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诺基亚x71价格)
充电器指示灯变色电路原理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10-3-25 22:07
请讲述一下充电器指示灯变色电路原理 为什么在未充电时指示灯是黄色的 在充电
的时候指示灯是红色的 我想知道其电路原理 先谢谢了!(我知道一些电子基础)
提问者: cqhuafei - 四级最佳答案电路主要由三极管VT2及开关变压器T1等组
成。接通电源后,交流220V经二极管VD2半波整流,形成100V左右的直流电
压。该电压经开关变压器T的卜1初级绕组加到了三极管VT2的c极,同时该电压
经启动电阻R4为VT2的b极提供一个正向偏置电压,使VT2导通。此时,三极管
VT2和开关变压器T1组成的间歇振荡电路开始工作,开关变压器T的1-1初级绕
组中有电流通过。由于正反馈作用,在变压器T的1-2绕组感应的电压通过反馈电
阻R1和电容C1加到VT2的b极,使三极管VT2的b极导通电流加大,迅速进人
饱和区。随着电容C1两端电压不断升高,VT1的b极电压逐渐降低,使三极管
VT2逐渐退出饱和区,其集电极电流开始减少,变压器T的1-1初级绕组中产生的
磁通量也开始减少。在变压器T的1-2绕组感应的负反馈电压,使VT2迅速截止,
完成一个振荡周期。在VT2进入截止期间,变压器T的1-3绕组就感应出一个
5.5V左右的交流电压,作为后级的充电电压。
2.充电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一块软塑封集成块IC1(YLT539)和三极管VT3等组成。从变压器T的
1-3绕组感应出的交流电压5.5V经二极管VD3整流、电容C3滤波后,输出一个
直流8.5V左右电压(空载时),该电压一部分加到三极管VT3的e极;另一部分
送到软塑封集成块IC1(YLT539)的1脚,为其提供工作电源。集成块IC1有了工作
电源后开始启动工作,在其8脚输出低电平充电脉冲,使三极管VT3导通,直流
8.5V电压开始向电池E充电。
当待充电池E电压低于4.2V时,该电压经取样电阻R11、R12分压后,加到集成
块IC1的6脚上,该电压低于集成块IC1内部参考电压越多,集成块IC1的8脚输
出的电平越低,三极管VT3的b极电位也越低,其导通量越大,直流电压(8.5V)
经极性转换开关S1向电池E快速充电。由于集成块IC1的2、3、4脚和电容C4共
同组成振荡谐振电路,其2脚输出的振荡脉冲经电阻R16送至充电指示灯
LED1(绿)的正极,其负极接到集成块IC1的8脚。在电池刚接人电路时,集成块
IC1的8脚输出的电平越低,充电指示灯LED1闪烁发光强。随着充电时间延长,
电池所充的电压慢慢升高,集成块IC1的8脚输出电压慢慢升高,充电指示灯
LED1闪烁发光逐渐变弱。
当电池E慢慢充到4.2V左右时,集成块IC1的6脚电位也达到其内部的参考电压
1.8V。此时,集成块IC1内部电路动作,使其8脚电压输出高电平,三极管VT3
截止,充电指示灯LED1不再闪烁发光而熄灭,充满指示灯LED2(绿)由灭变亮。
3.稳压保护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三极管VT1、稳压二极管VDZ1等组成。
过压保护:当输出电压升高时,在变压器T的1-2反馈绕组端感应的电压就会升
高,则电容C2所充电压升高。当电容C2两端电压超过稳压二极管VDZ1的稳压
值时,稳压二极管VDZ1击穿导通,三极管VT2的基极电压拉低,使其导通时间
缩短或迅速截止,经开关变压器T1耦合后,使次级输出电压降低。反之,使输出
电压升高,从而确保输出电压稳定。
过流保护:在接通电源瞬间或当某种原因使三极管VT2的电流过大时,在R5、R6
上的压降就大,使过流保护管VT1导通,VT2截止,从而有效防止开关管VT1因
冲击电流过大而损坏。同时电阻R6上的压降,使电容C2两端电压升高,此后过
流保护过程与稳压原理相同,这里不再重复。三极管VT1是过流保护管,R5、R6
是VT2的过流取样保护电阻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126536a186164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