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发(作者:宾得k10d为什么经典)
2019最新版—五魔方复原图文解法教程
一、五魔方简单
五魔方原名“十二面体魔方”(Magic Dodecahedron),是由一些魔方爱好者和研究者同时发明的。Uwe Mefferts最终取得了五魔方的发明权和制作权,并在他的魔方网站Mefferts商店进行销售。
五魔方是十二面体结构,总共有12个中心块,20个角块和30个棱块。每个中心块都有一种颜色。棱块则有两种颜色,角块则有三种颜色。每个面上都有一个中心块,角块和棱块各五个。
五魔方总共有两个版本,一种为6色,一种为12色。
五魔方的玩法是通过旋转将颜色打乱再进行复原。
五魔方也是世界魔方协会承认和指定的比赛项目之一。
尽管五魔方的外表看起来非常的复杂,并且有比三阶魔方多得多的可移动部分,其实它的复原方法并不比普通魔方难,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拥有复杂结构的魔方。它可以旋转的中间层可以类比三阶魔方的中间层。五魔方的复原方法与三阶魔方相类似。
6色的五魔方其实比12色的还要难,因为它有很多对颜色相同但是并不等价的可移动部分。作为棱块的这些可移动部分都不能随意替换,所以在复原的时候要进行大量的棱块替换行为。12色五魔方的棱块都不相同,所以没有这个问题。
12色的五魔方总共有1.0×10^68种变化状态,六色的则有6.1×10^63种变化状态。
五魔方已经出现多种形式,二阶五魔方、六阶五魔方、七阶五魔方、九阶五魔方、紫金花五魔方、转轴五魔方、转角五魔方。
二.五魔方复原过程
1. 基层面棱块:
(1)转动基本术语:五个表面记法如图1,LRUDEF; 转法:分逆时针转、顺时针转;旋转量:分为1位或2位(转一位就是旋转72度)。如:F:表示前面或前面顺时针转1位;D&2:表示左下面逆时针转2位。魔方的表面是相对的,一般不做特殊说明,图中都以三视图的主视图或俯视图的方式表示。即F正面,L为左面,R为右面,U为上面,D为左下面,E为右下面。
(2)五魔方有十二个表面,基层面其实就是五魔方的某一个表面,也有叫顶层面复原,每个面都 有一个中心块,中心块的颜色就是这个表面的颜色,每个表面都有五个角块和五个棱块,现在要复原的就是某个面的棱块,棱块的特点很明显,就是五角星角,为了体现明显,复原过程不相关块或面以灰色代替,如第1图中的红黄块就是棱块,为了达到正确位置,可用公式:F&2(F面逆时针转2位)就出现图2的位置,红黄块的红色与R面的红色相同,即完成了第一个基层棱块复原。
(3)第3图,表复原的是黄白棱块,图3-图6公式:E&-D&-F2
(4)图7、图8复原好的棱块,主视图、俯视图。
2. 基层面角块:角块的位置颜色由下层的中心块来确定,如下图1中的红、黄、绿面,那么对应的角块就应该是“红黄绿”,角块有三种颜色,从魔方的20个角块中找到 1 / 5
这个颜色块,按照图1的位置,U-黄,R-红,F-绿,角块20个,“红黄绿”角块只有一个,先看黄面五个角块,再看底面五个角块,转动表面,注意三阶“去让回”原则的应用,转动过程中不能破会顶层的棱块,出现魔方图1的位置,这样角块“红黄绿”就有相对三种位置关系,图1,图5,图10.
图1~图4复原公式如图
图5~图9复原公式如图
图10~图16复原公式如图
其它位置的角块如图17~21,都可以转化为图1,图5,图10.进而复原所有基层面角块,如图22,23就是完成了的第一基本层面.这和三阶魔方是类似的。
3. 第二层棱块复原:
如图中的F面中的“绿红棱块”,处在这个位置的棱块运用公式即可完成,图1~图6公式:L&-U&-F&-U-L;图7-图9公式:E&-D&结果出现图9形状,图9与图1对称,利用对称思想,结合图1~图6公式,即可完成。其余的两个位置,利用三阶正六面体魔方 的“去,让,回”原则都可以调整到图1和图7和图9的位置,进而用公式即可复原。
4. 第三层角块复原:
目标有五块,为了说明方便,我们把现在位置的魔方的五个面记为“A,B,C,D,E,F”根据面“ABC”,我们首先找带有“ABC”三个面颜色的角块,如图1左下角的角块即为所选 ,我们记这个目标角块为M,M所在的位置应该在下面莲花瓣DAE(后面还有两个面)及底面F上,转动这六个面,就可以转到图2的位置上,位置对可能颜色不对,有三种可能,如图2,3,4.
图2公式:A2
图3公式:F-A&2
图4公式:D&-A
图5完成一个角块,图6完成成二个角块,图7、8完成五个角块.
5. 第四层棱块复原
2 / 5
为了说明方便,我们把现在位置的魔方的五个面记为“A,B,C,D,E,F”,现在要复原的是A面中的棱块,正色公式:A2-F&2-A2-F2-A&2.
现在要复原的是A面中的棱块,反色公式:A2-F&2-A2-E&-C的对面G&-F& -C的对面G-A&-F2-A&2
6. 第五层角块复原
为了说明方便,我们把现在位置的魔方的五个面记为“A,B,C,D,E,F,G,H”,现在要复原的是A面中的角块如图2,
图2~4公式:A-F-A&;
图6~8公式:E&-F&-E;
图9~14公式:E&-F&2-E-F-图6~8公式:E&-F&-E;
7.第六层棱块复原:
图1~9公式:F&-E&-F&- E&-F-A-F-A&
图10~18公式:F2-A-F- A&-F&-E&-F&-E
8. 顶层复原:顶层复原的顺序:棱色→棱位→角色→角位
先介绍一下我们要用到的几个面:F, L ,R ,U ,D 。
(1)棱色:把五个棱翻成顶面的颜色。可以类比三阶魔方的顶层面的复原方法
公式:R' F' U' F U R,此公式是三阶魔方的层先法翻顶面十字的公式
图3用一次公式,图4用两次公式。
3 / 5
(2)棱位:把五个棱归位。
公式1:R –U- R' -U –R- U'2 -R';公式2:L' -U' -L -U' -L' -U2 -L
有时上面两个图的情况找不到,这时候我们要先找到一个位置对的棱,用公式1或公式2对好它相邻棱的位置,然后我们就会发现出现上图的情况了,选择相对应的公式完成棱位。
(3)角色:把五个角翻成顶面的颜色。 到这一步我们要引入一个角位置:A参考点。
角色我们一共要记两个公式
当我们发现这个角要顺时针旋转才能翻成和顶面颜色一样的时候
公式1:R F' R' F R F' R' F
当我们的目标角块须逆时针旋转才能和顶面颜色一致时
公式2:F' R F R' F' R F R'
注意:我们用翻角公式的时候要在G位置进行,翻角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每翻一个角魔方下面会乱,这时候不用管它,转动U面让下一个目标角块到G 的位置再翻,也就是让所有颜色不对的角都在G位置用公式翻角,等把所有的角都翻完了下面被打乱的部分就又还原了。
(4)角位:将五个角归位,这也是我们的最后一步了,这一步结束后我们将会还原手中的五魔方。先是来看一下公式,这一步的公式很简单:
公式1:R' D' R;
4 / 5
公式2:R' D R
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公式是怎么用的,这个公式和上一步角色的公式相似也是在A位置上作文章。
这一步用法是由公式1起的,公式1和公式2交替使用。
例如,我们的魔方角块是1号位到2号位,2号位的角应该到4号位置上,4号位的角要到1号位置。我们先来转动U面把1号位的角移动到A位置上用公式1,然后我们再转动U面让2号位停到A位置上用公式 2,再转动U面把4号位停在A位置上再用公式1,最后再将1号位置转动到A位置上用公式2,这时我们的魔方就还原了。 至此五魔方复原成功!
5 / 5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9895295a166888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