强大,全球96%的电 

脑由台湾企业代工生产。 

机壳、键盘、显示器、鼠标等外置设 

备买来,把它们组装在一起。这是非 

联想副总裁刘军在接受记者采访 

常简单的制造。 

时更透露,现在联想面临的最大竞争 

联想除了汉卡以外,没有做过零 

诞party。就是在这次圣诞晚会 其实是国外巨头的二次进攻。竞争对 

组件,联想是国内最早做主机板的, 

体捕捉到了联想把电脑外包的信 

手们的杀手锏之一就是OEM,把持 

柳传志在晚会致词中用他一贯坚 

j语气表示:“联想曾经历过六次 

但做不好,后来放弃了。有一段时间, 

高端利润。目前,国外品牌的产品一 

联想的制造基地是组装电脑,后来组 

般倾向于OEM,康柏、IBM、戴尔、 

惠普等PC品牌,在中国、泰国、马 

来西亚等国家都设有OEM工厂。有 

着进入世界500强抱负的联想,最终 

也必将走到主要以技术来挣钱而非生 

装电脑成本也高了。而台湾企业多是 

从零组件开始做,更能有效地控制和 

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应。联想的简 

单组装自然无法与台湾企业在成本上 

竞争,索性全都交给台湾人做好了。 

联想是一个不重视制造的企业, 

制造在联想一直排不上重要位置。联 

想内部有一个“技工贸”还是“贸工技” 

这是第七次,也是唯一我们主 

变的一次。我相信从产品到服务 

次转型也一定会成功。”媒体解 

口传志的“第七次转型”报道称: 

M战略就是联想此次转型的一个 产,实现赚取更高端利润的目的。l 

;部分。在掌握核心技术后,联想 

『能将部分产品外包”。当时就有 

f测,联想电脑外包很有可能选在 

代工企业有一个严密的规定:为 

顾客保密。即绝不会透露顾客名单。 

因此,人们就无法知道联想电脑的生 

的路线争论,也就是销售、制造和技 

最大的电脑OEM基地台湾。 

2001年以前,与联想有供应链关 

7台湾OEM厂家有二十余家。联 

脑的大部分零配件,均来自于台 

产制造基地在哪里了。据了解,联想 

术位置排列的争议,看起来,不论“技 

电脑其实也不是在台湾生产制造,大 

部分在东莞和深圳的台资企业生产。 

据业内人士介绍,2000年,柳传 

工贸”还是“贸工技”,制造都排在中 

间位置,而实际的情况是,制造在联 

想一直排在最末位,甚至是没有位置。 

ENTERPRISE MANAGEMENT 4,2010 25 

r 

凌志军的 联想风云》写了联想 

20年,洋洋洒洒厚厚的400多页,写 

到制造的可能就是二、三页的文字, 

从中可以看出制造环节在联想的位置。 

●l: 

l 

● 

联想1988年就进军海外,在香 

港成立了科迪亚公司,利用当时香港 

先进的电子制造技术组装主机板。香 

港公司当年的利润就达到500万元。 

到1990年,联想主机板月出货量达 

到了8000片,1991年达到月出货量 

l0万片,卖到北美和欧洲。也就是在 

这个时候,联想推出了286电脑。 

1990年5月,200台“联想286” 

不论“技工贸”还是“贸工技”,制造都排在中间位置,而实际的情况是。制造在联想一直排在最末位,甚至是 

没有位置。 

送到全国展览会上,—炮打响。然而, 

大规模的生产展开带来的质量问题却 下一番苦功夫,而柳传志的关注点并 

问题。 

联想最成功的电脑零组件是汉 

让他们有点焦头烂额,在很大程度上 

不在制造上,几乎全部放在市场销售 

影响了公司兑现订单。 

上。这时候联想已经建立起北京、香 

港和八卦岭的制造基地,随后在香港 

卡。联想制造汉卡的过程,能够说 

明制造对科技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 

这时联想微机的尴尬处境并非源 

自技术问题,主要来自生产的组织方 

式。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国产微机, 

的主板制造基地也迁到深圳赛格工业 

重要性。 

园,1995年又迁到惠州联想基地。但 1986年底,柳传志决定将汉卡 

作为联想的拳头产品。因为他认为汉 

卡能带动整个公司电脑的销售,还能 

将影响力扩大到全国。比如山东浪潮 

0520,上海东海0520,还有杭州西子 

0520,都向联想提出要求,希望将联 

 

几乎所有配件都是从境外进口,浪 

这时,电脑已经从286迅速向386、

潮、长城和联想等国产品牌,不过是 

以一种最优的方式把进口配件组装起 

486、586跃进,价格也在大幅度下降, 

在技术的快速变化中,主板制造的精 

来,然后挂上自己的商标。当时就有 

密化要求更高了,联想难以适应,跟 

了OEM这个词,意思是“原始设备 

进不上,但市场也不能等待,只能从 

制造商”,另一个说法叫做“螺丝刀 

台湾厂商直接拿来主板,这样的事情 想汉卡装在他们的机器里,正式成为 

他们机器的一部分。 

联想为什么 一书曾经说:“从 

 

式工厂”.他们分别从不同的供应商 

多了,联想主板的制造越来越跟不上,

那里买来零配件,组装成可以工作的 

最后索性全部放弃。联想的电脑制造 

个人计算机.再卖给自己的用户。 

这种现状带来的问题是制造组件 

的配套不及时,各种配件之间经常出 

现不协调,所幸当时是手工组装,配 

基地就成了组装基地,这时候零组件 联想汉卡开始,联想人才真正明白自 

的配套也越来越完备。再后来,电脑 

己的优势所在。”那时的联想几乎倾 

价格跌落更多,必须从各个环节节约 

成本,发现自己组装还不如代工贴牌 

全力在汉卡上。 

汉卡要想成功,它就必须性能优 

越和稳定可靠,可是从一开始,汉卡 

的质量便出了问题。 

 

件之间的联结是用电线和手工焊接等 

成本低,这就导致联想最终放弃制造,

完成,但这样质量故障在所难免。 

顾客投诉不断,质量问题成了联 

找台湾企业代工。 

当时的汉卡已经演化为一个外置 

想的头等大计,柳传志不得不亲自召 

开会议,研究生产质量问题。从发现 

为什么要坚持制造? 

设备,三块电路板被装在一个深灰色 

为什么联想就应该坚持制造?制 

的金属盒子里,一尺长,半尺宽,依 

的质量问题来看,都是涉及的最基本 

造在产业链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如果 

靠一条信号线与微机相连,由微机内 

的制造问题,说明联想的制造基础很 

掌握了技术,让别人制造不是也可以 

差。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制造,必须 

置的电源来驱动,芯片集成的密度很 

吗?我们还是以联想为例来回答这些 

低,电路的设计也有些乱。汉卡的发 

26 ENTERPRISE MANAGEMENT 4.2010 

I J

明与开发者倪光南显然对这样的东西 

不能满意,又天生具有那种“技术完 

美主义”的倾向,便千方百计改进汉 

卡。他的脑子快,手更快,汉卡日新 

月异:三块板合成了一块,又从“一 

用专业一些的话来说,他的办法叫做 

“调试”,也就是一块一块地检查汉卡, 

发现其中毛病。比如这块汉卡上有个 

组件造成了脉冲电流的时间误差,虽 

然只在毫微秒之间(1毫微秒等于十 

持做一些制造,不但能组装电脑,还 

做一些磁头、电源、机壳、硬盘之类 

的组件,神舟还在做主机板。再数得 

出来的就没有了。别的产品,中国本 

土企业还在做组装,而在电脑这个产 

型”到了“二型”、“三型”。用户不 亿分之一秒),这就导致整个机器的 业,几乎连组装能力都失去了。 

知道买什么,索性等着。即使卖出去 

的那些汉卡也都来不及检验,毛病百 

故障。于是他在组件的输出端上加个 

电容,用来延迟电流的到来。到了下 

从上世纪末到新的世纪,电脑是 

高科技的最典型代表,也是最基础的 

产品和产业,如果做不好电脑,就失 

去了信息产业的基础,这对整个民族 

产业的成长和提高都非常不利。 

中国有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 

穷的”。联想长期以来就曾经是中国 

企业的“榜样”,不过现在来看,联 

出。第一线的销售人员每天接到的投 一块汉卡,也许又有别的毛病,要在 

诉电话和订货电话几乎一样多——每 

卖出100块汉卡,就有30块出问题。 

这里搭上一条线,或者在那里把线路 

断开。还有焊锡短路和触点虚焊,这 

维修人员全力以赴,可是旧的麻烦还 也要凭借手工一一改正。有时候一块 

没有解决,新型汉卡又出来了,带来 

汉卡本来好好的,一热一冷就不行了, 

于是陈又设法解决温度的问题。 大堆新麻烦。 

1987年,陈大有来到联想,汉卡 就是靠陈大有的检测,联想度过 想是一个“坏榜样”。联想1995年的 

汉卡早期质量危机的日子,最重要的 那场“技工贸”还是“贸工技”的争 

论,对中国企业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 

示范作用。联想放弃技术,又放弃制 

造,只剩下营销,当时看起来又是成 

功的,因此让很多企业效仿,对中国 

企业和产业影响很大,让很多企业失 

去了制造和技术上的根本竞争力。 

中国市场巨大,中国企业本可以 

的制造才得到解决。他1961年从浙 

江大学毕业之后来到计算所,处理过 是,陈大有让联想的科技人员确立了 

许多大型计算机的疑难问题,最重要 

的是,此人不仅了解科研的程序,熟 

悉技术,而且还具有工程化的眼光, 

所以立即发现汉卡“有点先天不足”。 

汉卡问题关键并不在于设计方 

面,任何一项技术即使在设计方面完 

“工程化”的概念。 

这就是制造对技术和产品开发的 

作用和价值。如果没有制造环节,技 

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就难以实现,当 

然,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也就无的放矢。 

美无缺,也不能算是最后的成功。它 电脑是我们最失败的一个产业 

还需要一个工程化的过程。工程化的 

本质是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仅仅一台 

在我讲联想不做制造时,有很多 

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联想是一种 

借此成长并打造国际竞争力。但庞大 

市场却让一些企业只看眼前利益,甚 

至放弃制造和技术,失去了长久的竞 

产品,即使再好也不能算数,因为生 模式,它放弃制造,专心做品牌做得 争力。日本、台湾地区的企业都因为 

产一台机器和生产100万台机器之间 

的区别,绝不仅仅在于数量,它将导 

致整个生产的组织流程发生根本变 

化。设计人员从原理上解决技术问题 

只是其中第一步,以后还有漫长的道 

路需要走完:怎么批量生产、使用什 

很成功,没有什么不好。再就是,联 地域狭小,本地市场无法满足企业的 

想只是一个企业,不能把制造的责任 成长,逼使他们打造技术和制造的竞 

一定要让联想来承担。还有,现在是 

专业化分工的年代,把制造外包出去, 

专做品牌是一种国际化的潮流,等等。 

我认为,相比较中国本土企业, 

争力,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反而做 

大了。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袭来,联 

想遭遇挫折看起来有客观理由。但是, 

同样遭遇经济危机,华为公司却逆势 

成长,海外销售额增长50%,从第五 

名一举登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 

的榜首。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为 

么材料、如何操作,采用什么样的工 联想做得算不错,但关键的是,联想 

艺…… 

把一项技术变成商品,其间需要 

完成一系列的环节。当时联想的员工 

全都出自研究室,完全不知大批量生 

产是怎么回事。陈大有看透了其中弊 

并不是制造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主 

动放弃制造和组装,而是没有做好制 

造,被迫放弃制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陆也曾 

经出现过浪潮、巨人、四通等电脑企 什么成功的是华为。■ 

端,但是木已成舟,只好亡羊补牢, 业,但现在就只剩下长城公司还在坚 编辑郭学军 

ENTERPRISE MANAGEMENT 4,2010 27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267845a187603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