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byObjective)

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byObjective)


2024年3月13日发(作者:三星g7106参数)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定义: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

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

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

种管理办法。

一、目标管理的提出

“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美国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54

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

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

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

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

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

奖惩。

德鲁克的简介: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

“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

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

兰。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

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

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

行的经济学家。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

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

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

之父”,但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

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

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德鲁克首次提出“组

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

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

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

必须卓有成效。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

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

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该书被誉为“管

理学”的“圣经”。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的一些问题,管理

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命,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他们的发展趋

势。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被誉为《管理的实践》推出后德鲁

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强调目前的经济已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

经济”。

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德鲁克将“新经济”的挑战清楚地

定义为: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

“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无论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还是通用

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德鲁克

的启发和影响。“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

彼得·德鲁克”——这是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对彼得·德鲁克的评价。

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

注:德鲁克亲传的中国弟子詹文明先生,将德鲁克又译名为杜拉克,更加

符合了华人的习惯。

目标管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在企业管理领域。企业目标可分为战略性目标、

策略性目标以及方案、任务等。一般来说,经营战略目标和高级策略目标由高级

管理者制订;中级目标由中层管理者制订;初级目标由基层管理者制订;方案和

任务由职工制订,并同每一个成员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和自

下而上的目标期望相结合,使经营计划的贯彻执行建立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

的基础上,把企业职工吸引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来。

目标管理方法提出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其后,在美国、西欧、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推广,被公认为是一种加

强计划管理的先进科学管理方法。我国80年代初开始在企业中推广,目前采取

的干部任期目标制、企业层层承包等,都是目标管理方法的具体运用。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

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其基本内容是一样的。所谓目标管理乃是

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

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

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

们能够对自己负责。具体方法上是泰勒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与传统管理方

式相比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

l、重视人的因素。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

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

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2、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

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

各员工的分目标。从组织目标到经营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

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而且相互对称。这些目标方向一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304378a173409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