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抗击疫情事迹

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抗击疫情事迹


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三星i9508参数)

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抗击疫情事迹

84岁,耄耋之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

专家组组长,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不禁让网友慨叹:

“大国重器,国士无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共和国勋

章获得者钟南山抗击疫情事迹,供大家参考学习。

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抗击疫情事迹1

84岁,耄耋之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

专家组组长,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不禁让网友慨叹:

“大国重器,国士无双。”

照片中,钟院士坐在嘈杂的餐车一角,他正在赶往武汉的高铁上,

面前摆着文件和电脑。又是行程满满的几天,连轴转的会议、奔赴疾

控中心、上媒体直播,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恐怕年轻人也吃不消。

不少网友说,“听见这个名字,犹如吃下定心丸”;但也有人表示,

“年轻人也要赶快成长,钟教授如此辛苦,除了敬意,怎能没有愧疚?”

的确,照片之所以刷屏,因为它表达出了人们的复杂心情,这里

面既有对这位高龄院士的崇高敬意,有对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医务工作

者的敬意;也是在传递一种相信——在疾病面前对医学科学研究者的相

信,对战胜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的相信,更是对广大医护工作者平

安归来的相信。

钟南山院士,成为这场对抗肺炎战役中的一个清晰身影。然而还

有很多的医护工作者,在蓝色口罩和厚重的防护服下,被模糊成统一

的形象。

人们或许辨别不清他们每一位的模样,但崇高的医师职业道德却

闪烁在每一位普通的医护人员身上。

当医护人员在发热病房坚守432个小时夜以继日,人们能感受到

他们身心的疲累。当同济医院志愿者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

申请书,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女医生写下现代版“与夫书”时,人们

无不为之动容。

他们也是父母、孩子、伴侣,却选择在生命危险面前,兑现救死

扶伤的诺言,承担医者父母的责任。

面临危险,始见英雄,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是隔在我们和死神之

间的一堵墙。

防护服后凝重的眼神、坚毅的表情,与时钟争分夺秒的身影,凌

晨时依旧灯火通明的医院……这一切,让这场战役变得不再抽象。

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单单是政府部门或者医务工作者的事

情,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

谨遵医嘱,这四个字在此时格外具有分量。

平时热衷养生、迷信野味滋补的人,要提高警惕,提升科学素养

和医疗知识水平,尤其是在春节、春运期间人员流动性大,更不能轻

视疫情。

无特殊事项不要去武汉,武汉市民尽量留在武汉,有疑似症状及

时到医院门诊检测,每个人加强防护戴上口罩,少去人群扎堆的地方,

养成勤洗手、不吐痰的好习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保护自己的同

时,也是在保护他人,保护那些奋战在生死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

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抗击疫情事迹2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二十一次会议11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

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

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人

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

为了隆重表彰在这一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他们

忠诚、担当、奉献的崇高品质,根据宪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出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

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

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最高荣

誉,有利于大力宣传抗疫英雄的卓越功绩和光辉形象,强化国家尊崇

与民族记忆;有利于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有利于充分展示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不畏艰险、愈挫愈勇的民

族品格,为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凝聚党心军心民心。

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抗击疫情事迹3

7月29日,在广东广州,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近期的香港疫

情发展及防控措施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他表示,根据目前香港每日

新增病例的数据来看,香港疫情正在发展之中,已经出现了社区传染,

但还没有出现指数级增长,所以关键要看接下来的防控情况。

钟南山:目前香港疫情还在发展 已出现社区传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香港的患病率大概是37/10万,死亡率

是0.7/10万,所以这个数据不算多。

现在香港的疫情的情况还是在发展。2月份、4月份那个时候我们

觉得香港是做得很漂亮的,做得很成功。6月下旬到7月8日,这个时

间也就是(每日)不到30个。7月8日到18日,确诊病例多一些了,一

般时候不多于60个。7月18日以后,10天里除了个别的一天两天,

(日新增)都是超过100个,最高的是140多个。所以看起来疫情在发

展,说明什么?这个疾病已经发展到社区了。就是说原来有些外来输入

的源头等等,之后传给别人、在社区传染了;社区追踪不了的话,就会

再传给二代、三代……

但是它增长的态势还不完全像一个连锁反应的模式,也就是说几

何级数的增长,它的增长还像是在一个平面上算数的级数的增加,从

20多个到30多个、60多个、现在到100多个。说明政府的干预,还

有社会的干预还是起了很大作用。

应该说现在疫情在香港,已经在社区进行传染。但是它不像西方

国家是以几何级数或者是连锁反应式的指数级增长,说明在一定意义

上,现在正处于一个拉锯战。拉锯战的关键是要看防控情况。

钟南山:香港应开展全民核酸筛查 进一步落实防控

在谈到香港目前采取的防控措施时,钟南山院士表示,虽然目前

的防控措施产生了一定的干预作用,但仍应进一步强化和落实,比如

对堂食以及聚集性活动进行限制,同时建议在香港开展全民核酸筛查。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我想香港现在还是抓住了两个很主要的

问题,一个在慈云山黄大仙区,那个地方是聚集的地方,采取了整个

区域的核酸检测;另外一个措施是,一旦发现有阳性,不管有没有症状

都要隔离。

如果是内地的话,采取的措施会比香港更强。但香港有自己的特

点,地方太小了、人口密度非常高,完全采用同样办法的话对经济发

展等各方面会有一定影响。所以都有自己该要采用的办法:一是要强

化检查,发现无症状的患者。因为症状是一个主观的因素,无症状实

际上有一部分就是潜伏期的,特别是在出现症状的前5天和后5天传

染性最强。所以我觉得整个香港,也就7、800万,充其量1000万,

应该全检查一遍,检查出来以后就赶快隔离。

据我了解,香港市民是自愿去检测,但我的看法是,假如这个病

还有发展的话,应该是行政上要求大家都要检测。另外要增加检测的

材料、检测的人员、强化简易医院建设等还是非常需要的。

现在有个很大的好处是,政府提出不允许堂食。因为香港一般的

家庭里自己做饭吃的很少,大家都在外边吃,所以食肆是很重要的传

染源。不允许堂食是很重要的。

钟南山:从检测和人力方面积极支持 坚决打击非法集会

针对如何对香港疫情防控提供支持,钟南山院士表示,应从检测

试剂及人力方面提供支持,对于香港来说,主要问题不是医疗问题,

而是公共卫生防控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我认为任何一个地方,我们从来的态度

都是积极支持,那么香港更是这样了,因为是自己的家人,当然应该

积极的支持。比如说试剂方面的支持、检测的人的支持、建立方舱医

院的人手支持等。因为香港的医疗力量还是不错的,病死率也就

0.7/10万,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不错的。

现在香港主要的问题不是医疗问题、而是防控问题。公共卫生的

防控工作做好还是很重要的。我要提醒的是,香港在最近出现感染人

数剧增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很不好的现象。香港在困难时期、在

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要坚决打击那些故意出来捣乱、搞聚集集会的

人,因为这涉及到香港的这上千万的生命安全问题。

钟南山:建议香港进行免费核酸检测 加强与内地交流

关于香港如何采取措施进一步限制疫情蔓延,钟南山院士提出了

几点建议,一是建议进行全民核酸检测,支持免费的核酸检测,同时

加强香港与内地在防控和医疗救治方面的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有几条建议,一是对防控的措施要特别

加强。我非常赞成在香港有一个全民的核酸体检,在私立医院还是不

便宜的,恐怕从政府的角度应该进行免费的(核酸检测),我相信已经这

么做了。

第二,我希望香港搞防控、搞医疗的要跟中国内地有更多的交流。

我们对新冠肺炎的态度、以及防控是完全一致的。一旦香港在哪些方

面有需求的话,那一定是毫不犹豫、全力以赴。我们应该在预防、治

疗各方面都要有一个更多的交流。

最后,现在主要的矛盾是在上游,不让他感染,所以在公共卫生

以及防控方面的交流非常重要。因为毕竟中国内地是比较早出现病例

的,经验、教训都不少,如果我们互相交流,肯定会对提高防控等方

面是有帮助的。

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抗击疫情事迹4

“非典”之后,钟南山连续担任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他敢

说真话的风格一直没有变。这一特质,让他在“两会”上变成媒体追

逐的对象,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他都会给出自己的看法,每一次言

论几乎都会引发广泛的讨论。

2013年全国“两会”上,他说“雾霾与肺癌有极大的关系”。

2015年,他又痛批一些公立医院的医生不讲医德、违规使用心脏支架

创收的行为,他举例说:“广东某医院的一个心脏导管大夫为病人做

冠状动脉照影,本来问题不大,但是最后给放了5个支架。”“我自

己有一种感觉,好像专门喜欢跟谁较劲,老觉得不管走到哪儿,自己

都不太受欢迎。”钟南山说他一直记得中学时代一位老师曾对他说过:

“人不应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

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

的事,与自己的抱负比也会变得很小。”

“非典”之后,钟南山说自己讲话其实更谨慎了。“那些我认为

很有把握的话,讲出来,通过媒体能够让有关人员特别是病者知道的

话,是有很大好处的。我还是推崇这个,因为人最可贵的是讲心里话,

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你拿出来批判也没关系,但是能够启发大家

思考就达到目的了,就很好。”

202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抗击疫情事迹5

最美逆行,不怕牺牲

他建议公众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

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

他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虽已高寿,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

们。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散发余热。他挺身

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灾区,带领医护人员,与病毒做抗争,

与死神争分夺秒,毫不客气地在他的镰刀下抢走一个个生命,甚至冒

着生命危险亲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话犹如定海神针,让中国成千上

万的人民看到了战胜病毒的希望。

坚持真理,敢说真话

2003年,钟南山坚持己见,发表不同于其他专家的观点,最后被

采纳。

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

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

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乐观积极,心态良好

钟南山院士说:做人要有四“乐”。第一“乐”:知足常乐;第二

“乐”:自得其乐;第三“乐”:助人为乐;第四“乐”:苦中求乐。

钟院士说:“1971年我下乡搞科研时,在竹料镇,过年也不能回

家。我就买了点花生、糖,大家在油灯下坐着。我当时就跟大家讲,

我们现在是这样,以后会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来。”

强身健体,健康第一

其实很早就曝出钟院士身体素质非常好,2015年时有记者采访时,

钟院士和记者一起爬步梯上十多层楼,结果到第七层楼时记者就跟不

上了,之后记者采访得知,钟院士一直都有锻炼的习惯。

83岁钟南山院士“肌肉照”刷爆朋友圈,28岁小伙自愧不如!

说出来可能许多人不会相信,就在最近,钟院士的健身照在网络

刷屏,引起不少网友转发。

这是钟院士的手臂肌肉,你敢相信这是一位83岁的老爷爷?完全

吊打28岁小伙!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抗击疫情事迹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263820a187550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