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与零部件设计(2)课程习题解答

机构与零部件设计(2)课程习题解答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小米6百度百科)

机构与零部件设计(2)课程习题解答

第1,2章机械设计总论

1.1一部完整的机器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一部完整的机器由哪几部分组成通常由原动机部分、传动部分、

执行部分、控制

系统、润滑、显示、照明等辅助系统。

1.2机器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答:预定功能要求

经济性要求可靠性要求

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其它特殊要求

1.4机械零件计算准则和失效形式有什么关系?常用的准则有哪些?

它们各针对什么失效形式?

答:机械零件计算准则是基于某种失效形式提出的,不同的计算准则

对应于不同的失效形式。

常用的计算准则有: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

则。

强度准则对应的失效形式为整体断裂及过大的塑性变形;刚度准则对

应的失效形式为过大的弹性变形。寿命准则对应的失效形式为:腐蚀、磨

损和疲劳。

振动稳定性准则对应的失效形式为: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1.6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其中哪个步骤对零件尺寸的确

定起决定作用?为什么?

答:1.

选择零件类型2.受力分析3.选择材料4.确定计算准则

5.理论设计计算

结构设计7.校核计算

6.

8.

画出零件工作图

9.写出计算说明书

其中理论设计计算对零件尺寸的确定起决定作用。因为这个步骤确定

了零件的

主要尺寸和主要参数。

1.10什么是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答:标准化就是要通过对零件的尺寸、结构要素、材料性能、设计方

法、制图要求等,

制定出大家共同遵守的标准。

系列化:是指同一基本结构下,规定若干个规格尺寸不同的产品、形

成产品系列,

以满足不同的使用条件。

通用化:是指在同类型机械系列产品内部或在跨系列产品间,采用同

一结构和尺寸

的零部件,使有关的零部件,特别是易损件,最大限度地实现互换。

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减轻设计工作量;便于

零部件的互换

和组织专业化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等。

答:机械设计方法通常分为两大类:传统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方法。

传统设计方法是现代设计方法的基础,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将弥补传

统设计方法的不足。但它不能离开或完全取代传统设计方法。现代设计方

法还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发展。

第3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3.1静应力下计算的强度准则是什么?计算中选取极限应力和安全系

数的原则是什么?答:选取极

[]ca[]ca[][]或

[]ca[]ca限应力原则是:对塑性材料:极

限应力取材料的屈服极限;对脆性材料或低塑性材料极限应力取材料

的强度极限。

2

选取安全系数原则是: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较小的

许用安全系数。

3.2什么是材料的疲劳曲线?什么是有限寿命?什么是无限寿命?

答:材料的疲劳曲线是指应力循环特性一定时,材料的疲劳极限与应

力循环次数之间关系的曲线

有限寿命:应力循环次数小于应力循环基数时的寿命;无限寿命:应

力循环次数大于应力循环基数时的寿命;

3.3如何绘制材料的极限应力线图?材料极限应力线图在零件强度中

有什么用处?答:在确定好关键坐标点的基础上,即可绘制材料的极限应

力线图(A’D’G’C)。A′——

对称疲劳极限点D′——脉动疲劳极限点C——屈服极限点B——强

度极限点

基于材料极限应力线图可以判断零件的强度(静强度及疲劳强度)是

否满足要求。

3.4影响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应力集中、几何尺寸、

表面状态。

3.5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1=180MPa,取N0=5某106,

m=9,试求循环次数N

为7000,25000,620000次时的有限寿命弯曲疲劳极限?答:由

mmNN1N03

得:

将m=9,σ-1=180MPa,N0=5某10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在不同应力循

环次数下的疲劳极限.

当N=7000时,疲劳极限为:σrn=373.6MPa当N=25000时,疲劳极

限为:σrn=327.3MPa当N=620000时,疲劳极限为:σrn=227MPa

3.6已知某材料的σ=260MPa,σ-1=170MPa,ψσ=0.2,试绘制该材料

的极限应力线图?答:由ψσ=0.2得到:σ0=283MPa

3.7、零件材料的机械性能为:1500MPa,0800MPa,850MPa,综合影

响系

数K2,零件工作的最大应力ma某300MPa,最小应力min50MPa,加

载方式为rc(常数)。

求:(1)按比例绘制该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并在图中标出该零件

的工作应力点M和

其相应的极限应力点M1;

(2)根据极限应力线图,判断该零件将可能发生何种破坏;(3)若

该零件的设计安全系数S解:(1)

1.5,用计算法验算其是否安全。

1K500250MPa2

02K80020M0Pa224

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如图示。工作应力点为M,其相应的极限应力点

为M1。

ama某min2125MPa

ama某min2175MPa

(2)该零件将可能发生疲劳破坏。(3)21000.25

Sca15001.311.5

Kam21750.25125该零件不安全。

3.8、在图示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中,零件的工作应力位于M点,在

零件的加载过程中,可能发生哪种失效?若应力循环特性r等于常数,应

按什么方式进行强度计算?

解:可能发生疲劳失效。

rc时,应按疲劳进行强度计算;

Sa1S

Kam3.9、已知45钢经调质后的机械性能为:强度限H600N/mm2,屈

服限360N/mm2,

疲劳限1300N/mm2,材料的等效系数0.25。

(1)材料的基氏极限应力线图如图示,试求材料的脉动循环疲劳极

限0;(2)疲劳强度综合影响系数K2,试作出零

件的极限应力线;

(3)若某零件所受的最大应力

2ma某120N/mm,循环特性系数r0.25,试求工作

5

F1.31.6由式(1)、(2)、(3)得

z4d21即Fd2141.31.6

可得F(10.106)2427ma某41.31.616466.94N

(2)轴向载荷Fma某作用下,螺栓所受工作拉力

FFma某16466.941z44116.74N

在工作载荷Fma某的作用下,螺栓组承受的倾覆力矩

MF'ma某OO16466.9452103116.44Nm左上角螺栓受载荷Fma某FMlma

某116.44ma某zMlMl22l22l411.68Ni22002103i12故左上角螺栓所受轴向

工作载荷即工作拉力为FF1Fma某4116.74411.684528.47N(3)螺栓所受

的总拉力为

QQ'pF0.6FF1.6F7245.47N

螺栓危险截面的拉伸应力为

1.3Q1.37245.471117.43MPa427MPa

d2110.106244因此,该落实组联接安全。

16

5.9.如图为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工作时力和变形的关系,试

问:(1)螺栓刚度Cb和被联接件刚度Cm的大小对螺栓受力Q有何影响?

(2)若预紧力Qp800N,工作载荷

F1000N,Cm4Cb,试计算:

A.螺栓上总的载荷Q

'B.残余预紧力Qp

解题要点:

要弄清楚轴向工作载荷螺栓联接的变形与力的关系线图,尤其是螺栓

刚度tanbCb和被联接件刚度tanmCm不同时线图的变化情况。解:

(1)减小Cb,Cb2Cb1在QP、Cm、F不变时,QQp题2-9图

CbF,Q2Q1即减小Q;

CbCmCbF,Q2Q1即减小Q;

CbCm增大Cm,Cm2Cm1,在Qp、Cb、F不变时,QQp反之,减小Cm时

Q2Q1,即增大Q。(2)螺栓的总拉力

QQpCbCbF8N

CbCmCb4Cb'由QpQp'CmF得螺栓残余预紧力为

CbCmQpQp

Cm4Cb4F800F80010000

CbCmCb4Cb517

5.10.图示支架用4个普通螺栓联接在立柱上,已知载荷P12400N,

联接的尺寸参数如图示,接合面摩擦系数f0.2,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

270N/mm2,安全系数S=1.5,螺栓的相对刚

Cb0.3,防滑系数K1.2试求所需螺

CbCm

栓小径d1。解题要点:

(Ⅰ)载荷P产生倾覆力矩M,在M作用下,左边的两个螺栓所受轴

向拉力较大,容易拉断实效,因此所需螺栓小径d1的计算应以左边两螺

栓为对象;

(Ⅱ)在横向载荷P的作用下,支架可能产生滑移,使联接失效。为

此,要保证在螺栓预紧力作用下,联接的接合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大于横向

载荷与防滑系数的乘积;

(Ⅲ)在倾覆力矩M的作用下,支架与立柱接合面压溃失效,应校核

结合面右部的压强。本题末要求此项计算。解:

在力P的作用下:

(1)螺栓组联接承受的倾覆力矩(顺时针方向);

MP150000Ncm

(2)在倾覆力矩M的作用下,左边的两螺栓受力较大,所受载荷Fma

某;

Fma某Mlma某li1z2i16025812.5N16024()2186000(3)在横向力M

作用下,支架与立柱接合面可能产生滑移,根据不滑移条件fQpzKP可得

QpKP1.2240018600Nfz0.24(4)左边螺栓所受总拉力Q:

QQpCbF186000.35812.520343.75N

CbCm18

(5)螺栓的许用应力S270180MPa1.5(6)螺栓危险截面的直径(螺

纹小径d1)d141.3Q41.320343.7513.677mm

180第6章轴毂联接

填空题

(1)普通平键标记键16某100GB1096-79中,16代表,100代表,

它的型号是

型。它常用作轴毂联接的向固定。

(2)选择普通平键时,键的截面尺寸(b某h)是根据查标准来确定;

普通平键的工

作面是

(3)平键联接中,面是工作面;楔形键联接中,是工作面。平键联

接中,、

用于动联接。

(4)当采用两个楔键传递周向载荷时,应使两键布置在沿周向相

隔的位置,在强度校核时只按个键计算。

(5)在平键联接中,静联接应验算;动联接应验算强度。选择填空

(1)键的剖棉尺寸通常根据按标准选取。

A.传递扭矩大小;B.功率大小;C.轴的直径;D.轮毂的长度。(2)

普通平键联接的主要用途是使轴与轮毂之间

A.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B.沿轴向可作相对滑动并具有导向作用;

C.沿周向固定并传递转矩;D.安装与拆卸方便。

(3)当轮毂轴向移动距离较小时,可以采用联接。A.普通平键;B.

半圆键;C.导向平键;D.滑键。

(4)设计键联接的主要内容是:a.按轮毂长度选择键的长度;b.

按轴的直径选择键的剖面尺寸;c.按使用要求选择键的类型;d.进行

必要的强度校核。具体设计时的一般顺序为

A.a→b→c→d;B.b→a→c→d;

19

C.c→a→b→d;D.c→b→a→d;E.c→a→d→b。

(5)普通平键联接工件时,键的主要失效形式为A.键受剪切破坏;B.

键侧面受挤压破坏;C.剪切与挤压同时产生;D.磨损和键被剪断。(6)

普通平键联接强度校核的内容主要是

A.校核键面的挤压强度;B.校核键的剪切强度;C.A、B二者均需校

核;D.校核磨损。(7)哪种键联接可传递轴向力

A.普通平键;B.半圆键;

C.楔形键;D.切向键。

(8)切向键联接的斜度是做在上的。

A.轮毂键槽底面;B.轴的键槽底面;

C.一对键的接触面;D.键的侧面。

(9)半圆键联接的主要优点是A.对轴的强度削弱较轻;

B.键槽的应力集中较小;C.工艺性好、安装方便。

(10)薄壁套筒与化键轴联接,宜采用

A.矩形齿;B.渐开线齿;

C.三角形齿。

填空题答案:

(1)键宽,公称长度,A型。周。(2)轴径d;键的两侧面。

(3)键两侧面;楔形键联接中,上下表面。导向平键、滑键。(

9001200,1.5。(5)挤压应力;压强强度。选择填空答案:

4)

(1)C(2)C(3)C(4)D(5)B(6)A(7)C(8)C(9)C(10)

C

20

10.3图中为直齿圆锥齿轮和斜齿圆锥齿轮组成的两级传动装置,动

力由轴Ⅰ输入,轴Ⅲ输出,Ⅲ轴的转向如图箭头所示,试分析:

(1)在图中画出各轮的转向;

(2)为使中间轴Ⅱ所受的轴向力可以抵消

一部分,确定斜齿轮3和4的螺旋方向;

画出圆锥齿轮2和斜齿轮3所受各分力的方向解:

(1)各轮的转向如图中所示;(2)斜齿轮3为左旋,4为右旋;

(3)作齿轮2所受分力Fa2、Fr2;齿轮3所受分力为Fa3、Fr3如图示;

10.4如图直齿锥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二级减速器中,mn2mm,z325,

z453,130,轴Ⅱ转矩T21210Nmm。

(1)为使轴Ⅱ的轴承所受轴向力较小,试确定齿轮z4的螺旋角方向;

(2)计算齿轮z4的三个分力大小(忽略摩擦力),并在图上画出这三

个分力的方向;(3)在箱体结构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将z3减小到

z321,将z4增大到z457,以得到更大的减速比,若传递功率不变,试分

析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简要说明理由。

解:(1)z4的螺旋角方向为右旋。

(2)z4的三个分力如图所示,Ft4、Fr4、Fa4。z3所受转矩

T3T21210NmmT4

T3121053d42565.2Nmmd32526

Ft42T422565.247.16N0d4253/co13Fa4Ft4tan10.89NFr4Ft4tann/co17.64N

(3)考虑弯曲强度F32KT3YFaYSa2bmz3齿数变化引起的YFa,YSa变

化对弯曲应力影响不大。所以

F3'z3251F3z3'21弯曲应力增大,弯曲强度有可能不满足要求。考虑

接触强度H2KT3u1ZHZE2ubd3u1535711H'd3252557u2521/1所以

5357Hd3'u'u'接触应力增大,接触强度有可能不满足要

求。判断题:

(1)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计算齿轮传动时,若两齿轮的许用接触应

力H1≠H2,在

计算公式中应代入大者进行计算。()

(2)一对相啮合的齿轮,若大小齿轮的材料、热处理情况相同,则

它们的工作接触应力

和许用接触应力均相等。()

(3)动载系数Kv是考虑主、从动齿轮啮合振动产生的内部附加动载

荷对齿轮载荷的影响

系数。为了减小内部附加动载荷,可采用修缘齿。()()

(5)对于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若弯曲强度校核不足,较好的解决

办法是保持d1和b不

变,减小齿数,增大模数。()

(4)齿轮传动中,经过热处理的齿面称为硬齿面,而未经热处理的

齿面称为软齿面。

27

(6)直齿锥齿轮的强度计算是在轮齿小端进行。()(7)所有齿轮

传动中,若不计齿面摩擦力,一对齿轮的圆周力都是一对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8)为了减小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应该尽量使齿轮在两轴承中间

对称分布,并把齿宽

系数d尽量选小些。()

(9)一对圆柱齿轮,若保持中心距与齿宽不变,减小模数、增加齿

数,则可降低齿面接

触应力,却增加了齿根弯曲应力。()

(10)一对齿轮若接触强度不够时,为增大模数;而齿根弯曲强度不

够时,则要加大分度

圆直径。()

答案:

(1)某(2)某(3)√(4)某(5)√(6)某(7)某(8)√(9)

某(10)某

28

第11章蜗杆传动

11.1如图所示为蜗杆_斜齿轮传动中,为使轴II上所受轴向力相互

抵消一部分,试确定并

在图上标明斜齿轮3轮齿的旋向、蜗杆的转向及蜗轮与斜齿轮3所受

轴向力的方向

11.2、图示斜齿圆柱齿轮—蜗杆传动,主动齿轮转动方向和齿的旋向

如图示,设要求蜗杆轴的轴向力为最小时,试画出蜗杆的转向和作用在轮

齿上的力(以三个分力表示),并说明蜗轮轮齿螺旋方向。

解:蜗轮左旋,顺时针转动。

29

选择填空:

(1)在标准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一定,加大蜗杆特性系数,将使

传动效率

A.增加;B.减小;C.不变;D.增加或减小;(2)为了提高蜗杆

的刚度,应

A.增大蜗杆的直径系数;B.采用高强度合金钢作蜗杆材料;C.增

加蜗杆硬度,减小表面粗糙值。

(3)蜗杆传动中,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则传动效率

A.降低;B.提高;

C.不变;D.可能提高,可能降低。(4)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中,应除去

A.ma1mt2;B.a1t2;C.12;D.螺旋方向相同。(5)在蜗杆传动

中,引进特性系数q的目的是。

A.便于蜗杆尺寸的计算;B.容易实现蜗杆传动中心距的标准化;

C.提高蜗杆传动的效率。

D.减少蜗轮滚刀的数量,利于刀具标准化。(6)计算蜗杆传动比时,

公式是错误的。

A.iw1/w2;B.in1/n2;C.id2/d1;D.iz2/z1。(7)采用蜗杆变

位传动时

A.仅对蜗杆进行变位;B.仅对蜗轮进行变位;C.同时对蜗杆蜗轮

进行变位。

(8)对于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传动比不等于蜗轮与蜗杆分度圆直径比;B.蜗杆直径系数q越小,

则蜗杆刚度越大;C.在蜗轮端面内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D.蜗杆头数

z1多时,传动效率提高。

30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790567a181634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