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中的一抹亮色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

黑夜中的一抹亮色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


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小米系列手机)

龙源期刊网

黑夜中的一抹亮色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

作者:周博

来源:《微型计算机》2019年第08期

随着米家智能生态链越发完善,其产品也逐渐覆盖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最近米家

生态链又推出了一款新品——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这款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主打“先人一步”

的多灯联动控制,可以帮助你在夜间时提前照亮前路。那么这款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的表现到

底如何?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外形简约安装方便

飞利浦在照明领域有着很好的技术沉淀和品牌积累,而小米公司有很好的零售及电商渠道

资源,于是两家公司共同合作推动小米智能家庭生态系统设计和开发智能互联LED照明产

品,实现安卓和苹果智能手机中的应用程序对灯光的智能控制,而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就是其

中一款新产品。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整体设计风格与米家产品一脉相承,通体雪白的灯身显得

简约大气,能很自然地融入到大多数使用场景。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整体外形类似一个圆盘,

不过其正面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平面,中间采用了一种阶梯式的切面设计,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

可以避免光源直接射入眼睛,不会在夜间让人有明显的刺眼感。另外,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后

盖旋转打开后是一个电池仓,它适配的是三节5号电池(官方宣称可提供10个月续航),虽

龙源期刊网

然10个月续航时间还是挺久的,不过从用户的角度来讲,充电的方式或许比更换电池更加方

便。安装方面,由于减少了电源线的束缚,并且体积也比较小,米家飛利浦蓝牙夜灯可以通过

3M背胶和挂绳两种安装方式安装在屋内的任何位置。

先人一步照亮前路

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可以接入米家App,通过米家App,我们可以设置夜灯的亮度以及延

时关灯的时间。另外,用户也可以将常用的亮度和延时关灯时间保存为一个场景,这样就可以

一键调节,还是比较方便。除此之外,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还采用了光敏传感技术与人体红外

传感技术,这两项技术相辅相成,给我带来了不错的体验。

实际体验中,我将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粘贴在墙上,然后在明亮环境下,由于光敏传感器

接收到光源充足,所以无论我怎样在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前走动,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始终保

持关闭状态,所以大家丝毫不必担心它会在白天自动开启。接下来在屋内漆黑一片的情况下,

体验过程中,由于光敏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同时作用,当我正对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走过

去时,在相距约七米左右,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就能自动迅速点亮了,并且光照比较柔和,不

会有那种强烈的刺眼感。之后,我又尝试从不同角度接近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我们发现在人

体红外传感器能监测到的角度内,不同角度将导致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的感应距离有一定差

别,但是就算在最极限的感应角度,自动感应距离依然能达到五米左右。还需要注意的是,米

家飞利浦蓝牙夜灯的自动感应除了和角度、距离有关,其实还与安装的高度有关,比如我就尝

试过将它安装在我站立时头部所达到的高度,结果在测试中我发现,我需要走得离夜灯很近才

能触发它,而过低的情况下,各种家具地遮挡也会有一定影响,所以我在这里建议大家安装米

家飞利浦蓝牙夜灯时一定要在避开遮挡物的前提下,选择一个合适的高度。

另外比较人性化的是,在人体红外传感器能监测到的范围内,当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自动

点亮后,如果我一直来回走动,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就不会熄灭,但是当我静止不动时,米家

飞利浦蓝牙夜灯到延时关灯时间就会自动熄灭,后续就算我只有挥挥手或摇摇头等小动作,米

家飞利浦蓝牙夜灯又会马上开启。由此看来,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的人体红外传感器识别率还

是非常优秀的,而且它还根据用户的活动情况,决定灯光是否应该常亮,这种设计可以极大延

长自身的使用寿命。

当然还值得一提的是,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支持多灯联动。比如多个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

通过蓝牙连接后,距离你最近的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开启后,其他在红外感应范围外已连接的

夜灯也会依次打开,为你点亮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一功能非常适合居住户型较大的用户。

小结

整体来说,米家飞利浦蓝牙夜灯无论从外观还是功能来说,实用性都是比较不错的,而且

79元的价格也使它颇具性价比。对于家中有小朋友和老人的用户来说,相信这款米家飞利浦

蓝牙夜灯应该能带来不错的体验。

龙源期刊网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383519a174765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