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iphone5s好还是se好)
由“山寨”一词看汉语的类词缀
摘 要:本文考察了"山寨";"水货";等类词缀是否具有词缀的性质和功能的问题,发现类词缀
具有词缀的很多性质和功能,将它们归为类词缀是符合语言事实的。从认知的视角来看,这
些新词凸显出人们对新事物的部分属性的认知,是隐喻或借代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词缀 类词缀 山寨 认知
一、引言
当下的新闻报道中有两个词特别流行,一个是"山寨";,另一个是"门";。在中国,随着山寨
经济的兴起,山寨手机、山寨电脑等产品层出不穷。当今中国社会也处在社会转型最剧烈的
时期,重大负面影响的突发事件频发,如"艳照门、砒霜门、解说门";,还有时下丰田公司
的"召回门";等。新词汇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这些词语的能产性如此之强,不得不引起
人们的关注。这些词具备词缀的哪些特征?以后又会不会通过语义虚化发展成词缀呢?这些
词语产生的认知理据是什么?
二、词缀的定义
董秀芳(2005)不认同将"虚义";这一因素作为判断词缀的标准,她认为词缀必须具有一定
的词法意义,其使用应具有一定程度的规则性和周遍性。一些不表义的成分不一定是词缀,
如"老鼠、老虎、老鹰、老师、老百姓";中的"老";说不出什么词法意义,所附着的成分也很
不相同,无法找到明确的规则来说明这样的"老";可以附着在什么样的指人或指动物的名词
前面,因此,这样的"老";不属于词缀。所以我们在判定某词素是否为词缀时要根据词素所
处的语境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论定某词素一定是词缀或一定不是词缀。同一个语
素可能在某些语境中是词缀,但在另外一些语境中可能还是个实词。
在确定词缀时应该强调的是在某一意义下的定位性和规则性。定位性是指出现位置固定,比
如总是出现在词根语素的前面或后面,这是形式方面的要求;而规则性是指形式与意义之间
的联系明确,也就是说,与符合某一条件的词根结合之后肯定会表达某种特定含义,这是意
义方面的要求。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意义不是词汇意义,而是较为宽泛抽象的词法意义。
三、判定词缀的标准
一些学者提出了"类语缀";或"类词缀";"准词缀";的说法(吕叔湘,1979;徐枢,1990;陈光
磊,1994等),以指称那些搭配范围很广,而意义虚化程度还不很高的语素。类前缀如(以
下例子取自徐枢,1990):自(自杀、自尽、自治)、单(单叶、单芽、单体)等。类后缀如:
界(知识界、科学界)、法(兵法、辩证法)等。类词缀概念的提出是有意义的,因为类词
缀与其他成分的组合往往会形成一种能产的词法模式。 结合以上词缀的性质,我们考察
类词缀是否具有类似的性质。
(一)位置的固定性
类词缀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但当它作词根时则不具有固定性。如"-门、-迷";可作后缀(如
召回门、艳照门、影迷、球迷),也作为实语素置于词根前(如门童、门球、迷惑、迷恋),
后者不在本文研究之列,本文只探讨虚化了的类词缀"门";。所以类词缀基本上可以划分为
类前缀和类后词缀。
(二)语义的类属性
类词缀的意义并没有完全虚化,还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类词缀与符合某一条件的词根结合
之后肯定会表达某种特定含义,这里的意义不是词汇意义,而是较为宽泛抽象的词法意义。
所以类词缀同样具有范畴义功能,但词缀可以部分决定词的语法属性。如"山寨";能加在各
种产品或事物前面:"山寨手机、山寨汽车";等。"山寨";的范畴义是。再比如后缀"门";(由
Watergate音译而来)专指那些新闻媒体报道了的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突发事件,它的范畴
义是。其实这个意义与"门";的本义没有任何意义关联,是一种典型的由借词导致的意义转
换(meaning shift)。换言之,类词缀"门";的意义已完全虚化,仅仅是个标记语。其它类词
缀如"热、性、化、迷、宅";都有其特定的范畴义。
(三)类词缀的能产性差异较大
有的词缀的能产性很强,未来可能会派生出无穷尽的词语。如"山寨、门、迷你、热、化";
等。随着中国山寨经济的迅猛发展,"山寨";这个类词缀的构词能力日益强大。由于中国社
会正处于政治、经济的转型期,形形色色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媒体均冠之以"XX门";的事
件。"门";的构词能力将与日俱增。但有一些词缀的构词能力是有限的。如"宅";,目前只有"
宅男、宅女";等几个词。其实词缀的能产性是个动态变化的概念。一些古汉语遗留的词缀的
能产性已经很低了,几乎不再构成新词。如"坦然、荡然、木然";中的"然";,"别价、整天价、
成年价";中的"价";,"嘴巴、哑巴、干巴";中的"巴";等(朱亚军,2001)。由此,我们推断,
类词缀的能产性将在强弱之间发生巨大变化,即目前没有能产性的词缀可能会变得有较强的
能产性。
(四)黏附性
类词缀和词根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它们之间有时可以插入其它成分。如"前总统、前妻、
战后、课外,婚外";,也可插入一些词如"前任总统、前任妻子、战争之后、课堂之外、婚
姻之外";等。但这些所加的成分并不会改变类词缀的范畴义。
四、"山寨";的认知理据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与认知是不可分的,自然语言是人的智能活动的结果,又是人类认知的
一个组成部分(赵艳芳,2001:7)。"水货手机";一词突出了人们对手机的非法进口方式的
认知,即用运输方式(水运)指代以这种方式进口的手机整体。"山寨手机";其实是隐喻的
表达方式,突显了人们对"山寨手机";的市场定位和公司实力的认知,这种认知也是与名牌
手机公司进行对比后的结果。与名牌手机公司相比,山寨手机生产商的规模小、研发能力弱,
"山寨机";的市场主要在农村,名牌手机的市场集中在大城市。隐喻是人们思维的方式,这
种思维方式必然体现在对新事物的命名上。总之,人们会对客观事物的某些属性进行凸显,
运用隐喻或借代的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概念化,由此对事物贴上语言的标签。
五、结语
本文考察了"山寨、门";等类词缀是否符合词缀的性质,发现类词缀具有词缀的很多性质和
功能,它们可能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随着词义的进一步虚化发展为词缀。尽管目前对于类词缀
是否属于词缀的问题尚无定论,但我们不妨将其归为词缀原型范畴的延伸,即宽泛意义的词
缀,这是符合语言事实的。"山寨";等新词是隐喻的表达方式,是人们的认知活动和客观事
物互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光磊.汉语词法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2】董秀芳.汉语词缀的性质与汉语词法特点.汉语学习,2005,
(6).
【3】蒋宗许.汉语词缀研究综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
(3).
【4】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6】徐枢.语素.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中国wwLwlm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453059a175935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