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9日发(作者:联想a3000驱动)
单向可控硅参数列表
MCR100-8 1A400V
单向可控硅参数列表
MCR100-8 1A400V
参数: 1A 400V
可控硅引脚定义可控硅外形象中功率三极管,
三个脚定义为阳极
A,阴极K,栅极G
,
使用时在阳极加正电压,必须在栅极加一个
4
能导通
.
单向可控硅的型号参数表
常用
1A/400V
单向可控硅有:
MCR100-6
MCR100-8
BT169T
伏左右的触发 电压才
P5G
CR3AM
常用
3A/600V
的单向可控硅的型号有:
3CR3AM-12
TLC336
TLC336T
TLC336D
TLC336S
TLC336
晶闸管的选用与代换及检测
1.晶闸管的选用
(1)
选择晶闸管的类型: 晶闸管有多种类型, 应根据应用电路 的具体要求合理选用。
若用于交直流电压控制、可控整流、交流调压、逆变电源、 开关电源保护电路等,可选用普通晶闸管。
若用于交流开关、交流调压、交流电动机线性调速、灯具线 性调光及固态继电器、固态接触器等电路中,应选用双向晶 闸管。
若用于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斩波器、逆变电源及各种电子 开关电路等,可选用门极关断晶闸管。
若用于锯齿波发生器、长时间延时器、过电压保护器及大功 率晶体管触发电路等,可选用
BTG
晶闸管。
若用于电磁灶、电子镇流器、超声波电路、超导磁能储存系 统及开关电源等电路,可选用逆导晶闸管。
若用于光电耦合器、光探测器、光报警器、光计数器、光电 逻辑电路及自动生产线的运行监控电路,可选用光控晶闸管。
2.选择晶闸管的主要参数:晶闸管的主要参数应根据应用 电路的具体要求而定。
所选晶闸管应留有一定的功率裕量,其额定峰值电压和额定
电流
(通态平均电流
)均应高于受控电路的最大工作电压和最
大工作电流1.
5〜2倍。
晶闸管的正向压降、门极触发电流及触发电压等参数应符合 应用电路
(指门极的控制电路
)的各项要求, 不能偏高或偏低, 否则会影响晶闸管的正常工作。
2.晶闸管的代换
晶闸管损坏后,若无同型号的晶闸管更换,可以选用与其性 能参数相近的其他型号晶闸管来代换。
应用电路在设计时,一般均留有较大的裕量。在更换晶闸管 时,只要注意其额定峰值电压
(重复峰值电压
)、额定电流
(通 态平均电流
)、门极触发电压和门极触发电流即可, 尤其是额 定峰值电压与额定电流这两个指标。
代换晶闸管应与损坏晶闸管的开关速度…致。例如:在脉冲 电路、高速逆变电路中使用的高速晶闸管损坏后,只能选用 同类型的快速晶闸
管,而不能用普通晶闸管来代换。 选取代用晶闸管时, 不管什么参数, 都不必留有过大的裕量, 应尽可能与被代换晶闸管的参数相近,因为过大的裕量不仅 是一种浪费,而且有时还会起副作用,出现不触发或触发不 灵敏等现象。 另外,还要注意两个晶闸管的外形要相同,否则会给安装工 作带来不利。
1.单向晶闸管的检测
(1)判别各电极:根据普通晶闸管的结构可知,其门极
G
与
阴极
K
极之间为一个
PN
结,具有单向导电特性,而阳极
A
与门极之间有两个反极性串联的
PN
结。因此,通过用万用 表的RX 100或RX 1 k Q档测量普通晶闸管各引脚之间的电 阻值,即能确定三个电极。 具体方法是:将万用表黑表笔任接晶闸管某一极,红表笔依 次去触碰另外两个电极。若测量结果有一次阻值为几千欧姆
(k Q )而另一次阻值为几百欧姆
(Q )则可判定黑表笔接的是 门极G。在阻值为几百欧姆的测量中, 红表笔接的是阴极
K, 而在阻值为几千欧姆的那次测量中,红表笔接的是阳极
若两次测出的阻值均很大,则说明黑表笔接的不是门极
应用同样方法改测其他电极,直到找出三个电极为止。
也可以测任两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若正、反向电阻均接
近无穷大,贝U两极即为阳极
A和阴极K,而另一脚即为门极
G。
普通晶闸管也可以根据其封装形式来判断出各电极。
例如:螺栓形普通晶闸管的螺栓一端为阳极
A,
G,
A,较细的引线
端为门极G,较粗的引线端为阴极
K。平板形普通晶闸管的 引出线端
为门极
G,平面端为阳极
A,另一端为阴极
K。 金属壳封装(TO
—
3)的普通晶闸管,其外壳为阳极
A。
塑封(TO
—
220)的普通晶闸管的中间引脚为阳极
A,且多与自
带散热片相连。
图1
为几种普通晶闸管的引脚排列。
⑵判断其好坏:用万用表
RX 1 k 0档测量普通晶闸管阳极
A
与阴极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正常时均应为无穷大
(a若
测得
A、
K
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为零或阻值均较小,贝说 明晶闸管内部击穿短路或漏电。
测量门极
G
与阴极
K
之间的正、 反向电阻值, 正常时应有类 似二极管的正、 反向电阻值
(实际测量结果要较普通二极管的 正、反向电阻值小一些
),即正向电阻值较小
(小于
2 k 0),反 向电阻值较大
(大于
80 k 0 )
。若两次测量的电阻值均很大或 均很小,贝说明该晶闸管
G、
K
极之间开路或短路。若正、 反电阻值均相等或接近,贝说明该晶闸管已失效,其
极问
PN
结已失去单向导电作用。
测量阳极
A
与门极
G
之间的正、 反向电阻, 正常时两个阻值 均应为几百千欧姆(k Q )或无穷大,若出现正、反向电阻值不 一样(有类似二极管的单向导电
)。则是
G、A
极之间反向串 联的两个
PN
结中的一个已击穿短路。
G、
K
(3)触发能力检测:对于小功率
(工作电流为
5 A
以下)的普通
晶闸管,可用万用表
RX1档测量。测量时黑表笔接阳极
A, 红表笔接
阴极K,此时表针不动,显示阻值为无穷大
(a)。用
镊子或导线将晶闸管的阳极
A与门极短路(见图2),相当于 给
G
极加上正向触发电压, 此时若电阻值为几欧姆至几十欧 姆(具体阻值根据晶闸管的型号不同会有所差异
),则表明晶 闸管因正向触发而导通。 再断开A极与G极的连接(A、K极 上的表笔不动,只将
G
极的触发电压断掉
)。若表针示值仍 保持在几欧姆至几十欧姆的位置不动,则说明此晶闸管的触 发性能良好。 对于工作电流在
5 A
以上的中、大功率普通 晶闸管,因其通态压降
VT
维持电流
IH
及门极触发电压
Vo
均相对较大,万用表
RX 1 k 0档所提供的电流偏低,晶闸管 不能完全导通,故检测时可在黑表笔端串接一只
200 0可调
电阻和1〜3节1.
5 V干电池(视被测晶闸管的容量而定, 其工作电流大于100 A的,应用3节1
.
5 V干电池),如图
3
所示。 也可以用图
4
中的测试电路测试普通晶闸管的触发 能力。电路中,
vT
为被测晶闸管,
HL
为
6.
3 V
指示灯(手 电筒中的小电珠),GB为6 V电源(可使用4节1
.
5 V干电
池或6 V稳压电源),S为按钮,R为限流电阻。 当按钮S
未接通时,晶闸管
VT
处于阻断状态,指示灯
HL
不亮
(若此 时
HL
亮,则是
vT
击穿或漏电损坏
)。按动一下按钮
S
后(使
S
接 通一下,为晶闸管
VT
的门极
G
提供触发电压
),若指示灯
HL
一直点亮,则说明 晶闸管的触发能力良好。若指示灯亮 度偏低, 则表明晶闸管性能不良、 导通压降大
(正常时导通压 降应为1 v左右)。若按钮S接通时,指示灯亮,而按钮
S
断开时,指示灯熄灭, 则说明晶闸管已损坏, 触发性能不良。
⑴判别各电极:用万用表
RX1或
RX 10档分别测量双向晶 闸管三个引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值,若测得某一管脚与其他 两脚均不通,则此脚便是主电极
T2。
找出T2极之后,剩下的两脚便是主电极
TI和门极G3。测
量这两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会测得两个均较小的电阻 值。在电阻值较小
(约几十欧姆
)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接的 是主电极
T1
,红表笔接的是门极
G。
螺栓形双向晶闸管的螺栓一端为主电极
T2
,较细的引线端为 门极G
,较粗的引线端为主电极
T1 o金属封装(To
—
3)双向 晶闸管的外壳为主电极
T2。
塑封(TO
—
220)双向晶闸管的中间引脚为主电极
T2,该极通
常与自带小散热片相连。 图5是几种双向晶闸管的引脚排
列。(2)判别其好坏:用万用表
RX1或RX 10档测量双向晶
闸管的主电极
T1
与主电极
T2
之间、主电极
T2
与门极
G
之 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均应接近无穷大。若测得电阻 值均很小,则说明该晶闸管电极问已击穿或漏电短路。 测量主电极
T1
与门极
G
之问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均 应在几十欧姆(Q )至一百欧姆(Q )之黑表笔接T1极,红表 笔接
G
极时,测得的正向电阻值较反向电阻值略小一些
)。
若测得
T1
极与
G
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 说明该晶闸管已开路损坏。
(3)触发能力检测: 对于工作电流为
8 A
以下的小功率双向晶 闸管,可用万用表RX1档直接测量。测量时先将黑表笔接主 电极T2,
红表笔接主电极
T1,然后用镊子将T2极与门极G
短路, 给
G
极加上正极性触发信号, 若此时测得的电阻值由 无穷大变为十几欧姆
(Q )则说明该晶闸管已被触发导通,
通方向为T2-T1。
导
再将黑表笔接主电极
T1
,红表笔接主电极
T2
,用镊子将T2
极与门极
G
之间短路,给
G
极加上负极性触发信号时,测 得的电阻值应由无穷大变为十几欧姆,则说明该晶闸管已被 触发导通,导通方向为
T1
-
T2O若在晶闸管被触发导通后 断开
G
极,
T2、T1
极间不能维持低阻导通状态而阻值变为 无穷大,则说明该双向晶闸管性能不良或已经损坏。若给
G
极加上正
(或负)极性触发信号后,晶闸管仍不导通
(T1
与
T2
间的正、反向电阻值仍为无穷大
),则说明该晶闸管已损坏, 无触发导通能力。 对于工作电流在
8 A
以上的中、大功率 双向晶闸管,在测量其触发能力时,可先在万用表的某支表 笔上串接1〜3节1.
5
V干电池,然后再用
RX1档按上述 方法测量。
对于耐压为
400 V
以上的双向晶闸管, 也可以用
220 V
交流 电压来测试其触发能力及性能好坏。
图6是双向晶闸管的测试电路。 电路中,FL为60 W/220 V
白炽灯泡,VT为被测双向晶闸管,R为100 Q限流电阻,S
为按钮。
将电源插头接入市电后,双向晶闸管处于截止状态,灯泡不 亮(若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则说明被测晶闸管的
T1
、T2
极之
间已击穿短 路;若灯泡微亮, 则说明被测晶闸管漏电损坏
)。 按
动一下按钮S,为晶闸管的门极
G提供触发电压信号,正 常时晶闸管应立即被触发导通,灯泡正常发光。若灯泡不能 发光,则说明被测晶闸管内部开路损坏。若按动按钮
s
时灯 泡点亮,松手后灯泡又熄灭,则表明被测晶闸管的触发性能 不良。
用万用表检测小功率光控晶闸管时,可将万用表置于
RX1
档,在黑表笔上串接1〜3节1
.
5V干电池,测量两引脚之 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均应为无穷大。然后再用小手 电筒或激光笔照射光控晶闸管的受光窗口,此时应能测出一 个较小的正向电阻值,但反向电阻值仍为无穷大。在较小电
阻值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接的是阳极
K
。
A
,红表笔接的是阴 极
也可用图
lO
中电路对光控晶闸管进行测量。 接通电源开关
S
, 用手电筒照射晶闸管
VT
的受光窗口。 为其加上触发光源
(大 功率光控晶闸管自带光源,只要将其光缆中的发光二极管或 半导体激光器加上工作电压即可, 不用外加光源
)后,指示灯
EL
应点亮,撤离光源后指示灯
EL
应维持发光。只有一个
PN
结。因此,只要用万用表测出
A
极和
G
极即可。
将万用表置于RX 1 k 0档,两表笔任接被测晶闸管的某两个 引脚
(测其正、反向电阻值
),若测出某对引脚为低阻值时, 则黑表笔接的阳极
A,而红表笔接的是门极
G,另外一个引 脚即是阴极K。 ⑵判断其好坏:用万用表
RX 1 k 0档测量
BTG
晶闸管各电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阳极
A
与阴极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 阳极A与门极G
之间的正向电阻值
(指黑表笔接A极时)为几百欧姆至几千欧 姆,反向电阻值为无穷大。若测得某两极之间的正、反向电 阻值均很小,则说明该晶闸管已短路损坏。
(3)触发能力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X 1 0档,黑表笔接阳极A
, 红表笔接阴极K,测得阻值应为无穷大。然后用手指触摸门 极G,给其加一个人体感应信号,若此时
A、K极之间的电 阻值由无穷大变为低阻值
(数欧姆
),则说明晶闸管的触发能 力良好。否则说明此晶闸管的性能不良。来自:杜铭源
>
《维修视频》上一篇:常见运放型号简介
下一篇:电子镇流器电容 晶体管静态实测数据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8295975a1548928.html
评论列表(0条)