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种类及特点

数码相机种类及特点


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xda中文网机锋论坛)

数码相机的种类及特点:

单反相机

单反数码相机就是指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reflex

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市场中的代表机型常见于尼康、佳能、宾得、富士等。此类相机一般

体积较大,比较重。

使用电子取景器evf的机型,也归入单反类,但一般加注“类似”,或注明是evf取景,如奥

林巴斯c- 2100uz、富士finepix 6900等。在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

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

到外面的景物。与此相对的,一般数码相机只能通过lcd屏或者电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

摄的影像。显然直接看到的影像比通过处理看到的影像更利于拍摄。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天生的优点,

是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1]

单反相机工作原理

单反就是指单镜头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这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大多数

35mm照相机都采用这种取景器。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

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

卡片相机

卡片相机在业界内没有明确的概念,仅指那些小巧的外形、相对较轻的机身以及超薄时尚的

设计是衡量此类数码相机的主要标准。其中索尼T系列、奥林巴斯AZ1和卡西欧Z系列等

都应划分于这一领域。

主要特点:卡片数码相机可以不算累赘地被随身携带;而在正式场合把它们放进西服口袋里

也不会坠得外衣变形;女士们的小手包再也不难找到空间挤下它们;在其他场合把相机塞到

牛仔裤口袋或者干脆挂在脖子上也是可以接受的。虽然它们功能并不强大,但是最基本的曝

光补偿功能还是超薄数码相机的标准配置,再加上区域或者点测光模式,这些小东西在有时

候还是能够完成一些摄影创作。至少你对画面的曝光可以有基本控制,再配合色彩、清晰度、

对比度等选项,很多漂亮的照片也可以来自这些被“高手”们看不上的小东西。

卡片相机和其他相机区别:优点:时尚的外观、大屏幕液晶屏、小巧纤薄的机身,操作便捷。

缺点:手动功能相对薄弱、超大的液晶显示屏耗电量较大、镜头性能较差。-------设友公社

文章阅读()

长焦相机

长焦数码相机指的是具有较大光学变焦倍数的机型,而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

越远。代表机型为:美能达Z系列、松下FX系列、富士S系列、柯达DX系列等。一些镜

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更大。

主要特点:长焦数码相机主要特点其实和望远镜的原理差不多,通过镜头内部镜片的移动而

改变焦距。当人们拍摄远处的景物或者是被拍摄者不希望被打扰时,长焦的好处就发挥出来

了。另外焦距越长则景深越浅,和光圈越大景深越浅的效果是一样的,浅景深的好处在于突

出主体而虚化背景,相信很多FANS在拍照时都追求一种浅景深的效果,这样使照片拍出来

更加专业。一些镜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

更大。如今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3倍-12倍之间,即可把10米以外的物体拉近

至5-3米近;也有一些数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

10倍-22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

数。如果光学变焦倍数不够,人们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其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一个2

倍的增距镜,套在一个原来有4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上,那么这台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

数由原来的1倍、2倍、3倍、4倍变为2倍、4倍、6倍和8倍,即以增距镜的倍数和光学

变焦倍数相乘所得。

变焦范围越大越好?对于镜头的整体素质而言,实际上变焦范围越大,镜头的质量也越差。

10倍超大变焦的镜头最常遇到的两个问题就是镜头畸变和色散。紫边情况都比较严重,超

大变焦的镜头很容易在广角端产生桶形变形,而在长焦端产生枕形变形,虽然镜头变形是不

可避免的,但是好的镜头会将变形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而理论上变焦倍数越大,镜头也

越容易产生形变。当然很多厂家也为此做了不少努力。比如通常厂家会在镜头里加入非球面

镜片来预防这种变形的产生。对于色散来说厂家通常使用防色散镜片来避免,比如尼康公司

的ED镜片。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的10×变焦镜头实际上在光学性能上应该可以满足

人们日常拍摄的需要。

数码相机画幅的种类以及代表产品:

在胶片时代,画幅是指单张感光片的尺寸;到了数码时代,则是指感光芯片(也被称为图像感应器、图像

传感器、感光器等)有效感光面积的大小。无论胶片还是数码,感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画质成正比的,

但数码相机的情况相对更复杂一些。

胶片时代的民用相机有“135”和“120”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各自使用的胶片规格不同——135相机使用的

胶片单张尺寸为36mm×24mm,而120相机使用的胶片单张宽度固定为60mm,长度则有45mm、60mm、

70mm、90mm等不同尺寸(均只计有效感光面积)。上世纪90年代,在135相机的基础上,当时的五大影

像厂商(柯达、富士、佳能、尼康、美能达)还曾联合推出过一种“Advanced Photo System”(先进照片系

统,简称“APS”),其中一项重要改变就是缩小了胶片尺寸,以便制造出体积更为小巧的袖珍相机。APS胶

片分为APS-H(30.3mm×16.6mm)、APS-C(24.9mm×16.6mm)以及APS-P(30.3mm×10.1mm)三类。

可风光一时的APS却是一个短命的系统——推出后没几年,数码相机便迅速崛起并逐渐占领市场,使胶片

相机风光不再,APS系统也随之夭折。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865177a182961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