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联想乐檬k3note)
网络视听
202103
我国虚拟主播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范镇林 冯哲辉
[内容提要]虚拟主播作为二次元文化领域的新生力量,不仅催生了一
批可以与真实偶像分庭抗礼的虚拟偶像,也推动了一个新的行业——虚
拟主播崛起。研究虚拟主播的发展状况与运营机制将有助于促进这一新
兴行业的不断完善,也将有助于推动整个二次元文化产业的发展。
范镇林
冯哲辉
[关键词 ] 虚拟主播 运营机制 二次元文化 虚拟次元计划
虚拟主播又称为虚拟UP主,广义上是指使用虚
拟形象身份代替实际身份,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活动
或在视频网站中以原创或二创投稿等形式进行传播活
动的主体合集,通常有原创者将虚拟IP公开共享、
大众利用虚拟IP代替真实身份来进行各类传播行为
与传播活动。常见形式多为“虚拟主播+虚拟IP的
名字”(如“虚拟次元计划”),特指采用虚拟UP
主模式为主要生产、经营、传播模式的特定虚拟偶像
IP,包涵与其相关的传播主体和传播行为。
狭义的虚拟主播即字面意思上的“虚拟的
(Virtual)”的“上传(upload)者本人”,指以原
创的虚拟人物设定形象,在视频网站、社交平台上发
布、传播、直播视频、与受众互动等进行传播活动的人,
其中包括原创作者或者非原创作者(非原创作者属于
使用虚拟主播IP进行二次创作的作者群体)。虚拟
主播使用MMD或Unity软件制作3D模型或用Live2D
[5]钟超.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EB/OL].https:///2019-
12/08/content_,2019-12-8.
[6]陈虹,潘玉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健康社会心态[EB/OL].http:
///gd/gd_rwhn/201909/t20190916_,2019-09-16.
[7]任平.人民日报谈李子柒: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EB/OL].http://
/tuijian/201912/t20191230_,2019-12-30.
[8]曾一果,时静.从“情感按摩”到“情感结构”:现代性焦虑下的田
园想象——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20(2):
123-126.
[9]易小明.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N].光明日报,2015-8-5(13).
[10]周颖.李子柒爆红背后的底层逻辑[EB/OL].https:///
daka/detail/, 2020-01-20.
[11]黄鑫.抖擞传统报告发布 短视频激活传统文化魅力[EB/OL].http://
/xwzx/gnsz/gdxw/201905/13/t20190513_,2019-5-
13.
[12]周颖.李子柒爆红背后的底层逻辑[EB/OL].https:///
daka/detail/, 2020-1-20.
[13]李建.不忘历史根脉 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EB/OL]. https://
/cul/2019/02-18/,2019-2-18.
[14]王新燕.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N].光明日报,2013-4-7(007).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广播电视系教
授、硕士生导师]
[编辑:刘聪]
微
信
扫
一
扫
阅
读
与
分
享
44
网络视听
软件制作出2D模型,用以创造出虚拟人物形象与设
定,并以真人配音或电脑合成音来进行直播活动或者
视频制作,通常不会公开配音员或是原创者的真实
身份。
一、虚拟主播的诞生
2017年,“Kizina AI”的诞生并迅速崛起掀起了
来自“初音未来”之后新一轮虚拟偶像的热潮,起初
只是在ACG爱好者之间传播,但随着热度的极速上
升和粉丝不断增加,虚拟主播作为群体与行业得以出
现在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当中)的视线当中,并得
到市场与资本的关注。以此为契机,日本的虚拟主播
行业就此崛起并高速发展。
虚拟主播们被二次元受众称为“VUP”“Vtber”
或“虚拟UP主”。因为语言与文化的隔阂,以及跨
网络环境条件等问题,我国大多数观众依然无法近距
离接触虚拟主播和充分体会其个性,多数观众与虚拟
主播的交流与互动只能依靠翻译组(或称汉化组)作
为连接纽带。虚拟主播这一新颖的二次元模式,推进
了国内二次元文化领域的快速创新及演进式发展,加
速了国内虚拟主播行业的诞生与中国VUP相关虚拟
IP的研发与推出。
2017年8月12日,中国首个具有影响力的国产
虚拟主播“虚拟次元计划”上线,在一定程度上打破
了日本在虚拟主播领域独领风骚的局面。虚拟次元计
划是bilibili网站(以下简称B站)第一个虚拟UP主
企划,其设定旗下虚拟UP主是AI(人工智能),生
活在名为“虚拟次元”的空间里。初期只有“小希”
一名虚拟UP主,2018年2月20日“小桃”加入,
从此二者共同制作节目至今。虚拟次元计划主要活跃
于B站和YouTube,音乐作品也上架于网易云,目前
其在B站拥有55万粉丝,是B站粉丝最多的中文虚
拟UP主之一。
“虚拟次元计划”作为我国第一个具有影响力的
虚拟主播企划,带动了相关市场群体和企业,整体上
推动了我国虚拟主播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虚拟主播行业发展概况
于2017年初诞生的虚拟主播行业还处在行业发
202103
网络视听
展的早期阶段,在经历野蛮生长的同时不断探索未来
可能且可行的发展方向,并不断进行创新和系统化,
从迎接虚拟主播热潮的来临到热度降温,形成了相对
固定的圈子。虚拟主播作为一个新生行业,如今已经
具有了庞大规模并展现出自身巨大的商业价值与市场
潜力,但未来发展中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一)浪潮自日本而来
日本虚拟主播在热潮中的高速发展刺激着我国二
次元产业的创新与研发。2017年8月,“虚拟次元计划”
推出,并于B站和Youtube活动。国产虚拟主播组合
“虚拟次元计划”诞生于虚拟主播行业发展的早期,
据统计,“虚拟次元计划”是在“绊爱”之后世界上
第7个虚拟UP主/主播企划,在推出之后迅速获得
大量的关注并成为B站第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虚拟主播
组合。但总体来看,此时的中国虚拟主播市场还处于
沉寂的状态,虽然“虚拟次元计划”为未来行业的火
热打下了基础,但对比日本市场,主播数量较少且总
体知名度也较低。随着国产虚拟主播们的活跃使得虚
拟主播文化不断渗透到B站的各类人群中,人们对于
虚拟主播的认知和兴趣不断深入,中国虚拟主播行业
在这样的氛围中并迎来了全面爆发的2019年。
(二)共同打造与共同成长
2019年初,Youtube上的虚拟主播经过两年的发
展人数已接近饱和,行业竞争加剧,新人的成长速度
被迫放缓,而另一块巨大的市场也随之浮现。
2019年1月8日,Hololive与B站达成合作,
Hololive旗下的部分虚拟主播正式入驻B站。“白
上吹雪”在入驻后关注量开始暴涨并很快超过了
Youtube上的频道订阅数。3月15日,彩虹社也正式
入驻,但对比行动迅速的Hololive晚了两个月,明显
错失了先机。另外,个人势虚拟主播也开始异军突起。
2019年年初,名为“白上吹雪”的虚拟主播的各种
视频在B站广泛流传,“神乐mea”字幕组通过出色
的视频剪辑使其迅速爆红。
不久之后“白上吹雪”与“神乐mea”在B站分
别形成了“环狐狸圈”与“环mea圈”,由二者带
动相关虚拟主播快速发展,从而提高了整个虚拟主播
热度,虚拟主播浪潮开始席卷整个B站。B站2019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有超过来自全世界的
网络视听
45
网络视听
202103
6000名虚拟主播开播,观众人数接近600万。
[1]
浪潮的到来不仅为国外的虚拟主播们带来新的关
注和热度,我国国内虚拟主播行业也开始急速发展。
在“虚拟次元计划”这类先驱者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
时,新生本土虚拟主播们也不断涌现,并且部分UP
主也紧跟浪潮而转型成为虚拟主播,其中较为典型的
是知名唱见“泠鸢yousa”加入“VirtuaReal”企划成
为了虚拟主播。
为了适应中国虚拟主播市场环境和进一步挖掘市
场,日本虚拟主播企业开始与B站等中国二次元相
关企业寻求合作,共同打造中国虚拟主播。2019年
9月28日,Hololive CN企划开始,“夜雾Yogiri”
作为Hololive中国一期生开始活动;随后又推出“希
薇娅Civia”与“黑桃影Echo”,三人在Hololive的
运营下都在B站获得了不错的人气与关注。彩虹社
母公司いちから与bilibili合作制作的虚拟主播企划
“VirtuaReal”于2019年4月启动,截至2020年2
月共招募九期,人数达到33人。
就整体而言,当下我国虚拟主播行业经验有限,
需要向日本学习和借鉴,但是也在遭受诸多负面事件
之后获得了成长。我国虚拟主播行业还需要挖掘自身
市场需求,打造属于中国虚拟主播的文化特质。
(三) 国内外虚拟主播行业发展状况对比
从世界范围来看,虚拟主播行业的市场主要集中
在日本与中国。日本虚拟主播行业在起步时间与行业
发展程度上都要领先于中国,而得益于庞大的人口基
数以及广泛二次元爱好者,依靠自身市场体量和特有
的文化氛围,我国虚拟主播行业也处在飞速发展的阶
段,并且诞生了“虚拟次元计划”这样高人气和高影
响力的组合。而中国所拥有的虚拟主播市场容量是巨
大的,“字幕组”——即专门为虚拟主播产出内容进
行翻译、二次创作与传播的组织——的繁荣,更加深
了中日两大虚拟主播市场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数据表明,在B站虚拟主播粉丝排名TOP20中
[2]
,
日本虚拟主播有15人进入榜单,中国虚拟主播只有
5人(分别是排在第一、八、十、十二和十九位),
日本虚拟主播在B站虚拟主播行业头部群体中依旧占
据主导地位。而单从醒目留言收益上来看,双方也处
在两个量级上,前六名都被日本包揽,七到十八名中
46
网络视听
国虚拟主播占据多数且收益差距不大,说明国内虚拟
主播作为行业新兴势力正在稳定且平衡地发展壮大。
虽然当下国外虚拟主播群体在粉丝、收益和人气
上要高于国内虚拟主播,例如,B站上活跃的虚拟主
播关注人数超过10万的群体中,依旧是日本虚拟主
播占据多数,但国内虚拟主播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挖掘国内文化特色的步伐始终未曾停息,并且在与日
本虚拟主播们保持高度互动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完善
自身的内容输出。
总体而言,虚拟主播行业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后逐
渐趋于稳定发展,运营思路的不断完善、中日市场的
相互扶持都将助力虚拟主播行业走向更远的未来。假
设在同样专业能力的前提下,虚拟主播行业所具备的
技术属性与互联网文化属性将使其产生比真人主播更
好的传播效果,未来有可能成为二次元文化产业的重
要增长极。
三、 我国虚拟主播运营效果分析
根据虚拟主播行业特征与活动模式,我国虚拟主
播运营效果可大致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且虚拟主播
的个人成长、发展状况也可在其中得以体现。当这五
个方面都取得较好成效时,其往往能产生良好的用户
反馈与消费收益。
(一)虚拟主播IP知名度
虚拟主播IP知名度是评价虚拟主播发展状况最
为直观的指标,此处所指的知名度主要指虚拟主播市
场对虚拟主播的认知程度。虚拟主播IP知名度具体
体现在其在活动平台(如B站、微博等)的频道关
注人数上。随着IP知名度的提升,其关注人数也会
水涨船高。需要注意的是,关注人数代表着虚拟主播
在发展过程中已取得的人气与成长,但由于虚拟主播
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正在逐渐提升,想要继续保持自
身IP知名度,就要保持对不断变化的受众需求和市
场环境的摸索与内容的创新。以“虚拟Youtube四天
王”在我国虚拟主播市场中的没落为例,“四天王”
是全球虚拟主播行业早期崛起的代表人物,也是当年
Youtube频道订阅数最早突破10万的虚拟主播,其对
虚拟主播行业发展的推动具有巨大影响,“四天王”
的称号正是虚拟主播业界对其贡献的肯定。然而随着
202103
网络视听
行业高速发展与环境变化,“四天王”也逐渐走向没落。
且需要该账号IP进入视频并播放一段时间后才会被
开创了虚拟主播平民化的“狐叔”Nekomasu于2018
年7月25日宣布毕业;“未来明”因为运营重点并
非在中国而更新缓慢,人气逐渐走低;“绊爱”遭遇
架空事件,粉丝为表示抗议而大量取关,国内外频道
一夜间掉粉十万;“辉夜月”因个人问题而导致内容
更新缓慢;“电脑少女小白”在国内受众中始终处于
人气底下的状态。但“四天王”的没落并不代表虚拟
主播行业的没落,新旧交替本身就是行业高速发展的
表现,如何维持自身IP知名度,是虚拟主播们在成
长发展中始终要面对的挑战。
(二)虚拟主播粉丝增长速度
如果虚拟主播已有粉丝数量代表着过去的成果与
荣耀积累,其粉丝增长速度就代表着其当前人气的发
展走向。虚拟主播的粉丝关注量存在自然消退性,因
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部分粉丝因学习、工作、兴趣
消退或转向其他虚拟主播等原因而逐渐降低活跃度,
直至完全停止接受虚拟主播的内容输出与互动,成为
“僵尸粉”。如果虚拟主播的粉丝群体缺乏新鲜血液
的持续输入,就会出现高关注、低人气情况的可能。
粉丝增长速度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虚拟主播一段时间
的人气热度。
有数据显示
[3]
,粉丝增长速度较高的虚拟主播榜
单与拥有极高粉丝量的高人气主播榜单具有极强的重
合性。由CCTV新科动漫推出的国产虚拟主播——“新
科娘”就是典型代表,2019年11月27日进行活动后,
凭借有趣的内容与官方背景,新科娘IP成功获得巨
大人气,并依靠日均过万的粉丝增长速度跻身国内虚
拟主播头部行列。
(三)虚拟主播内容传播效果
当前,我国虚拟主播官方原创与粉丝二创内容的
发布和传播主要集中于B站。B站能成为国内外虚拟
主播活动的主要媒介平台,源于其庞大的用户基数、
用户活跃度、二次元文化接受度以及社群文化积累。
国内虚拟主播相关内容效果主要体现为其内容在B站
的播放量与互动数据,不仅因为B站自身用户群体和
社区文化能够与虚拟主播形成高度契合,而且作为媒
介平台,其流量数据真实性更高。以播放量为例,同
一视频每天只会对单个账号IP播放行为读取一次,
计入播放量中;而B站账号注册需要通过入站考试,
且刚完成注册的账号由于等级为0无法参与社区互
动,而等级提升需要账号保持活跃,这使得企图刷数
据的成本提高,同时也代表着B站播放量等数据背后
是更为真实的用户行为,相关数据的真实性更高。分
析虚拟主播相关内容传播效果的具体数据包括相关视
频播放量、内容评论区人数、意见领袖的互动、直播
间人气值等等。
(四)虚拟主播粉丝社群互动活跃度
针对粉丝社群互动活跃度的分析与评价依据主要
来自粉丝留言、直播间互动情况、社群粉丝交流、二
创内容生产传播、活动参与度、负面事件处理等方面。
虚拟主播与粉丝间以虚拟社群为纽带建立社交关系和
进行情感互动,粉丝社群具有自然消退性,而粉丝社
群的互动活跃度反映了社群内部活跃粉丝的占比,以
及虚拟主播当前的真实人气。粉丝社群内部的活跃粉
丝热衷于制作或传播虚拟主播二创内容,对虚拟主播
信息动态高度关注,且希望与虚拟主播之间建立更为
紧密的情感联系。以粉丝消费为例,活跃粉丝对虚拟
主播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要强于一般粉丝,且因为
消费投入与所获得情感回馈的循环,虚拟主播粉丝社
群的活跃用户具有极强的黏性。当虚拟主播在活动过
程中出现负面事件时,活跃粉丝也是粉丝社群内部团
结粉丝和安抚粉丝情绪的主要力量。
(五)虚拟主播市场效应
联动、企业案件与大型活动邀请所反映的是虚拟
主播业界和市场对虚拟主播人气与热度的判断。以企
业案例为例,企业向目标虚拟主播发送工作项目邀请,
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如品牌推广、产品试
验等)。对目标虚拟主播的选择要经过慎重考虑,虚
拟主播必须具备一定人气与热度才会进入企业案件的
备选名单中,而来自其他虚拟主播的联动邀请和大型
活动邀请也是同理。虽然二者对于目标虚拟主播的需
求并不局限于商业利益,但都存在着一定门槛,当虚
拟主播开始收到联动邀约、企业案件与大型活动邀请
时,就意味着虚拟主播自身的人气热度与发展状况受
到了业界与市场的肯定。
网络视听
47
网络视听
202103
四、 我国虚拟主播行业运营的问题与
对策
(一)我国虚拟主播行业运营存在的问题
1.对粉丝群体偏好的妥协性
虚拟主播行业是典型的粉丝经济,我国虚拟主播
行业运营也是以“用户需求”为重点,虚拟主播个人
的成长发展必须依托粉丝关注与喜爱才得以成立。因
为虚拟主播行业中个人势和企业势收益都源自粉丝直
接消费与人气热度变现,虚拟主播在日常活动中就需
要关注粉丝群体的偏好与互动反馈,并根据反馈来调
整内容和形象表现,以此逐渐成长发展。正是因为虚
拟主播对粉丝的实际依赖性,会导致为迎合粉丝群体
而对其偏好过于妥协。虚拟主播的主流粉丝社群文化
较为特殊,多数粉丝认为花钱支持虚拟主播本身是不
求回报的,消费只因单纯的喜爱与热情,这也是虚拟
主播行业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但粉丝群体中同时存
在着认为“我为虚拟主播花钱,虚拟主播必须哄我高
兴”的“大爷”粉丝。虚拟主播需要不断完善和丰富
自身,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原有形象产生冲击,而这
种冲击可能会对不愿接受改变的粉丝产生负面影响,
甚至以停止关注相威胁。面对此情况,部分虚拟主播
会出于维持粉丝关系而选择妥协,由于粉丝群体偏好
存在差异性,且不可能满足所有粉丝的要求,妥协之
下的内容输出就会逐渐走向固步自封;而缺乏新颖内
容就难以吸引新粉丝加入粉丝社群,粉丝社群本身又
因为自然消退性而导致活跃度降低,最终结果就是虚
拟主播难以进一步成长且无法跟上行业发展。
2.资本逐利性导致的发展短视
资本逐利性引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势虚拟主
播身上。与个人势虚拟主播相比,虽然企业势虚拟主
播背靠企业具有一定保障,但同时也负担着整个企业
的营收压力,这反映了虚拟主播企业中始终存在的问
题——财富制造的不平衡。虽然企业势虚拟主播是团
队作业,且团队成员各有分工,但最终能制造财富的
只有虚拟主播个体而已,潜在的隐患也就此埋下。假
设一虚拟主播企业旗下只有一名主播,企业为了使旗
下主播获得人气与热度就会投资大量资源(如广告、
与已成名虚拟主播联动、更好的外部设备等)。例如
当受众与市场产生良好反馈时,旗下虚拟主播A就能
48
网络视听
够获得极高的人气,并获得超乎预期的收益;之后,
企业不可避免地期望获取更多收益,进而选择招揽另
一名虚拟主播B并投入更多资源,若没有成效,此时
企业为回收成本,就会将更重的营收压力转移到虚拟
主播A头上,使得其不得不提高直播频率。由于粉
丝群体的自然消退性与过分营收对粉丝群体的负面影
响,粉丝数量减少,收入也随之减少。而企业面对营
收减少,选择给A接更多的广告,让其直播更多次数
以维持企业运转。A的收入并没有增加,但工作量却
不断增大,导致企业势虚拟主播A与企业间的矛盾就
此彻底爆发,并引发“压榨事件”。需要明确的是,
此处假设仅为最坏情况的推演,大多数虚拟主播企业
都不会选择如此急功近利的运营模式,且经过多次大
事件的影响,虚拟主播业界的运营机制也会不断进行
调整与完善。
3.内部固化导致缺乏发展活力
随着虚拟主播行业的高速发展,虚拟主播行业的
马太效应已然显现。分析2019年B站虚拟主播粉丝
数量排行后
[4]
,可以发现榜单前20名只有神楽七奈(第
五位)、神乐Mea(第六位)、猫宫日向(第十位)、
枯水(第十九位)属于个人势虚拟主播,其余席位都
被企业势虚拟主播占据。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势虚拟主播人气往往要
高于个人势,其中全球虚拟主播企业以Hololive与彩
虹社为行业领先者。随着行业的继续发展,企业势所
具有的资源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无论是业界人脉和
关系网的积累、宣传资源、企业粉丝积累、流量引导
还是针对新人的“老带新”模式等等,都将会对企业
势虚拟主播的发展成长产生巨大助力。而大部分个人
势面对资源差距时,生存空间将逐渐被压缩,除已成
名的之外,新人个人势虚拟主播得以崭露头角的难度
也将越来越高。未来虚拟主播行业中高人气个人势的
数量增长将会越来越慢,企业势虚拟主播将成为主流,
并有高人气企业势虚拟主播都被虚拟主播行业寡头企
业垄断的可能。一个行业能够高速发展的前提是行业
内部充分的竞争,虚拟主播企业寡头的出现将不可避
免地影响虚拟主播行业整体的发展活力。保持相对高
成本且收入不确定的创新投入,不必担心外部竞争的
寡头们往往会逐渐放弃创新而选择汲取由自身垄断地
202103
网络视听
位和过往积累产生的既得利益。
羊之一,企业收益的合理分配与人性化管理是不可或
缺的。
3.跨越企业界限协同发展
虚拟主播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不是由最顶层决
定,而是取决于处于行业中间位置的虚拟主播发展状
况。虚拟主播行业内部产生马太效应的原因之一,就
(二)问题的对策
1.建立粉丝社群内部规则
虚拟主播由于其组成要素与活动模式,对粉丝具
有天然的妥协性,为了规避妥协性可能引发的问题,
需要官方在培养粉丝社群之初即建立规范粉丝行为的
活动规则,明确虚拟主播与粉丝互动时的距离和底线,
在于资源的不平衡导致部分虚拟主播缺乏曝光度。
并在日常活动中得到体现。当粉丝社群中出现“大爷
粉丝”时,需要及时表明自身态度,并根据社群规则
进行处理。虽然可能会出现部分粉丝选择离开的情况,
但从长远来看,规则与底线本身就是对粉丝群体的筛
选,被筛选过后的粉丝,其忠诚度和活跃度都高于一
般粉丝。虚拟主播依靠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给予粉丝
乐趣,粉丝进行消费与反馈以支持虚拟主播带来的爱
与感动,二者都在情感的互动循环中各取所需,本质
是平等的。一味妥协就会丧失自我,成为被粉丝意见
操纵的玩偶,只有相互尊重,双方之间才能维持稳定、
长久的信任与亲密关系,虚拟主播也能够在长期活动
中不断完善内容、丰富自身形象并保持成长。建立规
则明确且平等的粉丝社群关系,是虚拟主播持续成长
发展的重要基础。
2.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与人性化管理
财富创造的不平衡是虚拟主播行业、尤其是企
业势虚拟主播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虚拟主播与所属
企业爆发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的分配不均。企业势虚
拟主播为企业分担着巨大的营收压力,进行利益分
配时需要考虑到虚拟主播的合理诉求,确保其能够
分享到辛苦劳动的成果。虚拟主播企业与虚拟主播之
间应该建立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的良好合作关系。以
Hololive为例,其社长谷乡元昭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
是在虚拟主播业界都具有极高的声望,原因在于其在
运营中十分重视虚拟主播的利益(虚拟主播从收益中
按特定比例抽成)与长期成长(经纪人与社内互助体
系),并且乐于跟粉丝与主播们保持亲近关系,通过
随时沟通且互相关照,将Hololive打造成了一个紧密
而温暖的集体。谷乡元昭没有社长架子,常被粉丝与
虚拟主播们作为调侃对象和搞笑素材,以至于被戏称
为“Yagoo”的社长也常调侃自己为“Hololive底层员
工”。可见,Hololive能成长为虚拟主播业界的领头
为了推动虚拟主播行业的整体发展,一些高人气主
播或虚拟主播企业选择组织联动与大型活动来为自
己增加曝光度以助力其发展,2020年2月22日由
Overidea社团和B站合作策划的“唱吧!世界友好直
播2020”就是典型案例。
注释:
[1] B站2019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公布[EB/OL].https:///
read/cv5163246?from=search.
[2] 数据可视化.2019 拥有最多 DD 的 VTuber/Vup 是……?2019 全年
B 站 Vtuber/Vup 粉丝总榜动态统计![EB/OL].https:///
video/BV1DJ411n7d2.
[3] 数据可视化.DD 之力!2019 全年 B 站 VTuber/Vup 每日涨粉全记录!
[EB/OL].https:///video/BV1vJ411H7bJ.
[4] 数据可视化.2019 拥有最多 DD 的 VTuber/Vup 是……?2019 全年
B 站 Vtuber/Vup 粉丝总榜动态统计![EB/OL].https:///
video/BV1DJ411n7d2.
[范镇林系浙江省桐乡市光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导;
冯哲辉系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原河北卫视副总监]
[编辑:刘聪]
微
阅
信
读
扫
与
一
分
扫
享
网络视听
49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349173a174183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