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发(作者:htc one x当年售价)
1、 LCD的坏点检测
方法1、用肉眼观察LCD屏幕取景并不停移动相机对准各种景物(如白纸或墙壁),查看是否有某个点一直不不随景物产生变化,如果发现这样的点就要要求换机器。这个过程一定要细心,因为LCD坏点不当场换机器的话,拿回家后在回来换就不好换了,那时就要看商家为人如何了。
方法2、用相机留览拍摄的全黑或全白图(下文有介绍全黑和全白图的拍摄),如果屏幕上有一个或几个点不随照片切换而变化就说明有坏点。
注意:作为富士相机还要注意LCD灰尘检测,因为做工问题,有的相机LCD液晶保护玻璃内会进入少量灰尘,这个也一定要当场查看查看仔细,回家后再来换就难了。
2、CCD的检测(此项检测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拍照效果,必须仔细检查)
CCD的检查主要靠查看相机拍摄的全黑照片和全白照片,分为肉眼检测和软件检测两部分。
2.1 全黑图拍摄:
相机设为M档手动档、快门优先模式下拍摄下面要求的测试用照片,没有镜头盖的机器用胶卷桶档镜头很方便。
在最大图片尺寸下分别拍摄多张全黑照片:(这个检测很重要,所以不能偷懒)
快门1秒 ISO100、ISO200、ISO400
快门3秒 ISO100、ISO200、ISO400
拍摄上述要求的全黑图前,针对F11这部机器我说一下如何设置相机好拍摄到需要的测试图片:
首先,最好和商家借一块XD卡来测试,因为原配的卡太小了,恐怕不够用。要保证测试用的XD卡内没有任何照片,免得和别人的测试图搞混。
相机方面,首先把模式转盘设到A/S/M档。
然后按相机背面的“F”按纽进入图像菜单。(如图)在这个菜单中,先把画质设为“6M F”这样就取得最高画质了,而ISO菜单就是之前提到的拍摄全黑图时要用的设置。
然后在按相机背面的方向键中间的“MENU”按纽进入拍摄菜单(如上图)在这个菜单中将拍摄模式设为“S”即“快门优先模式”退出菜单进入正常拍摄状态,这时可通过左右方向键调节快门时间,方向下来确认修改。
先把快门设为1",然后按“F”进入设置菜单,设置ISO为ISO100、ISO200、ISO400,每设置一次拍一张照片,然后再回来重新设置,再拍,直到分别把各ISO都拍一张照片。
然后在把快门设为3",同样拍出各ISO下的照片。
这样就得到了测试需要的全黑照片。
2.2 全白照片的拍摄
拍摄全白照片是为了测试ccd暗噪点/坏点。暗噪点很可能是ccd进灰/漏油造成的,尤其富士的机器爱出这个进灰问题,所以一定要测试。将你的机器对准一张纯白的,干净的白纸。白纸的照明要好,用桌面小台灯或其它光源增加照明。让白纸充满屏幕,注意不要让机器和手挡住光线在白纸上造成阴影。
按“MENU”进入设置菜单,调节曝光值,设为“+2”,因为正常拍照很难达到拍出全白的效果,所以要把曝光补偿开到最大,使照片曝光过度,这样就能拍出全白的照片了。ISO设置这时可设为“AUTO”如果拍不出全白可适当调高ISO数值。然后快门分别设为1秒和1/30秒秒拍摄照片,如果拍出的照片不够全白可尝试强制开启闪光灯补光后再重新拍。
到此为止就得到了需要的全黑图和全白图了。
3.3 检测ccd坏点(亮点及暗点)
检测的目的是查看相机硬件方面是否有缺陷,就是CCD是否有“亮点”,亮点表现为在各种照片同一坐标位置有一白色或者黑色或者彩色的“点”,这样的相机拍出的照片会影响照片画质并影响人的心情,试想一下,本来洁白的墙壁,拍出来确总是有个黑点,多讨厌,而且不管拍什么东西,都会被加上那么一个亮点,所以CCD的测试不能马虎。
名词解释:CCD亮点,就是相机出厂时质量有缺陷,造成拍摄照片时会在相片同一坐标位置出现
一个白色或黑色或其它颜色点,造成影响照片效果。
注意:有时因为拍摄方法问题可能会出现虚假的亮点,再拍就没有了,这种叫噪点是没有关系的,真正的亮点是永远出现在照片同一坐标位置的点,所以如果检测到亮点,请在以同样参数再拍摄一张同样的照片来测试,如果还在同样位置出现亮点才确认是相机问题。
3.3.1 检测全黑片
把刚才拍摄的照片传到电脑上,先查看下全白照片,看图片是否有黑色阴影,如果有就重拍全白照片,如果同样位置还出现阴影就要怀疑是不是CCD有“黑斑”就是说CCD是不是进灰了。
肉眼观察(实际肉眼观察很多适合比软件测试的还准,只是图片很大,肉眼观察容易有遗漏)
用肉眼观看之前拍摄的各个全黑照片和全白照片,查看全黑照片上是否有白色(全白照片则为黑色)、红色、绿色或其他颜色的“亮点”,如有多张照片在同样的位置有明显亮点即为有问题,而且很多亮点肉眼可见,但是亮度没达到软件测试值就会出现软件测不出,而亮点却影响照片质量的情况。
下面的关键部分
下面开始使用专用测试软件deadpixeltest测试相机亮点,一般JS电脑里有的,不过以防万一还是带着U盘较好。
简单的说下deadpixeltest软件,软件上有两个输入框,前面的为亮点阀值,后面的为坏点阀值,我们主要注意亮点阀值,因为只要有亮点就不合格,根本不用管更严重的坏点,框内默认有两个测试值,分别为亮点60和250,可以按测试要求自行设置更改。注意:软件默认打开的是TIFF格式文件,要在下面 的文件格式里选上JPG才能打开要测试的文件。
①全黑照片测试:
先测试deadpixeltest软件左侧框内默认的亮点阀值60来测试,这个阀值设的越低对相机的要求就越严格,如果想买到极品相机可把阀值设为40 、30、 20、 10来测试。下面是最关键的部分
一般别的品牌的机器,只要快门1秒或3秒,ISO100时软件阀值设为60检测不到亮点就算合格,软件阀值设为40时检测无亮点就是极品机器。
可富士的机器比较特殊, 他拥有高ISO降噪,在ISO100~400时可能会掩盖掉亮点,我也不太清楚该如何界定测试标准,不过按照别的机器的标准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定下面的 测试标准,不过这个标准是弹性的,你购买时可以依照情况适当放松要求,因为我定的要求比较严格,不知会不会定的过严了。
我定的几个级别的标准,你可以酌情参考
注意:有时因为拍摄方法问题可能会出现虚假的亮点,再拍就没有了,这种亮点没有关系,真正的亮点是永远出现在照片同一坐标位置的点,所以如果检测到亮点,请在以同样参数再拍摄一张同样的照片来测试,如果还在同样位置出现亮点才确认是相机问题。
可以购买级:
1、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测试1秒快门 ISO100 200这两张照片时,软件阀值60时应该测试不到任何亮点,这样的数码相机就是合格相机。
2、 达到上述要求后请进一步测试下,软件阀值40时是否能测到亮点,如果没有就是台非常不错的机器了,如果阀值30以下还测不到亮点就是极品相机。最后ISO400在软件阀值60下也测试不到亮点最好。
3、 如果ISO100 200 在软件阀值60时就测试到亮点可不行,应该要求换机器(如果商家以检测标准严格为由不给换的话,就用1秒快门 ISO200拍白纸,亮点应该会在照片中很明显,商家就没有狡辩的理由了)。
进阶测试级:
1、快门3秒、ISO100 200 400这几张照片,软件阀值为60时测试不到亮点,阀值40 30时没亮点更好。
技巧:在XP下可用鼠标右键点击照片查看属性中的摘要中的高级选项,里面会显示照片的拍摄参数,如快门秒数和ISO值。ACDSEE和PS等软件也有查看照片资料的功能。
2、全白照片的检测
PS:全白照片检测主要是检测有没有“黑色”亮点,这个在全黑图时是检测不到的,全白的检测主要以肉眼检测为主,软件检测部分属于辅助,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不做软件检测部分。
首先还是肉眼观察全白照片,看看有没有明显黑点或其它颜色的亮点,如果发现先排除是不是纸张或拍摄原因,如果几张照片都在同一位置出现黑点就为相机问题。
肉眼检测后,使用acdsee、photoshop之类的软件把所有全白照片打开,反相变成全黑片再以100%质量保存回去,这样做就会把全白照片变为全黑照片,而如果有黑色坏点就会被转为白点这样就会被测试软件检测到,(储存时换个目录别和全黑的搞混了,因为全白因为拍摄问题有时会拍的不好,改成全黑图后测试时会出现实际相机没问题,可因拍摄问题导致全白转换的全黑图被软件测出亮点,所以重点要测试的是全黑照片,全白转换为的全黑照片为辅助测试)。而如果有就会被转为白色亮点,这样就会被测试软件检测到,(储存时换个目录别和全黑的搞混了,全白照片因为拍摄问题有时会拍的不好,改成全黑图后测试时会出现实际相机没问题,可因拍摄问题导致全白转换的全黑图被软件测出亮点,所以重点要测试的是全黑照片,全白转换为的全黑照片为辅助测试)
全白片的测试标准为:反向转换成全黑片后用软件阀值60下测试无亮点(如果检测到很多亮点可能是拍摄问题,未必是机器问题)
顺便提一下之前提到的LCD检测,用相机浏览任何一张测试过得没有亮点的黑片,如果在LCD上可以看见亮点,那就说明LCD有坏点。就可以要求更换。
不过大家放心,F10和F11目前基本没有人遇到黑斑的,看来富士高层改组后对品质的改善很明显,漏油和黑斑已经是历史名词了。
总结下主要检测项目和注意事项
1. 迎着灯光查看相机镜头,看是否有划痕,以及内部是否有灰尘杂物。
2. 检查LCD保护屏下是否有进灰,液晶屏上是否有划痕
3. 检测LCD是否有坏点
4. 拍摄全黑和全白图片检测是否有CCD亮点。
5. 拍些正常照片检测相机是否有黑斑或其它不良问题,比如晃动机器内部是否有响声之类。
6. 检测原配的电池,附件等是否为原装,是否工作正常无损坏。
7. 检查富士保修卡和让商家开具写有商号名称等详细信息的正规发票。
8. 记得购买后离开时把电池拿出来,免得误开机撞坏镜头。
注意:相机购买后记得把电池拿出来后在装箱,防止携带时误撞到开机开关,导致镜头在箱子内伸出以至于挤压或碰伤镜头。
1、 标准一:柯达的测试标准和更换(相机)标准:
光圈F2.8、ISO100、快门从1/60s至1s(甚至更慢)。取测试软件Dead Pixel Test默认标准:噪点大于等于60流明(lum),坏点大于等于250流明(lum)。
“合格”:在1s时坏点数为零,在等于小于1/60s时噪点数为零;,
“正常”:在1s时坏点数为零,在大于1/60s 而小于等于1/10s时,噪点数小于等于10个。
“良好“:在1s时坏点数为零,在1/10s时,噪点数为0。
“优秀”:在1s时坏点数为零,,在大于1/10s而小于等于1秒时,噪点数小于等于10个。
“非常优秀”:在1s时坏点数为零、 噪点数为0。
由于软件的局限性,对小于250的“噪点”需要多次拍摄,如果每次坐标一致,可视为“准坏点”,
只要不在中心重点位置,对成像影响不大,不必担心
2、标准二:ISO-400,F2.8(光圈最大),1/60秒噪点为0和8秒坏点为0,CCD合格。 这个标准由业内人士和行家支持。
3、标准三:ISO-400,F2.8(光圈最大),1/60秒噪点为0和15秒坏点为0,CCD合格。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如何才能买到一款自己满意的数码相机呢?相信各位买家已经从各种渠道获得了相当多的信息,正在一步步地走近数码相机,了解数码相机,成为掌握数码相机的高手。别人都已经说过的,今天就不再赘述了,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一款小软件,如果你已经买过数码相机了,你可以使用这个小软件测试一下你手里的爱机;如果你还没有买数码相机,那么这个小软件对你来说就更加有用了!这个软件就是可以测试数码相机CCD坏点的大名鼎鼎的Dead pixel
test!
如何检查数码相机的CCD坏点?直接靠肉眼在数码相机的小小的液晶显示屏上是不容易分辨出CCD的坏点,我们需要将现场试拍的照片输入电脑才可以,所以当你买数码相机的时候,一定要选店铺里有电脑的商家,因为从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里看到的图像和电脑屏幕上看的效果时非常不一样的,相信谁也不会买了数码相机而只在液晶屏上看照片吧?
试拍之前,我们首先要盖住镜头盖调到相机的最大光圈,快门最好先使用最快的一挡进行拍摄,然后再换用不同挡的快门试拍几次,要使用你所选数码相机的最高分辨率,也就是照片的最佳模式,连着拍几张照片,这时的照片当然是全黑的,然后输入电脑仔细看看照片有无固定的亮点、暗点。
这个软件很小,下载时只有192K,解压缩后也只有412K,属于“绿色软件”,不需要安装,直接运行即可,下面的图是软件打开时的界面。
软件的操作界面很简单,让人一目了然,这时我们可以选择“Browse(浏览)”,在电脑里找到我们需要测试的照片,然后选中它,点击“打开”。
这个时候,软件就会返回到主页面,点击“Browse(浏览)”旁边的那个按钮“Test(测试)”,一切都OK啦,等着出结果吧,软件很快就会给出测试结果,呵呵,简单吧,就这么简单!结果显示如下图:
图中Hot表示的是噪点,Dead表示的是坏点,软件默认的是亮度高于60等级的为噪点,高于250等级的为坏点,由于CCD对温度是比较敏感的,在夏天的测试结果就可能比冬天测试时的噪点多一点,开机之后过一段时间再测试会比开机后直接测试时噪点也要多一些。随机出现的噪点是正常的,不用过分担心。图中的type说明了是hot(噪点)还是dead(坏点),x,y表示的是噪点的在画面上面的坐标定位,luminance表示的是亮度。看到左上角的那行字了吗?“Result *** dead
pixels/ hot pixels”,如果你的新机显示没有dead pixels, 呵呵,恭喜,这台机器的CCD应该没有坏点,付钱拿机器吧,呵呵!
怎么样?说了那么多,相信大家已经对这个软件的使用已经了如指掌了吧?呵呵,把这个软件拷到一张软盘上,拿着它去和JS斗智吧,相信你一定不会买到被人家淘汰的有坏点CCD的数码相机啦! 快去下载这个软件试试吧!
测试修复数码相机的噪点和坏点
作者:赵 强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8111
随着数码相机的日益普及,广大消费者迫切需要了解一些数码相机选购时的基本知识。其中数码相机的噪点和坏点情况,更是为消费者所关切。作为摄影发烧友,对数码相机的成像质量有着比一般消费者更高的要求,在购买数码相机,特别是购买单反数码相机时,检验CCD/CMOS影像传感器的质量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检验CCD/CMOS影像传感器的噪点和坏点情况,从而挑选一台你满意的数码相机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检测数码相机的噪点和坏点情况的方法。
1. 数码相机的噪点和坏点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数码相机的噪点和坏点,这将有助于加深你对检测噪点和坏点的理解。
数码相机最核心的器件是CCD/CMOS,它可以把光的亮度转化为相应电流,然后通过记录电流值来达到记录图像的目的。如果CCD/CMOS 存在坏点或过多的噪点,在拍摄夜景或进行其他低调影像拍摄时,照片会有较多的杂色等干扰点,影响成像质量。
CCD 噪点和坏点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噪点,它是由电子器件本身的噪声、放大电路的噪声以及干扰等形成的。这些噪声主要包括散粒噪声、热噪声、1/f噪声、非均匀噪声和固定图像噪声。其中散粒噪声和热噪声是由载流子引起的,1/f噪声和非均匀噪声是由材料的缺陷和不均匀性引起的,固定图像噪声是因为工艺的误差使相邻输出信号的源跟随器不匹配引起的。噪点的表现是位置并不固定,并且亮度一般不会很大,大多是随机产生的,因此前期拍摄时也是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和消除的,后期则可以方便地通过软件弥补,这种情况一般大家不必在意。
第二类是由于CCD元件制作工艺上的缺陷产生的大亮点,表现为位置固定,曝光时间越长亮度越大,产生的原因是光电转换器件本身有漏电的现象。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就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坏点了。其实对于数码单反相机的影像传感器来说,像素数量从600万到800万、1000万不等,这么多像素点中产生一些坏点实际上也是难以避免的,只要不是在影像传感器的中央部位,大多是不太影响照片质量的。一般来说生产厂商在产品出厂前,会对坏点都进行屏蔽处理,只有极少数坏点我们可以察觉到。
2. 检测数码相机的噪点和坏点情况的方法
检测数码相机的噪点和坏点情况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目测法,另外一个是软件检测。这两种方法都是简单有效的。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检测方法。
①拍摄测试样片
不管是目测检测,还是软件检测,我们都需要拍摄测试样片。样片的拍摄要符合下列条件:
其一,必须是全黑影像而不是我们日常所拍摄的图片,日常的图片是看不出什么东西的。因为99%以上的坏点是那种不管什么条件下都亮着的点,所以用全黑影像来测试最容易发现。对于数
码单反相机来说,这一点很简单,盖着镜头盖拍摄就可以了。不过有些DC是没有手动模式或者无法盖上镜头盖拍摄,这就需要在暗室中或暗袋里进行拍摄。
其二,设置相机的图像质量为最高的JPEG格式,并使用最高像素拍摄。拍摄前将相机内的色彩、反差、锐度都调节到初始默认数值。有些相机在曝光时间超过1〜4s的时候会自动启动降噪功能,因此还要关闭相机的自动降噪功能。
那么应该拍摄什么样的全黑图片呢?一般来说,如果想更加准确的话,就要拍摄各种ISO下的不同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不过这样比较麻烦,可以简化一下。推荐的组合是这样的:
如果购买的是数码单反相机的话,可以拍摄这样的图片:ISO1600,光圈F16,曝光30s(某知名公司的测试标准是ISO1600,光圈F16,曝光4s,如果有1个坏点的话,可以更换相机)。好多朋友会在不同感光度下都拍摄全黑测试片,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笔者推荐的拍摄方法,几乎可以称为是一种极限测试法了,除了涉及天文摄影的发烧友(经常曝光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一般很少有朋友会用到“ISO1600、光圈F16、曝光30s”的组合。如果相机在这种情况下都没有坏点,或者噪点很少的话,在其他低感光度、短时间快门情况下,更不会有坏点或者噪点。所以我觉得在笔者推荐的这一种曝光组合情况下进行测试就足以了。
如果购买的是小DC的话,如果图省事的话只测试最低感光度或中等感光度就可以了(实际使用中一般不推荐使用高感光度拍摄):ISO50或ISO100,曝光4~15s,光圈一般无法控制,就按照相机设定好了。对于小DC来说,实际使用中笔者建议大家尽量使用最低感光度拍摄,尽量不要使用ISO200以上的感光度。虽然有很多小DC的最高感光度已经达到了ISO3200,但是由于影像传感器面积小,高感光度噪点增加是无法避免的,测试最高感光度的实际意义不大。
拍摄好测试用的全黑照片,下面我们就可以检测了。
[NextPage]
②目测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在购买数码相机时没有随身携带电脑,或者无法通过电脑检测的朋友。拍摄好测试用的全黑照片后,我们可以通过数码相机后背的LCD取景器回放刚才拍摄的照片,按相机的放大按钮,将照片放大到最大(一般数码相机都提供8~12倍的放大比例)。放大到最大后,按动数码相机的导航键,反复观察照片的不同位置,各个位置都不要漏掉。照片中央要重点观察,仔细观察全黑的照片上是否有亮度很高的亮点或彩色的点。如果发现亮点或彩色点,也不要着急,再重新拍摄两张新的全黑测试照片,继续观察。如果亮点或彩色的点,位置不停的变化,一般就是亮度较高的噪点。如果亮点或彩色的点,总是在相同位置出现,那么很可能就是CCD的坏点。当然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曝光时间越长而噪点越少是最理想的。这种检测方法比较直观,但是对于准确的数量统计比较困难,而且比较主观,推荐大家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使用这种目测法。
③软件检测
现在最流行的噪点、坏点测试软件之一是Dead Pixel Test。这个软件很小,而且不需要安装,解压后可以直接使用,比较简单、方便(如图1)。
首先按图右上角的Browse(浏览)按钮选中已从数码相机导入电脑的测试图像,然后再按Test(测试)按钮,就可完成测试。软件默认的噪点/坏点阈值参数是:60 是噪点(hot)的阈值参数,当一个点的亮度值高于60 的话,此点就被判断为噪点;250 是坏点(dead)的阈值参数。
软件中部是噪点数和坏点数的统计,该图表示从导入的图像中检测出21个噪点,0个坏点。Histogram(柱状图)是这些点的亮度直方图,可以用不同的放大倍率来观看。柱状图右侧显示的是噪点和坏点的详细情况。Type(类型)表明检测出的是噪点(Hot)还是坏点(Dead);x 、y
是该点在图像上的坐标。Luminance(亮度)是噪点或坏点的亮度值。我们可以在上图中选中某一点来查看其影像。
60和250是软件默认的噪点/坏点临界值,应用中要根据实际灵活调整。比如我们在测试ISO100〜800感光度时,这个默认值就有些偏高了,可以将阈值参数调低一些。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亮度在180〜249之间的热噪点,你需要反复多拍摄几张照片进行测试,看看是否反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如果固定不动,那么这些被软件定义为噪点的点,很有可能也是坏点,只不过亮度略低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数码相机的噪点和坏点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可以影响数码相机的噪点数量,一般冬季拍摄的数码照片的噪点,要比夏季拍摄的数码照片噪点少一些。而数码相机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即使原本没有坏点,也不保证以后使用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新的坏点。其实不管是对于目测法,还是软件测法来说,仅仅是我们购买数码相机时的一个参考,它们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绝大多数厂商,对于数码相机的噪点和坏点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定义,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说法。
3. 使用软件降噪和屏蔽坏点
虽然数码相机的噪点和坏点,在前期拍摄时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是在后期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软件来进行一定的弥补。下面为大家推荐两款不错的软件,用于消除照片中的噪点和坏点。
[NextPage]
①专业降噪软件—NeatImage Pro
NeatImage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专业图片降噪软件,非常适合处理因各种原因而产生大量噪点的数码照片。该软件界面简洁易懂,使用简单,既可以单独运行,也能作为Photoshop的滤镜插件,在PS中直接调用。降噪过程主要分四个步骤:打开输入图像、分析图像噪点、设置降噪参数、输出图像。输出的图像可以保存为TIF、JPEG或者BMP格式。
第一步,打开要处理的照片,根据自己需要剪裁好,复制一个图层。
第二步,调用 Neat Image降噪工具。
第三步,使用自动分析功能,自动分析照片中哪些是噪点。软件会自动寻找一个单一色块的地方来自动处理,少数情况下,你的图片没有一个适合的地方做分析或自动选择在不太适合的地方的时候,你也可以手工去调定这个分析区域。注意区域要大于100X100像素。
分析完成后,软件会显示三个色彩通道上的噪声分布水平。对于同一机型同一条件下拍摄的照片,噪声水平基本上是一样的。可以把这个分析结果贮存起来,作为一个记录,简化相同照片的处理,如批量处理等。
第四步是应用分析结果,正式执行降噪的处理。点击“Noise Filter Settings”菜单,先预览一下降噪的效果,操作鼠标框选图片的的任意位置,可以即时显示该处降噪后的效果,检查分析是否正确。
执行正式处理前,这里还可以选择细分为多种的处理方式。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讲,选择“Default”默认设置即可。点击“Apply”按钮开始降噪处理,就可以得到一张经过降噪处理后的照片。
一般情况下,Neatimage 都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把噪声与细节区分开来,如果主体上有与噪声非常相近的细节时,可能会使主体有点模糊。开始复制图层的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可以适当调节图层的透明度,让降噪效果较好而又不是太模糊,也可以使用橡皮擦工具,把不需要降噪的位置擦去,露出下面原图的内容。
有许多朋友也把Neatimage用于拍摄MM后的脸部处理,就是通常我们说的“磨皮”,效果也不错,不过这应该算作该软件的“副作用”啦。
②nEO iMAGING(光影魔术手)去除坏点
其实不论是佳能,还是尼康,都有自己专业的软件,可以对CCD/CMOS的坏点进行硬件屏蔽和修复,只不过出于市场竞争和专利保护的需要,这样的专门软件往往对外都严格保密。其实厂商的屏蔽和修复也不是完全物理意义上的修复,现在的科技水平还不具备更换CCD芯片上数百万支光电二极管中的一只坏管。坏点修复屏蔽实际上也是通过软件程序的插值运算,将坏点周边的像素以最优的方式代替坏点像素(又称死像素)。经这样屏蔽修复的数码相机再拍摄出来的影像就不会有坏点了。下面为大家推荐的nEO iMAGING是一款可以在后期对照片上的CCD/CMOS坏点进行修补的国产软件。
nEO iMAGING是一款非常小巧,但功能实用的图像处理软件,通过一些自动化的特效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数码照片画质。该软件是免费软件,无需安装,下载后直接运行就可以。
nEO iMAGING具备正片效果、白平衡一指键、黑白效果、数码补光、正片负冲、褪色旧相、晚霞渲染、夜景抑噪、CCD死点修补、负片效果等基本功能。所有的特效处理,用户都可以自由
调整参数,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其中CCD死点修补功能可以帮助我们修补CCD死点造成的图像瑕疵。
其实这个软件不仅有CCD坏点修复功能,还有CCD坏点审查判断功能。该软件的CCD坏点确认类似DeadPixelTest,直观清楚。
有坏点的影像则确认坏点个数和具体位置,无坏点的影像便告之“错误”。
具体修复过程是这样的:启动“光影魔术手”(nEO iMAGING),打开需要修复的照片,单击“工具”后出现下拉菜单,点击菜单上的子软件“CCD死点修补”,弹出“死点修补”对话框。“死点修补”对话中会显示“CCD死点分布预览”,左下角有死点分析数据。点击右上方的绿色箭头所指的“设置死点样片”找到全黑CCD有坏点的影像文件,右上角随即出现选定的影像小方黑图。然后点击“开始修补”,软件启动进行修复,稍后显示修复完成。对确认无死点的,可点击退出或进行下一张有死点影像的判断和修复。该软件具有记忆功能,只要对全黑影像CCD死点修复过,那末以后的彩色影像输入,该软件便会记忆识别坏点数目和位置予以修复。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9767664a165610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