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现状及成本收益分析——以甘肃会宁县为例_

小米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现状及成本收益分析——以甘肃会宁县为例_


2024年2月28日发(作者:联想官方售后服务网点)

湖南农业科学2010,(13):135-139 小米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现状及成本收益分析 ——以甘肃会宁县为例 牛婷婷 ,窦学诚 ,龚大鑫 (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甘肃农村发展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通过对会宁县小米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入调查,全面分析T4,米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构成和收益分配情 况。结果表明,目前在会宁小米的整个产业链条中,利润在各个环节市场主体之间的分配不均衡,农户获得的利润最低,使得农户 的收益受限,生产积极性不高,导致小米质量和品质不稳定,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不大,从而严重制约小米产业的可持续性 发展,成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一个瓶颈。最后,基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农户收益的原因,并就改变农户市场 弱势地位,增加其收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米产业链;成本收益;农户;会宁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0)13—0135—05 Developmental Status Quo of Each Link in Millet Industrial Chain and Analysis of C:ost-benefit ——A Case Study in Huining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NIU Ting-ting’,DOU Xue-Cheng’。-,GONG Da-Xin’ f1.College ofAgronomy,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 780070,PRC; 2.Institute ofRura!Development of Gansu,Lanzhou 730070,PR cj Abstract:By in—depth investigating about each link in millet industrial chain in Huining County,the cost structure and status of income distirbution of each link(millet production,purchase,processing and marketing)in millet industrial chain we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fit is not distributed evenly among market participants in each link,in which,farmers obtained the lowest profit to limit the income and production activity of farmers,lead instable quality of millet and inhibit the desire of expanding production scale,therefore,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llet industry was restricted badly to be a bottleneck during transformation from resource advantage to economic advantage.In the end,the reasons for affecting incomes of farmer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problems,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change the market weakness position of farmers and increase their incomes. Key words:millet industrial chain;cost—benefit;farmers;Huining 小米的营养价值丰富且各种成分平衡,具有很 甘肃会宁是中国的小杂粮之乡,小杂粮生产在 好的营养保健作用,且小米抗旱耐瘠、水分利用效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 率高、适应性广,在旱作生态可持续农业和作物多 来,会宁县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抓住目 样性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其秸秆是禾本科 前的机遇,建立小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扶持建 中最优质的饲草,在畜牧业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立了数家小杂粮加工企业,使得小米产业有了初步 随着农业用水矛盾的加剧、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 的发展,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遇到 增加、农产品国际竞争的加剧,优质可口的小米及 了许多问题,如小米品质不高,生产中管理水平低, 其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增加,价格不断上涨,其市场 营销手段落后等,从而导致其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 竞争力和生产潜力得以被重新认识_1-2l。 率低。如何健全小米的产业发展体系,如何把资源优 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保证会宁小 收稿日期:2010—04—19 基金项目:2008年度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人选科研 米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对农户收入的增加及小米产 资助项目 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而合理的利益 作者简介:牛婷婷(1985一),女,甘肃会宁县人,硕士研究生, 分配机制是农业产业链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网。为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产业化。 通讯作者:窦学诚 此,在一些学者研究方法和思路的启发下 ,笔者采 

湖南农业科学 第13期 用抽样调查及相关部门访谈的方式,就小米在生 产、收购、加T、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而全面分 乡农技站为小米的种植提供一定的技术帮助。对于 生产基地的农户,县农技站为了推广新品种,免费 析了小米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成本构成 和收益分配情况。 1会宁小米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会宁位于甘肃中部,地域辽阔,土地面积64.33 万hm ,耕地面积15.07万hm。,境内海拔1 450~ 2 400 m,地势高而起伏,土壤类型有黑垆土、黄绵 土、红土、灰钙土、灰褐土等,土壤土层深厚,但养分 含量较低,适宜种植小杂粮。该地区属温带季风性 气候。年平均气温8.1c《二,大于等于IO ̄C的有效积温 2 240':E,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21~173 d,全年日照 时数2 226~2 777 h,尤以6~8月日照最多。以干旱 为主的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年降雨328~433 mm,年 蒸发量1 600~1 800 mm,降雨主要集中在7~8 月,这时正值小杂粮大秋作物生产旺期。该地区工 业污染轻,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基地[71,并在 2004年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 粮之乡”。 2会宁小米产业链结构形式分析 农业产业链是产业链中特殊的一类,是指与农 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具有关联关系的产业群所 组成的网链结构[61。小米产业链是农业产业链的一 种,通常包括小米的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等多个 环节,各个环节都涉及不同的市场主体,产业链条 也有长有短。下面结合课题的实地调查,对会宁小 米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现状以及各环节所涉及 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见图1)。 r————————————————— ———————————一r————— ————————————————!————————————————————————1 【 堕 蔓I f 塑旦 垄 笪 蔓f 图1 会宁县小米和小米加工品产业链 各环节的简易流程图 2.1小米的生产 会宁县小米的生产主要有基地生产和农户分 散种植两种类型,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生产中,县 提供种子;与小杂粮加工企业合作的农户,由加工 企业为农民免费提供种子;分散种植的小户农民, 种子一般来自农户上年度自留种子。从会宁小米生 产的整体情况看来,由于农户的文化素质低,信息 闭塞,对新品种接受能力差,致使新品种引进和推 广都比较难,品种老化、退化现象严重;与此同时, 分散种植的农户多将小米种植在旱薄地,若春旱严 重,影响玉米和麦子的生产时,就选择将小米种植 在肥旱地。以上两种原因使得小米的产量极不稳 定,且收割后农户以碾压打谷的办法脱粒,没有合 适的场地和机械,致使小米的杂质较多(尤其是小 石子、土块等),品质较差。小米脱粒后,农户除留少 量自用,大部分出售给了交易商。 2.2小米的收购 会宁小米的交易商主要包括小杂粮加工企业 和粮贩。通常,农户与交易商的交易方式有以下两 种:一是农户直接将小米卖给县内的小杂粮加工企 业,企业以市场价格收购;二是农户将小米卖给粮 贩,粮贩再将收购来的小米销售给外地批发商或者 县内加工企业及粮油面销售店。此外,也有外地批 发商直接去小米种植地收购小米的现象,但这种情 况不多。在小米收购环节中,由于种植农户大多比 较分散,资源整合不够,也没有渠道管理者,使得农 户都是随机的选择交易商,与各个交易商均没有形 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互相之间诚信观念淡薄, 只想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没有向最终顾客提供最 佳产品的目标,阻碍了小米的销售,使得产销脱节。 2.3 小米的加工 会宁县小米的加工企业主要是小杂粮加工企 业和县、乡镇及其农村的面粉加工厂。其中小杂粮 加工企业对小米的加工主要集中在“良谷”这个品 种上,进行加工包装;面粉加工厂主要是将小米加 工成散米和谷面。对加工产生的副产品,如谷糠等, 加工企业和面粉厂都没有更进一步的加工利用,一 般作为饲料出售给养殖场。在此环节中的两种加工 形式,都是简单的初级加工,产业链条短而窄,加工 的产品多在本县进行销售,只有部分产品销往外地 市场。 2.4小米加工品的销售 谷面销售的产业链较短,一般以本地市场为 主,几乎不进入外地市场,且通常是由粮油面销售 

第13期 牛婷婷等:小米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现状及成本收益分析——以甘肃会宁县为例 137 店经饭店到达消费者,或者经粮油面店直接销售给 消费者。 0.61元/kg,小米的出售价格以1.8元/kg计,农户能 从每公斤小米中获利1.19元。 会宁县小米的销售主体主要有代销商、小杂粮 专卖店、超市、粮油面零售店等。其中,代销商主要 从事小米的批发业务,他们面对的是小杂粮专营 店、超市、大饭店等集团消费者;超市、小杂粮专营 店和粮油面零售店主要从事零售业务,直接面对本 3.2小米收购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加工企业一般按当年本地的市场价收购小米, 而收购商的收购价要比企业低0.3~0.6元/kg,但企 业一般不去小米生产地收购,而是农户自己负担运 地的消费者。企业加工的小米在本地市场的销售主 输费用。收购商(粮贩)去小米生产地的收购价格为 1.6~1.8元/kg,到县城的运输费为0.06元/kg,人工 要由厂家直送或者由本地代销商配货给销售终端, 然后销售给消费者。由于企业缺乏销售人才及缺乏 营销资本,公司没有派专门的销售人员向各地发 货,外地市场的销售则一般由各地的代销商自己来 公司装货。有的企业虽然取得了自主进出口经营权 证书,但由于以上原因,加上加工的产品粗糙,科技 含量低,附加值低,使得出口受限。由此可见,会宁 小米的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对 农民的带动效应不足。 3会宁县小米产业链上各环节成本收益调 查分析 3.1 小米生产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2008~2009年,生产环节各项成本及收益如 下:种子费用43.5元/hm2,肥料费用330元/hm 、机 械作业及畜力500元tthm2人工费用522元/hm2,其 他费用27元/hm ;平均产量2 250 kg/hm 、销售价 格1.8元/kg,合计总成本1 422.5元/hm 、纯收益 2 627.5元/hm 。由此可知,旱地小米的生产成本中 主要是人工费、机械耕作及畜力费、肥料费,依次占 36.7%、35.2%、23.2%,其次是种子费,占了3.06%。 旱地小米播种采取人工撒种,蓄力牵引耧播的方 式,间苗、中耕除草,收获脱粒全部是人工进行,基 本不用除草剂;对病虫害一般不管,对以麻雀为主 的鸟害采取人工驱赶看护以及田问放假人等措施; 肥料主要施用磷肥和尿素以及少量的农家肥,磷肥 和尿素一般每667 m 施用25 kg左右;脱粒采取碾 压打谷的方式,不使用脱粒机。每公顷平均投18个 工,与在本县内打工相比,按日均30元工钱折算每 公顷费用540元左右。全县小米的平均产量为 i 700~2 250 kg/hm ,在正常年份或保证出苗的情 况下,旱地小米产量通常可达到2 250 kg/hmz,价 格最高可达到2.4元/kg,最近几年小米的种植面积 有所增加,但人力成本相对较高,净收入较低,大多 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还是不高。将农户生产小米每 公顷的投入折算为每公斤小米的生产成本,约为 费0.05元/kg,销售给加工企业、外地批发商和粮油 米面零售店的价格为2.2~2.4元/kg,除去其他成本 与折损大概0.01元/kg,收购商从中获利0.28~0.48 313/kg。 3.3小米加工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面粉加工厂主要加工的是粮油面零售店以及 消费者自己送来的小米,将小米加工成散米和谷 面,收取的加工费为0.08元/kg,除去电费和人工费 等,面粉加工厂从此环节中获得的利润微薄。以加 工生产“良谷米”为主的会宁小杂粮加工厂为例,该 厂是甘肃省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年产5 000 t 的“良谷米”的生产线,该厂的小米收购价为2.4元/ ,加工成谷米后的销售价为8.6元/kg,副产品谷 糠的售价为0.3元/kg,除去加工电费和人工费0.8 元/kg,包装费0.4元/kg以及其他成本外,企业可获 利5.3元/kg,且利润基本比较稳定。虽然较加工成 散米和面粉,增加了包装费,生产成本相应的增加, 但利润空间明显增大了。 3.4小米加工品销售环节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加工包装后的“良谷米”一般由代销商发 往各地进行销售,企业的批发价为8.6元/kg,代销 商的成本主要是运输费和人工费,大约0.4元/kg, 销售给零售商的价格为9.48元/kg,从零售商处获 利0.48元。零售商的销售价格为l0元/kg,由于小 杂粮专卖店和超市同时还零售其他商品,销售小米 所占的店面费和人工费较少,可以忽略,因此零售 商从消费者处获利0.52元/kg。 粮油面零售店从收购商处购进小米的价格为 1.1元/kg左右,将小米送去面粉加工厂加工成谷米 和谷面的费用为0.08元/kg,店面费和人工费等为 0.5元/kg。散装谷米和谷面的销售价格分别为5元/ kg和6元/kg,加工副产品谷糠的价格为0.3元/kg, 即粮油面零售店将小米加工为谷米和谷面销售时, 分别从中获利3.22元/kg和4.22元/kg。 3.5 整个产业链条的收益分析 

湖南农业科学 第13期 基于对会宁小米产业链各环节获利情况的估 户收益最少的原因得出如下结论:(1)农户只能被 动的接受价格,市场弱势地位明显。首先,小米的种 算与分析,可以得知会宁小米产业链整个链条的利 润为7.77元,其中加工企业的利润最大,占了 植没有形成规模化。由于会宁小米种植户的生产规 模小、居住分散,单个种植户的供给只占市场总供 给的极小份额,其变动不足以影响当地的市场供 68.97%,其次为农户、小米零售商、小米代销商及粮 贩,依次为15.32%、6.70%、6.18%、3.60%。由此可以 看出,在同一时期,生产销售小米,从绝对量上看, 加工环节的利润最好,其次是生产环节,小米收购 及其加工品的销售环节的利润较低。但由于产业链 给,更无法影响市场价格。其次,农户自身的商品意 识差,信息闭塞,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由于 大多数农户对收购商掌握的区域外市场及市场信 上各环节投入的时问不同,农户投人的时间周期最 长,以上分析并不能将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利润份额 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无法解答各环节在产业链中的 利润分配问题,为消除时间因素对各环节收益份额 的影响,以一周为标准,对产业链上各环节收益进 行了标准化处理。结果表明,在目前的会宁小米产 业链中,各个环节市场主体的时间成本与收益并不 成比例,但企业的周收益还是最高,说明延长小米 产业链,生产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可以为会宁小 米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收益。此外,农户劳作时 间最长,其平均周收益是最低的,同时其收益还要 受到季节、气候、供求、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又最不稳定_8_,而收购商忙碌3~4 d,其 平均周收益都比农户高出7.51%(见表2),且其利 润空间相对较稳定。 表2会宁小米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收益比较 由此可以看出,会宁小米产业链条虽然短而 窄,但整个链条的利润还是比较高,说明此项产业 在会宁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极具开发潜 力。但是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农户得到的利润却是 最少的,说明会宁小米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 展,却还没有为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使得农 户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导致小米质量和品质不稳 定,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不大,从而严重制约 小米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 势转化的一个瓶颈。 4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对会宁小米产业链各环节的现状及其利 益主体成本收益的分析,就整个小米产业链条中农 息不了解,且相互间协作少,往往是各销各的,很少 互相商量起来同交易商谈判、保护自己的利益;与 此同时又缺乏代表农户利益的合作组织及协会,以 上三点导致农户只能被动的接受市场价格,无法保 护自身的利益,从而使其收益受损。(2)农户只能发 挥基础性的产品供给作用,没有分享到更多的产后 增加值。由于会宁小米的销售目前多采用农户一收 购商一加工企业(批发商)的模式,使得产后运输的 增加值流向了收购商,农户没有分享到;同时县内 小杂粮加工企业的规模小,加工档次低,无法带动 农户分享产后加工的增加值。 农业产业链管理是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 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 体,并对其中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流通进 行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期获得农产品价值增值的活 动过程,完善产业链管理模式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 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刚。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的经营体制会长期存 在,也就意味着农户作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短期 内不会发生改变,单个农户弱势的市场主体地位也 不会自动增强llOl。基于会宁小米产业发展中各环节 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农户收益的原因,从产业链管 理的角度针对如何改变农户的这种市场弱势地位, 增加其收益,提出以下的对策建议:(1)在土地和劳 动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农户扩大生产规模。 与此同时,应该通过宣传、示范、培训等方式引导农 户生产,提高农户素质,保证小米的质量和品质。 (2)成立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农业合作社有助于 建立农户在产业链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交易费用, 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整体运作效率ll】l。因此成立代表 农民利益的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将分散的单个农 户生产联合起来,一起面对国内外的大市场,提高 了农户的谈判地位。同时,合作组织通过统一组织 产前农资的采购,以及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与农业 科研单位的合作,为农户提供先进的农业科技信 息,从而提高小米生产率及市场竞争力。此外,合作 

第l3期 牛婷婷等:小米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现状及成本收益分析——以甘肃会宁县为例 139 组织通过与企业、政府等部门的联系,组建自己的 转化为竞争优势。会宁小米的品牌建设已起步,“中 信息网络,为农户提供可靠的市场需求和供给信 国小杂粮之乡”品牌运作已初见成效,“良谷米”的 息。(3)在建立合作组织的基础上,推进“公司+基 绿色产品已被认证,政府应利用媒体和网络,并结 地+农户”的生产方式。从会宁小米产业发展初期的 合“红色旅游”做好广告宣传工作。 现状看,“公司+农户”的这种产业链运行模式以失 败而告终。因为企业与农户以订立合同形式成为 参考文献: 利益共同体,但合同一般采取口头协定的方式。随 [1】柴岩,万富世.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 着小米市场价格的变化,双方都有违约的情况。若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2—42. 农户违约,企业将与众多农户打官司,成本较高;若 [2]杨成元,冯耐红,史关燕,等.山西省吕梁市小米产业现状与技 术需求【J】.杂粮作物,2009,(3):232—234. 企业违约,农户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 [3】曹芳,王凯.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1.农 益,致使公司和企业都在尝试后放弃了这种合作方 业技术研究,2004,(1):71—75. 式。建立合作组织后,企业只需与合作社签订合同, 【4J秦富,李先德,吕新业,等.河南小麦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 简化了合同履行的对象和线路,降低了风险值,监 研究叨.农业经济问题,2008,(5):13一l9. 督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合作社成员之间不仅相互了 [5】黄祖辉,张静,陈志钢,等.中国梨果产业价值链分析【J】.中 国农村经济,2008,(7):63—71. 解和信任,而且相互监督,农村社会文化与道德的 [6]张越杰.中国玉米产业链研究fJ1.农业经济问题,2007,(12): 极强约束力,大大降低了农户的违约率。若企业违 55-61. 约,合作社有力量维护农民的权利,若合作社违约, 【7]杨祁峰,岳云,柴宗文,等.从会宁县小杂粮生产谈小杂粮绿 企业也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讨回自己的损失旧。这样 色食品的发展lJI.杂粮作物,2009,(1):56—58. 减少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量,有利于会宁小米 【8】孙侠,张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成本构成与利益分配【JJ. 农业经济问题,2008,【2):39—48. 产业的规模化发展。(4)通过多种途径让农户参与 【9]李燕蓉,张华.农业产业链管理与农民增收l J1.商场现代化, 产后流通和加工环节,提升农户的增收空间。改变 2008,(5):234—235. 目前这种农户一收购商的产品供应链模式,让农户 I1O】刘金花,乔颖丽.基于蔬菜产业链的农户市场地位研究『J1.河 更多的参与产后流通环节,减少农户对收购商的依 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4):67—7O. 赖,分享产后流通环节的增加值。同时延伸和加宽 【1 1]张满园,张学鹏.基于博弈视角的农业产业链延伸主体选择『J1. 产业链条,发展产后加工业,带动农户分享更多的 安徽农业科学,2009,(1):397—399. [12]马九杰,徐雪高.市场结构与订单农业的履约分析【JJ_农业经 产后增加值。(5)面向市场,立足优势,积极探索产 济问题,2008,(3):35—40. 业营销模式。绿色小杂粮的生产是会宁县的优势产 业,因此政府应该关注如何将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 (责任编辑:李睿) ・+”+“+”+一+”+“+-+一十*+-+”+-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十一+一十一+一十一+一十-+-+-+一十*十*十。— 。—_卜‘ (上接第134页)围,逐步形成培育品牌、品牌促进 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基 的良性循环 I。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推进“金 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 农”、“三电合一”工程建设,扩大农产品信息网络覆 机制。三是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政策性 盖范围。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为科学 保险的覆盖面,不断发挥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 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方面的积极作用。 3.6抓惠农政策促兑现 参考文献: 一是抓惠农政策落实。按照“四公开、四到户” (补贴政策公开、补贴面积公开、补贴标准公开、补 [1】刘建军,吴易雄.关于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湖 南农业科学,2009,(8):173—175. 贴农户公开,政策宣传到户、良补档案到户、张榜公 [2]伍志民,余建湘.关于推进湖南粮食产能建设的思考lJ1.湖南 示到户、补贴兑现到户)的要求,及时、足额落实国 农业科学,2009,(3):142—144. 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区级财政扶持力度,重点 【3]史亚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 农业品牌建设【M】.北京:金 盾出版社,2010. 加强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产业化开发 等方面的投入。二是加强金融服务力度。加强农村 (责任编辑:李睿)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9051900a160117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