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骁龙最新处理器是什么型号)
【“雷布斯”的小米营销】雷布斯areyouok
【“雷布斯”的小米营销】 雷布斯 are you ok
趁腾讯和360掐得你死我活的空隙,雷军抽出身来从容不迫地做
了自己的即时通信工具——米聊。然而,雷军认为光有小米操作系统
和米聊还不够过瘾,他还想推出自有品牌的手机。但中国手机市场之
大,从哪里入手呢?
中国手机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低端产品主导的市场,根据手机调研
机构thinkbank的零售监测数据,价格1000元以下的手机占整个市
场的比重高达70%。2000元及以上的高端市场的比重虽然只有不到
10%,但产品差异化的空间更大,同时利润更高,竞争对手又相对较
少,因此高端市场机会更多。小米也想加入这场竞争。
接下来雷军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这个年销售规模2亿台的大市场
里,小米手机要面向哪个(或哪几个)消费群,传递什么样的独特价
值主张?即便是OPPO、步步高、朵唯等手机行业的后来者也都是凭
借独特的市场定位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站稳了脚跟。小米也不例外,
精挑细选之后它选择了一小部分特殊的用户作为其核心人群——手
机发烧友。
在中国手机市场,小米是第一个站出来旗帜鲜明地要服务于手机
发烧友的品牌,这种市场定位策略和由此而产生的品牌联想就相当于
给小米手机贴上了“发烧友手机”的标签。
在小米手机的发布会上,雷军用4个核心特点来阐述小米手机的
核心价值主张:双核处理器、大屏幕、信号好和大容量电池,这4个
特点集中体现了小米对手机发烧友核心需求的回应。随后小米手机便
迅速在发烧友中升温,有人将小米手机与iPhone相比,并将雷军戏
称为“雷布斯”。
“雷布斯”的小米营销
从互联网跨界到手机,雷军的小米营销给手机行业带来了许多启
示。仔细揣摩,小米手机的营销传播策略至少有5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个人品牌植入、在线预订、清晰的时间表、产品人格化和在线销售。
个人品牌植入的核心是将雷军作为小米手机的产品代言人。实际
上,这和品牌厂商请明星做形象代言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但雷军作
为成功的互联网人士和天使投资人,他的奋斗史、职业经历和成功故
事对年轻一代具有极大的感召力,这样他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在无形
之中便嫁接到了小米手机身上。要说小米手机的创业团队也是一个豪
华阵容,6个联合创始人都做过谷歌、摩托罗拉、微软和金山等大公
司高管,可在媒体的宣传中雷军是唯一的焦点。很显然,这与苹果的
套路十分相似。iPhone风靡全球手机市场数年,背后一定有很多杰出
的人才甚至天才,但除了乔布斯,普通消费者很难说出第二个苹果公
司的人名。
作为小米营销的开端和重头戏,产品发布会也是精心雕琢,不仅
仅是雷军的形式,在发布会的逻辑设计上也有着明显的乔布斯风格。
雷军介绍了竞争对手HTC、三星、摩托罗拉和LG的类似产品,是雷
军为小米手机树立的假想敌。与它们相比,小米的配置显然更慷慨、
更大气,也更贴合发烧友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在发布会最后揭晓的小
米手机定价远远低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小米手机被神
化成一个消灭“敌人”的大英雄。
第二个特点是通过在线预订创造稀缺。这同样是iPhone的惯用
伎俩,小米这次也用得颇见成效。如果以同等价位的手机销量作参照,
小米的预订即使是用“火暴”来形容也不为过,因为在中国,或许只有
苹果才有这样的号召力。小米手机于9月5日13:00开始接受网上排
队预订,在接下来的35个小时预订即达到了30万台,小米随即关闭
了在线预订通道。当淘宝惊现百元价格转让小米号的时候,预订的营
销效果立即被放大了。最重要的是,小米不仅出够了风头,也通过预
订为生产计划获得了重要的参考,从而在元器件采购、生产和供货上
赢得了更多主动权。
第三个特点是至始至终清晰的时间表。如果你有过网购的经历,
就一定体会过那种下单之后期待收获的焦急。与国际大牌以跳票来吊
足消费者胃口的手段相比,小米一点也不摆谱,相反,它与米粉的沟
通真诚而有亲和力。在小米发布会结束后,小米及时公布了上市的时
间;在预订结束之后,小米甚至按小米预订号的顺序给出了详细的时
间表,让焦急等待的米粉能够心中有数。给消费者一个稳定的预期虽
然简单,但却非常重要。
第四个特点是产品人格化。产品人格化是指将小米手机打造得像
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从而建立与目标消费者的和谐关系。雷
军在解释小米手机时说道,“MI除了是Mobile Internet的缩写,也是
Mission Impossible的缩写”。而中文的小米则显得尤为亲切——像一
个人,更像发烧友的一个朋友。当然,这样的亲切感绝不是靠起个好
名就能从天而降的,是来自小米通过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等社交与发烧
友的持续沟通。小米论坛和小米员工的博客显然功不可没,雷军也在
微博上与发烧友互动,甚至与米粉就否应该推出CDMA版本这样重
大的决策进行讨论。但更为重要的是小米在另外一个对外发布的产品
手机操作系统中内置了发烧友与小米工程师直接沟通的入口——发
烧友在使用手机时碰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入口直接提交给小
米的开发人员。最让发烧友兴奋的是,他们的意见甚至创新可以在每
周的更新中得到体现!这显然比赤裸裸地发微博广告或变相内置广告
更有杀伤力。
最后一个特点是在线销售策略。实际上,价格才是小米手机四个
核心价值主张的最终承载,因为无论性能多么强大,高高在上的定价
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取悦手机发烧友的。如果定价3000元以上,小米
也就成为了众多发烧友关注的高端手机中的一款,然而1999元的价
格让发烧友惊喜,也让小米与其他竞争产品形成了明显的区隔,在高
性能智能手机市场中格外耀眼。目前来看,小米的硬件配置和1999
元的价格极具诱惑性和破坏力,但小米如何来平衡低价和利润这个难
题呢?或许是玩凡客诚品上了瘾,雷军给出的答案是:在线销售。
众所周知,渠道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另外,小米也没有大规
模的媒体投入和销售投入,又节省了相当可观的费用,正是由于这两
部分节省,小米才有如此的定价魄力。用雷军的话来说,小米采用在
线直销的方式,“不仅仅是潮流,更是一种先进的销售模式,可以省掉
所有中间利润,直接回馈用户,让用户买到便宜实惠的东西”。
1999元:还是赚吆喝?
1999元的价格一经公布就让很多中高端手机厂商直呼伤不起。
难道小米手机本就不打算,只想赔本赚吆喝吗?据初步估算,小米手
机的BOM成本在1200元左右,再加上研发、税金等的分摊,业界
估计小米手机的出厂成本在1600元左右。据此计算,小米每销售一
台便有约400元的利润。如果小米销量爆发,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提
升,还将继续降低BOM成本。
低价虽然迎合了手机发烧友的胃口也仍然有钱可赚,但却得罪了
众多手机厂商。雷军翻开了手机行业的成本底牌,也触碰了众多手机
厂商的利润底线,因此必然遭来围攻。小米的零售价格公布后,对小
米硬件的质疑、软件的质疑层出不穷,也有人质疑小米没有提供云服
务。
其实,在线直销小米手机不仅是有钱赚,还有更重要财务功效—
—加速现金回流。按照上述成本计算,30万台小米手机的直接成本
接近4亿元,这对身价5000万美金的小米来说是个很大的压力,如
果按照零售渠道销售,销售回款的账期可能把小米拖垮,但在线销售
就把这种压力化解了。在小米预订页面我们也看到了相应的考量:如
果用户选择在线支付,则不用承担快递费用,而如果选择货到付款则
需要支付20元/台的快递费用。这样的B2C交易方式,给小米带来了
及时的现金流,这对初创的小米显得尤为重要。(本刊综合整理)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582903a178142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