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意江——管理学分析国产智能手机厂商

杨意江——管理学分析国产智能手机厂商


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小米路由器怎么改密码)

国产手机厂商发展之路

----国产手机发展方式的分析

2014级商学院ACCA

大一班(小二班)

学号2

杨意江

引子——智能手机市场于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第一部iPhone后被开拓出来。

接着,在谷歌公司开发出安卓系统并开放使用权限以后,智能手机市场迅速扩充。

起初,以三星,htc,LG,摩托罗拉等为核心的国际品牌迅速跟进,以安卓系统

为平台,其产品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与苹果成掎角之势。国内厂商在这次国际手机

产业的更新中并没有占据主动,不过一些有市场意识的手机厂商还是比较快的跟

上了市场的步伐,并且在纷杂手机市场中占据了一片天地。

本文拟选择几个有特点的国内手机厂商,通过他们来分析国内手机厂商在这

次市场转型以及后期经营创新中的利和弊。拟选择华为、小米、OPPO、魅族四

个目前市场前景和口碑相当不错的国内手机厂商来进行论述。

我们将首先对这四个厂家的历史状况和未来前景进行简单说明,以从中对比

分析。

一、历史状况和发展前景的说明

华为: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

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

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手机并非华为的唯一业务,华

为是一家综合性的互联网公司。其在进入手机市场之前就市值巨大,并且在2008

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华为在2008年就进入了智能手机市

场。然而其产品并未在起初取得非常好的反响,直到2011年,华为的智能手机

市场有了十分令人惊喜的成绩,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了2000万台智能手机。华

为虽然在手机转型中的表现并不突出,但由于其在其他业务方面积累的资金以及

市场,在智能手机重要的2011年中,华为手机成功成为了国产手机的领跑者之

一。2011年智能手机的配置有了大幅度提升,而华为在这之中增强了自身配置,

在各个价格段都打造自己的明星产品。并且由于其良好的海外市场,华为走出国

门的战略也非常成功。事实上,华为在创立发展时期便十分注重海外市场的开拓,

这也积累了许多实战经验,使得华为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上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

可以说成为了所有国产手机厂商中国际发展前景最好的企业。

小米:小米科技成立于2010年,公司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小米凭借着

超低的价格和极高的配置在智能手机转型年2011年中一鸣惊人,并且持续推出

核心产品。其特点在于运用了互联网模式,并且其“为发烧而生”的理念也催生

了相当一部分“米粉”,这部分消费者持续支持小米产品。当前小米已经成为全

球第三大手机生产厂家,仅次于苹果与三星。不过其产品市场重心仍然处于国内。

另外,近期谷歌全球副总裁、安卓产品部门副总裁雨果·巴拉宣布自己将加盟小

米。

但是近期的小米出现了一些问题,小米的客户在近一段时间有流失的倾向,

市场对于小米不再像原来一样疯狂,而是趋于平静甚至有一丝冷清,这对小米以

后的发展产生了挑战。

OPPO:OPPO原来是一家MP3生产厂家,在智能手机大潮中转型进军手机

市场,其定位于拍照、外观等功能,并且吸引了极大一部分女性消费者的注意,

与VIVO一同占据了女性手机市场,目前在中国,女性不持有苹果手机的,大部

分都会选择OPPO或者VIVO的手机,由于其外观精致,且拍照功能强大,及其完

美的满足了目前时代女性对于手机的需求。OPPO在转型手机市场后,并没有放

弃其本身的业务,在手机制造中打出了音乐手机的标签,在手机已经彻底取代

MP3的情况下,OPPO不仅没有收到打击,反而取得了极好的发展。

不过,OPPO的发展前景必然无法与注入小米、华为等企业相比,其起初的

市场定位就决定了其上限有限,不过其不同常人的发展模式也是十分成功的。

魅族①:魅族的背景与OPPO相似,在进军手机市场之前也是一家MP3企

业,并且是中国MP3企业的领军企业,拥有极大的用户群体,并且魅族的产品

口碑非常好,也十分先进。魅族进入手机市场的时间非常早,其在2007年就已

经开始筹划设计自己的第一款手机了。最后在2009年,魅族的第一款产品M8

上市并且引起了很好的反响。魅族最初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并且很早的使用了粉

丝经营的方式,积累了一部分忠实的客户。在这一理念的应用上,魅族无疑是领

先的。但是尽管魅族的起步很华丽,每一款核心产品也都备受好评,但是其市场

份额一直很小,无法成为巨头企业。

魅族原先的销售模式也是粉丝经营,但宣传较少,公司本身完全的投身于产

品设计当中。因此,虽然魅族的产品大都能得到市场好评,但是却始终无法提高

销量。魅族的销售方式完全是靠自己的实体店铺销售,没有承包第三方电商或者

集合性的实体店铺的销售方式。

不过近期魅族重新赢得了市场的关注,主要是跟两件事情有关。第一个是

MX4的发售,其价格定在了1799,低于市场平均的1999,并且其配置十分豪华。

第二个是魅族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且其时间点正好处于阿里在美国上市的时间。

间接增加了魅族的曝光率。

但是,由于魅族之前封闭经营的劣势,公司的各项事务都不完善,就拿专利

数量来说,其他手机厂商都远远超过了魅族,虽然前景十分好,但是想要在中国

市场翻身对于魅族来说,也绝非易事。

在对这四家企业的历史状况和发展前景有了基本了解之后,可以根据穿插在

其中的几个事例提出问题。

二、问题提出

1.这几家公司在转向智能手机业务时是怎样利用过去自己的优势的?

2.小米为何能一创立便赢得市场关注并迅速成长?其现在的遇到的问题源于什

么?

3.如何评价啊OPPO放弃男性市场而主攻女性市场的行为?

4.魅族从一开始的备受关注到后来的没落,再到最近的备受关注,两次关注当中

有什么区别?管理在其中有何作用?

提出问题后,根据分析给出的解答如下:

三、问题解答

1.⑴华为作为一家拥有多年国际贸易的公司,在转型手机后,在开拓国际市场上

显得游刃有余,或许其在配置、客户体验等方面暂时比不上小米,但是其是在国

际市场上发展的最好的中国手机厂商,国内市场的暂时落后可以用国外市场来弥

补。毕竟智能手机行业是新兴行业,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的差距并不大,所以华

为在国外赢得了许多关注,从而也带动了国内市场对华为的重视,近两年来华为

得以在手机行业经营的越来越好。

⑵OPPO原来是一家MP3企业,转型手机业务后,OPPO没有放弃MP3的业务优

势,打出了音乐手机的招牌,并且其音乐品质在业界中处于极大优势,给自己的

手机增加了优势。

2.首先,小米抓住了2011年智能手机市场转型的时机,实质上不用和其他企业

硬拼。其次,小米将市场转型的主要内容发挥到了极致,即高配置,其超高配置

极大地吸引了市场的眼球。另外,在销售模式上,小米运用了互联网模式与粉丝

经济相结合的方法,即可以扩大其销售范围,又能够很好地保证自己的产品口碑。

并且,由于其本身并不生产硬件,其公司本身得以投入更多精力在软件上面,能

够更多的听取客户意见,给客户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在此,要特别指出的是,

小米关于用户体验方面所做的工作在中国是很超前且很先进的,其将安卓系统深

度改造,打造成更适合中国人使用的MIUI系统,很多人选择小米不光是因为其

高配低价,也是因为其用户体验的良好。

而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小米原来赖以生存的资本不复存在,高配置不再是高

价格的代名词;更多的公司也开始注重用户体验,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开始深

度定制安卓系统。这就要求小米重新寻求自己的优势项目。

主要针对女性市场,针对女性的特点打造自己的产品,从而得到了女性

的青睐。虽然OPPO几乎放弃了男性市场,但是其与VIVO一并几乎获得了整个

女性市场。整体来说,OPPO的运营是成功的,其经营策略有舍有得、独树一帜,

在市场上赢得了自己的地位,并且,其定位和发展使得其在一段时间内都保有其

市场地位。总的来说是一次成功的经营。

4.魅族起初受到关注是因为其良好的使用体验和精美的做工,总的来说是其技术

层面的优势引起的。最近备受关注则是因为其宣传与价格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决

策层面引起的。魅族在企业发展中期的管理是不力的,其过分依赖粉丝经济的做

法,使得其失去了许多接触消费者的机会,也失去了许多与其他产品对比的机会,

间接的失去了许多客户。宣传不力是魅族中期发展不力的主要因素。魅族存在的

另一个问题在于,魅族比较排斥外部资金,而公司本身规模较小,因此发展受限。

而在其重新引起关注的阶段,管理者根据中期发展的问题做了针对性的调整。首

先是MX4的售价1799,低于市场价格的1999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而经过

仔细分析可以得出,魅族的1799并非低于市价,其运行内存2GB低于小米4的

3GB,而运行内存是手机的重要指标之一,2000万的像素更多是为了吸引消费者,

而魅族本身的相机水平并没有本质上的提高,但其凭借1799带来的曝光率吸引

了第一轮超过1000万部的订单,是一次成功的管理。并且,魅族也解决了自己

在之前的融资上的问题,其与阿里合作,阿里收购魅族40%的股份,使得魅族的

市值迅速扩大,得以扩大生产和经营。并且,其为阿里公司生产搭载YunOS系

统的魅族手机也能够避免其走入国际市场时的侵权安卓的问题,提前做好了进军

国际市场的准备。魅族能够及时发现管理失误并针对性的改正,使得公司能够获

得更好的发展。

四、总结

国产手机目前已经在世界手机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了,以上四家公司都可以

说是国产手机厂商中的成功者,其说明了国产未必就不好,中国企业只要抓住国

际行业的转型机遇,在同一起跑线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也有着十分强大的创新与

经营能力。在此之中,管理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合理应用自身的优势,以及打造

核心业务点,相互学习,找准客户群体,中国企业完全可以自身凭借庞大的市场,

迅速发展并且与国际上的知名厂商抗衡。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200203a171774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