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450mm晶圆生产线的争论

关于450mm晶圆生产线的争论


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软件商店安装下载)

栏目编辑崔澎

关于

450mm

晶圆生产线的争论

TheArgumenton450mmWafer

■翁寿松

要不要建450mm晶圆生产线?

不断缩小芯片的特征尺寸和不断扩大晶

圆的直径是推动半导体产业前进的两大轮

子。当今,第一个轮子正处于45nm芯片量

产的位置,并正在向32nm芯片前进;第二

个轮子正处于300mm晶圆量产的阶段,并

正在向450mm进军。目前全球300mm晶

圆生产线到底有多少条?由于统计渠道不

同,略有差异。(1)据2008年1月《电子产

品世界》报道,全球600条IC生产线中,产

能主要集中于200/300mm生产线,至2007

年底,200mm生产线190条,300mm生产

线60条。(2)据2008年2月《SIChina》报

道,全球300mm生产线(含在建)81条,其

中台湾地区22条,美国21条,日本15条,

韩国9条,中国8条,欧洲5条,新加坡1

条。(3)据2007年8月SEMI预测,至2008

年底全球300mm生产线73条,其中25条

为2008年新增,月产超过620万片。

关于要不要建450mm晶圆生产线的意

见迥然不同。同意的理由是,增大晶圆尺寸

是降低芯片成本的有效办法。坚持要建

450mm生产线的急先锋是英特尔,吹鼓手

是台积电。2007年11月ICInsights预测

将有15家芯片厂参与450mm技术竞争,较

早表态的有5家,如英特尔、台积电、三星

电子、东芝和海力士;最终会参加的有力晶

半导体、奇梦达、茂德科技、尔必达、南亚

科技、台联电、Micro、中芯国际、特许和

IBM等。ICInsights总裁BillMcclean认

28

电子产品世界

2008.5

为:“生产450mm产品是必然的方向,

450mm晶圆只是到来的时间问题,而不是

是否会到来的问题”。他又说:“是否采用

450mm晶圆制程的底线和发展该技术的成

本不会联系在一起,在现有的基础上采用

450mm技术的成本绝对是非常高的”。他还

认为:“在下一个10年中,450mm晶圆将

在IC行业中具有空前权力和影响力”。

否定的意见是,2007年4月成本管理软

件与咨询公司WrightWilliams&

Kellytm(wwk)在调查450mm晶圆厂项目

中指出,有近40%的人认为450mm晶圆厂

永远不会出现。早在2005年,也有一些人

认为,450mm晶圆厂永无见天日的机会,

300mm晶圆将成为IC工业最后的晶圆尺

寸。

何时建450mm晶圆厂?

关于何时建成450mm晶圆厂也有两种

不同的意见,一种是2012年前后,另一种

是2020年以后。

从晶圆尺寸发展历史看,大约每10~11

年会发生一次晶圆尺寸的转移,200mm量

产约在1990年,300mm在2001年左右,预

测450mm的量产时间大概在2012年前后。

美国应用材料常务董事IddoHadar表示:

450mm晶圆方向前

进,除非经改变其行为方式,它将于

2011~2015年出现。收回450晶圆的投资是

可能的,但其周期将长于企业和管理层的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向

寿命”。英特尔支持ISMI(国际

半导体技术制造协会)450mm

的项目经理TomAbell认为:

“只要能像历史上的每次晶圆

尺寸转移那样获得生产力提高

等好处,那么2012年将是

ITRS(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

预测转向450mm的合适时间

点”。WWK公司在“预测

450mm晶圆厂问世时间”调

查中,最常见的回答是2013年

图1英特尔Mike

或更晚。2008年1月英特尔在半导体产业

Goldstein双手举着一枚

策略研讨会(ISS)上表示:在2012年左右建

450mm晶圆,并介绍了

成450mm晶圆厂。英特尔CEOPaul

450mm的初始材料

Otellini表示,英特尔在2012年向450mm

生产线过渡,并将与半导体设备厂共同向

这一技术转移,如应用材料、日立、尼康等。

并且最早在2014年开始利用450mm晶圆

进行少量生产,并希望与三星电子、台积

电、东芝等大型半导体厂进行只作。台积电

认为,全球300mm晶圆将于2012年达到

整体产业的50%,同时450mm将正式启动,

并进入试产阶段。台积电将于2010年使用

450mm晶圆,与英特尔、三星一起成为全

球最新世代的领导厂。

另一种意见是2020年以后,VLSI

Research总裁RistoPuhakka警告说:“IC

设备开发费用的飞涨,可能使下一代

450mm晶圆厂的出现将延后到2020~2025

年之间,比现有进度延缓10年以上”。2008

年1月在ISS会上,VLSIResearchCEO

cheson说:“450mm晶圆将会

出现,人们开始着手研究处理问题,但从来

不相信2012年就会出现,可能在2020~2025

年左右出现”。ICInsights总裁Bill

Mcclean认为:“450mm技术可能至少需要

10年才能完成,在2015年之后,450mm晶

圆制程将在行业内确定主要IC生产商的支

配地位”。

30

电子产品世界

2008.5

栏目编辑崔澎

当前研发450mm晶圆技术的动向

英特尔于2006年成立450mm晶圆小

组。2006年10月在ISMI研计会上,英特尔

MikeGoldstein双手举着一枚450mm晶

圆(图1),并介绍了450mm的初始材料,他

强调硅供应链、材料加工、表征设备和晶圆

规格标准化等方面的挑战,其中最大挑战来

自CE直拉机,由于提拉速度慢,导致生产

力下降,硅衬底成本增加。去年7月日本日

矿金属表示已开始供应多晶硅450mm晶圆

样品。

台积电于2006年对450mm晶圆的研发

进行投资。2007年4月台积电对450mm晶

圆进行评估,台积电将投资80~100亿美元

建造450mm晶圆厂。由于450mm晶圆的

投资是300mm的3倍,所以台湾地区产业

经济业资讯服务中心(IEK)认为,台湾地区

能投资建得起450mm的公司是台积电、力

晶半导体、南亚科技、茂德科技。预计未来

台湾450mm晶圆厂的产量将超过300mm。

今年1月台湾地区经济部门启动下世纪工作

计划,筹组450mm晶圆制程联盟,招募台

湾地区半导体上下游厂加入,未来将积极参

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争取ISMI来台湾设立

450mm晶圆试产线。

ISMI于2006年一季度成立450mm晶

圆工厂体系结构、工厂模拟、初始材料和经

济分析4个焦点小组,10月在ISMI制造效

率研讨会上,这些小组分别报告了他们的最

新工作进展。2007年7月在SemiconWest

会上,ISMI启动450mm项目,在2007年

组织讨论新450mm计划,并将在2008年达

到以下目标:确保450mm硅晶圆的有效性;

发展450mm工程整合指导和标准;建立

450mm工厂集成原型测试平台。2007年11

月在夏威夷召开的ITRS下属ITPC(半导体

行业国际会议)上正式将450mm晶圆作为

会议基本议题。看来,450mm将逐步纳入

ITRS的规划中。2007年10月全球半导体制

造联盟Sematech准备建一家工厂综合实验

台“制造厂,以推动450mm设备的发展,工

厂将建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计划造

450mm交互式实验台。

谁为研发450mm晶圆设备买单?

众所周知,研发300mm晶圆设备的买

单都是由设备厂自掏腰包。可是,研发

450mm设备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投入太大,

设备厂不再愿意单方承担风险,要与芯片厂

共担风险。WNK公司副总裁DarenDance

明确表示:“考虑到300mm晶圆未能在预期

时间段内推出的历史,以及它对供应面的可

怕影响,很容易看出为什么设备厂非常关心

谁为晶圆尺寸的再次扩大(450mm)买单?”

VLSIResearch总载RistoRuhakka认为:

“如果系统研发成本遵循同样昂贵的

300mm时代的指数曲线,则设备工业将无

法负担450mm厂所需加工设备的开发费

用。在这种情况下,总体IC设备业将耗费

1020亿美元用于450mm设备,而目前还不

清楚,谁将为研发450mm设备买单?”2005

年9月日本东京电子(TEL)CEOTetsuro

Higashi在国际半导体制造论坛(ISSM)会

上直言不讳地指出:”研究450mm晶圆的IC

设备买单应由双方来共同承担,双方分享风

险和利润”。他呼吁设备厂与芯片厂必须加

强合作,共同承担越来越多的研发成本,在

开发下一代设备期工艺和晶圆尺寸方面要避

26是个人。而个人的购买行为一定是迟疑,对

于价格敏感,而且买东西一定会货比三家

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短,风险增

大,也必定反映到芯片的价格上,所以对于

半导体工业的要求有新的变化。

世界半导体工业有三次浪潮。首先,是

90年代初是由PC推动,然后是97、98年的

网络推动,再到现在的消费电子产品推动,

32

电子产品世界

2008.5

栏目编辑崔澎

免过去(指300mm设备)的错误,合作将帮

助产业避免过去的错误。

为此,去年10月全球头号IC设备厂应

用材料表示:“目前内部没有任何450mm晶

圆厂设备的研发计划,而300mm晶圆厂在

经济规模、良率、效能、生产力都有极多的

改进空间”。

450mm晶圆规模标准

在去年7月SemiconWest会上,讨论

了450mm晶圆规格标准,推荐厚度比

300mm厚50mm,达825mm,这是为了保

证制造和加工过程中晶圆的完整性。由于

450mm晶圆直径/厚度比的增大,将加大

热处理过程中晶圆的滑落和破裂风险,该风

险来自温度梯度和重力带来的应力。另外,

晶圆的弯曲性在制造过程中的退化,会给光

刻、退火多个制程带来麻烦。为此,450mm

设备必须全自动化。关于450mm晶圆一批

的数量问题也进行了讨论,一批是25枚好

还是13枚好。

由此看来,建造450mm晶圆生产线是

大势所趋,最早建成450mm晶圆厂的时间

是2012年左右,由于建一座月产12~15万

片的450mm晶圆厂需投资120~150亿美

元,所以450mm晶圆技术、建厂、量产等

方面都需要多方合作,甚至建立联盟,包括

芯片厂、设备厂、材料厂、化工厂等,只有

这样,才能加速450mm晶圆前进的步伐。

上升的速度越来越高。07年半导体业已达

2600亿美元。全世界各个市场机构对于2008

年半导体业的预测,分别是Semico

Research为12%,ICInsight是10%,SIA

是7.7%,iSuppli是7.5%。但是最近由于高

油价,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存储器仍是

低迷,iSuppli和Gartner都纷纷调低今年的

预测至3.3%及3.4%。(待续)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051337a185378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