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联想a820红)
鞋 C个体防护装备知识 hina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轰炸机
飞行员防护装备的发展
(1 938—1 945年)
——
飞行员防护救生装备发展系列介绍
徐翠英
(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襄阳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
还有欧文保温服
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反法西斯战
441003)
种病症发生在高度增加.体表压力
由于欧文保温服有些笨重.
减少时
争。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 1942年7月.英皇家轰炸机飞行
1939年.英国皇家空军成立
国家发动的这场大战.先后有61
员改穿泰勒电热飞行服。这种服 了飞行员医学委员会.专门研究
个国家和地区、2O亿以上的人口
装由黄色织物制成.并衬以厚木 航空飞行医学问题 航空医生和
被卷人战争 这场战争给全球人 棉衬里.这样服装不但非常暖
飞行员一道乘飞机飞行.以便收
类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英国皇
和.而且还具有浮力.有服装救 集数据 通过无数次的亲身飞
家空军发展有数以千计的歼击机
生之功效 泰勒服装成为第二次
行.这些航空医生为成功飞行提
和数以千计的轰炸机 当英国皇
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飞行员常穿用
出了必须改进的各种措施.并直
家空军的歼击机拦截敌轰炸机并
的一种电加热飞行服
与敌歼击机拼搏的时候.同时.
接体验到了飞行员所经历的种种
尽管轰炸机乘员穿有电热服 极端劳苦的感受 令人悲痛的
另一支重要的部队——轰炸机部 应该说可以保温.但飞行环境恶
是。在进行一系列飞行体验时.
队在德国上空夜以继日地与敌人
劣.温度极低.为~30qC 飞机乘 很多航空名医以身殉职了 为
进行激烈的战斗 该部队在1939
员的脸部、手脚、手指和脚趾仍常
此.研究小组决定.立即研究一
年至1945年间成长为令人佩服 常冻伤。因此,电热保温帽、保温 种有效而经济的氧气系统
的作战的部队 与歼击机飞行员
口罩和保温手套、保温皮靴必须配
二战初期.飞行员使用的是
不同.轰炸机飞行员必须要持续 备齐全,且随时穿戴好!否则飞行 连续供氧系统和D型织物面罩.
飞行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的 员的手指有可能与操纵杆冻结在一 但这种氧气系统浪费氧气严重
时间.并且得忍受多种危难险
起.有失去手指的危险
阻 下面就来谈谈二次世界大战
的一些情况
1941年又成功研制了肺式供氧系
英国B一17S型轰炸机最高飞 统——当飞行员吸气时.氧气才
这样的高度.境况更恶劣.寒冷更 力增加.开启阀门.该系统自动
期间轰炸机飞行员防护装备发展
行升限为36,700 fl(11,121m)。 能释放.而且一旦呼吸减弱.压
为了解决高空飞行中飞行员
为剧烈:氧气的需求也更为至关重
供给氧气.这样大大节约了氧
寒冷的问题.英皇家空军部委托 要。这一高度,除了酷寒、缺氧,
气.如图1所示
澳大利亚人西德尼.科顿研制飞 还有“减压病”的发生 “减压
行员防护服装.并且研制成功
战争中.情报信息非常之重
病”也就是“屈肢痛”.就是飞行
要.重大精确的情报能决定战争的
西德尼.科顿防护服很受飞行员
员体中氮气从血液和组织中析出时
胜负。为此,1941年.英皇家空
的欢迎.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
的反应 这种氮气泡若留在体内的
军成立了高空摄影侦察中队.为轰
西德尼.科顿防护服 在西德尼.
关键部位.可使飞行员致残:若到
炸机部队专门搜集情报 侦察机一
科顿服装之前.有名的防护服装
脑部血管中.可令飞行员丧命 这
般飞行在40,O00fl(12,121m)以
54 2012年第2期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C。。。h。。。i。。n。。。a。。。。。P。。。。。e。。。r。s。。o。。。n。。 。a。。。。l。。p。。。。r。。 。o。。’te。。。c。。。t。。i。v。。。e。。 。’E 。。q。。u’i ’p。。。m’。 。e。’n—— t
个体防护装备知识
OPPE
备:同时也研制出了一种测定飞
行员夜间飞行能力的特殊装置:
他还研制出了一种特殊的护目镜.
用以减轻探照灯的眩光 1942年.
利文斯通医生为减轻飞行员的眼
睛疲劳之痛苦又成功研制出一种
护目镜.这种红宝石镜片的护目
图1 飞行员头戴B型飞行帽:口戴
E型面罩:眼戴MKⅢA型护目
镜:身穿电热服、欧文降落伞
背带系统和美式救生衣
上的高度 为了节省氧气.飞行员
大都采用肺式供氧系统和新研制的
F型橡胶氧气面罩.该面罩减少了
面部周围遗漏的部分 这套系统使
初期侦察飞机的航程有效地增加一
倍.如图2所示。
图2飞行员佩戴具有外部导线的
C型飞行帽.F型氧气面罩
和V¨型护目镜
英国不列颠战役之后.德国
轰炸机改在夜间工作.导致英国
皇家空军不得不增加夜间歼击机
力量。在夜间进行轰炸.存在视
觉疲劳、探照灯的眩光以及空晕
病等问题.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影
响了飞行员的作战能力 1940
年.视觉研究领域中的第一流权
威、皇家空军准将利文斯通花费
大量时间研究飞行员的视觉和定
向问题.创造性地研制出了一台
检测飞行员视是否合格标准的设
镜有效地改善了夜间视觉疲劳的
问题.如图3所示
图3 1943年.利文斯通准将研制的
MKVⅢ护目镜:该护目镜有些
飞行员使用到1960年
轰炸机乘员随时面临着的另
一
种危险.就是火灾的威胁 这
种威胁更甚于已存在的寒冷、疲
劳、氧气饥饿和视觉疲劳等困难
当飞机在空中被敌炮火击中.会
立马起火.整个飞机即刻成为一
团火球 这种情况下.飞行员除
奋力灭火外.就是立即跳伞逃生.
否则就会严重烧伤或丧命
要消除轰炸机乘员对火灾的
恐惧须用装甲防护 但当时条件
非常有限.不可能所有的飞行员
都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为试图减
少机关炮炮弹和霰弹造成的可怕
的人数伤害.1943年11月.命
令飞行员必须穿美国防高射炮火
的防弹衣、防弹头盔及防弹服,
如图4所示
轰炸机飞行员总是担惊受
怕.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
敌占领土上空飞行 而英国皇家
海岸防御指挥部队的飞行员不必
承受此种刺激.但他们却在无休
图4英皇冢空军身穿作战服与透气
靴子.并穿美国的防弹衣、M4
防高射炮火头盔。该头盔一般
戴在C型飞行帽上面
无止而又荒无人烟的海洋上巡航
进行着恼人的工作 在汪洋一片
的海域上搜寻失踪的飞行员和沉
船;搜索敌护航舰和战舰:也巡
查自己的护航舰:还要特别注意
搜寻敌潜水艇的潜望镜的波迹
他们的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海面
反射强烈的闪光.这种强烈的闪
光极大地影响着飞行员的视力
1943年.英皇家空军佩戴一种特
殊的“偏振光护目镜”.这种护
目镜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飞行
员闪光的问题
驾机长期在海面上低空飞
行.为防止飞行员意外坠海溺
亡.1941年.英皇家空军少校
E・A・帕斯克成功研制出了充气胶
囊救生背心.利用小型二氧化碳
压缩气瓶给背心充气 这种救生
背心浮力较大.不仅使飞行员不
致于沉没.即使是在失去知觉的
情况下坠入水中.也能使飞行员
的口鼻仍能露出水面
海上空战提出了许多救生问
题.例如.飞行员即使毫发未损
地完成跳伞或在海面上迫降 但
是长时间浸泡在北大西洋冰冷的
水中.存活的机会是渺茫的 空
军少校帕斯克又研制成了几种服
装以保护飞行员在寒冷的水中不
2012年第2期中国个体防护装备55
个体防护装备知识
China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致于被冻死.直到能被营救起
防震的气瓶.并与不易冻结的A9
飞行服领域里的一项重大改
来 这种服装的材料是马皮 用
和A10面罩配套使用 德国人也 革是美国的“防弹衣”的出现
马皮制成的这种服装浸泡在水中
仿制这些面罩 尽管在20.000ff 1943年3月.12名B17轰炸机
既“透气”.又能防水.效果非
(6.100m)的空中气温低至_76下.
飞行员穿着这种背心作战.尽管
0kg),但
常好 但试验成功后发现马皮的
由于使用了这种装备.飞行员能免
每件背心重达20磅(9.
实践表明是非常成功的 1944
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生产 后来
除冻结的威胁
美国轰炸机波音B17飞行
年.使用于美国轰炸机部队的这
改用一种与马皮性能相同且轻便
的材料代替马皮 帕斯克亲自穿上
这种服装与橡胶皮靴相连接在海上
进行试验 通过试验.证明这种服
装是成功的 海军和轰炸机部队都
试验了这种服装.海军采用了它并
对它做了进一步的改进
1941年l2月7日.日本发起
了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12
月8日.美国被迫正式对日宣战
美国战略轰炸的概念与英国
皇家空军有本质的区别.美国特别
主张白天进行远程空袭.并采用高
空轰炸以减少高射炮火和敌歼击机
拦截的危险 轰炸机上都装有性能
良好的超级轰炸瞄准器.在平均高
度为27.000ft(8,l82m) 至
30,0OOft(9.091m)的空中能精准
地轰炸日本军事基地 英皇家空军
曾飞至39,00oft(11。865mm)的
高空进行多次白天空袭 最初执行
这种任务的飞机是波音B17飞行
堡垒 对于在这一高度进行白天轰
炸的飞行员来说.必须有充足的氧
气供给.这是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之一 1942年.由于供氧装备出
故障或不适当.曾发生多起因缺氧
而致飞行员死亡的事故 鉴于此.
1941年.美国开始着手研制A12
肺式氧气调节器.并于1944年装
备空军部队 A12肺式氧气调节
器,能保证在34,00Oft(10.303m)
以上的高空自动进行空气和氧气的
准确混合。A12调节器配有低压、
56 2012年第2期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堡垒载有10名乘员.英国皇家
空军重型轰炸机上也有7名飞
行员.在保暖方面他们都有一
个重要问题——冻伤 为了使
乘员在高空不致冻伤.1940年.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研制成功了
电热飞行服:E1型电热服。电
压为12V:F1电热服.电压为
24V 由于这两种电热服常出故
障.加热元件经常损坏.飞行员
的背部和手足上也常常冻伤 显
然改进是必须及时进行的 F3型
飞行服应运而生 F3飞行服是一
种两件式棉衣和人造丝斜纹织的
制成的服装.1944年被采用 F3
型飞行服用13组并联电路 二
组在茄克里.三组在裤子里.还
有两组有附随的鞋子和手套里
这样.如果其中一个或几个元件
被损坏.服装仍能工作 F3型电
热服作为标准服一直使用到第二
次世界大战结束.如图5所示
图5美国轰炸机飞行员身穿
F一3电热服
种防弹背心达13.500套
1944年.美国海军研制了一
种抗荷服,叫做18磅(8.2kg)
海军服 试验成功后命名为G3
飞行服 在推广使用抗荷服方
面.美国再度起到了示范作用
该飞行服实际上是重为2磅
f0.9kg1的一条裤子 裤内设有气
囊 当一种特殊设计的进气活门
探测到过载作用时.压缩空气自
动给这些气囊充气:当过载结束
时.压力自动释放 经过美国莱
特航空医学试验室离心机进行试
验.证明C3抗荷服能提高飞行
员抗过载的能力 飞行员穿用这
种服装.在激烈的空战中,没有
感觉到“黑视”的发生.自始直
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1944年.
数千套G3抗荷服使用于美国空
军部队:英国皇家空军也大量采
用美式G3抗荷服
1945年5月7日.纳粹德国
终于投降了 狂妄的日本还在负
隅顽抗.拒不投降 1945年8月
6日.美国一架名为Enolo Gay的
B29型轰炸机.飞行在31.600fl
(9.676m)的高空.向日本广岛
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三天后.
另一颗原子弹投放在日本长畸
市 这种可怕武器的投放迫使日
本迅速投降 骇人听闻的全球性
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宣告结
束:航空事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和发展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258479a187483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