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0日发(作者:联想g400s参数)
第十章 时花
1.繁星花
2.非洲凤仙花
3.四季秋海棠
4.一串红
5.矮牵牛
6.杂交石竹
7.羽衣甘蓝
8.孔雀草
9.万寿菊
10.旱金莲
11.三色堇
12.夏堇
13.鸡冠花
14.金盏菊
15.千日红
16.百日草
17.太阳花
18.马齿牡丹
19.大波斯菊
20.瓜叶菊
21.醉蝶花
22.大花萱草
23.薰衣草
第十章 时花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1.繁星花
学名:Pentas Lanceolata
别 名:繁星花、埃及众星,花茜草科,
特征:五星花属植物,属茜草科宿根性多年生草本花卉。一般株高30厘米至40厘米,茎直立,分枝力强,叶对生,披针形,叶端渐尖,长6厘米至8厘米,顶生聚伞形花序,小花呈筒状,花色5裂成五花角星形,故名五星花。五星花数十朵聚生成团,十分艳丽悦目。原产热带非洲或栽培种植,为宿根性多年生草花,耐旱、耐高温,花期持久,有粉红、绯红、桃红、白色等花色,花期主要集中在3-10月间,适用于盆栽及布置花台、花坛及景观布置。
生长习性:繁星花喜强光,发芽后让幼苗尽快接受阳光,以免徒长,并促进植株迅速生长。繁星花喜日照充足的环境,光线强可提高植株的品质,光线愈强,植株愈紧密。冬季栽培应注意补充光照。生育期间,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要低,可降低叶子的病害。繁星花不宜过度浇水,保持栽培介质稍干,可促进花芽分化和生长。
病虫害:繁星花主要病虫害为灰斑病、红蜘蛛、粉虱和蚜虫等。预防方法包括保持栽培场所的清洁,使用无菌的土壤、栽培介质和盆钵等。
2.非洲凤仙花
学 名: Impatiens walleriana
科属: 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产地分布:原产地:非洲或杂交种
形态特征:植株被大面积的花朵覆盖着,创造出超一流的花坛和花带景观,株高20-25厘米。叶子和花的色彩十分艳丽,丰富多彩,共有40多种颜色。在花园遮荫处的背景条件下色彩调和,匀称细致,丰富并增加了花卉的色调深度。
生长习性:穴苗盘内90%以上的发芽率使凤仙花一直比其它系列的品种在全部的穴苗盘质量参数方面表现得更好,开花最早,颜色最丰富且分枝自由。
开花时间:6月至8月
园林用途:在欧美的草本花卉应用中,非洲凤仙花排在第一位。它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亮丽颜色系列且长势旺盛,管理简单。适于盘盒容器,吊篮,花墙,窗盒和阳台栽培。
繁殖培育:播种时间:四季 说明:高20-25CM,单瓣花3CM,紧密,在湿润和无强光下生长良好,红、橙红、粉红、紫、白、粉、各种漩涡型。
3.四季秋海棠
学名:Begonia X semperflorens-cultorum
HORT.
英名:Bedding begonia, Wax begonia.
科别:秋海棠科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原产地:巴西
种子特性:1ml=30,000粒,3ml/每分地用量。
发芽特性:适温15~20℃,天数15天、好旋光性。
生育特性:适温10~30℃、生育期7~1月播,10~5月开花;2~4月播,6~7月开花。
品种、品系:奥林系列、Hi-Fi系列、劳列系列、铜叶系列、大使系列、奥运、舞系、传真、粉琴、伏特加等。
栽培要领:以种子繁为主、 扦插为辅。种子细小, 可先散播于盘中, 发芽后再移入穴盘中,或用粉衣种子直播于穴盘中。生育强健,炎夏高温下较不易渡过,其馀周年生育良好。可分绿叶与铜叶系,在光照充足下,绿叶系在叶色表现上极佳。
4.一串红
拉丁语学名:Salvia spcendens
英文名: Scarlet Sage ,Tropical Sage
中文别名: 爆仗红、拉尔维亚、象牙红·西洋红。
科属: 唇形科 Lamiaceae鼠尾草属 Salvia
基本介绍:一串红,草本。茎高约80厘米,光滑。叶片卵形或卵圆形,长4—8厘米,宽2.5—6.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无毛。轮伞花序具2—6花,密集成顶生假总状花序,苞片卵圆形;花萼钟形,长11一22毫米,绯红色,上唇全缘,下唇2裂,齿卵形,顶端急尖;花冠红色,冠筒伸出萼外,长约3.5—5厘米,外面有红色柔毛,筒内无毛环;雄蕊和花柱伸出花冠外。小坚果卵形,有3棱,平滑。花期7—10月。原产巴西。上海和南京各公园常见栽培,供观赏。
产地分布:原产巴西,我国各地广泛栽培
主要特性: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30-80cm,方茎直立,光滑。叶对生,卵形,边缘有锯齿。轮伞状总状花序着生枝顶,唇形共冠,花冠,花冠、花萼同色,花萼宿存。变种有白色、粉色、紫色等,花期7月至霜降。小坚果,果熟期10-11月。
一串红,又名爆竹红、炮仗红等,花呈小长筒状,色红艳而热烈,轮伞花序,花开时,总体像一串串红炮仗,故又名炮仗红。
一串红原产巴西,为唇形科草本花卉。一串红花期长,从夏末到深秋,开花不断,且不易凋谢,是布置花坛的理想花卉。据称,花还有紫色的,称一串紫;白色花的,称一串白;粉色花的,一串粉。一串红的果实为小坚果,椭圆形,内含黑色种子,易脱落,能自播繁殖。
生物特性:一串红原产南美巴西。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耐半阴,忌霜雪和高温,怕积水和碱性土壤。
一串红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种子发芽需21—23℃,温度低于15℃很难发芽,20℃以下发芽不整齐。幼苗期在冬季以7—13℃为宜,3—6月生长期以13—18℃最好,温度超过30℃,植株生长发育受阻,花、叶变小。因此,夏季高温期,需降温或适当遮荫,来控制一串红的正常生长。长期在5℃低温下,易受冻害。
一串红是喜光性花卉,栽培场所必须阳光充足,对一串红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若光照不足,植株易徒长,茎叶细长,叶色淡绿,如长时间光线差,叶片变黄脱落。如开花植株摆放在光线较差的场所,往往花朵不鲜艳、容易脱落。对光周期反应敏感,具短日照习性。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一串红要求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而对用甲基溴化物处理土壤和碱性土壤反应非常敏感,适宜于pH5.5—6.0的土壤中生长。
繁殖方法: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用于扦插繁殖。
病虫害防治:常发生叶斑病和霜霉病危害
园林用途:常用作花坛、花境的主体材料,在北方地区常作盆栽观赏。
产后处理:一串红盆栽适合布置大型花坛、花境,景观效果特别好。尤其,近年来新品种的花色纯正、多色,使花坛的色彩产生了质的变化。矮生品种盆栽,用于窗台、阳台美化和屋旁、阶前点缀,娇艳色彩,气氛热烈。但许多粉/白、红/白双色种和蓝/白、紫/白的粉等鼠尾草的加入,使居室环境更加典雅别致。
5.矮牵牛
学名/拉丁名:Petunia hyhrida Vilm
英文名:Garden Petunia,Common Garden
Petunia
别名: 碧冬茄、杂种撞羽朝颜、灵芝牡丹、毽子花、矮喇叭、番薯花、撞羽朝颜
科属: 茄科 Solanaceae碧冬茄属 Petunia
-----------矮牵牛属
产地:原产于南美洲阿根廷,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形态: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株高15-60cm,全株被粘毛,茎基部木质化,嫩茎直立,老茎匐匐状。单叶互生,卵形,全缘,近无柄,上部叶对生。花单生叶腋或顶生,花较大,花冠漏斗状,边缘5浅裂。花期4-10月。蒴果,种子细小。
园艺品种极多,按植株性状分有:高性种、矮性种、丛生种、匍匐种、直立种;按花型分有:大花(10-15㎝以上)、小花、波状、锯齿状、重瓣、单瓣;按花色分有:紫红、鲜红、桃红、纯白、肉色及多种带条纹品种(红底白条纹、淡蓝底红脉纹、桃红底白斑条等)。
习性: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霜冻,怕雨涝。它生长适温为13℃至18℃,冬季温度在4℃至10℃,如低于4℃,植株生长停止。夏季能耐35℃以上的高温。夏季生长旺期,需充足水分,特别在夏季高温季节,应在早、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梅雨季节,雨水多,对矮牵牛生长十分不利,盆土过湿,茎叶容易徒长,花期雨水多,花朵易褪色或腐烂。盆土若长期积水,则烂根死亡,所以盆栽矮牵牛宜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属长日照植物,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在正常的光照条件下,从播种至开花约需100天左右。冬季大棚内栽培矮牵牛时,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茎叶生长很茂盛,但着花很难,当春季进入长日照下,很快就从茎叶顶端分化花蕾。
繁殖:通常用播种、扦插繁殖。
病虫害:病虫害较少,易于栽培。
用途:适于室内栽观赏,或吊盆栽植。
矮牵牛花大色艳,花色丰富, 为长势旺盛的装饰性花卉,而且还能做到周年繁殖上市,可以广泛用于花坛布置,花槽配置,景点摆设,窗台点缀,家庭装饰。
6.杂交石竹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科属:石竹科石竹属
拉丁名:Dianthus hybridus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花。花期在12月至翌年5月(华东地区5月至10月)。直立丛生状。花色丰富,有红色、粉红色、紫红色、白色或各种颜色的镶嵌色。阳性植物,需强光。生育适温在10~25℃。
生长习性:花期长,性喜冷凉至温暖,忌高温多湿,夏季生长发育转弱。
园林用途:作盆栽,或在花台及花坛大面积成簇栽培,五彩缤纷之景观颇为悦目。密集栽植也具有地被效果。
7.羽衣甘蓝
学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别名:叶牡丹、牡丹菜、花包菜、绿叶甘蓝等。
分类:十字花科(Crucifera), 芸薹属
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为食用甘蓝(卷心菜、包菜)的园艺变种。栽培一年植株形成莲座状叶丛,经冬季低温,于翌年开花、结实。总状花序顶生,花期4-5月,虫媒花,果实为角果,扁圆形,种子圆球形,褐色,千粒重4克左右。
园艺品种形态多样,按高度可分高型和矮型;按叶的形态分皱叶、不皱叶及深裂叶品种;按颜色,边缘叶有翠绿色、深绿色、灰绿色、黄绿色,中心叶则有纯白、淡黄、肉色、玫瑰红、紫红等品种。
植物性状:羽衣甘蓝植株高大,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30厘米深的耕作层。茎短缩,密生叶片。叶片肥厚,倒卵形,被有蜡粉,深度波状皱褶,呈鸟羽状,美观。花序总状,虫媒花,果实为角果,扁圆形,种子圆球形,褐色,千粒重4克左右。
环境要求:羽衣甘蓝喜冷凉温和气候,耐寒性很强,经锻炼良好的幼苗能耐一12度的短时间低温,成长株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露地栽培能经受短时几十次霜冻而不枯萎,但不能长期经受连续严寒,采种株需在2度~10度温度下30天以上才能通过春化抽薹开花。种子发芽适温为18度~25度,植株生长适温20度~25度,能在夏季35度高温中生长,但在高温季节所收获的叶片风味较差,叶质较坚硬,纤维多。羽衣甘蓝较耐阴,但充足的光照叶片生长快速,品质好。采种的植株要在长日照下抽薹开花。对水分需求量较大,干旱缺水时叶片生长缓慢,但不耐涝。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而以腐殖质丰富肥沃沙壤土或粘质壤土最宜。在肥水充足和冷凉气候下生长迅速,产量高,品质好。在钙质丰富、pH值5.5~6.8的土壤中生长最旺盛。栽培中要经常追施薄肥,特别是氮肥,并配施少量的钙,有利于生长和提高品质。
产地分布:原产地中海沿岸至小亚西亚一带,现广泛栽培,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在英国、荷兰、德国、美国种植较多,且品种各异,有观赏用羽衣甘蓝,亦有菜用羽衣甘蓝。我国引种栽培历史不长,尤其是观赏羽衣甘蓝是近十几年才有少量种植,也只是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学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生长习性:喜冷凉气候,极耐寒,可忍受多次短暂的霜冻,耐热性也很强,生长势强,栽培容易,喜阳光,耐盐碱,喜肥沃土壤。生长适温为20℃~25℃,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8℃~2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园林应用:观赏羽衣甘蓝由于品种不同,叶色丰富多变,叶形也不尽相同,叶缘有紫红、绿、红、粉等颜色,叶面有淡黄、绿等颜色,整个植株形如牡丹,所以观赏羽衣甘蓝也被形象地称为"叶牡丹",
8.孔雀草
学名:Tagetes patula
别名: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生菊科畏寒草本花卉。
种类:菊科
形态特征:株高30至40厘米。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梗自叶腋抽出,头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褐、黄褐、谈黄、杂紫红色斑点等。花形与万寿菊相似,但较小朵而繁多。开花时,在矮墩墩多分枝的棵儿上,黄橙橙的花朵布满梢头,显得绚丽可爱。孔雀草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适宜盆栽、地栽和做切花。叶对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叶缘有明显的油腺点。头状花序顶生,花外轮为暗红色,内部为黄色,故又名红黄草。因为种间反复杂交,除红黄色外,还培育出纯黄色、橙色等品种,还有单瓣、复瓣等品种。花期从“五一”一直开到“十一”。
产地分布:孔雀草原产墨西哥。
生长习性:喜阳光,但在半荫处栽植也能开花。它对土壤要求不严。既耐移栽,又生长迅速,栽培管理又很容易。撒落在地上的种子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中可自生自长,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的花卉。在我国南方,它的开花期为3至5月及8至12月。从播种到开花仅需70天,早春育苗在大棚内不加温即可,晚霜后定植庭院、花坛或盆栽。
繁殖管理:孔雀草的繁殖,用播种和扦插均可。
应用价值:由于一串红承受不了“五一”的低温,又经不起“十一”的早霜,盛夏的酷暑可使大多植株呈半死状态。因此,孔雀草巳逐步成为花坛、庭院的主体花卉。它的橙色、黄色花极为醒目。为所栽之处平添了不少生气。它的作用和价值已引起广大园林工作者的关注。孔雀草的适应性十分强,能耐旱耐寒,经得起早霜的考验.可自生自长,容易管理.
9.万寿菊
学名:Tagetes erecta L.
别名:臭芙蓉、万寿灯、蜂窝菊、臭菊花、蝎子菊
分类:菊科(Compusitae),万寿菊属。
产地:原产墨西哥,现广泛栽培。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00cm,全株具异味,茎粗壮,绿色,直立。单叶羽状全裂对生,裂片披针形,具锯齿,上部叶时有互生,裂片边缘有油腺,锯齿有芒,头状花序着生枝顶,径可达10cm,黄或橙色,总花梗肿大,花期8~9月。瘦果黑色,冠毛淡黄色。
习性特征:喜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干旱,在多湿气候下生长不良。对土地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好。
繁殖栽培:用播种繁殖或扦插繁殖。
价值及用途:庭院栽培观赏,或布置花坛、花境,也可用于切花。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10.旱金莲
别名:旱荷、金莲花、旱莲花
拉丁学名:Tropaeolum majus.
科属:金莲花科金莲花属
花卉描述:旱金莲又名金莲花、旱,是旱金莲科的多年生肉质草本花卉。原产于南美洲,性喜温暖、湿润,忌夏季高温酷热,不耐涝,极易栽培。在我国南方可作多年生栽培;华北则多秋播,盆栽室内培养,作为迎春花卉,令其在元旦、春节期间开花。
旱金莲叶肥花美,花色有紫红、橘红、乳黄等,花期特长,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全年均可开花。一朵花可维持8-9天,全株可同时开出几十朵花,香气扑鼻,颜色艳丽,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怎样使旱金莲在元旦、春节期间开花呢?在秋季8月下旬或9月上旬播种,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移入中号的花盆中,在露地向阳处摆放,进行一般性浇水管理。“霜降”以后把它移入室内,放在阳光充足处,温度保持在15℃-25℃,最低不得低于8℃。平时注意转盆,使植株丰满美观。浇水要适中,过干叶子发黄,过湿则易腐烂。每隔10天施一次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不宜多施氮肥,以免徒长。
旱金莲茎蔓生,一般都必须立支架加强,如任其自然生长,势必茎蔓太长,影响观赏。为了控制其茎蔓无限生长,当旱金莲进入初花期,其茎蔓生长已达30-40厘米时,用100PPM的多效唑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促其矮化。喷后三天就能见效,主蔓增粗,顶蔓延长迟缓,侧蔓上的花朵相继开放,颇为美丽。
近年来,在长江以南地区,园林部门将其秋冬育苗,开春后移入街头绿地中。由于旱金莲的茎蔓蜿蜒生长,很快覆盖绿地并陆续开花,形成色彩鲜明的观赏效果。
生长习性: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叶圆盾形,叶柄细长,可攀援。不耐寒,喜温暖湿润,越冬温度10℃以上。需用阳光充足和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夏季开花,花期2-5月。花生于叶腋,有黄、红、赭、乳白等色,不整齐。
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叶圆盾形,叶柄细长,可攀援。不耐寒,喜温暖湿润,越冬温度10℃以上。需用阳光充足和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夏季开花,花期2-5月。花生于叶腋,有黄、红、赭、乳白等色,不整齐。
原产中、南美洲,为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18-24℃,夏季高温时不易开花。不耐湿涝,不耐寒。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该花原产秘鲁、智利等地,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18---24℃,怕夏季高温,35℃以上生长受抑制,也不耐寒,能忍受短期0℃低温。北方常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
主要产地:原产中、南美洲,为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
园艺应用: 旱金莲叶肥花美,盆栽可供室内观赏或装饰阳台、窗台。
11.三色堇
拉丁名/学名:Viola tricolor Lin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英文名:Pansy,Heartsease,love-in-idleness,johnny-jump-up,kiss-me-quick
别名:人面花、猫脸花、阳蝶花、蝴蝶花、鬼脸花
科属:堇菜科 堇菜属
产地分布:原产欧洲,现积分布世界各地
观赏价值:三色堇是布置春季花坛的主要花卉之一。因花有三种颜色对称地分布在五个花瓣上,构成的图案,形同猫的两耳、两颊和一张嘴,故又名猫儿脸。又因整个花被风吹动时,如翻飞的蝴蝶,所以又有蝴蝶花的别名。经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目前三色堇花的色彩、品种比较繁多。除一花三色者外,还有纯白、纯黄、纯紫、紫黑等。另外,还有黄紫、白黑相配及紫、红、蓝、黄、白多彩的混合色等。从花形上看,有大花形、花瓣边缘呈波浪形的及重瓣形的。
三色堇是冬、春季节优良的花坛材料,因为适应性强、耐粗放型管理,可以盆栽工人们欣赏。
其他:还有一种多年生丛生状的香堇,花深紫色,具有芳香味,可提取香精。
形态特征:三色堇,一般株高15-20厘米,从根际生出分枝,呈丛生状。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近圆心形;茎生叶卵状长圆形或宽披针形,边缘有圆钝锯齿;托叶大,基部羽状深裂。早春从叶腋间抽生出长花梗,梗上单生一花,大花型花径8-10厘米,小花型花径3-6厘米,花有五瓣,通常每朵花有兰紫、白、黄三色;花瓣近圆形,假面状,覆瓦状排列,距短而钝。花期可从早春到初秋。茎、叶含三色堇黄甙;花含芸香甙、挥发油、皂甙、维生素A.C。
生长习性:较耐寒,喜凉爽,在昼温15-25℃、夜温3-5℃的条件下发育良好。昼温若连续在30℃以上,则花芽消失,或不形成花瓣。日照长短比光照强度对开花的影响大,日照不良,开花不佳。喜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壤土或粘壤土。为多年生花卉,常作二年生栽培。
繁殖:播种法扦插或压条繁殖
主要虫害;危害三色堇的虫害主要是黄胸蓟马。
12.夏堇
学名:Torenia fournieri
科属:玄参科
分类:棕榈类
原产地:越南
生长习性:夏堇株高20-30公分,叶对生,长心形,叶缘有细锯齿。花顶生,花型酷似金鱼草,花色有白、紫红或紫蓝,喉部有黄色斑点,花期极长,为夏季花卉匮乏时期之优美草花;其姿色幽逸柔美,在酷热的盛夏,能带给我们几许凉意,适合花坛或盆栽,花期夏季至秋季,尤其耐高温,很适合屋顶、阳台、花台栽培,成熟种子落地,亦能萌芽成长开花。
适应地区: 原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方茎,分枝多,呈披散状。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叶柄长为叶长之半,秋季叶色变红。花在茎上部顶生或腋生(2-3朵不成花序),唇形花冠,花萼膨大,萼筒上有5条棱状翼。花蓝色,花冠杂色(上唇淡雪青,下唇堇紫色,喉部有黄色。
生长习性: 喜光,能耐荫,不耐寒,能自播,喜土壤排水良好。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于春季4月进行,播于露地苗床或盆播,发芽不整齐。
景观用途: 宜作花坛、花境布置,也可作盆栽观赏。夏堇(Torenia fournieri)为玄参科蓝猪耳属一年生草本,原产印度支那半岛。株高15—30厘米,株形整齐而紧密。花腋生或顶生总状花序,花色有紫青色、桃红色、兰紫、深桃红色及紫色等,花期7—10月,种子细小。
13.鸡冠花
拉丁语学名:Celosiae Cristatae
英文名字 :Cockscomb Flower、COCKSCOMB
中文别名 :鸡髻花、老来红、芦花鸡冠、笔鸡冠、大头鸡冠、凤尾鸡冠,鸡公花、鸡角根
科属: 苋科 Amaranthaceae青葙属 Celosia civistata L.
产地与习性: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原产非洲,美洲热带和印度,世界各地广为栽培,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阳光充足、湿热,不耐霜冻。不耐瘠薄,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夏、秋季直至霜降。
品种分类:鸡冠花的品种因花序形态不同,可分为扫帚鸡冠、面鸡冠、鸳鸯鸡冠、缨络鸡冠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2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叶互生,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肉穗丈花序顶生,呈扇形、肾形、扁球形等,自然花期夏、秋至霜降。常用种子繁殖,生长期喜高温,全光照且空气干燥的环境,较耐旱不耐寒,繁殖能力强。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叶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全缘。花序顶生及腋生,扁平鸡冠形。花有白、淡黄、金黄、淡红、火红、紫红、棕红、橙红等色。胞果卵形,种子黑色有光泽。
鸡冠花,茎红色或青白色;叶互生有柄,叶有深红、翠绿、黄绿、红绿等多种颜色;花聚生于顶部,形似鸡冠,扁平而厚软,长在植株上呈倒扫帚状。花色亦丰富多彩,有紫色、橙黄、白色、红黄相杂等色。种子细小,呈紫黑色,藏于花冠绒毛内。鸡冠花植株有高型、中型、矮型三种,高的可达2-3米,矮型的只有30厘米高。鸡冠花的花期较长,可从7月开到12月。
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无臭,味淡。
生长习性:喜温暖干燥气候,怕干旱,喜阳光,不耐涝,但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庭院都能种植,是当前发展庭院经济的一种新途径,有识之士不妨一试。
园林应用:高茎种可用于花境、点缀树丛外缘,作切花、干花等。矮生种用于栽植花坛或盆栽观赏。原产印度的凤尾鸡冠花(sta var, Pyramidalis),茎直立多分枝,穗状花序。应用也较广泛。
14.金盏菊
学名:Calendula officinalis
英文名:pot marigold
别名:金盏花、黄金盏、长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盏等。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科属: 菊科 Asteraceae金盏菊属 Calendula
形 态:金盏菊株高30~60cm,为二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茸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全缘,基生叶有柄,上部叶基抱茎。头状花序单生茎顶,形大,4-6cm,舌状花一轮,或多轮平展,金黄或桔黄色,筒状花,黄色或褐色。也有重瓣(实为舌状花多层)、卷瓣和绿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种。花期12-6月,盛花期3-6月。瘦果,呈船形、爪形,果熟期5-7月。
习 性:喜阳光充足环境,适应性较强,能耐-9℃低温,怕炎热天气。不择土壤,以疏松、肥沃、微酸性土壤最好。能自播。金盏菊的适应性很强,生长快,较耐寒,不择土壤。能耐瘠薄干旱土壤及阴凉环境,在阳光充足及肥沃地带生长良好。
金盏菊为二年生草花,全珠具毛,叶互生,呈长椭圆形,基部抱茎。茎下部的叶子呈匙形,为绿色;花为顶生头状花序,单生。每朵花的边花为舌状花,中央为筒状花,有黄和黄褐两种颜色。花期以2—4月最好,夏季也开花,其他各月均有零星花开。瘦果,种子为暗黑色。
产 地:金盏菊原产欧洲南部,现世界各地都有栽培。英国的汤普森·摩根公司和以色列的丹齐杰花卉公司在金盏菊的育种和生产方面闻名于欧洲。
用途价值:金盏菊植株矮生、密集,花色有淡黄、橙红、黄等,鲜艳夺目,是早春园林中常见的草本花卉,适用于中心广场、花坛、花带布置,也可作为草坪的镶边花卉或盆栽观赏。长梗大花品种可用于切花。金盏菊的抗二氧化硫能力很强,对氰化物及硫化氢也有一定抗性,为优良抗污花卉,也是春季花坛的主要材料,可作切花及盆栽。
15.千日红
拉丁语学名:Gomphrena globosa
英语名: Globe amaranth Flower/球形鸡冠花
中文别名: 百日红,千金红,百日白,千日白,千年红,吕宋菊,滚水花,沸水菊,长生花,蜻蜓红,
科属: 苋科 Amaranthaceae千日红属 Gomphrena
外观形态:千日红又名百日红,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约20~60厘米,全株被白色硬毛。叶对生,纸质,长圆形,很少椭圆形,长5~10厘米,顶端钝或近短尖,基部渐狭;叶柄短或上部叶近无柄。花夏秋间开放,紫红色,排成顶生、圆球形或椭圆状球形、长1.5~3厘米的头状花序;苞片和小苞片紫红色、粉红色,乳白色或白色,小苞片长约7毫米,背肋上有小齿;萼片5,长约5毫米,花后不变硬;雄蕊5,花丝合生成管状,顶部5裂,裂片倒心形,花药着生于裂片的弯缺内,线形,1室。胞果不开裂。
分布:为一热带和亚热带常见花卉,原产热带美洲的巴西,巴拿马和危地马拉,我国长江以南普遍种植,亦有逸为半野生。
花期7~10月。播种繁殖春3月至4月播于露地苗床,播种前要先进行浸种处理,方法是先把种子浸入冷水中一--二天,捞出将水挤干,拌以草木灰或细沙,然后搓开种子再播种,在气温20℃至25℃条件下,播后约两周内一般即可出苗。幼苗2片至3片真叶时移植一次,6月上中旬即可定植于花坛中,株距30厘米;若作盆栽,可在现蕾初期上盆。千日红生长势强盛,对肥水、土壤要求不严,管理简便,一般苗期施1次至2次淡液肥,花期再追施富含磷、钾的液肥2次至3次,则花繁叶茂,灿烂多姿。在幼苗期间应行数次“摘顶”整枝,即每次保留新生叶片两对,将顶尖掐去,但掐顶时要照顾到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株形的整齐美观。残花谢后,不让它结籽,可进行整形修剪,仍能萌发新枝,于晚秋再次开花。
盆栽方式:盆栽千日红上盆后要保持湿润,并注意遮荫。生长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此花对肥水、土壤要求不严,管理可较粗放。残花谢后进行整枝修剪,仍能萌发新枝,于晚秋再次开花,但须多施薄肥。
栽培管理:千日红对环境要求不严,但性喜阳光、炎热干燥气候,适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千日红为阳性花卉,除幼苗阶段,不宜阳光直射,上盆后2~3周便可在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光照充足,有利形成圆整、低矮的株形,栽培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足够的株行距,以免相互拥挤,缺乏光照而株形不佳。
喜温暖,耐阳光,性强健,适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千日红生长势强盛,对肥水、土壤要求不严,管理简便,一般苗期施1次至2次淡液肥,生长期间不宜过多浇水施肥,否则会引起茎叶徒长,开花稀少。千日红生长在温热的季节,施肥不宜多。
主要病害:千日红叶斑病
花卉用途:花序人药能祛痰,用于止咳平喘,平肝明目。又为花坛、花境材料。可作切花和“干花”用。
16.百日草
学 名:Zinnia eIegans
别 名: 百日菊、步步高、火球花、五色梅、对叶菊 、秋罗、步登高
科属: 菊科百日草属(Zinnia L.)
类 别: 为一年生草本花卉
百日草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花。
产地分布:原产南美墨西哥高原。目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阿联酋国花。
形态特征: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粗壮,上被短毛,表面粗糙,株高40~12Ocm。 叶对生无柄,叶基部抱茎。叶形为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叶全缘,上被短钢毛。头状花序单生枝端, 梗甚长。花径4~1Ocm,大型花径12~15cm。舌状花多轮花瓣呈倒卵形,有白、绿、黄、粉、 红、橙等色,管状花集中在花盘中央黄橙色,边缘分裂,瘦果广卵形至瓶形,筒状花给出瘦果椭 圆形、扁小,花期6~9月,果熟期8~10月。种子干粒重5·9g,寿命3年。
品种类型很多,一般分为:大花高茎类型株高90~12Ocm分枝少、中花中茎类型株高50一6Ocm分枝较多、小花丛生类型株高仅4Ocm分枝多。按花型常为大花重瓣型,纽 扣
型、鸵羽型、大丽花型、斑纹型、低矮型。
百日草花大色艳,开花旱,花期长,株型美观,是常见的花坛、花境材料。高杆品种适合做切花生产。
生长习性:喜温暖、不耐寒、怕酷暑、性强健、耐干旱、耐瘩薄、忌连作。根深茎硬不易倒伏。宜在 肥沃深土层土壤中生长。生长期适温15~30°C,适合北方栽培。矮型种在炎热地区,宜植轻荫 处,同属约有20种,如小百日草、细叶百日草等。
瘦果、种子千粒重2.8-11克。适宜播种于花坛、花镜,矮生种可盆栽。百日草也是优良的切花材料。
百日草花瓣颜色多样,花期长,花型变化多端,基本上都是重瓣种。
百日草原产墨西哥,性强健,耐干旱、喜阳光,喜肥沃深厚的土壤。忌酷暑。在夏季阴雨、排水不良的情况下生长不良。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为主,播种繁殖扦插繁殖
观赏应用:高型种可用于切花。因花期长,可按高矮分别用于花坛、花境、花带。也常 用于盆栽。叶片花序可以入药,有消炎和珐湿热的作用。
17.太阳花
学名:Portulaca grandiflora
别名:半支莲、松叶牡丹、大花马齿苋 、死不了
科属:马齿苋科、马齿苋属
产地分布:原产南美巴西。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生于山坡、田野间。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
形态特征:1年生肉质草本,高10-15厘米。茎细而圆,平卧或斜生,节上有丛毛。叶散生或略集生,圆柱形,长1-2.5厘米。花顶生,直径2.5-5.5厘米,基部有叶状苞片,花瓣颜色鲜艳,有白、黄、红、紫等色。蒴果成熟时盖裂,种子小巧玲珑,银灰色。 园艺品种很多,有单瓣、半重瓣、重瓣之分。
习性特征:喜温暖、阳光充足而干燥的环境,阴暗潮湿之处生长不良。极耐瘠薄,一般土壤均能适应,能自播繁衍。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花期5~11月。
半支莲不仅花色丰富、色彩鲜艳,景观效果极其优秀;其生长强健,管理非常粗放;虽是一年生,但自播繁衍能力强,能够达到多年观赏的效果。是非常优秀的景观花种。
园林用途:太阳花植株矮小,茎、叶肉质光洁,花色丰艳,花期长。宜布置花坛外围,也可辟为专类花坛。全草可入药。
18.马齿牡丹
科属:马齿苋科马齿苋属
别 名:猪母奶仔花、阔叶半支莲 拉丁名:Portulaca oleracea
形态特征:株高约8~15公分,具匍匐性,茎和叶肉质性,耐旱。花期极长,春夏秋季均能开花,每枝枝条一次只能开一朵,但枝条数量多,所以每天都能看到大量的花海。
生长习性:性喜日照充足的地方,下雨天则不开花。纵然将开花枝条剪下扦插,隔日即能开花,是最能满足即种即开的速成花。花色有多种,阳光下极其耀眼夺目。
园林用途:花坛、盆栽、吊盆观赏。
繁殖培育:扦插法为主,除了冬季不适合外,其它季节均可栽植。
19.大波斯菊
别 名:大波斯菊、秋英、秋樱、帚梅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学 名:Cosmos bipinnatus
科 属:菊科秋英属
形态特征: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细茎直立,分枝较多,光滑茎或具微毛。单叶对生,长 约lOcm,二回羽状全裂,裂片狭线形,全缘无齿。头状花序着生在细长的花梗上,顶生或腋生, 花茎5一8cm。总包片2层,内层边缘膜质。舌状花l轮,花瓣尖端呈齿状,花瓣8枚,有白、粉、深红色。筒状花占据花盘申央部分均为黄色。瘦果有椽,种子寿命3~4年,干粒重6g。花期夏、 秋季。
园艺变种有白花波斯菊、大花波斯菊、紫红花波斯菊,园艺品种分早花型和晚花型两大系 统,还有单、重瓣之分。
大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为菊科,一年生草本,高1公尺以上,野生族群,花期在8~10月中高海拔地区。
大波斯菊原产墨西哥,1799年时一位西班牙神父为他取名作COSMOS,是希腊文饰物或勋章的意思,但在英文里正好是宇宙,由於大波斯的适应和繁殖力很强,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已经驯化成为野花,倒也为无愧宇宙之花的美誉。
因容易培植,只要阳光充足就可以生长,现在已成为随处可见的野花,花色多样, 以大面积的栽种,盛开时成片的花海,花形有若樱花般,又名「秋樱」,深受民众喜爱。生长习性:喜阳光、不耐寒、怕霜冻、忌酷热。耐瘩薄土壤,肥水过多易徒长而开花少,甚至倒伏。 波斯菊可大量自播繁衍。
繁殖:常以播种繁殖。4月春播, 发芽迅速, 播后7-10天发芽。也可用嫩枝扦插繁殖, 插后15-18天生根。
栽培:幼苗具4-5片真叶时移植,并摘心, 也可直播后间苗。如栽植地施以基肥, 则生长期不需再施肥,土壤若过肥,枝叶易徒长,开花减少。 7-8月高温期间开花者不易结子。种子成熟后易脱落, 应于清晨采种。波斯菊为短曰照植物, 春播苗往往叶茂花少, 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齐、开花不断。
病虫害:常有叶斑病、白粉病危害。
观赏应用:波斯菊株形高大, 叶形雅致, 花色丰富, 有红、白、粉、紫等色,适于布置花镜,在草地边缘,树丛周围及路旁成片栽植作背景材料,颇有野趣。重瓣品种可作切花材料。 花、叶均可入药,味微苦辛、性凉。有清热化痰、补血通经、去瘀生新的功效。主治感冒咳嗽、腮腺炎、乳腺炎、眼痛、牙痛等。
20.瓜叶菊
拉丁名∶ Senecio cruentus (Mass) DC.
英文名:Florists Cineraria
别名∶ 千日莲、瓜叶莲、千里光。
科属: 菊科 Asteraceae瓜叶菊属 Pericallis/千里光属
形态特征:菊科(Asteraceae)千里光属(Senecio)和有亲缘关系的属的几种栽培观赏植物。分苗圃种(尤其是雪叶莲〔S. cineraria〕)和瓜叶菊(S. cruentus)的温室变种两类。後一类有的矮小,可密植,花大,花簇紧密;有的较高,花簇大而开 展,花小,星状。两个类型都易以种子繁殖,花市上常种作盆花出售,花色多种多样。
多年生草本,常作1-2年生栽培。分为高生种和矮生种,20-90厘米不等。全株被微毛,叶片大形如瓜叶,绿色光亮。花顶生,头状花序多数聚合成伞房花序,花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序密集覆盖于枝顶,常呈一锅底形,花色丰富,除黄色以外其他颜色均有,还有红白相间的复色,花期1-4月。
矮生品种25厘米左右,全株密生柔毛,叶具有长柄,叶大,心状卵形至心状三角形,叶缘具有波状或多角齿。形似葫芦科的瓜类叶片,故名瓜叶菊。有时背面带紫红色,叶表面浓绿色,叶柄较长。花为头状花序,簇生成伞房状。花有蓝、紫、红、粉、白或镶色,为异花授粉植物。
生长习性:原产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性喜冷寒,不耐高温和霜冻。好肥,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喜冬季温暖、夏季无酷暑的气候条件,忌干燥的空气和烈日曝晒,还要有良好的光照。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阳光充足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但忌烈日直射。喜凉爽湿润的气候。凉爽的气温和充足的阳光是其良好生长的主要条件。喜富含腐殖质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忌干旱,怕积水,适宜中性和微酸性土壤。花期为12月至翌年4月,盛花期3--4月。
繁殖方法:①播种法②扦插或分株繁殖
装饰应用:瓜叶菊为温室花卉,盆载作为室内陈设,其花期早,在寒冬开花尤为珍贵,花色丰富鲜艳,特别是蓝色花,闪着天鹅绒般的光泽,幽雅动人。瓜叶菊开花整齐,花形丰满,可陈设室内矮几架上,也可用多盆成行组成图案布置宾馆内庭或会场、剧院前庭,花团锦族,喜气洋洋。通常单盆观赏可达40余天。
21.醉蝶花
学名:Cleome spinosa L.
别名: 西洋白花菜、凤蝶草、紫龙须、蜘蛛花
分类:白花菜科(Capparidaceae),白花菜属
产地分布:醉蝶花原产南美热带地区,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形态:一年生草本,株高60-100cm,被有粘质腺毛,枝叶具气味。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7枚,长椭圆状披针形,有叶柄,两枚托叶演变成钩刺。总状花序顶生,边开花边伸长,花多数,花瓣4枚,淡紫色,具长爪,雄蕊6枚,花丝长约7cm,超过花瓣一倍多,蓝紫色,明显伸出花外;雌蕊更长。花期7-10月。蒴果细圆柱形,内含种子多数。
习性:喜光、喜温暖干燥环境,略能耐荫,不耐寒,要求土壤疏松、肥沃。能自播。
繁殖栽培:播种繁殖。病虫害:常有叶斑病和锈病危害,叶斑病用50%托而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 锈病可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酒防治。
用途:适宜布置砟秋季花坛、树坛等,或作密源植物栽培,也可盆栽观赏。醉蝶花—花多色,颇为美丽,适于布置花坛、花境或在路边、林缘成片栽植。适于在庭院窗前屋后布置,
同时也可切花插瓶观赏。
为非常优良的抗污花卉,对二氧化硫、氯气的抗性都很强,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还是极好的蜜源植物,可以提取优质的精油。
22.大花萱草
学名: Hemerocallis middendorffii
别名:金娃娃,黄花菜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生物学特征: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肉质根茎较短。叶基生,二列状,叶片线形,长约30~45厘米,宽2~2.5厘米。花茎高出叶片,上方有分枝,小花2~4朵,有芳香,花大,具短梗和大型三角状苞片。花冠漏斗状至钟状,裂片外弯。花期7~8月。
习性:原产西伯利亚。耐寒性强,耐光线充足,又耐半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腐殖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为好。
园林用途:该类花卉对碱性土具有特别的耐性,是油田及滩涂地带不可多得的绿化材料。可用来布置各式花坛、马路隔离带、疏林草坡等。亦可利用其矮生特性做地被植物。其中有数个品种为"冬青"型,种植在南国,可四季常绿,是优秀的园林绿地花卉。
性状:萱草(),根茎短而粗,具肉质根。叶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厘米,二列状。圆锥花序,花6~12朵,阔漏斗形,边缘略显波状,盛开时裂片反卷。童氏萱草(ngii),叶狭窄,叶色深绿长70厘米左右,花茎高可达120厘米,着花12~24朵,喉部较深,短漏斗形,有芳香。
繁殖及栽培:分株繁殖为主,也可播种繁殖。工厂化生产可以采用组织培养法。分株法多于春秋两季进行,每丛至少带芽2~3个。组培法以根颈、花茎以及花蕾为外植体。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开花前后追肥利于生长。因花期较短,要及时修剪残花。
萱草品种:萱草的品种极多,还有小花型和重瓣型,杂交品种花色有淡黄、橙红、淡雪青、玫红等色。珍贵的品种一茎可开四、五十朵花,真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萱草不仅是名花佳卉,而且还是美味良蔬,其花晒干供食用,俗称“黄花菜”。
23.薰衣草
学名/拉丁名:lavandula pedunculata
英文名:Lavender
别名: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
科属: 唇形科 Lamiaceae薰衣草属
Lavandula
颜色:蓝色,紫色,蓝紫,粉色,白色
产地分布: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岛,如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后被广泛栽种于英国及南斯拉夫。
新疆的天山北麓与法国普罗旺斯地处同一纬度带,且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似,是薰衣草种植基地,是中国的薰衣草之乡,新疆的薰衣草已列入世界八大知名品种之一。性喜干燥,花形如小麦穗状,有着细长的茎干,花上覆盖着星形细毛,末梢上开着小小的紫蓝色花朵,窄长的叶片呈灰绿色,成株时高可达90cm,通常在六月开花。每当花开风吹起时,一整片的薰衣草田宛如深紫色的波浪层层叠叠地上下起伏着,甚是美丽。
形态特征:薰衣草多年生草本或小矮灌木,虽称为草,实际是一种紫蓝色小花。薰衣草丛生,多分枝,常见的为直立生长,株高依品种有30~40厘米、45~90厘米,在海拔相当高的山区,单株能长到1米。叶互生,椭圆形披尖叶,或叶面较大的针形,叶缘反卷。穗状花序顶生,长15~25厘米;花冠下部筒状,上部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长约1.2厘米,有蓝、深紫、粉红、白等色,常见的为紫蓝色,花期6-8月。全株略带木头甜味的清淡香气,因花、叶和茎上的绒毛均藏有油腺,轻轻碰触油腺即破裂而释出香味。
栽培管理:为多年生小灌木,一般能利用10年左右,品种粗放,易栽培,喜阳光、耐热、耐旱、极耐寒、耐瘠薄、抗盐碱,栽培的场所需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播种到开花(或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采收)所需的时间:18~20周。薰衣草宜用大型容器栽培。但盆栽时为预防过湿可选用陶盆或较小的塑料盆,不宜使用大盆,除非已生长到相当的大小。
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若长期受涝根烂即死。室外栽种时注意不要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五月过后需移置阳光无法直射的场所,增加通风程度以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凉爽,才能安然的度过炎夏。注意阳光、水分、温度、耐心。
繁殖方法:薰衣草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扦插、压条、分根四种,主要采用扦插和播种法。
应用价值:其叶形花色优美典雅,蓝紫色花序颖长秀丽,是庭院中一种新的多年生耐寒花卉,适宜花径丛植或条植,也可盆栽观赏。它还是当今全世界重要香精原料。薰衣草又可作药用,还是良好的蜜源植物。薰衣草在罗马时代就已是相当普遍的香草,因其功效最多,被称为“香草之后”。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8389176a155804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